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馅饺子杂文随笔
酸菜馅饺子是北方独有的食品。酸菜也是北方家家都少不了的一道菜肴之一。
在北方白菜上市时是腌渍酸菜的最佳时机,天不冷,也不热,所以这时腌酸菜既不会冻,也不会因天热而腐烂,首先要把修理好的白菜,放在阳光下晒一二天,然后用开水把白菜烫一下,不要烫熟,凉干水分,摆在大缸里,压实,最好上面放上重物,然后放上防腐剂,和水……即可,过了一二个月酸菜腌透了,即可食用。如果这时捞出一棵来,切一点酸菜心,沾上白糖,那真是又翠又酸甜可口,儿时没少拿它当水果吃。
但是最好吃的制作方法还是包酸菜馅饺子,包酸菜馅饺子和包其它馅饺子不一样,首先把剁好的酸菜,用清水洗一洗,但不能洗次数过多,洗次数过多就失去原有的味道,而且在挤压酸菜馅时也不要挤压太干,太干了就有些发柴,会影响口感,而且在调馅时一定要放大油,这样调出来的馅才味美,如果不放大油,只放其他的油,调出来的馅会很腥,也就失去了它独特的美味。
酸菜馅饺子是我在众多饺子馅当中的最爱,现在的饺子馅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各种青菜,肉类,蛋类,鱼类均可调出美味饺子馅,但我还是最偏爱家乡的酸菜馅饺子,这不仅仅是家乡独有的。
在南方上班多年的我,几乎大部分美味佳肴,和各种五花八门的面食我都享用过,但酸菜馅饺子还是我的最爱,我对酸菜馅饺子是情有独钟,这不仅仅是舌尖的享受,更主要的是怀念浓浓的父母之情,和对儿时的怀念,还有那逝去的光阴。
拓展阅读
1、鼻子一酸的经历小练笔作文
放学后的下午,天气格外晴朗。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吹着口哨走向课外班。
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偷偷地探了一下头,本想跟老师开个玩笑,却发现老师盯着一张纸,愁眉不展。我立刻收敛起来,一本正经安安静静地走了进去。
“子渊,一个沉痛的消息,这次英语考试你没有通过。”我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沉,瞬间就被悲伤的情绪淹没了。
“其实你就差一分呀!”老师惋惜地说。
“啊?!”我不禁失声叫道。这三个多月的努力都白费了?都付之东流了?!心里的苦水开始慢慢往外涌,眼泪也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告诉自己一滴也不能掉下来。定了定神,我望向老师想说点儿什么,却突然发现他正“不怀好意”地对着我微笑。
“哈哈,刚才跟你逗着玩儿的,想考验你一下。你看成绩单,恭喜你,通过了!”
“真的么?真的吗?”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紧抢过成绩单确认着。我的心情仿佛是坐上了过山车,冲到了谷底又开上了顶峰。我长舒了一口气,辛勤的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2、生活就是这样一边拥有一边失去杂文随笔
鱼和熊掌如何才能兼得,二者取其一呗!生活多是选择!一边拥有,一边失去,才算合理!
这周是小宝宝过一周岁生日,弟妹发来几款蛋糕让我挑选其中一款,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的挑选了好几次,还不能完全做主。
只因我喜欢A的同时又恋恋不忘B,无奈,又问了一下小侄子喜欢那一款,小家伙很快就作出了决定:
喽,我看第三款就比较不错啊?
为什么选择这个啊?
傻啊!水果多,粉粉的,适合小妹妹。
哦,好吧,那就选择这个吧!
一边选择C,一边放弃F!
我是选择恐惧症吗?还是好的喜欢的我都想拥有,不对,这是自己有点贪心?
我时常会问自己,生活的大练场上,我似乎不太擅长选择题,瞻前就顾不了后,忙乱就会光临自己身边。
抬头看着房门上的春联:万事如意事事顺,样样顺心百事通。这样的夙愿可能也就是一种愿望了吧。
而生活中的我们,想要做到的不过是与自己,与现实种种别太较真!因为日子还要继续。
人生的际遇,一如窗外的风景,四季轮回,春暖花开,秋凉叶落,平常心看待便好。
没有什么东西是亘古不变的,得失无常,祸福相倚,再美好的东西,也无法拥有太久。再难熬的日子,也会熬过去。
春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一切如此生机盎然,它像一个希望的种子,在心中萌芽,开花,不负春色的撩人,从心底砰发出快乐的声音。
村庄于我们而言,已经变得模糊,也越来越遥远,儿时的喂猪,割猪草,钓龙虾,抓鱼的时光一去不复,搭着时间的车轮,一直向前,一直向前,离开村庄,融入城市。
家里的小叔叔这几天赶回了老家来,一边为了祭祖,一边为了卖掉老家的一套宅子,只因给孩子添置一套城里的`房子。
孩子大了,工作也在城里,都在城里生活了,没个家也不行,奈何房价如此之高,无奈只好变卖一套老家的房子了。
小叔叔置办完了变卖宅子的事后,一个人点上一根香烟,站在老屋前,前前后后的来来*的走来走去,屋前的小池塘边,柳树刚抽条发芽,远远望去,一片嫩绿,盎然地随风飞扬。
小叔叔家的房子在交通要道旁,十来年前还是一片石子路,坑坑洼洼的路面下雨天就是水坑一个一个的,现如今早已经铺成了柏油马路。
那时最盼望的就是能修一条好马路,可不,一晃眼路修的好走了,人却去了城里。
得失之间孰是孰非呢?只是内心唯一不变的情怀希望无论人在那儿,只求日子越来越好。
小叔叔变卖了老房子事儿,家里亲属更多的是理解,儿大也不由娘了,为人父母者,多是希望能为子女做点什么才好,
多少父母为了给子女在城市中有个家,不得不作出许许多多的无奈之举,不知道这份情深意重的做些什么?能否让子女懂的这份心。
一年又一年,想拥有的东西只要努力就能获得,好吃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就这样轮替过去…
岁月匆匆,新的记忆填满脑海,旧的回忆越来越模糊,忘记了,又记得什么。而终究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的过着生活。
3、朋友的能源的杂文随笔
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多朋友,同学发展而来的知己,社会发展而来的帮友,职场发展而来的战友,朋友的朋友。世界之大,朋友诸多,能进你心中的寥寥无几。
