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诗词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38:42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诗词赏析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译文:

从南山截段竹筒做成觱篥,这种乐器本来是出自龟兹。

流传到汉地曲调变得新奇,凉州胡人安万善为我奏吹。

座旁的听者个个感慨叹息,思乡的游客人人悲伤落泪。

世人只晓听曲不懂得欣赏,乐人就像独行于暴风之中。

又像风吹枯桑老柏沙沙响,还像九只雏凤鸣叫啾啾啼。

好似龙吟虎啸同时都爆发,又如万籁齐响秋天百泉汇。

忽然变作渔阳掺低沉悲壮,顿使白日转昏暗乌云翻飞。

再变如同杨柳枝热闹欢快,仿佛看到上林苑繁花似锦。

除夕夜高堂上明烛放光芒,喝杯美酒再欣赏一曲觱篥。

注释:

1、觱篥(bìlì):亦作:“筚篥”、“悲篥”,又名“笳管”。簧管古乐器,似唢呐,以竹为主,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汉代由西域传入,今已失传。

2、龟兹(qīucí):古西域城国名,在今新疆库车、沙雅一带。

3、曲转奇:曲调变得更加新奇、精妙。

4、凉州:在今甘肃一带。

5、傍:靠近、临近,意同“邻”。

6、远客:漂泊在外的旅人。

7、解:助动词,能、会。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苦雨终风也解晴。”

8、飙:暴风,这里用如形容词。自:用在谓语前,表示事实本来如此,或虽有外因,本身依然如故。可译为“本来,自然”。《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飕飗:拟声词,风声。

10、九雏鸣凤:典出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形容琴声细杂清越。

11、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天然音响。百泉:百道流泉之声音。相与:共同、一起。陶渊明《移居二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2、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这里借代悲壮、凄凉的之声。

13、黄云:日暮之云。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萧条:寂寥、冷落。

14、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曲调轻快热闹。

15、上林:即上林苑,古宫苑名,有两处:一为秦都咸阳时置,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一为东汉时置,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新:清新。

16、岁夜:除夕。

17、声:动词,听。谭嗣同《仁学》:“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

李颀最著名的诗有三类,一是送别诗,二是边塞诗,三是音乐诗。李颀有三首涉及音乐的诗。一首写琴(《琴歌》),以动静二字为主,全从背景着笔;一首写胡笳(《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以两宾托出一主,正写胡笳;这一首写觱篥,以赏音为全诗筋脊,正面着墨。三首诗的机轴,极容易相同,诗人却写得春兰秋菊,各极一时之妙。这首诗的转韵尤为巧妙,全诗共十八句,根据诗情的发展,变换了七个不同的韵脚,声韵意境,相得益彰。

“南山截竹为觱篥”,先点出乐器的原材料,“此乐本自龟兹出”说明乐器的出处。两句从来源写起,用笔质朴无华、选用入声韵,与琴歌、胡笳歌起笔相同,这是李颀的特点,写音乐的诗,总是以板鼓开场。接下来转入低微的四支韵,写觱篥的流传,吹奏者及其音乐效果,“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指安万善)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写出乐曲美妙动听,有很强的*力量,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下文忽然提高音节,用高而沉的上声韵一转,说人们只懂得一般地听听而不能欣赏乐声的美妙,以致于安万善所奏觱篥仍然不免寥落之感,独来独往于暴风之中。“长飙风中自来往”这一句中的“自”字,着力尤重。行文至此,忽然咽住不说下去,而转入流利的十一尤韵描摹觱篥的各种声音了。觱篥之声,有的如寒风吹树,飕飗作声;树中又分阔叶落叶的枯桑,细叶长绿的老柏,其声自有区别,用笔极细。有的如凤生九子,各发雏音,有的如龙吟,有的如虎啸,有的还如百道飞泉和秋天的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四句正面描摹变化多端的觱篥之声。接下来仍以生动形象的比拟来写变调。

先一变沉着,后一变热闹。沉着的以《渔阳掺》鼓来相比,恍如沙尘满天,云黄日暗,用的是往下咽的声音;热闹的以《杨柳枝》曲来相比,恍如春日皇家的上林苑中,百花齐放,用的是生气盎然的十一真韵。接着,诗人忽然从声音的陶醉之中,回到了现实世界。杨柳繁花是青春景象,而此时却不是这个季节。“岁夜”二字点出这时正是除夕,而且不是做梦,清清楚楚是在明烛高堂,于是诗人产生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想法:尽情地欣赏罢。“美酒一杯声一曲”,写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与上文伏笔“世人解听不解赏”一句呼应,显出诗人与“世人”的不同,于是安万善就不必有长飙风中踽踽凉凉自来往的感慨了。由于末了这两句话是写“汲汲顾影,惟日不足”的心情,所以又选用了短促的入声韵,仍以板鼓收场,前后相应,见出诗人的着意安排。

