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钱哪儿去了美文
某老汉卖瓜,标价买一个二角、买三个五角。有三位顾客结伴而来,各买了一个,每人付给老汉二角。顾客走后,老汉猛然想起,他们三人是一起来的,按照他的规定,他们买去的三个瓜总共收五角钱才对。于是,便让小孙子拿一角钱去追还。小孙子耐不住干渴,中途花四分钱买了两杯茶水,等赶上顾客时只剩六分钱了。小孙子向顾客讲明了原委,三位顾客哈哈大笑,每人各自收下了二分。
一个小伙子知道这件事后编了一道智力试题,让同院的孩子们回答:老汉起初收每位顾客二角钱,总共六角。但是,每位顾客后来又被退回了二分,实际上只花了一角八分。这样,三位顾客买瓜共花了五角四分,小孙子喝茶水花了四分,二者之和为五角八分。这和原来的六角是对不上账的。所差的二分钱哪儿去了?在谁的手里?
孩子们听完题目后想了好久,始终弄不清二分钱在谁的手里。大家只好去问老师。老师略加思索,笑着说:“二分钱并不存在,这是一道诡辩题。不错,最初老汉是收了六角钱,可是,当老汉拿出一角钱让小孩子追还顾客时,六角钱就不再存在了。小孙子退给每位顾客二分钱,顾客共花了五角四分。这些钱中的五角,在老汉手里;余下的四分,小孙子买了茶水。这笔账本来是很清楚的。大家之所以感到糊涂,是因为没有弄清出题者在两个地方搞了诡辩。第一,五角四分加上四分的计算是荒唐的,因为买茶水的四分钱已经包含在顾客买瓜所付的五角四分之中了;第二,拿五角八分去对六角也是荒唐的,因为六角钱早已不存在了。”
这么一说,孩子们恍然大悟。正准备离开,却被老师叫住了。
老师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被迷惑吗?就在于你们看问题简单化了。客观事物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以致当事物变化后你们还不肯改变最初的印象。你们看,起先老汉收了六角钱,可由于其中的一角被退还很快就不存在了。而你们的脑海里却始终保留着‘六角钱’的印象。这种静止不变的思考方式是有害的,它会妨碍我们正确地分析事物。譬如,我们有的人养成了‘先入为主’的习惯,当某个同学给他的最初印象不好时,他会把这种印象牢牢地固定住。当这位同学改正了以前的缺点后,他也仍然不肯改变以前的印象。”
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这些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拓展阅读
1、时间都去哪儿了作文1400字小学四年级作文
时间似乎真的是不等人的,不知不觉间毕业快3年了…却好像还是刚出校门的感觉…回头看看临近毕业时写的日志,想想当时的心境…一直都记得那个下午,和李小静子走在五食堂的门口,她说谁谁谁找到工作了,已经签合同了,谁谁谁考上研了,正在准备复试呢,然后说自己什么都没干成,四年好像一事无成…那个时间点,我很难过,非常无助,很迷茫,因为我和她一样,甚至我都没有参加一次招聘考试…
现在想想,能够一回来就考上编,也许还是运气更多一点吧…当然,也有老王的努力,毕竟,社会还是现实的…实话说来,工作任务不是很重,空余时间很多…因而重新迷上了打游戏,最初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后来却是渐渐上瘾了,脸上疯狂的长痘…碰到猪猪还有妞,都骂我再玩儿就毁容了…玩了一个暑假的游戏,也被老王他们骂了一个暑假…后来…放弃是在大多数游戏好友离开的时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现在会时不时的发呆,不知道想什么,漫无目的的发呆…有时也会拉上小康逛街,有时也会跟小平互损…当然总是说不过妞的…想再去玩游戏,却提不起兴趣了…猪猪想找我重新玩儿游戏的时候问我…怎么现在玩游戏再也找不到以前上学时那种狂热的感觉了呢…是不是真的老了…我想…可能…是的…
本来并不想说的,可能这些话也轮不上我说,然而,说到底,我这性子,骨子里还是有点儿倔的…如果,真的什么都不说,我还是做不到…纵然,作为一个旁观者清,我没有任何理由去质疑当局者迷的任何决定…只因为,我并不是当事人,很多很多的事情不能够完全的感同身受…或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能连面对的勇气都不会有…可我却想说,事情发生了,不再提起,并不表示就是完完全全的忘记了…当初凭借了什么,想留就留,想走就走呢…其实别人离开了你也并没有过得不好,不是么…或许也真的只有失去过,才会更懂得珍惜…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我还有我们,都希望你还有你们能在日后为了自己的决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总归,还是要祝福的,只愿你们今后互相珍惜,去看最美的细水长流…
过了这个年,就真的奔三了,一直牵强用的四舍五入不再合适了…年龄越来越大,身边的朋友、亲戚,总是会问,定了没有啊…还没有啊…怎么不抓紧呢…差不多啦…不能太挑剔了…要求哪能那么高啊…差不多就行了…真的没有挑或者怎么样,只是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暖而已,还有就是讨厌自己这优柔寡断,越来越害怕做决定的性格…每次看着学生写作业,发现他们最喜欢做选择题,也会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最喜欢的选择题…因为不会做,可以连蒙带猜,成功的概率再小也有¼;…只是进了社会后,特别,相当,非常,讨厌做选择…因为明白,不同的选择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所以,选择便没有了那么大的勇气…后来,有人说,爱情、婚姻,其实就是一场赌注,敞开心门去接受,才会有收获…也许…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自己一直是一个幸福的孩子,有爱我的家人,有要好的朋友,有关心照顾我的同事,还有总是惹自己生气却又时不时让自己惊喜的学生…而我只能感谢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串联起了这多姿多彩却又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希望今后所有人的生活更加温暖,幸福,阳光…
