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来》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4 11:56:43

《喂——出来》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目标聚集

1、弄懂标题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探索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4、学习科幻小说的写法。

5、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2、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1、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找故事的影子,让学生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

2、本文的故事情节较复杂,可安排学习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这样,便于把握文章内容,便于理解、分析。

3、文章的结尾很有特点,与开头相呼应,整个情节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好。

4、拓展学生的思维,大胆发挥想像,续写本文,学写科幻小说。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游戏:环境保护大会

1、认领角色。

全班同学都必须暂把自己变成大自然中的一种动物、植物,或者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如:大海、蓝天、东江、泰山、黄河、课桌、黑板、马路、老虎、床铺、大熊猫、梧桐树、草坪、垃圾箱等。

2、请每们动物、植物或东西,每一种大自然的杰作,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一段话。(教师可先举例:床铺:“我最倒霉了,我不像个床,简直是个狗窝,床上的被子从来不叠,臭袜子还藏在床垫底下,你说难过不难过!最糟糕的是,我的小主人还喜欢躲在被子里吃零食,结果我身上又是饼干屑,又是瓜子壳,这哪里是床,分明是个垃圾桶。”)

3、教师小结。(只要你学会替别人着想,你就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

4、导入 新课——《喂——出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洞、小石头、喂,出来……)

2、根据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内容,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明确:既可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三)、探究活动

1、再看课文,小组讨论:文章存在哪些疑点。

如:

(1)、洞是怎么来的呢?真的有这样的“洞”吗?比喻什么?

(2)、文章真正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环境保护问题)

(3)、那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洞”的认识有没有把问题解决了呢?

……

2、组长把问题列举出来,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3、教师补充关键遗漏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如: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明确:既表现和讽刺了人们的幻想,又用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了社会公害。

(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各抒已见:

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是来自人类本身。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

(3)、文章结尾,天上传来“喂——出来”及掉下来块石头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四)、课堂活动

欣赏图片,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三题。

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

2、上网或在图书馆收集有关珍稀动植物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洞”——人类地球

“喂——出来”——首尾呼应,污染环境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警醒: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拓展阅读

1、小五年级语文《灯塔》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灯塔的品质,鼓励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体会文章结尾画龙点睛的作用。小有有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重、难点】

1.重点:引导生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并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

2.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要充分发挥习的主动性,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了解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引导生仔细读读对事物的每种描写,体会灯塔的可贵品质。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联想到了什么,谈谈体会。

一课时。

一、导入

1.同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

希望同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坚定履行职责

为人类服务

2、《雨点儿》

材分析】

雨,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因为它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无法到户外去活动的烦恼,但相信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对雨的喜爱会多一层。

本文是一篇科童话,告诉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大雨点与小雨点的对话,让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无限生机,激发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1、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巴。

多媒体课件。

1.5课时。

一、歌曲引题

1、小朋友,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吗?我们一起唱,好吗?歌里说了些什么?(下雨了,种子在说话,欢迎小雨)

2、揭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雨点儿》。

二、听记课文

1、你听──(播放课件)

2、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3、我们再听听。(播放课文录音)

4、你们听清楚了吗?你记住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三、自读全文

1、展示全文,试着读一读

2、给课文标上序号

四、习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读第一句。

⑵ 我们做动作。

师简笔画,画一朵云,先画三点水滴,老师说: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间飘落下。问:老师这样画,可以吗?(估生说雨点太少,再请生上讲台画雨点)

⑷ 你们说这里有多少点雨滴?数不清的雨点就是很多很多,没有办法数。

2、第二~四自然段

⑴ 自然过渡:这里面有大雨点,有小雨点,他们在说些什么?(引读对话)

⑵ 练习朗读对话:分别读小雨点、大雨点的话(注意问的语气)

⑶ 他们在什么地方说话?(解释空中、半空、地面,理解半空)

习半和方,书空,在作业本上书写

3、最后一个自然段

示课件:没有花的地方,长了花;有小花的地方,花长大了,草更绿了。你们看,这是课文哪一句话写的?找读一读。

⑵ 指名读。表演读。

4、齐读全文。

五、复习字词

1、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认字时启发生用上熟字、部件和偏旁。例如青加上氵就是清;漂去掉氵,加上风就是飘;闪去掉中间的人,换上口就是问;房去掉户就是方)

2、开火车读生字。

(字音重点:彩是平舌音;数是翘舌音;清、空、方是后鼻音)

3、游戏识字:小雨点落到哪里?

wèn bàn fáng diǎn huí fāng diàn

点 半 问 回 方 电 房

六、指导写字

习巴。

七、作业

1、读课后我会读中的三句话

2、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呢?(树叶从树上飘落下、小花猫从墙头上跳下、小明从室里跑去、汽车从车站开去)

3、小能被3整除的数的

1、知识目标: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运用"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情感目标:培养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习的品质,让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知识。

一、引入的开放(创情景)

1、游戏入手,请生说几个任意多位数,老师不用算就能很快地说它是否能被3整除。

2、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认为无误后,生尝试。

3、思考: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断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

意图:采用游戏的形式,引入猜数活动,创情景。使生带着欢快、带着激情,在和谐、宽松、活跃的开放氛围中,立刻引起好奇性,他们会主动地向老师提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以致激发了生强烈的习情感,使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之中。

二、展开的开放

1、探求知识

①请生说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让生大胆猜想:你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个位上的数字有关吗?