这首诗与作者另外两首写音乐的诗(《琴歌》《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最不一样的地方,除了转韵频繁以外,主要的还是在末两句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琴歌》中诗人只是淡淡地指出了别人的云山千里,奉使清淮,自己并未动情;《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中诗人也只是劝房给事脱略功名,并未触及自己。这一首却不同了。时间是除夕,堂上是明烛高烧,诗人是在守岁,一年将尽夜,不能不起韶光易逝、岁月蹉跎之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排遣这愁绪,只有“美酒一杯声一曲”,正是“对此茫茫,不觉百感交集”之际,无可奈何之一法。这一意境是前二首中所没有的,诗人只用十四个字在最后略略一提,随即放下,其用意之隐,用笔之含茹,也是前两首中所没有的。

后来李商隐曾有“一杯歌一曲,不觉夕阳迟”之句,北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也有“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之句,取材与用字,都和李颀这两句相同。但同一惘惘不堪之情,李颀以高华的字面,挺健的句法暗表;李商隐则以舒徐的态度,感慨的口气微吟;晏殊则以委婉的情致,摇曳的风调细说。风格不同,却有一脉相通之处,可见李颀沾泽之远。

拓展阅读

1、《子夜吴》古

李白

一片月,户捣衣声。

秋风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城上一片明月,干家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的风韵。

笼统而言,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慷慨天然,是民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良愿望。全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2、高考古之托物言志

我最喜欢的花儿就是那梅花,我尤其喜欢它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那天寒地冻的冬天里,百花凋谢,惟有梅花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开得那么鲜艳美丽,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大家都以梅花为题赞美她,如宋朝著名的文学家王石《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身姿优美,香气袭人,花儿更是惹人喜爱,有的白里透红,犹如刚摘下来的苹果;有的白似瑞雪,就象少女的脸庞;有的红似火,热情奔放。它们香气沁人心肺,。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各种梅花的姿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有的才含苞欲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梅花已盛开许久,粉红可爱。

在北风呼啸的时候,梅花却傲然挺立在寒风中;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梅花不屈不挠傲雪而放。

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神为世人所尊重。梅花以它的坚强,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向上的精神。

啊!梅花我赞美你!

这么高洁的梅,当然!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唱起这首,我的思绪便飞向远方……在我生活的周围,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平凡而又朴实的小草。

春天,小草从田野中探出嫩芽,唤醒沉睡的大地、催化冻结的江河,静静地观看着春意盎然的世界,它生命带来绿色,给大地带来春天的气息;秋天,小草给大地穿上金色的外衣,与田野里金黄色玉米穗,披着红缨、涨红脸的高粱,沉甸甸的大豆等庄稼相互辉映,更显丰收的美景;冬天,尽管北风呼啸,小草被鹅毛般的大雪覆盖,但它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与红梅、青松融合在一起,傲霜斗雪,不屈不挠,构成一幅美丽洁白的瑞雪图。

你看,这些小草多像那些“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的石油工人。他们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上,尽管条件艰苦,但在荒原上,在井架旁、在抽油机、电泵井、计量间等岗位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朴实无华的身影,到处都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他们不计名利、默默无闻,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寒,任劳任怨工作在生产一线,他们用自己无悔的青春和年华,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平凡、无私、奉献,这正是小草的品格。我怎能不敬它爱它!我爱小草,更爱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石油工人,让我们用用饱蘸智慧的画笔去描绘新时代的石油工人,描绘祖国的美好未来吧!

赞美小草

小草到处都是,山上,村路两边,公园里,马路两侧``````到处都是,我赞美小草的精神。

我赞美小草,虽然小草是弱小的,它的枝叶经常被雨露“欺负”便会使它变得点头哈腰,而弱小的小草又是顽强的,只要把地面播下小草的种子,一遇着雨就会迅速发芽,而不是一棵一棵的,是一片一片的,小草虽然没有荷花那么有魅力,也没有杜丹那么高贵,也没有菊花那么颜色美丽,但是它却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赞美小草,赞美它那不求索取的精神,小草成群长出来,它门的精神,小草成群的长出来它们不是在比谁长的漂亮,谁长的高,它们而是在比谁的奉献最大,每次发生水灾或洪水的时候,它们也手牵着手组成了一个“大坝”挡在了洪水的面前,拼命保护自己的家园,虽然它们知道它们没有树的力量大,它们几下就被冲跑了,但是它们

不像其它的花,遇到了洪水就在那了等死,难道它们只是长的漂亮而已吗?不是的它们只是好吃懒做,没天都有最干净的水,没天都有最高级的肥料所以它们就变得很懒了,这种和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人们说杜丹.荷花漂亮但是我觉得小草才是最美丽的.

