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9 10:39:56

关于《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把握】

1、诗歌解读:《诗两首》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欢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金色花》中的小孩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纸船 寄母亲》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2、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⑴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母子之爱,体会母子情深。

⑵ 《课程标准》还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裕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确定以情感人,以读带动,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⑶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指出,要在整体感悟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这是我确定教学目标另一个依据。

【过程方案】

1、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⑵ 师生同读、同议、同评、同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上课之前,我用配有音乐又带有激情的朗诵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在教学过程中,背景音乐始终萦绕在课堂,使学生沉浸在那种欢愉而深沉的氛围之中。

2、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是一个学习的重要手段。我采取的方式有:示范读、指名读、小声读、选择读、默读、齐读、男女生分开读等。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我首先按品读──品味──品析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然后再由学生按照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第二首诗。以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情感熏陶,导入新课

师生齐读《游子吟》,引出“母爱”话题,奠定本课情感基调。

二、品读全诗,体味情感

1、简介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基调,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学生自由朗读此诗,揣摩体味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怎样朗读来表达诗人的这些情感呢?

3、学生回答并试读。

5、学生挑战读:选出一节你认为可以比老师读得更好的诗句读读。

6、学生齐读,进一步体味诗人的情感。

三、品味全诗,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全诗,独立思考:

⑴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结合课下注解理解)

⑵ 诗中写了“我”与母亲几次怎样的嬉戏(描绘了几幅画面)?(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

⑶ 妈妈见到我,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结合上下文理解)

2、分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首先读一读,然后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注意: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我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的?

屏显三幅画面:

⑴ 母亲祷告时,悄悄的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⑵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⑶ 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5、先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集体交流。

四、品析用词,体味精妙

1、在诗人的笔下,金色花有哪些特点?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好?为什么?请同学们讨论。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男生读1、2、3节,女生读4、5、6节,男女生齐读7、8、9节。

五、学生自学冰心的《纸船 寄母亲》

1、简介作者冰心的有关情况。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这首诗(屏显)。

读 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讲 可以讲一讲你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描述诗中的画面。

问 你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请求帮助解答。

写 喜欢写的同学,可以仿照诗人的写法写一、二句表达母爱的小诗。

唱 喜欢唱歌的同学,可唱一首与诗人感情相类似的歌。

画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做 心灵手巧的你也可折一条纸船,一只千纸鹤送给母亲,写上你最想说的话。

六、总结两位诗人的相似之处,在音乐声中,以泰戈尔《我的歌》结束

拓展阅读

1、有研活动总结

期来,我们小研组的全体师以整体推进素质育为目标,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为重点,深入开展研究,并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研力度,采取课题牵动策略。以课堂*为切入点,以促进生生动活泼地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切实提高质量。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常规工作管理

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工作的五个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发挥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开初,我组积极响应校的号召,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认真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制,抓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据抽查,各备课组至始至终都能认真执行。

二、研组建

根据校的工作划,结合本组的特点,经过全组师的热烈讨论,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划,有定期的研活动制度、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研组活动记录。组内研气氛浓厚,各师听课都在15节以上,年轻师都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活动。全组师团结协作凝聚力强,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2、《古词三建议的内容

1.三词可以按先后顺序分别进行,也可以把三词进行比较的程序可按照运用插图和师的导语带入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词、体验情来进行。

2.引导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先放手让生凭借课中的注释,联系上下进行尝试习,让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是难点,时可要求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句子去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在生讲述的过程中师要作如下点拨:

《独坐敬亭山》中的“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子的意思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变通,如:我看着山,山也看着我,互相都看不够。《望洞庭》中的“镜未磨”。要让生知道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忆江南》中的“旧曾谙”要交待人的生活背景和再引导生查字词典帮助理解。

在理解词句意思时,应鼓励生质疑,形成师生之间互相对话的氛围。

、3.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情境,说说全的大意。如用第一人称来说,用角色对话的形式说,根据提供的画面来说,形成宽松的、相互交流环境。在生说的过程中,要注他们的语言质量,看是否把意理解正确,语言是不是连贯等。

4.重视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生思考。把握每的感情基调。如《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忆江南》,以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朗诵。

