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和小鱼》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及一些自然常识。
3、学会生字气毛
一、导入新课
谈话:这两天冷不冷?风吹在脸上什么感觉?我们学着来吹一吹。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每年冬天只要北风呼呼一吹,大自然就发生了变化,有哪些变化呢?
2、自由读第一小节。
3、交流。(看动画第一段)。读了第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1)把相应的句子找出来读。
(2)北风把小草吹得,来,小朋友都来做小草,老师来做北风,我们来演一演。(师生共演)提问:小草,会怎么说呢?
(3)现在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指导朗读。
B小鸟。读了第一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找出相应的小节读一读。指名读。
(1)如果没有北风,小鸟可以在树林里干什么?现在呢?
(2)老师从小鸟的叫声中听懂了它们要说的话,你听懂了吗?
(3)同桌讨论。交流。
(4)指导朗读。
C梧桐树。北风呼呼地吹,大自然还有什么变化呢?
练习朗读。男女生赛读。
4、小结:看,北风呼呼一吹,就让青草变了,梧桐树,小鸟,这北风可真(厉害),觉得自己,所以它得意地说:
过渡:北风虽然厉害,可小鱼不怕它。小鱼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谁会读小鱼说的话?(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北风听到小鱼说不害怕,它是怎么做的?[出示第四自然段]请读读这一段。(学生自由朗读)
3、闭上眼睛,我们来感受一下北风的威力。(放风声,师范读)
4、想象: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5、联系前文想一想:北风为什么这样做呢?你们觉得北风怎么样?
6、指导读第四小节。
7、天这么冷,北风想这下小鱼该怕了吧?可是指导读它哪里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8、天寒地冻,为什么小鱼还会在水底捉迷藏呢?老师不明白,北风更不明白,你们明白吗?
9、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谁不怕北风吗?(青松、梅花、小朋友)
10、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总结全文。
四、学习生字气毛
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描红。
拓展阅读
1、小学美术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第7课《树的联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
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树的结构,运用“替换”的手法,将想象图形代替树干、树枝、树叶。运用大小的对比绘画树枝,联系实际添加,丰富画面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树形结构;启发思考“替换”的意思,演示布局与构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情分析
联想与添加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三册的第三单元的第二节课,前面有《手形的联想》《树的联想》《随形联想》,在上《手形的联想》的时候主要将重点放在了手的形状的变化与添加,《树的联想》主要突出树形结构的联想与添加《随形联想》主要则是多角度的对随意形的想象与添加。本单元由易到难逐层深入。
二年级学生对想象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但是有时却不知道如何用造型语言表达。对基本形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线条也有了一定的组织能力。也有了一些色彩的认识与表现技法。对没有尝试过的事情都比较好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树形结构,替换思维的培养,大小对比与添加
教学难点:单个形状的想想添加,两个形状的组合添加,形与形之间的联系。
4.1一学时
活动1【导入】 一、欣赏导入
生:欣赏大自然的树,并说说结构 师给出联想的树,引发学生思考 出示课题:《树的联想》 活动2【讲授】
2、高中生物《第二章 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
*、co2等化学物质,通过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是主要方式。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举 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缩手反射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甲状腺*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人体的体温调节
(1)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机体的 和 保持动态平衡。
(2)产热途径:细胞中 氧化放能,尤以 、 产热为多。 (3)散热途径: 蒸发,皮肤内 的散热等。 (4)体温调节中枢: 。 (5)体温调节的机制:
思考1、人体的水有哪些来源?
① 从外界饮水;②来自食物中的水;③物质在体内代谢产生的水; 2、水的去路有哪些?
①肾脏通过排尿排出;②皮肤通过排汗排出;③肺通过呼吸排出;④大肠通过排便排出。
1、一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例如:血糖浓度的调节)。
另一方面, (例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
2、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 和 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 ,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 。 学案
( )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 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 ( )2.人体神经调节与*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 A.作用慢而持久 B.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 c.作用快而持久 D.作用慢持续时间也短
( )3、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一措施是不正确的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 )4、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 )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分泌减少 c、抗利尿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 )6、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
( )7、有一个人突然遇见危险的情景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8、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不自主的战栗这时 A. 温度感受器兴奋 B. 下丘脑分泌功能增强 c. 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 皮肤血流量增加
( )9、下列对人体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①*调节是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而发挥作用的 ②*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③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调节来协调的 ④*调节迅速而准确,反应时间短⑤冲动在突触间的传导是单向的 ⑥*是参加体液调节的唯一化学物质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④⑤ D. ④⑤⑥
( )10、血液中co2的含量增加,会刺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的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对 co2的排除,使血液中co2含量维持正常的水平。这是一种 A. 神经调节 B. *调节
c. 体液调节 D. 体液-神经调节 ( )11、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困难,腿酸痛,但当听到震耳的“加油” 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
A. 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 B. 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c. 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 D. 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 )12、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1=b1,a2=b2 B、a2<a1,b1<b2 c、a1>b1,a2>b2 D、A、B两项均对 ( )13、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下丘脑不幸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甲状腺*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④血糖平衡调节受到影响;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⑥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右图是人的体温变化简图,请据图回答:
(1)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神经和*的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当肌肉运动时,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______℃,此时,机体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使散热量大增,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3)由于体温过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园教案北师大版
思想教育:
1. 了解祖国从北到南的迷人风光
2. 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知识教育:
1. 抄写单韵母,拼读音节
2. 学会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3. 了解课文内容 能力要求:
1. 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 有感情朗读课文
3. 培养利用插图感受情感的能力
小山村
教学要求:
1、 向学生展示祖国北方的迷人风光,表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2、 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课文 3、 培养读书能力 重点:识字和写字
难点:指导学生学会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并合理想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 指导学生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 3.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喜欢的句子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见过什么样子的山村?
