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年的十大民俗传说

发布时间: 2025-08-12 13:11:04

中国过年的十大民俗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02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历法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03 春节传说之三:贴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04 春节传说之四:“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

05 春节传说之五: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拓展阅读

1、经典故事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

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这件事,抓起几样*就和李时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毒。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工夫不负苦心人,他后来终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2、经典故事

八罗汉的由来

有一个老汉一辈子没儿没女,就他一个人。外甥是个善人,看着他舅舅可怜,就接着他家里养活,天天好吃好喝地给弄上。了两,他舅舅就世了,外甥家的日子比原先更好了。

他舅*到阴间,阎王爷查生死谱时才看着他在阳世还有债没还清,是他外甥给他买的柏木的棺板,叫他变个牛去还清。外甥家的雌牛没一晌就下了个牛娃子,眼看着就长成牛了,事情也有点怪,这个牛走着阿哒从不害人不*家的庄稼,连庄稼地里都不进去,一天只是耕地,种庄稼,外甥家也把这个牛喂得肥肥的。

外甥是个好人,把牛常借给庄里的人耕地种庄稼。庄里人借别人的牲口不惜疼,蛮整哩!有一天黑了,外甥给牛把水饮了把草添上,将将睡下,就梦着牛给他腰疼得很,外甥惊醒后下炕去牛圈里看了一下,看着牛槽里空空的,没草了,就添了一些草上炕各(又)睡下了。

次夜黑了,外甥上炕将睡着,各梦着牛给他话,它满身都是汗,又咋巧如彼地它是他舅舅变的,给他来还账来的,他一天乏得很,外甥一下惊醒了,下炕去牛圈从牛身摸了一把,果不实牙牛的浑身都是汗,连添的草都没吃上。

第三天,外甥就把牛给谁家都不给着种地了,就放着我家的屋里,又了一晌,外甥干脆就去山里寻了个草盛水多有卧巢的地方,把牛放脱了。外甥还给牛,你既然是我舅舅,现在你连我的帐都还清了,再没有了,现在这哒草也有,水也有,卧巢也有,你就自个管自个去。牛给外甥点了点头。

了两多,有一晚夕黑了,外甥将上炕睡下没多一阵,就梦着牛给他话,咋巧如彼地有八个贼娃子要抢他家哩,叫他要摆好酒席,打开门,好好地招待。外甥次夜起来忽信忽不信的,就和妇人商量了一下,就按牛的准备了几桌子酒席,好酒好肉都准备好,半夜里鸡叫头遍的时候,这八个贼娃子就从深山老林里赶着这家子来了,走着庄边里一听,哑悄不动的,走到外甥家的门下,门开着,院里灯点得通明的,走着院里一看连酒席都准备好了,贼头头试着时色不对,就声吆喝,他们抢了半辈子的人,还第一次碰着这场合,外甥就出来咋巧如彼地把他养活他舅舅,他舅舅又咋巧如彼地变成牛来还帐的给八个贼了一遍,八个贼一听,他这些人抢的人太多了,看来下辈子还要变牛变马去还帐,八个人一商量,就把头剃光当了和尚了。这就成了以后人人都敬奉的消灾消难的八罗汉。

3、经典故事

连心溪的故事

,疏勒王子在山打猎受伤,被一名叫鶄的貌美牧羊女所救,便经常借故打猎约会牧羊女子;牧羊女也被王子的真诚情义所动,爱上了王子。疏勒王知道这件事后怒,他瞒着王子将牧羊女囚困在疏勒后山的迷谷里。牧羊女在山谷因思念王子,整日悲伤流泪,可她也没有办法走出迷谷。

