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设计课课件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1:41

燕子教学设计课课件

1、学生们能够正确的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会背诵本文的第4自然段。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几遍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带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大家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观看和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拓展阅读

1、松鼠公开

习目标

1.会本11个生字。

2.朗读文,使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生的知识,激发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前准备

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

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生自读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激发兴趣,导入新

①出示松鼠的图片:同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②今天,我们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初读文,自生字

①自读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生字、巩固记忆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自由朗读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①默读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②在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结果,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

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①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生自由朗读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①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吗?请生补充外资料

②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2、优秀

活动目标:

1、发展双脚的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

2、大胆探索,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会团结、谦让。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平衡板沙包篓图画一张磁带鼓面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热身运动,我们都是不倒翁。

二、游戏活动:

1、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2、提出要求再次游戏。

三、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玩平衡板。

2、利用平衡板搭桥

A:幼儿集体游戏。

B:河面变宽,幼儿探索方法传递沙包。

C:加大难度,幼儿再次探索。

D:再次加大难度传沙包,并进行比赛。

3、游戏:找朋友

四、放松活动:

听音乐欣赏图画,放松身体并有序收好平衡板。

3、优秀

美术案:美丽的雨伞

[材简解]

下雨时,会看到孩们撑着自我的小小雨伞挡雨;艳阳时,会看到孩们撑着小小雨伞遮阳。聊起雨伞时,他们会开心地告诉大家:“我有一个喜洋洋的雨伞。”“我有多啦A梦的雨伞。”“我的像彩虹一样。”雨伞,给孩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欢乐。在生活中,孩会说到:“我们家里有黄*很大的伞。”大家就这样谈起了油纸伞。之后,孩明白:在很早之前,人们一向用来挡雨的工具是用智慧的双手制作的油纸伞,上头会绘制各种图案,人们使用它已经1000多年了。欣赏了各种不一样的油纸伞:山水、花鸟、侍女等图案,他们觉得很美。的确,油纸伞上确实是师傅们用心绘下的动人画作,这该是让孩们来欣赏到呀!纸伞上的艺术,是值得孩们去追求的!

在工艺发展的今日,手工艺品已逐渐被机器代替。机器制品缺少了手工艺品的味道和独特魅力。要让孩们了解到手工艺术品的魅力,必须孩自我去实践。当下,孩的水墨经验不是很丰富,只能以小的切入口,让孩从简单的图案来绘画纸伞。所以,了《美丽的雨伞》,带着孩走进伞的世界,以春天的色彩、图案、事物为元素,让孩在伞面上进行绘画。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幼儿艺术领域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我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活动上,我也是以春天的事物和伞这样的社会文化资源为源头,激发幼儿绘画伞面的兴趣。

[目标预]

1、明白春天的特点,并使用图案、线条等装饰伞面。

2、能使用对称的方式装饰雨伞,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美。

[活动准备]

1、、伞柄、一次性彩色杯、置物架2.伞柄的制作方法:首先,将塑封膜剪成圆形;其次,使用胶枪将吸管黏贴到塑封膜的中间,变成伞托;最终,在塑封膜上黏贴双面胶(供幼儿黏贴伞面)。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导入语:你明白此刻是什么季节吗?春天里有什么美丽的颜色?

1、魔术师想把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变一变,看!变到哪去了?

2、我们一齐来看看这把伞的伞面吧!

3、它是怎样样的?

评析:以春天为切入口,让孩们以春天的背景为元素伞面,这离孩的生活很近,他们很容易引起共鸣;以“魔术师把春天的颜色变到伞面上”为情境,既激发了孩的好奇心,又让孩观察到魔术师以颜色的`方式来装饰伞面,为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观看动画:明白春天的特点,说出典型的图案,讨论用春天的图案装饰的方法。

过渡语:魔术师走呀走。瞧!他看到了什么?

1、春天的花和草。它们是什么样貌的?

2、春天还有哪些花?你会画一画吗?

3、魔术师也想把它们变到雨伞上。我们一齐来看看吧!

4、伞面上有什么?它们是怎样装饰伞面的?

5、像这样两边有相同图案的装饰方法,是对称装饰。

6、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7.魔术师会怎样把春雨变到伞面上呢?谁来试试?

8、还有什么好方法。

9、春天除了美丽的颜色、花和雨,还有什么呢?

评析:的使用既在视觉上让孩看到了春天的花;又在听觉上,让孩听到了春天的雨,这都给了孩充分感受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将春天的美绘画在伞面上。此外,还让幼儿自我想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绘画春雨,是对孩利用图形和绘画布局的深度挖掘,这能够让孩意识到雨的图案颜色能够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

三、幼儿作画:利用图案、线条等图案,并尝试使用对称的方式装饰雨伞。

过渡语:春天里还有些什么?