2.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作者的家乡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下读不准的字
2.再读课文,不仅把字音读准,还要想一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子的印象/读出你的感受。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
3.指名一学生读课文,另一个学生指图画,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 小结:观察图画的方法,从上到下,由近到远
1
4.指导朗读“一片、开满”想象满山鲜花。 5.教师范读
6.这就是你的学校,你想对城市的孩子说什么? 7.读出你此时的心情来 8.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⑴. 自由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⑶. 集体读课文 三、 扩展想象:
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的山间公路,会给小山村带来什么? 四、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五、 引导学生阅读《野鸭回家》:
通过阅读,了解山村近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展望山村未来 六、 齐读课文,整体感受: 七、 板书设计:
小山村
小山坡——山脚下
学校门前——伸向远方
小山村 家乡 爱
八、 课堂作业:
1. 选择正确读音 2. 连一连,读一读 3. 照样子写词语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 学习“三点水”、“提手旁”和“单人旁” 3. 重点指导“果、条”两个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出示词语,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山坡 漂亮 抬头望 小山村 果树林 清澈见底 时间 修公路 弯弯曲曲 伸向远方 2. 集体读词语 二、 识字、写字:
1. 学生听读
老师或学生读字音,另一个学生选出认读字中的生字。同时其他学生在书中选择标
2
画
2. 小组自学生字
⑴. 选择小组长,带领大家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一读。齐读、指名读、抢读 ⑵. 讨论识字方法:(小组汇报)
①. 把“村”和“果”字中的木字进行比较 ②. “间”的笔顺,先写“门”后写“日” ③. “公”是“八”字头,不要写成“人”字 ④. 重点学习“条”字第五笔是竖钩 ⑶. 选择3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
果:“日”要写的扁一点
那: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注意指导偏旁的写法 条: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老师来书写
3. 指导学生抄写生字并及时反馈 三、 板书设计:
小 山 村
cūnɡuǒnàtiáoshíjiānɡōnɡ
村 果 那 条 时 间 公
四、 课堂作业:
1. 书写生字
2. 给下面各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在组词(见幻灯) 3. 抄写句子 4. 按要求写偏旁 五、 教学回顾:
本课掌握较好,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能够理解,并能够能够通过阅读表现出来 小组进行活动时,还要注意合作的学习。学会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水 乡 歌
教学要求:
1. 思想教育要求: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突出水乡的四个特点:水多、桥多、船多、歌多。2. 知识要求:识字、写字是本单元重点
3.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和看图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重点:
1. 识字和写字是本单元重点 2. 利用插图理解课文 难点:
体会南方迷人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 2课时
3
教学目标:
1. 在拼音帮助下,把课文读通,字音读准 2. 指导学生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 3.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引题:
1. 同学们,还记得小山村写的是哪里的风光吗? 2. 今天,我们一起到祖国南方去看一看 3. 齐读课题,读后有什么感受 4. 除了水多还有什么多/ 二、 初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1.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 画出生字
3.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一听字音是否读准 4. 学生集体读课文
5. (出示挂图)边看图,边读课文想一想南方的水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读出感受 6. 水乡还有什么多指图读一读,说一说
7. 水乡变了!变美了,变富了,谁能读出感受?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练习朗读。评选最佳语气奖。 8. 同学们知道什么地方水乡多吗? 三、 扩展练习
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什么地方美丽? 四、 小结
我们不仅了解自己的家乡,还看过北方和南方两种不同风光的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创造美,带着这种感情读课文《小山村》《水乡歌》 五、 板书设计
水乡歌
多
水 桥 船 歌 新生活
六、 课堂作业 1. 背儿歌 2. 读词语
3. 说一说你的家乡哪里美?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4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2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