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恭治中牟的原文赏析及翻译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1:49

鲁恭治中牟的原文赏析及翻译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

中牟令:中牟县的县官。

雉:俗称野鸡。

徒:只会。

德化:用道德感化

任:用

阴:暗中

阡陌:田间小路

反:通“返”,返回

状:陈述,描绘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中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那人与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树下。有一只野鸡经过,在他们旁边停下,旁有一个小孩。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野鸡才是幼鸡,不能抓。那人很惊讶,对鲁恭辞别说:“我此次前来,是要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爱护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我久留只会打扰贤者。我将快速返回,把情况报告袁安。”

文言知识

徒。可解释为”白白地“,还可解为”只“、”人“等。上文”久留徒扰贤者耳“中的”徒“,解释为”只“、”只会“。又,”歹徒“、”匪徒“,这”徒“是指坏人。

拓展阅读

1、《寒食》

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洛阳城里,花儿已经开得如雪一般铺天盖地,而陆浑山的花儿,如今才开始发芽。

早上刚刚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

伊川的桃李正是芬芳面新鲜的时候。在寒食节里,山的酒也是醉香宜人的。

山野间的老人安居乐业,快活地唱上一曲,唱一唱这身在太平盛世的人。

注释

陆浑:地名,在今河南嵩县。

别业:即别墅。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清明亦有插柳、戴柳之俗。

伊川:水名。即“伊河”。洛河支流,在河南西部。

酒复春:唐人名酒多用春字,如竹叶春、松醪春、烧春等。

创作背景

宋之问早年在洛阳*期间,闲暇时,常到陆浑别墅游览,并时有诗作。《宋之问集》咏陆浑别墅的诗共存四首,这首诗是其之一。

起二句紧扣题目,谓值此寒食清明节候,洛阳城已是繁英飘荡、缤纷如雪,而陆浑山则花始绽放。其意并不在说明城与山气候景物之异,而是表现诗人追随春天的脚步,从城里转向山寻觅春光的浓厚兴趣,和对春天由洛阳转至山这一发现的诗意感受。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来。”对照此诗首二句,可见宋之问早在白氏之先就感受并发现了春之转移这一诗材诗境,只不过白氏明白挑出自己的诗意感悟,近乎宋诗的表现理趣;而宋之问的这两句诗则仅客观展示这一现象,而将自己的感受含蓄于诗而已。“今始发”,则山春光方兴未艾,正可尽情享受,开启下

三、四两句紧扣题内“还”字,写自己清晨从洛阳出发,晚上已在陆浑别业。这点意思如果直白道出,则根本不成其为诗。诗人不说“早发洛阳”“夕至陆浑”,而说旦别河桥”“夕卧伊川”,这一“别”一“卧”,不仅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将洛阳与陆浑改成“河桥”与“伊川”,也使干巴巴的地名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诗意。尤为出色的是在“旦别河桥”与“夕卧伊川”之下分别缀以“杨柳风”和“桃李月”这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雪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幕春景象和陆浑山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而且由于用“杨柳”来形容“风”,用“桃李”来形容“月”,读者仿佛能闻到这“风”飘送的杨柳的气息,这“月”下散发的桃李的芳香,造语新颖,意象优美。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显得特别流丽圆转。两句诗就像是两幅情调意境很美的图画,完全可以用它们来作为两幅画的题目。音调的婉转流畅、圆转自如也同样非常突出。可以说兼有诗境美、绘画美和音乐美。虽不像“桃李春凤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样凝练概括,但自有一种天然的风韵和流走的意致。

第五句用顶针格,重复上句“伊川桃李”,以突出陆浑山春色正浓,蝉联有流走之势。第六句点明“寒食”节令,应上“桃李正芳新”,并渲染春酒又正新熟。不但春色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花香之外更兼酒香。一“正”一“复”,相互勾连呼应,传达出一种顾盼神飞的神情意态。

七、八两句,以陆浑山风物之美、生活之惬作收。“野老”指当地居民,也可兼包诗人自己。谓处此山人无异于尧舜太平盛世的百姓,当酣歌一曲,终老此地。这个结尾,不无歌咏升平的意味。但话说得很艺术,很富诗情,并不是硬贴上去的颂圣尾巴,与全诗的内容风格也比较统一。武后统时期,统集团内部尽管矛盾*不断,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所歌咏的“太平”,并非纯粹的粉饰之词。

全篇的突出特点是风调的自然流美。清新流丽的语言,一气流走的格调,圆转如珠的韵律,和贯串全诗的浓郁的春天气息,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寒食》

作者: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

载,晋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

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研薄

黄昏时,宫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

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

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

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孟姿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

颇为唐德宗识,御批提拔韩盼驾部郎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

牛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牛成

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3、《寒食》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古诗简介

《寒食》,宋代郑刚诗作。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统阶级的特权宦官得宠专权的*现象。

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唐孟浩然《晚春卧病寄张八》诗:“念我生平好,江乡远从政。”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一》:“展海子直抵西城山王冢,悉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清波弥漫数里,颇类江乡矣。”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乍暖风烟满江乡,花里行厨携着玉缸。”清昭梿《啸亭续录·端午龙舟》:“兰桡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减色:减少光彩或色彩。清梅曾亮《臣事论》:“人有仕官十年而不迁调者,则乡里笑之,而亲友为之减色。”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秦牧《艺海拾贝·掌握语言艺术,搞好学创作》:“只重视思想、内容,而不注意表现手段、艺术形式,也必然要使作品难产、畸形,或者减色。”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以隐之为龙驤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郎将。”宋苏轼《食荔枝》诗之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适余自岭南归,吾父自至萧爽楼谓芸曰:‘前事我已尽知,汝盍归乎?’”