1、你想把什么变到美丽的雨伞上呢?

2、我们一齐来变变吧!

3、你用的什么图案?

4、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伞面贴到前面的伞柄上吧!

评析: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能够鼓励孩以变化的方式装饰,比如:“雨”除了用点,还能够用小圆点、雨娃娃、泡泡雨等,激发幼儿思考后绘画。

四、幼儿介绍自我的伞,并说说自我的装饰方法。

过渡语:你觉得最美的伞是最美?为什么?

1、春天的小花我也很喜欢。

2、你有什么好方法愿意和大家分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自我的雨伞变得更美?适合的变化能够让我们自我不太满意的作品变美。

4、你喜欢自我的伞面吗?为什么?

结束语:其实,大自然还有许多美丽的事物,我们都能够在伞上画下来呢。我们一齐出去找找吧!

评析: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在最终激发孩对春天的探索。此活动后,既能够继续让孩继续绘画雨伞;还能够把雨伞放到科区,让孩们玩降落伞的游戏;还能开展关于春天的科活动,探索万物生发的不一样等等。

4、松鼠公开

1、整体感知文,理清层次,了解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文用生动的描述来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3、感受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增强喜爱动物的情感。

抓住动物特征,进行生动、准确地说明

一、由“鼠”字导入,激发兴趣

前展示松鼠图片。

今天老师要和同们一起来习一篇关于鼠的文章,叫。(生回答:《松鼠》)

请一位字写得好的同板书“松鼠”题。师用红笔把“鼠”字描红,强调笔顺。

鼠,象形字。鼠,甲骨文像一只尖嘴、大耳、长尾的动物在啃啮什么,四点代表啮碎的物屑,也有人认为是胡须或偷吃的油。

二、整体感知文,理清层次

1、作者笔下的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

讨人喜欢(师板书:讨人喜欢)

2、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动物?

漂亮、驯良、乖巧(师板书:漂亮、驯良、乖巧)

请同们用下面的句式来概括:因为松鼠,所以它很讨人喜欢。

3、第1自然段和第2至5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第1自然段总写,第2自然段写松鼠的漂亮,第3自然段写松鼠的驯良,第4、5自然段写松鼠的乖巧

总说和后分的关系(先总说,后分说)(师板书:总→分)

4、第1自然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词语概括了松鼠的三个特点,与下文一一对应,这是按照从外形到习性的逻辑顺序写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师板书:外→内)

5、第6自然段又介绍了有关松鼠的什么内容?

生理特征,经济价值,属于补充说明。(由主要到次要)

师总结:文主要是从漂亮、驯良、乖巧三方面来写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的,文结构先总后分,即先概说后具体、说明顺序是由外形到习性的逻辑顺序。

三、深入研读文,体会特点

1、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松鼠漂亮的?又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松鼠的漂亮的?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小面孔、尾巴、坐姿、吃相

作者用了“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等一连串的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鼠美丽而富有活力的特点,让人初步感受松鼠“讨人喜欢”的模样。

用“帽缨”形容尾巴,既写出了松鼠的特征,又给人以美感。

用副词“老是、一直”,既说明了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作者的喜爱之情。“身躲在尾巴底下歇凉”,点出松鼠形态的奇特之处。

最后从松鼠的坐姿和吃相说明它“最不像四足兽”的体态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松鼠可人体态的喜爱,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松鼠“漂亮”这一特点的认识。

2、作者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松鼠驯良的?

活动范围:树林(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扰人类);主食种类:果实(不伤害人畜)

师引导:“满树林里跑”“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歇凉”“练跑”“玩耍”等拟人化的语句,笔端流情,活画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突出了它的“讨人喜欢”。

3、作者写松鼠的乖巧,侧重于“巧”字,重点写了它的机灵、巧妙、聪明。小组讨论4、5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出松鼠乖巧的句,写出你们的理解?

