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7-22 10:34:36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模板

第一课时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 (回)北京

见闻感受 相 识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相 处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 别 神情 话语 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 作文片段练习:

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 布置作业 :

1. 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yì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

诘责jié 凄然qī 教诲huì 瞥见piē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2.完成课后练习一。

拓展阅读

1、《综合性习微笑着面对活》

于乐,利用绘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音乐(歌曲《歌声与微笑》、《阳光总在风雨后》),让理解微笑的意义,培养乐观、友善、善于合作的活态度。

采取实践活动的课堂形式,让写演讲稿、上台演讲,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写稿和演讲的能力。

参与演讲稿的评分,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第二课时演讲前参与制定演讲的评分标准,再让他们上台演讲,可以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了解演讲,最终会演讲。

两课时

1、明确微笑的意义,培养乐观、宽容、合作的活素质;

2、让会写演讲稿,并明确演讲稿的评价标准。

3、培养的演讲能力及评价演讲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想要它对你微笑,你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对它——微笑。欣赏《蒙娜丽莎》,注意人物脸上的表情——微笑。人类有各种各样的表情,据说微笑是最美好最迷人的一种。蒙娜丽莎想说什么呢?

二、理解“微笑的意义

朗读欣赏散文诗《微笑着,去唱活的歌谣》。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微笑意味着怎样的活态度?

附:散文诗《微笑着,去唱活的歌谣》

微笑着,去唱活的歌谣。不要抱怨活给予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微笑着,去唱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这样,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叠叠地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潇洒快活地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翼醉人地萦绕,华丽的彩蝶就会在你身边曼妙地起舞。

微笑着,去唱活的歌谣。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就这样,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沐浴忧伤。微笑的我们,要用微笑的力量,去关照周围,去感化周围,去影响周围,直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

是的,就这样,我们微笑着面对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讨论并分析:微笑是幸福快乐的流露,意味着爱意,意味着乐观的活态度,友好善意的待人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

乐观——笑对失败

友善——善待他人

善于合作——竞争与合作

……(还可以是幸福、爱等等)

三、阅读课文,按要求写演讲稿。

1、阅读课文,明确演讲稿的要求:

第一,选好话题。有独立见解,有真情实感。

第二,观点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事例典型,有说服力。

第三,运用表达技巧。遣词造句简明准确,问发人深省,比喻动形象,排比富有气势。

2、以“笑看失败”、“善待他人”或“竞争与合作”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15-20分钟)

提示:课文中出现的名言和诗歌可作道理论据,名人故事和寓言故事都可以作事实论据。多使用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使演讲稿语言动,富有*力。

当堂写作演讲稿,师巡堂,进行个别指导)

四、明确演讲稿的评价标准,当堂评讲,让给自己的讲稿评分。

写好了演讲稿,但写得怎么样?应该怎么评价?他们都不清楚。这个环节的意图是:跟一起对照着评价表,对几个讲稿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共同给出合理的分数。)

随机收取几份演讲稿,用投影仪把讲稿展示出来,和一起根据评价表对讲稿进行点评,分析其优点缺点并打分。

演讲稿评分表(参考)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观点明确,有独立见解

40分

材料有说服力,能证明观点

30分

善用表达技巧,

语言动,有*力

30分

评讲结束后,请参考评分表,给自己的演讲稿打一个合理的分数。

五、熟读并修改自己的演讲稿,为下一节课的演讲小竞赛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一次成功的演讲可能会扭转一场战争的败局,使一个濒临绝境的企业*,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更容易走向成功之路。写演讲稿是为了演讲,在演讲比赛之前,我们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演讲,并制定这次演讲的评分标准。(四人小组讨论,由小组长执笔,拟定评分标准和分值)

二、小组讨论(5分钟):

1、演讲要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从讲(观点、材料、语音、音量等)、演(动作大方、表情动等)两方面讨论。

2、拟定一个简单的评分标准。

讨论结束,向展示评分表,比较跟他们自己拟定的标准有何异同。

演讲评分表(参考)

演讲者姓名

观点明确(40分)

语音准确、声音响亮、有感情(20分)

动作大方、表情动(20分)

*力、说服力、创造性(20分)

三、演讲小比赛,同和老师作评委。(15分钟)

登台演讲,同在下面评分,演讲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几位同的优缺点,给每个演讲者取一个平均的分值,选出“演讲小明星”。

四、每个同把自己的课桌想象成观众,进行演讲练习。

五、小结,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活动结束。

通过这次演讲,希望同们都会以乐观、友善、合作的态度对待活,《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从失败中站起来,走向成功!

附:《阳光总在风雨后》歌词:

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到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2、方案锦集

习目标】

1、会观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肖邮票挂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情境

1、室黑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2、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二、内容:

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⑴ 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⑵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可以提问。

2、所有同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总结颁奖:

三、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再现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描述

1、指名同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2、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回味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创造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3、

⑴ 引导认读词语。

⑵ 引导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4、引导积累词语:

⑴ 鼓励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上。

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肖:

⑴ 让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⑵ 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的传说。

⑶ 交流活中与十二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试背十二肖。

第四课时

〖读读认认

1、自读并观察字特点。

2、说说发现的特点。(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字的认读情况。

〖展示台

1、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3、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边展示边介绍)。

4、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3、方案锦集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养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会背诵课文。

3、会5个字和由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舟字旁,会一种笔画,横折弯。重点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难点引导理解弯弯的月儿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看晴的夜空吗?(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我们这种形状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夜空这样美,有位小姑娘总也看不够用手托着小脸蛋,仰着头看天空(边描述边出示四肢皆能活动的硬纸做成的小姑娘图片)看呀看呀,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时,奇妙的事发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这是怎么回事?小诗《小小的船》将告诉你答案。

书课题:

2 小小的船字:的'、船

二、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字,独立习。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小组习3、三读课文,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丢字,不加字。指名读―――评议

三、出示目标

1、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字音准确。

2、背诵课文四、实施目标

(一)逐句讲读诗句。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提问:弯弯的月儿指的是什么?追问:

①月牙什么样?像什么?