王子知道后,只身来到山谷寻找自己心爱的人,他呼唤着鶄的名字,寻遍众多的山谷。干粮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找了七天七夜,还是没有找到他心爱的人。可王子还是在山谷继续寻找,终于身疲力竭。绝望的王子对着山谷倾尽全身力量,呼喊鶄的名字,声音震撼山地,山体瞬时裂开一道峡谷,王子也昏迷在连心溪旁。这时牧羊女也听见了王子的呼唤,她泪流如泉涌,眼泪汇集成溪流,顺着山谷流到王子跟前。王子感觉到了鶄的眼泪,他知道鶄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于是他振作精神,顺着溪流继续寻找,但由于体力不支,王子还是倒下了。鶄被困在山谷,她不停地哭泣了49天49夜,眼泪哭干了,眼睛哭瞎了,最后她化身为溪流,希望有一天王子能顺着溪流找到她。由于溪水的灌溉,王子死去的地方长出了一片茂密的胡杨林,千不变的溪水与胡杨林便*的缠绵在这个山谷。后人为了纪念这对忠贞的情侣,便将此山谷命名为寻情谷。后人为了记念这对忠贞的情侣,便将此两山之间的低凹处称之为“寻情谷”,牧羊女化身的小溪被称为“连心溪”。

4、经典故事

神女峰

神女峰真像一个俊秀、婀娜的少女婷立在巫山上。三峡人,为什么世代相地歌颂神女,祭祀神女呢?

,在远古的时期,西*生了二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取名瑶姬。瑶姬长得又白又嫩,皮肤像水豆腐似的;腰肢又细又柔,像柳条迎风摆动。西*非常爱她,成天把她关在瑶池宫

可是,聪明美丽的瑶姬,是个贤德善良,有理想的姑娘。她不肯像笼鸟儿一样被关在瑶池里。她时常偷着出去游玩,凡是*去的仙境,她都去了。只差海洋和人间没留下她的足迹。

她的父亲东王公知道了女儿的行动,就对西*了。西*派了一个名叫黄魔的侍臣,把瑶姬叫来。

西*厉声责问她:“谁让你跑出瑶池的?”

瑶姬:“瑶池像个囚笼,我不愿意像小鸟一样成天关在里面。”

西*知道瑶姬的性格倔强,不容易服她。于是,便对东王公

“把她送到一位严厉的仙师那里受教吧!”

东王公点了点头,西*就把瑶姬送到三元仙君的紫清阙受教去了。

瑶姬在紫清阙用心学习,三元仙君把变化无穷的仙术,全都教给了她。

瑶姬学到了变化无穷的仙术之后,西*封她作了云华上宫夫人,要她主管教导仙童玉女的事情,并且派了一群侍女,还 有狂章,虞余,黄魔,翳,庚辰,童律等几位侍臣给她。

瑶姬把变化无穷的仙术,授给了那些侍臣侍女,他们有了仙术,也都不愿死守云华宫。一天,他们便腾云驾雾,到没有去的东海游玩去了。

他们一起来到了东海,在蓝色的海里,看到了红霞万道的太陽,听了雄壮咆哮的海涛,他们也变成各种各色的龙、鲸,鱼、蚌,在海里尽情地欢游。最后,他们结队游到了东海龙王的水晶宫,看了龙王的珊瑚床,珍珠冠,玛瑙桌子,碧玉毯,作了东海龙王的贵宾。东海龙王看到瑶姬长得美,就向她求婚。

但是,瑶姬不喜欢龙王。为什么呢?因为她看见龙王每天掀起怒涛海浪,发起狂风暴雨,摧毁田园,吞食行船和旅客,给人间造成了许多不幸和灾难。于是,她谢绝了东海龙王,带着侍女和侍臣,腾云向西飞去。

他们飞万水千山,来到了巫山上空,看见二条蛟龙,张牙舞爪地在天空追逐游戏,搅起了猛烈的风,吹得天昏地暗,把人间百姓和牲畜,卷到空跌死跌伤;树木,房屋和庄稼,被风沙走石打得稀烂。瑶姬看了非常气愤。云游间,她立刻按住云头,用手一指,天空响起了阵阵滚雷,将二条蛟龙打了下去。

一会儿,天朗气清,人间有了暂时的平静。但是,二条蛟龙的尸体,却塞住了长江,堆成了三峡的崇山峻岭,一峰更比一峰高,高峰钻入天空。好像许多把锋利的刀叉,插在白云里一样。

