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五岭麦秋残》阅读答案及赏析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①。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②,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③,只有红尘无驿使④,满眼骊山。
[注]
①绛纱囊里水晶丸:指荔枝果。②开元:唐玄宗年号。③马嵬关:即马嵬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④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
1、有人评上阕“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笔意“灵动巧妙”。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6分)
2、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阕后三句。(5分)
3、联系全词,赏析“偏”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4、“只有红尘无驿使”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析。
参***:
1、开头三句从五岭荔枝成熟写起,并以“水晶丸”作比,形象逼真地写出荔枝的美味可口,(2分)但是“可惜”句由这么好的荔枝转写到它偏偏离长安城那么遥远,(1分)似乎也在模仿唐玄宗的遗憾,也写出了作者对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派驿使从岭南驰送荔枝之事深感痛惜(2分),其中不乏讽刺之意,所以说笔意灵动巧妙(1分)。
2、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2分)。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2分)虚实对比,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1分)
3、从结构上看。“偏”字呼应上阕的“可惜天教生处远”一句,同时从内容上凸显了杨贵妃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情态?
4、写道路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作古,为贵妃送荔枝的驿使再也见不到了。 词句中寓含了作者对玄宗、贵妃荒淫享乐、乱政误国的批判及对后人应以此为鉴的劝戒。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在词中从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发抒感慨,歌咏唐天宝年间玄宗荒淫、杨妃专宠的史事,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
开头三句从五岭荔枝成熟写起。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内质,次第井然。荔枝成熟时,果皮呈紫绛色,多皱,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这里用“绛纱囊里水晶丸”来比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能引发人们对它的色、形、味的联想而有满口生津之感。
接下来两句,承首句“五岭”,专从产地之遥远托讽致慨。“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似故意模拟玄宗惋惜遗憾的心理与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长的讽刺,笔意非常灵动巧妙。从玄宗方面说,是惋惜荔枝生长在远离长安的岭南,不能顷刻间得到,以供杨妃之需;从作者方面说,则又隐然含有天不从人愿,偏与玄宗、杨妃作对的揶揄嘲讽,而言外又自含对玄宗专宠杨妃、为她罗致一切珍奇的行为的批判。
过片“往事忆开元”句一笔兜转,点醒上片。说“开元”而不说“天宝”,纯粹出于音律上的考虑。“妃子偏怜”及以下“驿使”本《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这里的“偏”与上片的“天教”正形成意味深长的对照。
结尾三句“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魂散马嵬关”,指玄宗奔蜀途中,随行护卫将士要求杀死杨妃,玄宗不得已命高力士将其缢死于马嵬驿事。“红尘”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驿使,指驰送荔枝的驿站官差。这三句既巧妙地补叙了当年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交待了杨妃缢死马嵬的悲剧结局,而且收归现境,抒发了当前所见所感:热闹的新丰道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驰送荔枝的驿使却再也见不到了。词人对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并不直接说出,只用“有”、“无”的开合相应与“满眼骊山”的景象隐隐透露,显得特别隽永耐味。
拓展阅读
1、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试题】
《浣溪沙》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下面是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试题】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1.夕阳、落花、归雁。
2.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3、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
4.诗歌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
参***: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5、“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请再写出两个你知道的词牌名:西江月、渔歌子。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答:词人把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于是感慨光阴的流逝,未免深深叹息。
7、 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蕴。
答:对仗工整:“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情感的描摹;“花落去”“燕归来”是物象的对仗,是时间的有形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可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往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透露在词中的是一种人生惆怅。
二:
(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词。
(3)词中能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是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三:
(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_____________结合,浑然一体。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5)“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
(1)情景或景情