②小小的船是什么?指名说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2)比较:弯弯的月儿与弯的月心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弯、更让人喜爱。

(3)比较:小小的船与小船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讨人喜欢。

(4)指导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师:听老师范读,注意做到:口齿清,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范读―――仿读(齐读―――男女对读―――指名读―――评议)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过渡:小姑娘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那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意想着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同做小姑娘托小脸出神望月亮的样子;师同时将坐着的小姑娘纸型拿下来放到月亮上并添画船桨,便图与书中图相同)

(2)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导理解

闪闪的师: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师小结:闪闪的就是一闪一闪的。

(4)引导理解

蓝蓝的。

①提问:你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②结合回答,引导理解蓝蓝的。问:课文为什么不说蓝的天空呢?指名说

③师小结: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5)理解只夜空是多么美呀!除报一闪一闪的星星和很蓝的天空,竟然什么东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这就是只看见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都没看见。

(6)指导朗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轻声)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师范读,按前面所想的朗读要求仿。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①问: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吗?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小结:月亮并没有真的变成小船,小姑娘也没有真的坐到月亮上,这都是小姑娘望着月亮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②问:现在知道小怎么会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二)朗读全文

1、过渡:你喜欢这首诗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读时要做到,(投影):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词连读,按老师的方法停顿,注意重音。

2、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子轮读―――齐读。

(三)指导背诵

美丽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不是?你愿意把这首描写夜空的小读背下来吗?自由练背―――部分背―――齐背―――指包背(可配上轻缓优美的音乐背景)―――评议―――齐背师按挂图提示背诵

四、课后练习

1、填空弯弯的(),小小的(),小小的()两头尖。我在小小的()里坐,只看见闪闪的()蓝

4、方案锦集

1、认识12个字,会写2个字,认识笔画竖提和偏旁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和宝贵。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字并练习朗读。

难点: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1、字卡片、课件。

2、一条丝绸围巾

3、布置观察阳光,充分感受阳光。

一、导入新课

师:(课件:一幅阳光铺照大地图)播放《七色光》歌曲]

请同们闭

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师:同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今天,老师要和同们一块去寻找阳光。(书课题)让我们出发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请同们翻开书本78页,(磁带)老师想给大家读读课文,好吗?(师配乐朗读)

2、现在请同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和你的同桌共同解决,想办法认识它。

3、字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块去寻找阳光,让我们看看它们都是谁呀?

出示课件:阳、像、金、、更、面、长、早、晨、拉、进、谁

⑴请同逐个拼读,师及时正音。

⑵开火车拼读,其他同跟读。

⑶全班同齐读。

三、读悟课文

1、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阳光来到了哪?请同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么读?谁来读读这一段话?(想读的同都让他们展示读)

2、太阳出来了,它给大地都带来了什么呢?请小组的同共同习第二自然段:想想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都发了哪些变化呢?(合作习后汇报,师相机引导理解并指导朗读)

⑴禾苗更绿了,谁来读读这句话?禾苗为什么会变得更绿了?你能读出绿吗?

⑵小树更高了,请男同读读看,请女同也来试一试,请全班同一块来读读。

⑶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你见过锦缎?(结合实物和插图来理)。

河面闪闪的、亮亮的、显得更美了,所以作者说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谁能用像来说一句话?谁还想说?

谁能试试看,读出小河的美,老师也想读一读,也请想读的小朋友一块读一读吧!

3、练读第二自然段

请全班同一块把第二自然段再读读!

4、小结:

今天,我们寻找阳光的脚步,知道阳光来到田、高山、小河,使得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小河更美了,阳光还来到哪儿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寻找吧!

四,指导书写也、长

1、今天,我们还要写写字,它们是也,长。

2、让我们一块看看字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你来说老师来写,可要认真看噢,写也,第一笔是横折钩,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竖弯钩,跟老师书空一遍。

4、看看长,认识新笔画竖提,看看怎么写,第一笔丿第二笔是竖提,第三笔是

撇第四笔是捺

,请书空。

5、跟老师做做写字操:抬头、挺胸、肩放平、脚放好,身子离桌一拳。(配乐)

6、描红书写,师**。

7、展示评议。

五、结束:

小朋友,下课后,让我们一块走出室去找找阳光的脚步!

8、阳光

禾苗

更绿了

小树

更高了

小河

更美了

点击查看更多《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9362.html

热门阅读

  1. 二十年后的故乡小学一年级作文
  2. 初中学生的学习计划
  3. 小学开展迎中秋、庆国庆活动总结
  4. 家长为考生加油的中考祝福语
  5.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全诗翻译及赏析
  6. 201年最新惊蛰节气祝福语
  7. 光棍节的微信幽默祝福语
  8. 最新2016元宵佳节祝福语大全
  9. 拾几根鸡毛日记
  10. 关于会计函授自我鉴定范文
  11. 描写除夕最有名的诗句
  12. 八一建军节祝福短信息201
  13. 201年鸡年经典祝福语
  14. 万圣节快乐祝福语汇编
  15. 上自习不守纪律的检讨书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