我的人生中就有这么3、4个益友,也是我认定一生的好友。许梓弦是我高中好友,我跟她是通过成为同桌才慢慢了解的,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成为好友是因为我们的性格相符,那时我们的眼光差不多,喜欢同款衣服,喜欢看同种类型的书,吃的口味也差不多,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抵抗外敌。因为有了彼此,我们的高中生涯才变得不那么枯燥。有了能说话的人,就连高考成绩我们的总分都一样,这是不是注定我们成为朋友。走在大街上,别人都觉得我们俩长得像姐妹。高中生涯结束后,有些人走的走,散的.散。可是我们还一如既往的联系着,再见由如初见。
大学的时候,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一听到宿舍里有自己家乡人,真的好亲切,我和庞璇就是这样认识的,从老乡深入相知,冥冥之中,就好像注定着一些人要相遇。大学里有了她,我的生活不再是只是学习,还有怎样放松心态。庞璇认识的朋友比较多,一到放假时间,她就会带着我去见她的朋友,跟这他们一起逛这陌生的城市,可以说那个城市的景点几乎逛全,在她的朋友中,我还认识一位庞佳的好友,我们进入一家书店,在书店中由一幅图说出了我们的见解,也由此成为了深入一点的朋友。乐观开朗的庞璇和知识渊博的庞佳,在我出学校后陪伴我的益友,我们相处中少不了吐槽,但每次的吐槽中都夹着关心的话语,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遇到开心或者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因为有对方出谋划策。
当然,人生少不了一些话友,张洁就是我在大学认识的话友,时间的推移,我都忘了怎么跟她成为话友的,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影视作品,也时常评语。张洁就是这样的一款人,能和她成为话友也是这个原因吧。大学的生涯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一起拿过奖学金,一起参加过比赛,一起参加过活动,是互助互进的话友。
人生漫漫,能经得起考验,能谈得上话的朋友,真的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4、简单的事情如何坚持杂文随笔
“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习惯养成的关键是习以为常,便自然了就不那么难了。习惯确实是个好东西啊,好东西又怎能轻易让我们拥有?
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习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精力内耗。无限制无方向地内耗产生的无力感、空虚感确实会带来诸多负面能量,影响身心。
关于如何坚持我也不太懂得内部机理,《复盘+》这本书在讲到“如何让复盘成为习惯”的时候,引用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的原理——习惯回路,我醍醐灌顶,马上打通了任督二脉。
习惯回路
《复盘+》作者邱昭良在这个回路中间加入了另一个重要概念“渴求”,其实是一种“以乐为本”的内部驱动力,寻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与超越的满足感。
我直接对照着“习惯回路”分析了我的习惯养成过程,深入体会所谓“习惯的力量”。
一、“暗示”通过熟悉的、喜爱的事物让大脑进入自动模式。比如,把画笔放在眼前,就增加了画一幅思维导图的动力;比如,为了能够顺利早起,完整地执行洗脸保养程序等。
二、“惯常行为”也就是用某种方法使实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行为,这个其实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我会选择在精力不济,工作学习效率低下的时候画图缓解疲惫,并保持绘图行为吗,因为绘制思维导图让我的大脑得以放松,自己也觉得挺享受。
三、“奖赏”即通过“惯常行为”,让身体体会并记住满足、快乐或成就的感觉,从而抵抗身心的内耗。比如,我将坚持的事情在社群打卡,或者画图过程中产生让人快乐的内啡肽缓解了我的疲惫等。这都是对身心的奖赏,是偏重内部刺激的驱动力(渴求)。
这三个要素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之后不停反复强化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了。
对照“习惯回路”,我反思了我没有将“运动”形成习惯的原因。
首先,我有准备一些“暗示”,买了专业跑步装备;其次,我曾风雨无阻坚持健走;再次我运动后都有APP记录并在朋友圈打卡。如此,完全符合习惯回路,那为何中途扛不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让运动习惯夭折了?
仔一想,是一些环节不足以发挥效力,主要是“暗示”不够有力,准备的装备很快失去“诱惑力”,不再对它们感觉新鲜,也就无法顺利“驱动”我的步伐。接下来的“回路”其实是不畅的.,更难以因强化“奖赏”以获得更为持久的内部驱动力。
应该如何调整?解决关于习惯养成的问题,可以继续参考丘昭良提供的关于复盘习惯的方法(基于“习惯回路”的运行机理)。
一、创造有效“暗示”,在清单上列出来,以看得见的方式强化印象,比如在我的效率本中写下来。
二、强化对习惯的“奖赏”,坚持21天后买个喜欢的礼物,或将自己的习惯及时扩散,**其他人,这个过程会增加成就感。比如,我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和生活中去,以及复盘行为养成后打算也应用到工作学习中去。
三、[将“奖励”与“渴求”联系。让奖励成为自己成长的一个条件或者辅助工具,比如我通过在生活工作中运用思维导图精进自己思维的同时,明确了自己工作差异化的途径,有效助力我的成长。
四、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避免单打独斗。可以加入志同道合的社群,比如加入了复盘群,思维导图群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