5.在理解意时,要引导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过的有,开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通过画画等活动方式,体会句所表达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简单的意译层面上。

6.鼓励生在课外搜集有山水风光的古词或名句,并启发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

7.如采用三词比较,可以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人不同时间所见景物和景物的特点,以及人当时思想情感等方面作相互比较;对和词的形式上作些对比。还可以运用不同的音乐作配音朗诵,借以体会人当时的不同心境。

8.本组生字,要引导生自生字,通过和联系上下理解字的意思,然后师在班上检查。注意“谙”读ān,不要读成yīn;“亭”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庭”字中“壬”下面的一横要短。

3、有研活动总结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期即将结束。一期来,我们数研组的全体师遵照校工作划和导处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和全面提高质量为目标,以提高实效,切实减轻生课业负担为着力点,深入开展研究,切实加强管理,以课堂*为重点,深入开展研究,并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研力度。以课堂*为切入点,以促进生生动活泼地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切实提高质量。已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创建习型、创新型的师队伍

1、组织师认真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育*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师的观念。

2、创师间互相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习型校园化。本期,数组全体老师能认真完成科研室布置的任务,每月按时上传科研论心得、听评课反思等到校的网站上,进行交流共享,互相习,共同提高。

3、加大对青年师的培训力度,鼓励青年师自觉理论、现代信息技术、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4、加强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师的方式和生的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

期,研组加强了课堂常规管理,并配合导处继续强化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化的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划,各师从素质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3、一期来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2次,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后反思。

4、一期中全组师每人听课15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记录。

5、一期来研组共检查了生作业2次,师们对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及对生的作业要求都很认真、规。各年级段针对作业,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的、有价值的作业。

4、有研活动总结

我校数研组在县研室和导处的带动以及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组师坚持育、理论的习,积极参加各项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新模式,认真习先进的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与组织理论

先,每有外出参加培训习的机会,我校总能限度的组织人员前往参加习。近几年来,我校数组成员几乎每人都参加过多次外出培训习。不仅有县研室、市研室组织的青年师培训、骨干师培训、数小课题研究、全国远程育培训等,还有部分师参加了在我省多地及xx师举办的各类数培训。培训习返回之后,校要求每位外出习的师都要认真书写培训心得,并尽快组织二次培训。

其次,期开始,导处都将习《新课程标准》作为第一次研活动,而每次习交流中都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论升华。这期,导处统一下发了《小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由研组组织各组员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划边书写研读后的思考、体会。

我校数研组组织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主题式:发现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讨。我校数研组在导处组织领导下,定周二下午办公时间在导处进行主题式研活动。(除有几次因客观情况修改了时间或未能组织外)交流在这之前所确定的主题,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等等。活动中既有认可也有争论,但总会有颇多的收获。活动结束再共同确定下次交流主题,以便各位数师能够充分的思考准备。

⑵对比式:师徒、科年级同课异构。我校数研组确定有数骨干师xx老师带领位新参加工作的数师参与数研,组织了多次听课、评课活动。数研组在导处组织下进行了低年级组数师和高年级数师的同课异构数研活动,活动分年级组确定同一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备课及分析,并确定xxx老师进行了试讲。

⑶评比式:组织赛课,展示课堂成果。数研组在导处的指导下,组织了以青年师为主赛课活动。有时集中中心小进行,讲课结束后及时组织评课交流活动;有时则由导处郑主任带领研组成员到村小组织听课评课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3370.html

热门阅读

  1. 湖北武当山简洁导游词范文
  2. 201年鸡年公司年会问候祝福语
  3. 课文《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4. 2018冬至祝福短信大全
  5. 《满江红·昼日移阴》翻译赏析
  6. 国际工程设备物资管理问题和方法论文
  7. 大学生暑期工地实践报告
  8. 2019年人生励志语录
  9. 黄河奔腾的诗句
  10. 购销合同样式及注意事项
  11. 员工娱乐区落成剪彩仪式的发言稿
  12. 服务业的合同范本
  13. 家乡的春节400字作文
  14. 教师节送花卡片祝福语
  15. 《欢乐颂》经典语录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