人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日夜 不息奔流的长江水呀,没有泄流的水道。一霎时,就向人间的田园,城市,水林冲去,不久就把现在的四川地方,汇成了浩瀚的海洋。

正是这个时候,夏禹在治理了黄河之后,从涂山(古书就是现在的重庆南山)顺流而下,赶到巫山来了。

夏禹满以为人马一到,就能开道疏水;但是,山堆得那么高,水涨得那么猛。夏禹急了,在夔门的赤甲山顶上,摇身一变,变成一只黄熊,扑通一声,跳到水去了。

黄熊这样拱那样拱,把鼻子和嘴巴都拱出了血。可是山还 是山,水还 是水。而且水势越来越高了。

夏禹急了,又站在赤甲山顶上,高声叫唤,把他得力的伙伴黄牛叫来了。那黄牛一见水势严重,就扑通一声跳下水去,用双角奋力触山,想开出一条河道。但是,它触了许多时候,那些蛟龙变成的坚硬山石,把黄牛的两只犄角都触弯了,可是,山还 是山,水还 是水,而且水势越来越高,快要淹到赤甲山顶了。

夏禹急得没法,失望地坐在山顶上,对着滔滔的洪水叹气,想不出开凿河道的办法。

神女站在云,见了人间的惨景和夏禹的窘相,便派黄魔、虞余、狂章、翳、庚辰、童律六位侍臣下去。帮助夏禹治水。黄魔等六位仙臣下来和夏禹见了面,便赶紧施展仙术,召来许多天兵天将,用雷去炸山石,用电去推泥沙,用火去烧海草。夏禹的队伍,担任挖掏水沟的工作,花了许多时间,才把三峡的河道凿成,壅塞的洪水,一下子得到畅泄,滚滚江水,向东海流去。

夏禹从黄魔口,才知是神女派他们来帮助他治水的,于是便跑上巫山,找神女致谢。心想看她是不是三头六臂。

神女知道夏禹的意思,趁他上巫山的时候,忽然化成晶莹的青石,立在夏禹面前。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青石忽然化成一道青烟,飞到天空凝成一团一团的青云,罩在夏禹头上。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青云忽然变成了细雨,一丝一丝地落在夏禹的周围。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细雨忽然化成一条游龙,旋舞在巫山峰顶。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游龙忽然化成了一只白鹤,悠然自在地绕着峡谷飞翔。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夏禹找得气喘汗流,心里不耐烦了,便向在他身旁发笑的童律问道:

“我看她是个狡猾怪诞的女人吧?”

童律笑了一声

“这是因为你还 不懂一切都会变化的道理。难怪你看不出青石、白云、细雨、游龙、白鹤是她变成的。”

夏禹问童律道:

“我到哪儿找她领教呢?”

童律向顶峰一指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不就是她的仙宫么!”

夏禹抬头一看,刚才还 是光溜溜的山峰,突然出现了云楼彩台,玉石仙宫,雄狮守门,天马引路,他跟着童律走进宫去,看见神女坐在青龙白虎侍卫着的宝座上,这才吃了一惊,赶紧向她拜谢,向她请教。

神女请夏禹坐下,诚恳地对他

“你在治水方面有些功劳,但还 该懂得天地间万事万物变化无穷的道理。譬如渡海不知道用船,泥沙不知道用板橇,走旱路不知道用车,走山路不知道用轿,那就会在陆上受困,水里受淹,要想开凿千百座山谷,疏通千万条河流,是很费事的。”

神女着,又叫容华侍女,打开红玉箱儿,取了一部黄绫宝卷送给夏禹,并

“这宝书能够给你各种知识和一些驱使虎豹,制伏蛟龙的方法。但还 需要更多的神和人的力量,才能疏通九河。所以,我再派庚辰,虞余两位侍臣帮助你治水。”

