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形象:《语言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教育论文
摘要:文章以《语言学》中“系统功能语法”教学为例,主要从理论背景介绍、理论教学以及早期科研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语言学》教学中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学》教学;系统功能语法;物质过程
在英语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学生普遍觉得《语言学》太抽象、太枯燥,有些学生因此厌学《语言学》。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语言学》教学中的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法。
故事形式的背景知识介绍——化枯燥为有趣
背景知识的介绍能提高《语言学》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将背景知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那就更有趣了。在讲解“系统功能语法”时首先可对该理论的创始人作如下介绍:
系统功能语法(或称系统功能语言学)由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 A. K. Halliday)创立。韩礼德先生早年留学于中国,先在北京大学受教于罗常培教授,后在岭南大学师从王力教授,回英国后在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一直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多所大学执教讲授《语言学》。1975年,韩礼德移居澳洲创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一直任教于此直至退休。他与中国的关系很好,经常来国内讲学,出席学术会议。国内许多著名学者曾受教于韩礼德先生,如我们所采用的《语言学》教材主编胡壮麟教授就曾留学澳洲悉尼,直接师从韩礼德先生,再如朱永生教授、张德禄教授等都是韩礼德先生的弟子。系统功能语法在我国发展迅速,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都培养系统功能语法方面的博士生。
以故事形式的背景知识介绍,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就会对系统功能语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理论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理论本身是抽象的,如果单纯地介绍名词、定义和理论本身,或者简单地直译英文版本的理论,学生肯定不易接受,原来产生一点兴趣也会因为抽象而流失殆尽。要把这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主要的手段就是多举实例。如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一般人对该理论的表述不是很清楚,但如果举出以下例子:“John is eager to please.”和“John is easy to please.”,一切就会一目了然。所以一个好的例子可以节省许多繁冗的解释。对于《语言学》的理论应该多举实例。这就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读介绍某一理论的专著,以求对这一领域有较深入的认识。如在讲《语言学》中“系统功能语法”一节时就需要了解韩礼德的一些原著以及一些介绍和研究系统功能语法的书。
如在讲述经验功能的六个过程时,书本上的定义和一两个例子是不够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比如在讲授物质过程时,可举出如下例子:
1、Paris(Actor动作者) kissed(Process:Material物质过程)Helen(Goal目标)in the park(Circumstance环境成分).
2、Clinton(Actor动作者) broke(Process:Material物质过程)the window(Goal目标).
3、The window(Goal目标) was broken(Process:Material物质过程)by Clinton(Actor动作者).
4、在公园里(Circumstance环境成分)吕布(Actor动作者)吻了(Process:Material物质过程)貂蝉(Goal目标)。
5、张飞(Actor动作者)打破了(Process:Material物质过程)狱门(Goal目标)。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们就会对物质过程的名词定义、理论内容以及分析方法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随后让学生自己
也举一些例子,并加以分析。这样学生就感觉到该理论的可操作性,抽象的理论就变得形象具体。
科研能力的早期培养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科研的认识较为模糊,教师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比如在教完系统功能语法的经验功能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有关于此的论文,具体操作如下:
先讲解一篇比较规范的论文,内容涉及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经验功能理论分析某篇经典的英汉翻译文章。对照实例向学生讲解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写作的规范以及基本格式。然后让学生运用经验功能理论去分析别的经典译作。教师要指导学生选题,必要时可以提供一些题目,题目的范围最好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相关。教师还要协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指出分析方面的不足以及语言方面的错误,还要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得出新的见解。这样,学生能很轻松写出一篇论文。这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的成绩可以在学生的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这种用语言学理论写论文的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理论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科研能力也得到初步的培养。
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是《语言学》课程教学的一条有益的途径。本文只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物质过程理论进行了案例讲解,《语言学》的其他理论也可依此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Halliday,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拓展阅读
1、学生法制教育的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从1986年起,我国*开始普法教育的五年规划。从2001年起国家把每年的12月4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通过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历经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整套系统的道德准则和礼仪规范。生活在这个文明的国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秉承中国的优良传统,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中国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虽然制约了你的行动,给你带来了许多束缚,但你必须懂得,有它陪伴,你的生活才会井然有序,才能更加美好。而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更应该知法守法懂法。
