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爱残疾人小学品德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1 20:39:35

友爱残疾人小学品德教案

课题一、走近残疾人(第1课时)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1、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

学生回答后归纳: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残疾的人。

问: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能讲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2、体验活动。

虽然同学们可能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将学生分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

3、记录感受。

在每个学生都轮流体验后,教师布置作业:每个同学都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的感受,都会有一些感想,请大家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

课时二、天天助残日(第2课时)

1、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2、体会社会对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关心。

3、增进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树立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1、启发。

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他们要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要克服许多我们正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上节课,通过模拟活动,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感受和体会,因此,我们都要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们。

我国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助残日,每年的这一天,全社会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助残日这一天自己所在的社区都进行了哪些助残活动吗?

2、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助残日活动是帮助残疾人的一个有效形式,但是,关爱残疾人不是靠一朝一夕的活动来完成的,更不能过了助残日就忘记了。我们所有的健康人都应当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

书本第81页上有几幅照片,反映的就是社会专门为残疾人提供的专用设施。你们见过吗?知道他们有什么作用吗?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3、小组探究。

教师引导:全社会都应当帮助残疾人,那么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小学生平时能够为残疾人做的情。

4、全班交流。

5、总结。

拓展阅读

1、幼儿园班音乐活动清洁》及反思

班音乐活动清洁》含反思》这是优秀的班音乐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班音乐活动清洁》含反思!

设计意图:

班幼儿刚从熟悉的家庭走向陌生的幼儿园,对于他们来说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通过多方面向幼儿进行育和指导。《清洁》这一首儿歌语言简单、通俗易懂,讲述了动物们如何清洁的故事,十分适合刚入园的班幼儿习。利用这首儿歌,我设计开展了相关的常规培养活动,让孩子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养成清洁的好习惯。

1、育幼儿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会朗诵儿歌,习词汇:清洁。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使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习了知识。

自制挂图四张,木偶具,纸偶每幼儿一套。

(一)、开始部分:

1、师模仿动物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叽叽叽叽,这是谁呀?有几只动物?(文章出自.快思网)(师依次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让幼儿说出动物名称)

2、结:今天,鸭、鸡、猫、狗都来我们班做客了,他们来叫我们干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结合动物图片,初步理解儿歌。

(1)、出示图一,师提问:这是谁呀?鸭怎样叫的呀?帮助幼儿完整的说出一句话:鸭叫,嘎嘎嘎。

(2)同上,分别出示鸡、猫、狗的图片,帮助幼儿习相应的短句。

(3)结:鸡、鸭、猫、狗都特别懂事,它们都是清洁的好孩子。你们看,鸭看见了什么呀?

2、结合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图一,问:鸭看见了什么?(指甲长了,要讲卫生,剪指甲)

结:我们不能留长指甲,要讲卫生,指甲长了,要剪短。

(2)、出示图二,问:鸡看见了什么?(鼻涕流了)

结:如果我们感冒流鼻涕了,要用纸擦干净,不可以用手擦鼻涕,那样不卫生。

(3)、出示图三,问:狗看见了什么?(衣服脏了)

结:我们每天都要勤洗澡,要把脏脏的衣服换掉,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4)、出示图四,问:猫看见了什么?(脸脏了)

结:每天都要把脸洗干净了,这样干干净净上幼儿园,大家才喜欢你哦。

(5)、师:说的真好,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清洁》(幼儿跟读)。

3、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

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有谁?

4、木偶表演,分段习朗诵儿歌。

(1)、木偶表演第一段:鸭怎么叫的?叫我做什么?(引导幼儿习一句完整的话:鸭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

(2)、木偶表演第二、三、四段、鸡、猫、狗又看见了什么呢?(依次表演,帮助幼儿会相应的短句。)

5、木偶表演,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师:动物们都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你们喜欢他们吗?

6、运用纸偶,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让爸爸妈妈也像动物们一样,做个讲卫生的好爸爸好妈妈。

这首儿歌目标定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充分,活动过程紧凑,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引起幼儿兴趣)-----结合动物图片(感受儿歌前半句)----结合图片(理解儿歌内容)-----师完整示范朗读(完整感知儿歌)-----木偶表演(分段朗读儿歌)----木偶表演第二次(完整欣赏)-----纸偶操作(幼儿跟读)”等环节,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听听、看看、做做”中感兴趣的理解了儿歌,习了儿歌,达到了的效果。过程中因为采用了木偶和纸偶的操作演示,幼儿特别感兴趣,虽然在最后的“纸偶操作”环节时间长了点,但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高的。不过最后的这“纸偶”操作可适当的调整到第二课时中,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2、幼儿园班音乐活动清洁》及反思

班语言公开课清洁》含反思》这是优秀的班语言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班语言公开课清洁》含反思!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根据诗歌内容大胆地用动作来进行表演。

2、育幼儿要做一个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一、出示脏娃娃,创造情景。

1、"你们喜欢这个娃娃吗?"(师此时引导幼儿说不喜欢,并能说出娃娃很脏)

2、"那他哪里脏呀?"(如果幼儿不能观察出全部,师可以根据诗歌的顺序,给予幼儿适当地提示,如--"你们看他的手,他的鼻子等)

"呀,那他真的很脏了,都没有和他玩了,老师也不要和他玩了,我们能不能给他想想办法,帮帮他呀?想想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情景表演:好朋来帮忙

1、师:"你们的办法真好,可是这里有一群好朋,它们也有好办法,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办法好吗?你们看,谁来了?"