(2)(开放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一个角度比较深入准确的赏析即得2分。)参***:示例一: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堪称佳对;示例二:景物描写典型,画面生动;示例三: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示例四: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3)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4)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5)呼应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重视识别和吸引人才,如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都出他门下。卒谥元献。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工于造语,有《珠玉词》。文集为《晏元献遗文》。
【解题】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因为词是按曲。谱的形式要求填的文字,曲谱是固定的音乐形式,同一个曲谱可以填不同题材的内容,因此一般不能从词牌看出词的内容。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长的称长调。《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一曲新歌一杯美酒勾起思绪万千。去年今日还是这般天气这般亭台。夕阳匆匆落下了何时才重新回来春天要随落花去了真是毫无办法,好在燕子回来了回到熟悉的地方。似寻芳踪独自徘徊在小园花径上。
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历来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的说是表现年华易逝的伤感,有的说是抒发故旧之情。应该说二者兼有。
“一曲新词酒一杯”起句描绘眼前环境:对酒,听歌。词人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仅这一句,读者几乎无法猜出词人的心理活动。 “去年天气旧亭台。 ”
第二句还是对眼前环境的描绘,不过已由人事转向节气、场所。是饮酒听歌的人与事和同样的天气、亭台,触发了词人对“去年” 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 “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台在一起了: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作者的眼前分明幻出去年唱者的动人,听者的动心和不能言传的动情场景。这眼中景、心中事无疑维系着那位意中人,尽管未着一个“人”字。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也是去年情事的再现。 “天 气”“亭台”“夕阳” 、 、,一切都与去年无殊。然而, “几时回”三字却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难以藏抑的怀人之情。作者即景兴感,由岁月流逝和与此相关的人事的变化,扩展到整个人生,有前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意蕴,低回流连,怅惘和希望交织在一起。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 的感伤。 “花落去”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 “燕归来”是故地陈迹所引起的依稀之感。靓姿幽芳,飘逝无回,去者何其无情;残踪剩影,朦胧仿佛,遗存者又何其有情。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象征的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复,它只是‘ ‘似曾相识’ ’ 罢了。这两句对语工整,是晏殊的得意之句,也受到后人的推许。
“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落英缤纷的小园里,在去年携手同游过的小径上,词人孤身只影,踯躅徘徊,在寻觅旧踪,重温旧梦,也是在对所见、所忆、所感作深沉的反省与思索。词人“独徘徊”的身影,既见其惜春怀人的绵邈深情,也把读者带进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正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种含蓄的结尾,无疑更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2、杜甫《夜宴左氏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夜宴左氏庄》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诗词之一。《夜宴左氏庄》全诗取象自然而脱俗,林风、纤月、湛露、净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使诗篇透着隐隐的生气和散着丝丝的野趣;而叙事如检书、看剑、引杯、咏诗,又不辜负风月,极切于情景,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毕具;不单如此,再经由杜甫笔夺造化的炼字工夫,用“落、张、流、带”等字将上述意象巧妙地点缀联接,不觉句句清新逼人,妙不可言;而末一联杜甫又用含蓄不尽的笔法点出自我感受,既应景又情真意切,自然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不禁陶醉在全诗的和谐之美中。
林风纤月落, 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 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 扁舟意不忘①。
注:①杜甫曾漫游吴越四年,江南水乡的秀美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①吴均诗:“林疏风至少。”谢朓诗:“疏芜散风林。”《杜臆》谓林 风与,衣露相偶。鳌按:林风则微,风林则大,只颠倒一字,而轻重 不同。古诗:“两头纤纤月初生。”张绰诗:“云表挂纤月。”
②《说苑》:“孺子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或以衣为琴衣,非是。 谢朓诗:“静琴怆复伤。”《诗》:“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③李百药诗:“暗水急还流。”庾肩吾诗:“向岭分花径。”
④梁简文帝《神山寺碑》:“照影春星。”张伯复《诗话》:“春星带 草堂”,古今传为佳句,只一带字,便点出空中景象。如“玉绳低建 章”,低字亦然。带,拖带也。《北山移文》:“草堂之灵。”
⑤江淹《伤友人赋》:“共检兮洛书。”
⑥吴咏,谓诗客作吴音。
⑦《史记》:范蠡乘扁舟,游五湖。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流”和“带”两个字的妙处。(5分)
2有人评论本诗抒发的情感有矛盾之处,较为复杂,请作简要分析。(6分)
3、光阴的阅读题目及答案
光阴的阅读题目及答案为以课外的说明文。大家是否有阅读过的呢。光阴的阅读题目及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作者: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
当花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已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非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第1.光阴有哪些特性?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用自已的话把下列句子的含义简要地写下来。
(1)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短文中写了光阴的“脚步”,还写了光阴的“脚印”,“脚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脚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第1.光阴的特点有:世界上到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他无时无刻的不慌不忙地走着,光阴和黑暗也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
第2.
(1)意思是时间决定着一切,什么都离不开时间,由时间决定了一切事物的发展。
(2)我们如果珍惜时间,好好地利用时间就会创造出许多许多的成绩。
第3.脚步:时间流逝的过程; 脚印:时间流逝留下的痕迹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