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让生说一些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按照生的口答板书)

12、15、18、21、24、27、30、33、36、39、42……

议:这些数的个位上数字有特征吗?

(个位上的'数字是0、1、2、3……每个数字都有)

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考虑,有可能吗?

③任意写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如:162

生变换数字的位置,问:你发现了什么?

再把黑板上所列的两位数也调换一下数字,想一想,能不能被3整除?

(被3整除的数,交换数字的排列顺序,仍然能被3整除。)

2、形成共识

①引导:能被3整除的数,与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差、积、商"有否关系?

②分组交流,发表观点:

(初步认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一个数的各位上数字的和有关)

③用上面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

54 372 454 837

(判断后,通过演算验证)

生看书释疑

议:书上用什么方法推导的?怎样记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意图:因势利导,开放了思路,充分重视师"导"的作用和生""的体验。这一阶段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生主要的习方式,让生通过"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发现知识,获得结论,并感悟方法,安排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活动:1、通过生猜想、举例尝试,使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接着通过交换数字的位置,使生有模糊的认识,但仍然没能发现特征 ,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2、通过算各数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3、通过交流,师点拔,生自我释疑,形成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

三、应用的开放:

1、应用知识:(生独立完成)

①下面哪些数能被3整除,为什么?

45 51 111 201 437

②写几个能被3整除的多位数

2、开放提升:

①在下面每个数中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有约数3。

23□5 127□ 3□6□ 5□□0

②你能写几个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数吗?想一想,有何特征?

③你能去找到能被7、11、13、4、9等数整除的特征吗?

意图:练习是对知识的巩固与延伸,直接关系到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一阶段安排了两个层次:

1、主要是为了关注困生,要求生运用所知识,方法及已掌握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2、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去完成,特别在互相启发下,使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增强了好数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小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

识记: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惬意”等词语。

2、积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习课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的道理。

运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照样子,把补充完整。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的道理。

阅读课文,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的道理。

课前预习课文、投影、黑板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师:前两天,我们习了一篇课文题目叫“膝下有黄金”,通过这篇课文的习,我们从中懂得了什么?

2、生交流

3、师小结:对,一个人活着就要有尊严,尊严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有尊严的人他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获得别人的赏识。今天我们就习第49课尊严。

4、示课题,读课题。

二、故事引入,习课文。

(一)、创情境、进入文本。

1、通过预习同们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于是,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马上烧火做饭,款待他们。面对久违了的可口饭菜,有一个年轻人却是那样地与众不同……

2、年轻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请一个同读课文的第一第二小节,其他同边听边思考。(别忘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3、指名个别读书

4、简单评价、纠正错误读音并交流。

5、示:

外貌描写: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与众不同

饥饿不堪、身体虚弱、急需食物充饥)

尽管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

6、齐读句子

(二)、深入研读,理解“尊严”。

依据生交流,随机落实以下词句的理解,并指导朗读:

语言和动作描写: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失望杰克逊大叔没有派活儿给他年轻人非常需要食物做人的尊严战胜了饥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尽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他时刻牢记不能不劳而获,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三)、理解关键词句。

1、师引导:他的言行博得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和尊重。

2、指名读课文。

3、师:所以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可是,这和其他逃难者的那种“狼吞虎咽”地吃含意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示有关句子:

1)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

2)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

4、先在组内交流一下

5、交流:(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说明他们实在是饥饿至极;后者同样饥寒交迫,即使在再困难也不忘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这样才吃得心安理得,吃得有尊严,吃得坦然。)

6、师小结: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它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难怪杰克逊大叔说他是个富翁。(读句子)

板书:最大的财富

7、师问: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

8、师小结:尊严是人的立身之本,他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样的人生一定会更充实更美丽。

五、小结与拓展。

1、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习,相信大家对尊严一定有了更深地理解,同时也被哈默的这种捍卫尊严的方式而感动而钦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收集身边的这些和尊严有关的名言、捍卫自己尊严而让我们同样感动和钦佩的人物、故事。

2、生交流。

点击查看更多《喂——出来》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1369.html

热门阅读

  1. 企业资料员实习报告
  2. 学校班主任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3. 最真挚的春节祝福短信
  4. 《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画卷》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5.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6. 关于《识字二比一比》的教学设计
  7. 80后的幽默有哲理的语录
  8. 教师节手抄报简单大方
  9. 驿路梨花教案范文
  10. 值得收藏的小年夜祝福语大全
  11. 精选闺蜜结婚祝福语
  12. 个人社会实践报告寒假
  13. 关于《梅花魂》教学反思的范文
  14. 怎么用转危为安造句
  15. 借一扇窗发现爱的故事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