(1)师出示鸭头饰,问"鸭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嘎,嘎,嘎。"

(2)师出示鸭头饰,问"鸡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叽,叽,叽。"

(3)师出示鸭头饰,问"狗怎么叫的?"幼儿回答"汪,汪,汪。"

(4)师出示鸭头饰,问"猫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喵,喵,喵。"

2、"它们都来帮娃娃的忙了。"师此时念儿歌:

"鸭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师把娃娃的指甲剪掉)

"鸡叫,叽叽叽,叫我擦鼻涕。"(师把娃娃的鼻涕擦掉)

"狗叫,汪汪汪,叫我换衣裳。"(师把脏衣服撕下,贴上干净的衣服)

"猫叫,喵喵喵,叫我把脸洗。"(师把娃娃的脸用湿毛巾擦干净)

3、"呀,你们看,娃娃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娃娃吗?老师也很喜欢他,真是个干净的宝宝,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吧,'清洁,都欢喜。'"

三、完整地欣赏诗歌

1、师:"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题目叫做《清洁》,我们一起来念念题目吧。"

2、"现在老师来念一次儿歌,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有些想念的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念。"

3、师完整地念儿歌一次,边念边做动作,有动作的地方语速稍慢,方便幼儿跟做动作。

鸭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师做剪指甲的动作)

鸡叫,叽叽叽,叫我擦鼻涕。(师做擦鼻涕的动作)

狗叫,汪汪汪,叫我换衣裳。(师做换衣服的动作)

猫叫,喵喵喵,叫我把脸洗。(师做洗脸的动作)

都欢喜。(师做两手交叉拍肩状)

鸭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

鸡叫,叽叽叽,叫我擦鼻涕。

狗叫,汪汪汪,叫我换衣裳。

猫叫,喵喵喵,叫我把脸洗。

一、在课后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环节设计。

二、考虑到本班幼儿年龄的差异,在设计环节时,理解儿歌程度上有递进关系。

三、因为班年龄段的孩子较喜欢动物,以动物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针对这节活动,让我在以后上语言活动时,奠定了基础,正所谓新纲要中说道,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年龄段兴趣点。

班语言公开课清洁》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338字。

3、最新三年级数版第五单元

应用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

重点。

使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使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具卡片。

师活动。

一、认识毫升。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设计意图】。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组里的同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组里的同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

【设计意图】。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

想想做做3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设计意图】。

生活动。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们总结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们在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补充与反思。

课题练习二课时5课时第4课时。

应用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

重点。

使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难点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具卡片。

师活动。

一、深化认识升与毫升。

练习二、11、指名读题。

2、请同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练习二,21、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3、集体订正。

4、最新三年级数版第五单元

目标识记使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理解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应用使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

技能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情感使生在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重点。

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难点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具卡片,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棒。

师活动。

一、画三角形。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名生说)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生动手做,师了解生做的情况。先让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生的方法)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生上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

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10、5、6行。

6、5、4行。

10、6、4不行。

10、5、4不行。

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请同们比较一下这三根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生说出:任意两根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

三、认识三角形的高。

出示图,要求:你能量出右图中字梁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吗?

生量后交流,使生明确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高。

出示一个三角形,作一条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生练习画高。完成"试一试"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要求生以图上的点为三角形的顶点。生画完后实物投影展示。

明确题目要求后生先在组内讨论全班交流,让生说出理由。

引导生用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3边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生先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要求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画上直角标志。

要求生先思考,再动手剪。全班交流,重点要从"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一特征去思考。指导生阅读"你知道吗?"让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生活动。

生: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生围,师了解生围的情况。

通过练习,使生明确:作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一个顶点作底边的垂线,定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高的.长度。

补充与反思。

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课时5课时第2课时。

目标识记对一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的观察、比较、分类。

理解使生认识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应用会把三角形进行分类。

技能能正确地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情感使生在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重点。

三角形的分类。

难点三角形的分类。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具卡片,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棒。

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选第1号图形,指导生说出:(1)号三角形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

出示表格,提出要求:请同们照这种样子把表格填写完整。

指名生回答,全班交流,师板书。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在组里交流。

一下。

组讨论、交流,师给于适当指导。

全班交流,引导生说出: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出示集合图,让生试着填。

出示填好的集合图,让生说说对它的理解。

5、最新三年级数版第五单元

1.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理清竖式计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帮助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生解题能力,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高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

们,第二单元我们都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忆一下吧?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

师:我们一起习了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你还记得方法吗?

生1:在口算的时候可以把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一。

生2:在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时,可以拆成简单的口算题。

2.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师:那笔算方法是什么呢?

生:笔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在计算加法时每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在计算减法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退一。

3.用估算解决问题。

师:我们还一起认识了估算,你有哪些想法呢?

生1: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候不一定非得需要准确数,知道约数就可以了。

生2:估算的时候要注意找这个数的近似数。

生3:在估算时,不是一定要用四舍五入,而是要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师提问引起生回忆,师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1.列竖式计算。

410+250=970-480=340+370=360+240=。

2.请你先估一估,再连一连。这三位同应该上哪辆车呢?

设计意图:在基础练习中回忆起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这两位同的家相距多少米?

3.我来当医生。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生理清竖式计算的主要事项,会分析解决问题,减少出错率。

1.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2.电扇245元,电饭煲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培养生利用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友爱残疾人小学品德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anwen4.com/articles/4848.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