时间都去哪儿了,谁都说不清,它只是走的太快罢了…仅以这篇有点儿混乱,有点儿拖沓,又有点儿矫情的小文,来纪念一下我那些想回又回不去的时光,更来展望一下今后一定会来到的幸福生活…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里枯木又开花
半生存了多少话
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爸妈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2、文明哪儿去了作文1100字初中初一作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当年,在文明古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唐朝时,有一行人经过武阳,其中的一个人在路上遗失了一件衣服,直到走了几十里以后才发觉,心中很是着急。这时便有人劝慰他道:“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到原物。”那人就赶回去,果然在路上找到了他丢失的衣服。这则故事体现了古时候良好的社会风气,那时的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没有丝毫贪念。
而到了现在,世风日下,中国人完全变了个样儿,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有一次,我和妈妈正站在楼底下,狭窄的过道里迎面走来一个年过七旬的老爷爷,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行动十分缓慢。他的眼睛至始至终一直盯着地面看,完全不知危机已经来临。这时,一个长着“黄毛”的年轻小伙子一边骑着破旧的自行车,一边吹着口哨驶进了过道。他竟然无视前面的老爷爷,也不按车铃,就直接毫不犹豫地撞了上去。说时迟那时快,我妈急忙把老爷爷拉向一边,才没发生什么大事,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而那个年轻人却若无其事地在路人的责骂声中骑走了。
不仅如此,某些不讲文明的中国人还把不文明的习惯带到国外去献丑,严重损坏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法国巴黎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大街上各种肤色的人种随处可见。然而,巴黎的不少公共场所却用中文张贴了“请不要随地吐痰”的告示,显然,是我们有些同胞不文明的行为影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当我们走出国门,周围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时,我们不但代表着我们自己,也代表着我们的祖国。这时,文明不单单是评价一个人,更是评价一个国家素质的标准。
中国人中,有些人*也是“出了名”的,一看你不爽,就随口一句:*。某些人更是把脏话当作自己的口头禅。而去欣赏别人的优点时却一窍不通。就拿上次的世界杯足球赛来说吧!有一场比赛是中国队VS韩国队。看台上分别坐满了前来观看的中国观众和韩国观众。当中国队进球的时候,中国观众纷纷欢呼雀跃、鼓掌拥抱,大喊:“中国队最棒!”而另一边的韩国观众也纷纷站起来鼓掌,为我们感到高兴。而在韩国队进球时,看台上却是另一副景象:韩国观众在那里欢呼,中国观众却在这边用“京骂”展开攻势:“XXX,踢得这么烂,还能进球? 早点滚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XXXX。中国队,你们干什么吃的,国家白养你们了!”这时,韩国观众纷纷把鄙视的目光转向中国观众席,焦聚在这些粗俗之人身上。我认为,有这些丢了文明的中国观众在那里倒喝彩,中国足球队哪有勇气重拾信心,何时才能实现几代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望?
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那时,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将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中国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应该注意我们的文明习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想世人展现出一个渐渐苏醒的东方举人的魅力,给他们留下一个文明古国光辉灿烂的形象。让文明伴随我们中国人一生前行!
3、我们的星空哪儿去了心情日记
我的好友小幽,喜欢在眼睛上永远挡着一副CD墨镜。我曾开玩笑地说她是名牌的“奴隶”,居然喜欢到不惜遮住自己好看的大眼睛的程度。不料她却说,这你就不懂了,眼镜是贵了点,但是我在自己的城市,不用亲赴欧洲,却天天看到的是“欧洲的天”。
说者玩笑而无心,我却听得心中慨然而忧然。
是啊,曾几何时,我们那晨曦的晴空下碧透如洗的瓦蓝哪儿去了?那树篱的枝桠上梦幻般悬挂的繁星哪儿去了?那浓墨重彩的洇开的花瓣似的朵朵浮云哪儿去了?难道它们真的要被遗忘在污浊的霾气之中吗?
