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精品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想知道它们在春天、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问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⑵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⑶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
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⑴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设计意图:抓住事情的过程,体会重点人物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注重展示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人物品质的认识过程。
⑵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⑶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色的研读,力求突出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⑷读了课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⑴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重点词语,观察插图,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对比,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朗读并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情感。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
2、巩固会认的字:
游戏:听音出示字卡。(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3、总结谈话:
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业设计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拓展阅读
1、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方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品德教育。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获得浅显的生理卫生知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等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识等科学态度,热爱大自然,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地球上的物质及变化、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机械与物体的运动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
全册共23课,外加两课《研究与实践》。从知识结构上分七单元:《物质的变化》、《人的一生》、《微小的生物》、《地球和地表变化》、《物体的运动》、《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变化。
《人的一生》单元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从微观处认识生物的基本的构造和功能,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呈现出的共同特征。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强化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高,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突出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3课时。
第二单元人的一生3课时。
第三单元微小的生物4课时。
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7课时。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2课时。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机械6课时。
研究与实践2课时。
引导学生借助他们不断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不断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方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课文叙述的语言很平白,但语言准确简练,其中不少科学术语,要让学生很好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理解术语与难理解的词,教学时再适当检查或指导理解。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是顺序进行叙述的,从而掌握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这篇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可是人类却在随意毁坏们爱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所写内容,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讲读课文。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许多人对地球了解甚少,不注篇文章就告诉我们:这个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两个问题。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地球的资可是人类却在随意毁坏资源,希望我们爱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文在叙述上先写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然后写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球之外,人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最后写我们要爱护这个地球,要精心保护这个地球。在学习上要注意体会课文的这个叙述顺序。课文叙述的语言很平白,但语言准确简练,其中不少科学术语,要让学生很好领会。教学时可以先弄清术语与难理解的词,然学过的读书自学方法,自学课文,理解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可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或问老师,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题目“只的意思,并且懂得应该保护地球。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自学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能自学本课生字,并掌握“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媒体运用。
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课所讲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学生难以得到具体的感本课运用cai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内容,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观念,并付诸行动。
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3、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方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掌握本单元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
2、辨析同音词,正确应用。
3、背诵《船长》一文的有关段落。
4、说话练习:学习采访。
5、作文:学会感恩。
一、字词:
(一)、强调:廉、庸、簸、薄的写法。
(二)、注意多音字:
着想、背着、呼号、给予、尽管。
(三)、辨析同音词:
先找学生说说辨析的方法,再进行强化训练。
1、休养、修养
(1)他经常读书,很有()。
(2)他在家()了一个月,便康复了。
2、截至、截止
(1)作文竞赛()到本周五。
(2)()八月底,本刊物已收到稿件几百篇。
3、反映、反应
(1)这篇文章()了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
(2)听了教师的提示,他没有任何()。
4、顷刻间是指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5、聚精会神形容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6、负荆请罪出自《史记》、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二、课文重点。
廉颇是的人。
蔺相如是的人。
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有(两句)
负荆请罪意思是
形容知错就改的成语还有
学了这一课让我明白了
2、船长哈尔威是个的人。
他的做人之道是
学了这一课我领悟到
本文的作者是他被称为,他的代表作有。
3、《爱之链》课题的意思是乔依是()的人,学了本文,我懂得了。你联想到有关的名言有。
4、默写〈〈船长〉〉有关段落。
5、根据〈〈我不期望回报〉〉仿写诗名。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仿写。
三、口语交际:
学习采访:刘老师让同学们采访小作家张桐,请你列一下采访提纲。
四、作文:
题目:感恩的心
重点指导如何写细致。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