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图形变变变》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9 14:42: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图形变变变》的教案

1 学习将正方形、长方形变成三角形的方法。学习将图形折叠、分割,感知图形的变化。

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1、知识储备: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可供折、剪的正方形、长方形折纸,剪刀、固体胶等。

1、音乐《圆形方形三角形》跳舞入场,这首歌曲可真好听呀,那你在里边听到了什么呢?

2、谁家这么热闹,放这么好听的歌曲?(出示小兔子) ——奥~原来是小兔过生日啊,过生日要吃什么?(蛋糕)那小兔子的爸爸妈妈给也她定了一个蛋糕,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蛋糕。——正方形

3、叮咚——咦,谁来了,原来是小猫来了。小猫会怎么说啊“生日快乐!”两个好朋友见了面抱一抱,看到了这么好看的蛋糕,他们好像尝一尝呀。小朋友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蛋糕可以怎么分给两个小朋友才能一样多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来试试吧!(——让幼儿拿正方形的纸进行操作展示。)

4、刚才小朋友用了这么多好办法,那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出示蛋糕的不同分法。)将正方形分成两个竖着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横着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这样的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看。原来正方形分成两份有这么多办法呀。

5、那小兔子分蛋糕啦!“叮咚”,咦,谁又来了?奥,原来是小狗和小猴来了。他们也来给小兔庆祝生日,那他们会怎么说:祝小兔子生日快乐。小朋友们来看看现在几个小伙伴了?(1234)小兔子想:一个正方形的蛋糕该怎么分给四个好朋友呢,还要一样多呢。小朋友们快帮帮它吧!现在快用这张正方形的纸试一下吧!小朋友们用了不同的办法,那现在来看看陈老师是怎么分的,将一个正方形对边折两个短边再对边折变成四个小正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细细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一个正方形对角再对角折变成四个*角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那看看小兔子是怎么分的?蛋糕分好了,小伙伴们吃了好吃的蛋糕想要出去玩。

6、“哎呀”小猴子突然想起来礼物还没给小兔子呢?赶紧拿起礼物双手递给小兔子。小朋友们快看看是什么礼物呀?

原来是一块长方形的丝巾,小猴和小狗想给小兔子做一件花裙子。小兔子想:我要用这块长方形的花布做成四块丝巾,分给我的好朋友,可是要怎么分呢?小朋友快来帮帮它吧!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块长方形的纸,小朋友们试试该怎么分呢?

7、小朋友们用了这么多好办法,可是小兔子想用长方形的花布做成三角形的丝巾,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那陈老师也来帮帮小兔子吧!

8、小兔子找到了分丝巾的好办法,妈妈帮他们剪好了丝巾,小伙伴们戴上了漂亮的丝巾又唱又跳可开心了。小兔子非常感谢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助它,所以呢也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它的生日聚会。现在我们一起唱着生日快乐歌给去参加小兔子的生日聚会吧!

拓展阅读

1、

1、能够借助生的不同材料制造出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3、在,引导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现象。

4、发展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1、瓶子区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等。纸区材料:白纸、皱纹纸、餐巾纸等。杯子区材料:金属杯、塑料杯、纸杯、玻璃杯等。

2、不同种类的豆子、叉子、勺子等辅助材料。

1、引导发现声音的制造。

(1)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请听听有没有声音;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到空瓶子里摇一摇,请听听有没有声音。

(2)将豆子放进瓶子里,盖上瓶盖摇一摇,请听听发出的“沙沙沙”声音。

(3)分别请个别挑选几种不同的材料试一试、说一说制造声音的方法,如敲瓶子、搓纸等。

2、请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1)师介绍三个不同区域的材料,鼓励一次去每个区域探索,尝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

(2)自由分组探索,师分别进入不同区域进行指导。如:“瓶子区”重点引导发现用不同的瓶子装不同种类的豆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纸区”引导、揉搓、敲击不同的纸,探索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杯子区”引导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1、材料提供方面:由于是让家长从家里带的废旧瓶子,所以瓶子大小、材质有些差异。还有的盖子盖不紧,导致过程,豆子会掉出来。在第三个环节:品尝软硬糖,猜猜大小声。应该让每个小朋友去品尝软硬糖,用牙齿来咬一咬,感受一下,然后再猜测、验证。瓶子要换成大的罐子,如一些收纳罐子。用两个,一个装硬糖,一个装QQ糖,来进行对比。因为还是用装黄豆的小瓶子,又是只有一个,还要来回换,对比不明显。

2、组织环节:第一个环节,小宝宝起床后要干什么呢?不用提问,分散的注意力,直接听声音,来猜测。第二环节习大鼓小鼓声音,可以先玩游戏,再听音乐玩。如老师说大鼓,力气大地摇瓶子;小鼓,力气小地摇瓶子,收:则瓶子不发出声音。这样先玩几次,让对大小声有一人直接对比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结束后,可以把瓶子收回来,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会集回来,而不是自顾自地一直在玩瓶子。每个环节的小结,应该要再深入一些,使的经验得到提升。由于对课堂常规的把控不够,导致小结不够。

