学长的培训心得

发布时间: 2025-07-15 11:35:19

学长的培训心得

人间四月芳菲尽,江城五月花正红。当夏风拂过钟楼,毕业生相互告别之时,第五届学长也送走了第四届学长,开始忙碌自己上岗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很荣幸也很幸运,自己经过三轮选拨走到了最后,如愿以偿的加入了第五届学长这个优秀的团队,与一群优秀的人共事,相互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充实的一天又已经过去,就在今晚停下自己忙碌的脚步,坐在台灯前,暮然回首,从递交学长竞选申请表到第一轮面试;从全校学长第二轮笔试到最后一轮的科长、辅导员老师压力面试;从最终结果张榜公布到领取学长工作证及《学长指导手册》。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感慨。从培训到素质拓展,从自我介绍到相互交流,学有所得,心亦有所悟,受益匪浅。

一次挑战就是一次提升,一次经历就是一次学习。还记得在第二轮压力面试时,面试官除了我们学部的全体辅导员之外,还有学部科长岳老师在常当时我准备的很充分,但还是很紧张。最后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抓住在大众面前演讲的机会,提升自己在众人面前的演讲能力和胆量。在暑期多思考一下如何把学长工作做好。我很感谢老师给我的指导,也许我不经历这次面试,就没有这样的人在我的人上道路上给我以善意的指导并提出宝贵的建议。也许,我还没有意思到自己的不足,并自以为不错了还在自我欣赏。

先做好自己,再去做学生工作。在几场培训中,各个老师围绕不同的主题教授我们如何把学长工作做好给予了较系统的指导。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学,去摸索、尝试。正如陈晓敏老师说的,竞选时的信誓旦旦只是加入学长团队的一块敲门砖,进门之后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继续走。通过老师讲的方法与具体实例,再结合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不足,需要努力加强弥补,坏的习惯要改正。如培训中就讲到,带新生的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多用委婉的口气,不用拒绝的口吻。在新生面前不要太随意,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缺点。课后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在平时和班上同学交流时一般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偶尔还和混熟了的同学开一下并不高雅的玩笑。今后带新生时在这方面还要注意。

在素质拓展中,老师向满满的将要溢出的一杯水里添加回形针的情节让我刻骨铭心。当时我以为只要再加几根水就一定会溢出来,可事实却出人意料,还可以加五十几甚至八十几根,几乎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但这就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也说明了“我以为”并不就一定对。而却也启示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我们的潜力是很大的,上升空间也非常大。当我们自以为快要不行了的时候,其实我们还可以。还有一个“瞎子”与“哑巴”的那段艰辛之旅也让我记忆犹新,在一个美好的中午一起度过了一段短暂而又美好的时光,领略了相互信任的力量。

总之,通过简短而系统的学长培训,自己在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意思到了离老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正,学长这条路还有一段需要我们自己去走。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经过自己的用心与努力,会把学长工作做到位,让老师放心,学生满意,为新生撑起一片蓝色的天!

附:

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我也很欣赏的十句话写在下面与大家共享、共勉!

一、学生遇到的情况,一切皆有可能。

二、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人,自己的情绪也不要转嫁在别人身上。

四、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

五、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六、做学生典范,传学院嘉风。

七、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八、在给别人一碗水时,自己要有一桶水。

九、相信可以,我们一直在努力。

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紧跟领导脚步。

拓展阅读

1、清华体会

九月的一个午后,很安静,日子在静静的流淌,思绪飘向在清华一周的习,总感觉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感悟颇多:

一、育人须好环境

“孟母三迁”是流传千古的教育佳话。“三迁”的目的就是选择优良的育人环境。而清华,多少年来,那波澜不惊的荷花池、荷塘和万泉河已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映射着清华精神。池塘、河水本身是个不说话的,由于地点的不同上升到一种精神,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候超过了人的说教。我们知道育人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益彰。美化校园环境,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路平坦,水清,窗明亮,地无尘。置身此环境,令人旷神怡,行为自然规范,举止必然高雅。优化人文环境,建橱窗、树报栏、办壁报、贴警言,开广播,立规范,勤活动,读诗篇。置身此环境,耳闻目睹文明气象,谁肯做愚昧粗鲁之人?环境育人,是教育不可偏废的重要方面,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关注、投入,但愿我的校景色迷人,团结和谐。

二、活一天就到一天

清华园的美丽神韵熏陶我,而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专家,他们一 ww www.** w.** 个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再一次感悟了知识的力量,时代更新之快,我们不,就落伍。一个个博多才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看到他们不仅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而且让我们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他们都是不断的习、勤奋习、善于习、终身习、勇于进取、可持续获知识的人。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他们是一个永不满足的知识富有者。

有一节课讲的是沟通与表达的艺术,老师叫杜敏,原来我只注重自己专业知识,对沟通、表达认为没什么,谁都会,没什么可,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与生的沟通会给我们的教育教质量的提高有多大,我知道了沟通的技巧,会倾听,认知对象的技巧,沟通说服的技巧,说实在的,我以前在别人说话时,动不动就打断对方,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通过杜敏老师事例的讲解,使我明白要会倾听,特别是让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要节制发表看法,我会铭记这句话的,因为它是我很多缺点中一个缺点的诠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有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有的人轰轰烈烈成就卓著,做出了显赫的业绩。但我要说,不论谁,活一天就一天。因为天天,才使我们感觉我们还活着。