夏禹接黄绫宝卷,谢了神女,便和庚辰,虞余下山,一起造了船,橇,车,轿。又经许多,才把九河疏通了。

神女在峰岩奇秀、山水美丽的巫山,玩了几天,本来打算回西天去了。但是,她留下了,而且一留就是几千哩。

原来是:有一天,神女站在巫山顶上,突然发现有些独木船在上首的夔峡和下首的青滩遇险;许多旅客和舵工被恶水吞没。她仔细观看,才知道七百里长的三峡河道里面,存留着一千多处直立的,横卧的,高高低低的小礁石,造成了危险凶恶的滩、碛、坝,漕。张着恶魔般的巨嘴,贪婪地吞食着来往的行船和旅客。

神女赶快向天空招来了一队队的神鸟,叫她们飞翔在七百里长的峡谷上面,引导着来往的行船,通不易辨认的航道,保障了来往行船和旅客的安全。

神女还 不放心,朝夕站在巫山顶上,向着峡谷观望,又发现许多凶恶的虎豹,成群结队地在山里横行,人被吓得躲在石洞里,不敢出来耕种。于是她赶紧招呼侍臣,天天给人驱逐虎豹。

欢天喜地走出石洞,种地的种地,打柴的打柴。但是,神女又发现山上常常缺乏雨水,影响庄稼的收成,便又奔驰在峡谷上空,行云施雨,保证庄稼人得到丰收。

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峡里的瘴气,常常使人患着沉重的疾病,神女便到山峰水边,播种药材,减少人的痛苦。

就这样,神女终日忙这忙那,竟然忙得忘记了西天,也忘记了自己,不分昼夜 地站在巫山顶上,四处眺望。

久而久之,她化成了俊俏的神女峰,那些侍女侍臣,也变成了望霞,翠屏,轻云,松恋,仙集,聚鹤,净日,上升,起云,栖凤,圣泉,登龙等峰,像屏障一样地围绕着她。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寄托在三峡的山光水影里。

三峡里的老百姓,永远铭记着神女,尊称她为妙用真人,给她修了一座凝真观(又叫神女庙)。庙旁那块平旷的石头,就是她时常站着眺望的石坛。坛边有一丛竹子,像扫帚似的低垂着,摇曳不停地把飞落在坛上的枯叶和灰尘,扫得干干净净,不让她沾上一点污迹。

5、2020感动人物观后感学习心得

感动,一个让我感动节目。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峰。王峰,38岁,一位平,但他的所作所为,让我认为,他不是一位平。20--5月18日凌晨,一栋宅着火了,浓烟和火覆盖了整栋楼,王峰发现后立刻把女儿带出去,然后赶紧回去把妻子和儿子救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停息,立刻冲进了火海,挨家挨户告诉他们着火了。终于,王峰的20名邻居全部得救了,没有一人受伤。唯独王峰,他成了个“碳人”。全身百分之九八的面积被烧伤,头发全部被烧光。出来时,地上留下了他那带着血的脚印,而且神智已经不清楚了,浑身都是黑的。

后来,新闻上到处这件事。很多人为王峰捐款,短短的六天时间,就已经收到了200多万元。不,10月1日下午,王峰还是去世了。王峰的妻子:“他这样做,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要不这样就不是他了。”这件事让我分感动,王峰,他为了邻居的安全,他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拯救了20多条人。自己却被烧伤,到底是什么让他支撑着。我看看自己,正式缺乏这种无私的精神,即使自己疼,也不能让别人受伤。我要向王峰**学习,无私,懂得帮助他人。

王峰叔叔让我感动,我要向他学习。

点击查看更多中国过年的十大民俗传说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2376.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春节节后上班第一天问候祝福语
  2. 告别2016年迎接201年句子
  3. 文明小故事孔融让梨
  4. 临床医师的自我鉴定范文
  5. 总有那么一批人诗歌
  6.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散文
  7. 如何拟定新闻稿标题
  8. 校长培训自我评价
  9.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400字
  10. 个性伤心签名集锦
  11. 下蛋的解释及造句
  12. 201过小年经典祝福语
  13. 《时代广场的蟋蟀》之《塔克》学生读后感
  14. 八年级语文上册蚂蚁优秀教学设计
  15. 关于暑期社会实践英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