我赞美小草的默默无闻,小草长在荒野上,草地上,公园里都会被人踩到,你会看见许多的草,都被人踩弯了腰,你以为它会死,但是没有,它过了许久就会生长起来,就这样,一次,二次,三次,无数次的踩过以后便又生长起来,所以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而那些名贵的花,有些折一枝叶子都会死,哪里有小草的生命力顽强,所以小草是最美的花。

我赞美小草的顽强,赞美小草默默无闻的品质,而这些不正是我们所要学的吗!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来,海棠,月秀,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的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3、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

1、本表达了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2、请用生动的语言展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描绘的劳动场景,并体会这一劳动场景的作用。

农民在田间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体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月夜》刘方平

1、本表达了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春回大地时人的喜悦之情。

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一:这两句运用的主要意象是虫声,又有“新透绿窗纱”补加,运用通感的手法,在声音美之上再饰以色彩美,更给人清新的感觉,于是便美不胜收了。

二:句中“新”包含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有清新之感,又有欣悦之意。

三:这两句写的月夜一角,人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商山早行》温庭筠

1、本表达了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明月、行人足迹、板桥、秋霜,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渲染了凄清、寂寞的气氛,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3、“槲叶满山路,枳花照驿墙”

中“落”“照”二字生动传神。“落”字有落叶归根之意,撩人思乡之情;“照”,“照亮”的意思,点染事物赋情于景。指数的白花照亮驿墙,衬托了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的早”的特点。

4.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是对此加以

.这两句用十个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

5.尾联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卜算子·咏梅》陆游

1、这首表达了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志节高尚(孤高正直)、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人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展现失意英雄志士的孤傲形象。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2、请分上片写梅花遭遇的作用。

梅花在荒凉的驿站外,断桥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的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写自己被排挤的*遭遇。

《破阵子》晏殊

1、这首表达了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热烈赞美。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上片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景色。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3.

《浣溪沙》苏轼

1、本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分三个画面间的联系,并分作者的感情。

4、高考古之托物言志

残忍的狂风席卷着一切,冷酷的暴雨洗刷着大地.

所有的生物纷纷躲藏起来了,只有他渴望这一切来的更猛烈些.

他高傲的去迎接这一切,只有他不畏艰难险阻的面临这一切.

当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花儿把它的绚丽多采的花朵紧紧的聚拢在一起;而那些挺拔直立的大树似乎也有一些畏惧.动物们都落荒而逃,到处寻找可以容纳他们的避难所.

风暴雨来了,胆怯的花朵似乎留下了眼泪,她们又好象在喊着:救命,救命……然而太晚了,狂风将她的东倒西歪,暴雨把她的美丽的花瓣打落了,只剩下那已被折断的花茎:参天似的大树面临这一切时,似乎也渺小了.他的茂盛的树叶,现在也屈指可数了.他那屈直盘旋的树枝在颤抖,发出嗖嗖的声响.刹那间,只见”噼啪“一声,树干被闪电劈成两半.

只有微弱的小草不屈不挠.纵然,他没有鲜花的天姿美丽,也没有大树的魁梧高大.但是他的正直、挺拔、坚强不屈、而且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傲然的挺立在那平坦的土地上,任凭狂风的恐吓,暴雨的虐待,也绝不屈服.

“野火烧不尽,春风又生.”多么美妙的句啊!仅仅是他才能与这么美的句相配合.

嫩绿的小草,他的颜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绿色.敌人将他摧毁,他等待着、等待着……在敌人不注意的时候,又从新燃起生命之火.齐心合力将残害他们的敌人赶尽杀绝.

小草是一种及为常见的,而又不平凡的一种植物.

别人只发现鲜花的外在美,却没有察觉小草的内在美.它不去计较这些.当人们用带有罪重的脚步,践踏他在他身上时,他也不在乎.

他从来不炫耀他的功劳;他的谦虚、大公无私让别人感到惭愧.正如在边疆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

虽然,我也喜欢花,但我更喜欢小草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生命了.我爱这些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草.

点击查看更多《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诗词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9376.html

热门阅读

  1. 儿女的成长让我们看到自身生命的样子的情感美文
  2. 《如何做一名好员工》学习心得范文
  3. 小学课文《詹天佑》教案
  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5. 周末发给客户的问候短信6月
  6. 人生名言精选短语
  7. 粮食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情况的自查报告范文
  8. 不老的童话诗歌
  9. 秋季学前班教学工作计划
  10. 劳动节的经典祝福短信
  11. 过年祝福诗句
  12. 蹦蹦跳跳的游戏读后感范文
  13. 学生期中考试没考好的检讨书
  14. 我的岗位请放心演讲稿
  15. 小班教研的活动计划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