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船。

写“过水”,连用两个“当做”,巧妙地刻画出松鼠的乖巧,仿佛让人看到一个聪明的顽童。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松鼠过水的特点。

⑵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⑶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用“极”“那样……那样……”“一忽儿”等词语,写它的跑跳敏捷,强调了它的机灵。

⑷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鼠叫声的特点。

⑸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写叫声,除了写一般叫声的特点,还写它被惹恼时的“恨恨声”,突出它的灵性。

可以请生模仿一下,松鼠不高兴时发出恨恨声。

⑹写松鼠搭窝的先后顺序,运用准确的动词“搬”“放”“编扎”“挤”“踏”以及形容词“错杂”“宽广”“坚实”“舒适”“安全”,生动地体现了松鼠的巧妙与能干。

窝址选择与窝口处理的合理科,更突出了松鼠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故而“很讨人喜欢”。

师总结:第4、5自然段,作者通过写松鼠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松鼠搭窝(窝址的选择、搭窝的方法、窝口的特点)来表现松鼠的乖巧。

4、下面这段文字同样是写松鼠的,在语言表达上与文有何不同?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师生总结:《辞海》中的一段话,是如实的说明有关松鼠的科知识,如属类、体长、毛色、食物、产地、用途等,是注释性的,要求语句确切,句短,修饰少,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而文是文艺性说明文,用文笔调写的,在同样科、准确说明的基础上,语言表达上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拟人手法生动地来说明事物;形容词、动词、副词的使用精当准确。(师板书:语言生动:打比方、拟人、词语)

四、进行片段仿写,迁移能力

1、请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小白兔外貌或习性方面的特征,写一段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性文字,100字左右。

小白兔,体形小,全身白色,三瓣嘴,有两只竖起的长耳朵。牙齿终身不断生长,需要不断进食干草磨牙。兔的眼睛有红色,蓝色,茶色等各种颜色,眼睛能聚很多光,即使在微暗处也能看到东西。胆小,机敏,素食,可爱,易保持清洁,少有攻击性。高兴时会原地跳跃,跳跃时还会抽动尾巴,生气时会咕咕叫。

2、全班交流。

讨人喜欢:漂亮、驯良、乖巧

总→分外→内

语言生动:打比方、拟人、词语

5、松鼠公开

1、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和形象生动说明的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1、猜谜语:

像老鼠,眼睛圆,尾巴大,腿矫健,能攀爬,性温顺,特乖巧。

2、说说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动的短片。(要求谈感受。)

要点:活泼可爱、腿脚敏捷、头脑聪慧……

4、师小结,并过渡到文的习:

看看作者布丰笔下的“松鼠”和你们说的有哪些异同。

二、整体感知

(一)自读文,试概括各段的要点:

要领:抓中心句,重点是开头句和结尾句:

分小组讨论后明确:

1、总写松鼠的特点。

2、写松鼠漂亮的外形。(从两方面来写“漂亮”和“最不像四足兽”)

3、写松鼠驯良的习性。((1)活动的范围(2)活动的时间(3)主食及寻食习惯)

4、写松鼠乖巧的个性。(从聪明警觉,轻快敏捷两方面写的。)

5、写松鼠筑窝。(从环境选择,搭窝方法,窝口特点三方面写的。)

6、写松鼠是有用的动物。(从松鼠多产,皮毛的色泽、肉、尾毛和皮的用途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思考:本文内容安排体现了说明文的哪种顺序:

明确:总分总(逻辑顺序)

(二)、合作习,理解

提问: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

(提示:结合文内容,确定自己的思路)

明确:人称首先要改变,用第一人称介绍;然后介绍自己的“漂亮”,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美丽,坐姿和吃相坐着、用前爪送吃;接着介绍自己的“驯良”,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的时间夜晚(不**扰人类),主要的食物杏仁、榛等(不伤害人畜);最后介绍自己的“乖巧”,过水方法尾巴当帆舵,警觉性强跑、躲、逃,跑跳敏捷,善于爬树,选址干净暖和,建造宽广坚实,居住舒适安全,盖充满灵性。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能否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语言生动:

例:“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生在文中做好评析,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迁移写作训练:

依照文的写法,向你的朋友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要注意抓住这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先口头作文,然后再写成书面作文。

写作思路示例:

题目:我家的小花猫(小狗)

开头:先总写小猫的特点,以及我对它的感情。

1、写猫美丽的外貌。

2、写小猫的生活习性。

3、写小猫的活动以及逗人喜爱的特点。

结尾:再次写我对小猫的感情,突出我对它的喜爱之情。

点击查看更多燕子教学设计课课件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7874.html

热门阅读

  1.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五十岁生日的祝福语
  3. 毕业自我鉴定书范文
  4. 《故宫博物院》精品教学设计
  5.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
  6. 2016端午节发到微信朋友圈的祝福语
  7. 应聘数学教师自荐书范文
  8. 家长会家长发言稿范文
  9. 出国留学人员工作调整通知
  10. 唯美意境感十足的签名设计
  11. 优秀美文:父亲的故事
  12. 盼春光诗歌欣赏
  13. 描写雪大的诗句
  14. 学会做人演讲稿的范文
  15. 春季中式婚礼策划方案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