我从不喜欢标榜自己是个什么主义者,但是,一直以来,我非常诚恳地愿意自己是一个环境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义者,并且,我有幸成为环境和动物保护的资深会员。我的职业虽与此无关,但作为人类一分子,我以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职。我们的天空能否明澈,我们的空气、水、植被、食物等等生态环境能否良性循环,乃至人类的生命能否健康地沿袭,与我们的“绿色”意识以及人类能源的消耗休戚相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次,我在一个购物商城的洗手间里,偶然发现有一只水龙头坏了,清水哗哗地流淌不断。我找到值班经理反映情况,希望可以尽快解决一下。值班经理神情漠然地说了声“知道了”,并没有起身去处理的意思。我只好继续善意地说,“这样太浪费了”,我的语气中无端地掺杂了一点内疚,仿佛是我在给人家添麻烦。经理冷着脸很不情愿地起身离开了座位,我猜测他一定是迫于这样一个高档商城的管理者身份的无奈,而他在心里也许正在嫌我多管闲事呢:“又没有浪费你家的水,你着个什么急!”可是,水资源是我们全人类的啊,并不是你承担了水费就有权利肆意挥霍的。
另一次,我在出版社的楼道里,遇见一位新来的编辑,他正在批评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无缘无故地浪费纸张。他说:“出版社的纸张是可以敞开了随便用,但是,这些纸都是树木做的,你知道吗你扔掉的就是绿色的森林。”我立刻对这位新来的编辑有了一份好感,并且马上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我对这位从北方来的清洁工诚恳地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你这样,你家乡的风沙会越来越大的。”清洁工小声地嘀咕:“这种纸,咱们出版社有的是嘛。”令人遗憾的是,过来往去的另一些人也跟着说,算了算了,出版社有的是纸。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有一处住宅,据可靠消息称,他家的用电量和天然气用量惊人,超出全美平均水平20倍以上,他每个月花费在电费和天然气上的开支就接近3万美元。此消息一经欧美媒体披露,即遭到许多欧美公民的非议,甚至是鄙视———你一个有身份的人,一个谆谆告诫人们该买什么样的灯泡和冰箱更节能的“环保主义者”,居然如此挥霍人类的宝贵资源,太虚伪了吧!一时间呼声不断。看来,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很多普通公民,都可以抛开财富看待人类的资源,这一点,是我们的公民意识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愈发显著,“绿色”意识业已在全世界各文明国度愈发凸显。譬如德国,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汽车王国,省油节能、减少污染一直是他们汽车工业追求的方向,不仅在汽车制造技术上注重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环节,而且连个人**方式所造成的无意识的些微损耗也不曾忽视。比如,提倡公民**时尽量提前识别路况,遇红灯或前方需要停车时,提前松开油门靠惯性滑行;再比如,候车时尽量熄火,等等。难道德国人没钱买汽油吗?我想,那应该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绿色”公民意识吧。
前些天,在北京东三环辅道上,我一眼瞥见一只白色的京巴流浪犬正沿着环道路边和我的车顺向跑着,我立刻减慢车速,揪心地看着它。令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身上居然背着一只黑锅盖,确切地说,是它自己的毛毛坚硬地粘连一体形成的貌似锅盖的一个硬壳———那是有人往它身上泼了大量油漆或粘黏性液体形成的,它就那样背着一只“黑锅盖”没有尽头地在北京的三环大马路上跑着。我心里立刻涌满了疼痛,继而义愤填膺:人啊,你怎么可以如此地践踏摧残一个身处弱势的生命!我一边跟着它,一边迅速地在脑中盘算着有什么办法。我后边的车流正在不停地鸣笛催促我,由于我的减速,后边的车流已经滞行,而我在一两分钟里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的。我迟疑着,终于忍痛离开了。回到家,我依然沉浸在京巴犬事件中,懊丧并自责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我曾听说北京有一位张吕萍女士收养了几千只被遗弃的流浪猫狗,并为此建立了一个小动物保护基地。于是,我设法从一个作家朋友那里打听到她的邮址,以收养一只小动物的名义汇去了钱。然后默默地想,就让我在意念中收养那只背着“黑锅盖”在三环路上跑大圈的京巴犬吧。对不起了,狗狗,我没能帮助你,我只能祈祷你能幸运地遇见一个可以收养你的人,给予你温暖和保护,让你远离一切人类的恶行。
我当然无意纵容自己悲天悯人的多愁善感,只是想践行“尊重他者的生命,即是尊重我们自己的生命”这一朴素的道理,只想遵循“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这样一个绿色的理念罢了。并且,愿意在我的有生之年,为此奉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海洋肆意填,江河任意断,森林滥砍伐,动物乱虐杀,能源挥霍膨胀,基因无度改造……到头来,毁灭的将是我们自己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