一周的习,感受着那美丽的清华园中一棵棵苍翠欲滴的大树沧桑,走进了教授们的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愿我也能拾级而上。

2、清华体会

虽已离开清华园,但百年府的人文和精神风貌仍历历在目;虽已离开清华园,但博睿智的术大师们的话语仍回绕耳边。短暂的清华之行却给了我太多的感悟,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了做人的精神,从“行胜于言”体会到做人的内涵,更从多位术大师的授课中,领略名师的智慧和风采,引发我对过去的有些观念重新进行了思考和再认识,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收获知识,拓展视野

清华大严谨、风浓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华独特的精神魅力。在三天的时间里,我们有幸聆听了周士渊教授《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马骏教授《国际形势分析》、覃征教授《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张牧寒教授《引导式沟通与管理》、樊富珉教授《积极校教育的结合》、贺林教授《创新思维与科决策》的精彩讲座。大师们从不同的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我不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灵的洗礼、能力的提升。每一堂课,大师都为之精准备、提前到达,有的放矢、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因此这三天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享受,同时也使我到了启迪:如果想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想让孩子们有所,那么就要真诚地付出,精地设计,“讲故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我们离幸福只有一个习惯的距离

“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这些话语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我也自认有一定的认识,并努力在工作中践行着,但周士渊教授关于“习惯”的演说还是令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周士渊教授历经坎坷,阅历丰富,青年时期曾陷入九死一生绝境,肉体和精神几乎化为一片废墟。幸在无数善良人的关爱下,他死而复生,获了第二次生命。这之后,他在清华大自强不息校的激励下,顽强拼搏、艰辛探索,在总结古今中外各种成功理念的基础上,终于找到了一条能使人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反败为胜的成功之道。而凭借这条成功之道,他自己不仅从生命的废墟上重新崛起,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这条成功之道就是习惯。

回想以前的自己,总是在对生不断地说着习惯的重要,但是生又真正地听进去了多少呢?而自己又有多少的好习惯成果能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呢?在听周教授的讲座前,我是茫然的、无措的,而周教授顽强拼搏的经历及“一分钟傻瓜日记”这极简捷、极有效的方法为我指明了方向。我谨记“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未来。”“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试着尝试、探索。

三天的习时间在人生历程中何其短暂,但它将成为我生命旅程一个永恒而又美丽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今后的工作、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在今后的工作里,我将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把清华大“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风带到今后的工作中,为生的成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3、清华体会

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创新,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水平,20xx年8月2日至20xx年8月6日,经校组织安排,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很荣幸参加清华大职业教育理念和信息化教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为期五天的中,每一位专家教授都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博了听课员的热烈掌声。精彩的授课,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工作的困惑都在课堂交流中迎刃而解。每一堂课,每种知识的更新,都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清晰。现将习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教变革,转变职业教育理念

研修班主要授课教师是清华大邓俊辉副教授、冯务中教授、朱伟工程师、师雪霖老师、王昆琨博士等教,不仅从理论层面引发员深入习,更新教理念,更从技术实践层面有效提高员信息技术能力,促动员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积极探索课堂教方式方法的*与创新、实践与研究。在职业教育中习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关注点,职业教育人才养中,基本要求是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习者娴熟、高超的操作技能,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

二、实施信息化教设计,优化教过程

本次的主要内容是理工类的微课慕课设计制作实践,如何使用雨课堂工具制作手机课件,怎样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如何使用camtasis视频编辑软件制作微课等,应用思维导图设计时要关注思维的整理、将教内容“活”化,激发思考等诸多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受益良多。

过程中,邓俊辉副教授、师雪霖博士两位专家作为清华大首批慕课教师,邓老师从堂在线《数据结构》这门课立项、设计、宣传、录拍、制作、运维、拓展等慕课制作环节逐一分析讲解,师老师就开展混合式教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今后的教中实施慕课、微课、雨课堂等多种信息化教手段,突破传统教模式,从而达到优化教过程的目的,这对于我们来讲*是**般的变化,也让我们茅塞顿开,对于今后教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三、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维护》作为校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我作为课程负责人深感压力,什么样的教方法和教组织形式,能够激发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生自主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这都摆在了我的面前,通过,我找到了思路,唯有从生的角度去设计课程,建立有利于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质量评价体系。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发和使用符合教需要的现代化教媒体这样才是新出路。

四、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升教育教能力

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这次班所的理念、知识、技术武装自己,继续习,不断探索。用信息技术创新教方式,开发课程教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激发习积极性,推动混合式教*,提高专业人才养质量,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学长的培训心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26367.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清晨下雪的句子
  2. 纪念世界地球日手抄报
  3. 外协队伍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协议书
  4. 201年鸡年除夕夜辞旧迎新祝福语
  5. 201年高考家长对孩子的祝福语
  6. 关于青年节的祝福短信
  7. 小学毕业感触随笔
  8. 201年谷雨节气给长辈的养生祝福语
  9. 新郎婚礼发言稿
  10. 毕业生的英文自荐信范文
  11. 流行浪漫的爱情经典语句
  12. 幼儿园中班美术让人快乐的球的教学设计
  13.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悲伤说说
  14. 《最后的辉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15. 医院教科工作计划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