小庭:指小庭院。南朝梁张缵《秋雨赋》:“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疎落。”南唐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4、舞鹤赋精选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翰,望昆阆而扬音。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

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汉回,晓月将落。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临惊风之萧条,对流光之照灼。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踯躅徘徊,振迅腾摧。惊身蓬集,矫翅雪飞。离纲别赴,合绪相依。将兴止,若往而归。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指会规翔,临岐矩步。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睐分形。长扬缓骛,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众变繁姿,参差洊密。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怅以惊思。

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

打开《相鹤经》检验那灵物,白鹤乃是壮美的胎生仙鸟。它外聚轻扬旷达的华美资质,内含纯洁高远的明净之心。指向蓬莱神山展翅高飞,遥望昆、阆仙境放声长鸣。环绕日出之处它盘旋翱翔,穷尽升天之路它登高寻觅。踏遍仙境行路远,积累岁月寿延长。眼瞳含红光如明星闪亮,头顶结紫绒似烟华放彩。伸展圆润的长颈叫声纤细柔婉,挺立修长的秀腿形象高大壮美。叠上洁白如霜的羽毛舞弄光影,舒展皎洁似玉的翅膀辉映彩霞。清晨在芝草之上嬉戏,傍晚于瑶池之饮啄。厌弃大江大海它游于沼泽,陷身高处罗网而遭捕获。离开高远寂静的天帝之乡,来到低下喧嚣的人间凡尘。愁岁月不凡又交年关,悲别乡离群心惆怅。

值此寒冬万物凋零之季,光阴急促残年衰败。荒沙滚滚震旷野,寒风嗖嗖动长天。寒气浓烈,幽泉皎洁;长河冰封,群山雪漫。不久阴寒夜气消散,风景清澈旷阔;群星移动,天河西迥,晓风残月,夜幕将落。伤感于寒鸡晓啼,‘自怜于秋雁南飞;面临疾风的静寂,正对月光的照耀。仙鹤在朱红的台阶上发出清丽的叫声,在华丽的台阁旋起优美的舞恣。开始翩翩起舞,如凤凰飞跃有节;继而展转变化,似飞龙起伏升腾。时而驻足徘徊不前,忽而疾起腾飞猛突。敏捷的身姿如飞蓬聚集,矫健的。翅膀似白雪纷扬。忽而离群各奔东西,时而结队相联相依。刚要起飞,忽又途停歇,似欲前往,却又半道返还;群聚齐飞,矜持四顾,徐徐后退,步覆迟缓。时而展翅迅飞,尘土扬于身后;举翼翱翔,居于路前开道。向着四方大道飞得那么规整,面临两歧岔道走得这般稳健。美姿变化多端,形貌不停转换。奔驰不离节度,顿足合于节拍,相互斜视,拉开队形。高扬长颈缓缓而行,比翼齐飞和声共鸣。轻盈的足迹错杂纷乱,飘浮的身影交相纵横。姿态缤纷千变万化,羽翼并连重迭密集。羽色融于烟海,化入云雾,仿佛羽毛不存。如风之离去,似雨之归来,景致美不可言,令观者神飞魂散。目光不定,茫然不知仙鹤往何而去。忽然似群星离散,云彩休止;严肃神色面容,庄严矜持。仰望天上的故居高远至极,更添惆怅而心有所惊。当此之时,舞姿绰约的燕女比之败色,能歌善舞的巴童自愧莫如。动人的巾舞拂舞不得已为此休停,绝妙的耍铃弄剑只好也成双退避,即是邯郸舞女也不敢与之伦比,阳阿艺伎又岂能和它相较。白鹤进入卫国荣乘大夫之车,舞过吴都招来倾城观者。顺守驯养至高寿千年,长留悲鸣于万里长空。

《舞鹤赋》是南朝鲍照的作品。鲍照(约415年~470年),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东海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鲁恭治中牟的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3381.html

热门阅读

  1. 尘世与心世爱情诗歌
  2. 伤感经典语录2019
  3. 名人感恩老师的故事
  4. 我们的爱能看到吗感人故事
  5. 《晁错论》全诗及翻译
  6. 201年母亲节送母亲节祝福语
  7. 亲情故事:如果东京不快乐
  8. 代理进口协议合同书模板
  9. 2情人节祝福语短信
  10. 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诗句
  11. 摘抄写事的作文400字
  12.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做故事
  13. 婚礼上对新人的祝福语201
  14. 服装采购的合同范本
  15. 王维为考取状元不惜假扮艺人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