3、个人素质方面:是吗?好不好?这样的口头禅太多,无效的语言太多,应精简自己的语言。

小百: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现象。最初发出振(震)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式振(震)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成的运

2、

的许多用品都需要用到电池,如各种遥控器、门铃、手电筒、玩具、手机等。玩具与孩子关系最密切,有时候玩具遥控车不会了,孩子还会把电池拿出来左看看右看看,拿着电池在地上推滚,或是放在嘴巴里咬。而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让孩子们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所以,我们就此组织相关的帮助沙子们正确地认识电池。

1.通过摆弄、拆卸电玩具,让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参与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每个一个电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讲解废旧电池危害自光碟。

1.寻找会的玩具

导入主题,自由玩带来的电玩具。

2.找电玩具能的原因

师:为什么电玩具会?(自由回答)’

师:找找看电玩具里的电池在哪里?

3.了解干电池基本特征

(1)出示实物,请观察它的外观。

师:我们一起看看电池是什么样的?

(2)电池有正负极之分,凸起的地方是正极(+),平面的地方是负极(一)。

(3)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电话、计算器)、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我们最常用的是普通干电池。

(4)电池有3号、5号、7号等不同型号。不同的生用品也不一样。

4.干电池的作用

师:电池有什么作用?(自由回答。)

5.于电池的危害

(1)播放废旧电池给我们造成的危害的光碟片段。

师: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池不能随地丢弃,要放进专用的废旧电池回收箱里

(2)讲述因为电池而受伤的新闻。

一个叫浩浩的小朋友晚上回家后,一个劲地嚷“耳朵疼”,家人询问后才得知,下午在,浩浩将一个纽扣电池塞进了左耳朵里。于是,家人连夜将浩浩送进了医院。根据给浩浩手术的吴医生介绍,直到第二天上午,浩浩耳的小电池才取出。取出来的电池直径有7毫米,当时藏在距外耳道口2厘米的骨部与软骨部相接处,是外耳道狭窄的地方。电池虽已顺利取出,但浩浩耳朵有点充血,需要消炎处理。

师:电池里面是有毒的化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很大,小朋友们千万不能把电池放进嘴巴,也不能像浩浩那样放到身体的某个器官里。

6.正确使用干电池

师:小朋友们知道怎么安装电池吗?(尝试安装电池。)

师总结:先检查电器和电池接触面是否清洁,必要时用于布擦净,再按电正确极性装入。不要将新旧电池混用,同一种型号但不同种类的电池也不能混用。

1、在区提供“我会玩电池宝宝”的游戏材料,让操作。

2、发放“废为宝好办法”记录表,家长与共同完成。

对周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年龄小,缺乏生经验,喜欢通过手口等去触摸和感知。通过游戏、实物操作和观看光碟等了解电池的作用和危害,习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1请家长在家引导正确使用电池。

2此适合大孩子以小组式进行。

安全歌:

电池,个头小,作用大。

电筒,遥控器,电玩具,

没它,不了,响不了。

3、

【设计意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熟悉玩具的不同启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原理,激发参与探究的热情。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探索,体验手操作的快乐。

1、收集惯性、电、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方式并分类

1、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大孩子乐于接受的。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按启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师有意识地“后退”,让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再次探究的*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呢?

(评析:这一环节师应鼓励大胆猜想,充分调的已有经验,激发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明确的操作要点。)

4、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的**。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师在鼓励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正确的概念,帮助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1、组织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探究精神。

4、元宵节范文

一、设计思考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通过调查、参观、习和表演等不同式的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歌。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⑥自己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多的快乐。

二、各年龄段主题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与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主要涉及领域:社会、语言

1.知道正月十五是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喜欢民间传说故事,感受人们追求团圆的美好愿望。

收集的各种资料。

1.请家长带走出家门,感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收集元宵节来历和习俗的相关资料。

2.展出收集的资料,引导自由结伴看一看、说一说,丰富对元宵节的认识。

3.利用进餐前后时间,组织谈一谈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二:参观花灯展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色彩、等特点。

2.能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的发现。

3.产生自己制作花灯的愿望。

内布置花灯展。

1.参观花灯展,感受花灯的多种多样。

(1)进入展厅,提出参观要求。

(2)自由结伴欣赏和交流。

(3)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欣赏并讲述。

(1)师示范讲述,为提供欣赏和讲述的思路。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进行欣赏。

(3)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4)归纳、丰富讲述经验。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图形变变变》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3870.html

热门阅读

  1. 销售团队风采展示口号集锦
  2. 大学生团支书自荐书范文
  3. 别饿坏了那匹马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4. 优秀的情人节贺卡祝福语大全
  5. 201年最经典的愚人节祝福语
  6. 立竿见影如何和造句
  7. 有表情的面具小学美术教案
  8. 拯救河马妈妈的睡前故事
  9. 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蓝天征文3000字
  10. 到底先救谁纪实故事
  11. 简洁自我鉴定
  12. 抱歉杂文随笔
  13. 201关于描写三月的优美句子
  14. 苏教牛津版英语三年级上册Aboyandagirl教学设计
  15. 倡导节约每一滴水的演讲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