或许有人说:你多虑了吧?我们只是中学生,未成年人,法律离我们还很遥远,我们只要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就好了,还要去知道那些法律干嘛?但我想说:同学,你错了,其实法律离我们很近,法律时时刻刻存在我们身边,它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行为。而且同学你既然知道自己是一名未成年人,那也应懂得你在社会上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而你过去的小学生涯,初中生涯也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法》中度过,更有它的大纲《教育法》也维护你学习的权利,纵使你在学校,你也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和制约。
例如:某同学仗着自己艺高*,去偷同学的钱财,然后去充钱,买虚拟装备,为的是让自己在游戏世界里更加出众,最后越陷越深,越偷越多,其实这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罪。还有一些同学会因为口角冲突,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对对方大打出手,致伤,致残,最后被卷进教改所接受教改。
面对这一切的一切,你还敢说法律离我们很远吗?法律很虚无缥缈吗?同学们,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需要法律协助,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需要法律的参与,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能做法盲。
通过开展法律教育课,同学们会学到不少法律知识,去面对周围突*况。在我们了解法律知识后,不仅要用法维护自身的利益,更要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违法,不犯法,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端正自身的行为,把生活的主战场放在学校,而不是社会中,杜绝打牌、抽烟、喝酒等严重污染社会的恶习行为,回归自我善良纯真的本心。
同学们,与法牵手,走向明天,我们的明天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2、学生法制教育的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日,更是我国“国家宪法日”。
为什么要全民学法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法律就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矩。是的,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要遵守基本的规矩,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着我们行为,如升国旗时,《国旗法》对我们的行为要求就有约束;在上课、学习方面,《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对我们有所要求;在回家过马路时,《道路交通法》就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在扔废品和纸屑时,《环境保护法》、《爱国卫生条例》、《小学生守则》等也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在对待残疾人的关爱行为方面,《残疾人保护条例》也作了具体规定;在学生上网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作了明确规定。
一句话,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涉及到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必须了解《宪法》的内容,遵守《宪法》的各项规定。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制上的体现。
我们要知道:法是规范我们言行的基本准绳,它给我们指明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做,我们只有严格守法,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那么,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祖国对我们的期望,是*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3、学生法制教育的倡议书
全体同学们:
大家好!
皇皇华夏,集聚五十六个民族,孕育内涵丰富的人文资源;泱泱中华,谱写五千多年历史,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明成果。作为新时代的中专生,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光荣的历史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止校园内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推动安全和谐校园建设,提高学生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能力,倡导大家一起学习法制和安全知识。阿勒泰地区卫生学校团委特别筹划了“法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现面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尊敬师长,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
二、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不毁坏绿色植物;
三、诚实守信,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作业、考试,让抄袭舞弊现象远离校园;
四、科学上网,不痴迷网络。合理利用时间,争做网络道德模范、文明使者和安全卫士。
五、遵规守纪,严格要求自己。不吸烟、喝酒;不进网吧、酒吧、舞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不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器材;不带手机进校园;不结交不良朋友;远离黄赌毒和*。
六、保持心理健康。平时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经常向父母、老师以及知心朋友交流倾诉;与同学和睦相处,不欺负小同学,坚决避免以打架、斗殴等违法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的做法。
七、举止文明。待人接物有礼貌,不讲脏话;校园内和公共场所不你追我赶、大声喧哗;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物,不在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乱涂乱画。
八、讲究饮食卫生。不到流动摊点*零食,不吃卫生无保障的食品。就餐有秩序,不浪费粮食。
九、注意交通安全。放学后不逗留,有序乘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超载车辆;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
同学们,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让我们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自觉维护社会法制环境,为建设和谐校园,法治校园,担负起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把安全、诚信、有序写进青春的旗帜,让公平、正义、和谐构成校园文明的强音;让法治的火种,点燃我们成长的信念。让我们携手同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把安全法制要求内化为自身成长的需要,让法律长留我心,让安全常伴你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