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15 11:50:58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篇幅虽短却极具独到艺术魅力。寥寥数笔,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一个“闲”字更是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淡远境界,揭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真理,是散文小品中的极品。

本设计旨在以朗读为主线,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苏轼的坎坷经历,品读领悟“景语”中的“情语”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各抒己见中升华认识,在知识的积淀和积极的思维中,接受一种人格的影响。构建平中见奇,奇中求实呈现和谐深厚具有跌宕之美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读出文章韵味。

2.掌握重点字词,了解写作背景。

3.欣赏月色美景,领悟作者闲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体味写景妙处领悟作者情怀。

教学难点:

“闲”字的深蕴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学生发言)

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

二、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3.指读课文,师生评价朗读情况。

4.齐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

1.借助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圈划疑难字词。

2.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3.译句小检测。

四、质疑探究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问题。

2.师生归纳出主要问题,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派一代表发言。

3.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完成对重点内容的探究。

4.背诵课文。

重点问题预设:

1.“闲人”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透露出作者之“闲”?

(适时简介写作背景。)

2.请为“闲”字组词,并说明理由。看谁组的词最能体现“闲”之内涵,最契合文意。

(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体味探究,各抒己见。)

3.欣赏写景句。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月色美景。

听读。请一位同学朗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美读。读出形象、韵味。

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空明的月色折射出“闲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豁达、坦荡、乐观……

五、拓展

简介黄州对苏轼的重要意义。

此刻,面对着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六、结语

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为此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指导思想: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以不同的读的方式贯穿全课堂,加以少量检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合作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豁达的人生观。

3、通过反复的读,熟读成诵。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读,读懂文章的内容;通过读,读出作者的情感;通过读,当场背诵。

2、难点:通过读,读出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读出文章中复杂的情感变化及作者的人生观。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在刚刚过去的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老师走到外面,抬头望月,因为受到台风“凡比亚”的影响,月色灰蒙蒙的,于是我想到了这几句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月的文章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月的小品文,那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朗读课文

1、老师示范读课文,学生做好笔记,注意老师的停顿,重音,把握节奏。

2、学生对照自己的笔记,自由大声的读。

3、请学生示范读。

4、请学生点评示范学生的读,主要是从字音,节奏,重音方面评价。

5、老师强调朗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停顿和重音。

例如: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6、全班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再读课文。

三、译读课文(翻译课文)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或者工具书及小组合作的方式翻译课文。

2、老师**,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

3、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请其他学生解答,或者师生合作解决。

4、重点字词课件展示,学生做好笔记,并齐读。

例如:欣然:高兴地样子 念:想到 遂:于是 盖:原来是 但:只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澡荇。

5、检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串讲课文即整篇翻译文章)

四、读出情感

1、老师带领学生齐读文章(看学生的表现来决定带读的次数),体会文章的情感。

2、学生按照老师的带读,自由的读。

3、请学生读自认为自己情感把握最好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是用什么语气或者情感来读的。

例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欢快的语气) 怀民亦未寝(高兴的语气)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深沉的语气)

4、全班读书,按照老师、学生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来的情感,齐读课文。

五、读懂人格

1、老师提出问题

(1) 通过我们的读,我们已经体会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由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的高兴变为最后的深沉、遗憾,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的变化呢?(由此问题引出第二个问题)

(2)我们重点赏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话,体会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由此问题引出第三个问题)

(3)分析“闲人”体会出作者的豁达乐观的人格魅力。

2、明确答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只有我们两人能欣赏到这样的月夜美景,因为我们两人是“闲人”,是清闲的人。但是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因此除了清闲以外,我们还有雅趣。

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苏家三父子占了三个席位。古人学而优则仕,因此苏轼不可能很闲,(由此巧妙引出作者当时的处境,也就是文章的写作背景)但是当时的苏轼确实很闲,因为苏轼当时被贬黄州。

被贬黄州的苏轼仍然能有如此雅兴去欣赏月夜美景,说明了苏轼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

六、总结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时候,在人生失意的时候,还能保持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像苏轼学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七、背诵课文

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生自由背诵)

八、全班集体背诵《记承天寺夜游》,在背诵中结束这节课。

九、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翻译全文

阅读答案

拓展阅读

1、爱莲说和阅读答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陶后鲜有闻 鲜: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

③亭亭净植 植: ④相与步于庭中 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4分)

[答]7. ①少 ⑿洗涤 ③竖立 ④走 8.①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②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9.托物言志 壮志未酬的苦闷

2、苏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可不译),(我)**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乐的人,于是(我)前往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2分)

(1)月色入户 ( ) (2)念无与乐者 ( )

(3)相与步于中庭(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

(5)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 (6)怀民亦未寝 ( )

(7)水中藻荇交横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4.晋代陶渊明因不满*的黑暗*,愤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闲人”自居,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简述你的理由。(3分)

5、品味文中划线句子,说说下面哪句诗最能体现该句的意蕴。(3分)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泊》)

我选

理由:

6、仔细阅读上文及所给材料,说说“闲人”的内涵(4分)

材料: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一生,是在北宋的变法、反变法的**风浪中度过的,因“乌台诗 ”被逮捕入狱,出狱后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历经几起几落,直到贬至海南省。从他中举*到去死的四十五年中,前后有十四、五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篇文章他谪贬黄州后写的。

3、作文700字

在1083年10月12日的满繁星的。晚,忙活了一的我,终于可以入寝睡觉了!当我正要解开衣服准备睡觉时,月光悄悄的从我大门溜了进来,看上去洁白如玉的月亮,使我疲倦全部疲倦都随月光消散,让我感觉很欣然,使我起身出门。

我想到我独自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没有人和我一起享受月光和林间寂静,于是我就踏着我的步伐,去寻找张怀民,想和他一起在林间散步。

我到了后,敲了敲门,如果房内无人响应,我就只好离去,不打扰他,但是张怀民没有睡觉,估计和我一样,看见这皎白的月亮也无法入睡。

我和张怀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四周十分寂静,在漆黑的晚里,只我和张怀民,还有上那明亮的月儿。

庭院下的积水很澄澈,倒影着我和张怀民,还有上满繁星,以及月亮。

在水中,我似乎看到了藻和荇在水中交错纵横,我抬起头,向上望去,发现水中那根本就不是藻和荇,而是那高大的竹林和柏树的倒影,在月光的照耀下,在水中显得交横。

我与张怀民继续走在院子里,张华明看着周围那高大的竹林和挺拔的柏树,竹林里面黑漆漆的,他又对我笑着说:“你觉得竹林柏树中有没有传说中的*?你觉得她会不会问候我们一句:‘你吃饭没?’呢?”

我大笑,张怀民确实是个有趣的人,我们口中那些*的*,在他嘴里却是一种亲切又不怕陌生人的好鬼,比那些认为鬼*又不待人好的传说好多了!

我们走着走着,一路上有说有笑,还谈了些当初在朝廷里的事情,在这个宁静的晚里,我们却不想提起当初的事情,应该好好享受现在的月光,于是我们聊得不亦乐乎!哪个晚没有那明亮洁白的月亮呢?哪个地方又没有竹林和柏树呢?其实吧,是很少清闲的人,如我们两个人罢了。

点击查看更多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4363.html

热门阅读

  1. 经典搞笑句子
  2. 流行浪漫的爱情经典语句
  3. 2015年羊年祝福语大全
  4. 幼儿园中班美术让人快乐的球的教学设计
  5.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悲伤说说
  6. 关于创建园林城市演讲稿范文
  7. 《最后的辉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8. 园林施工管理效率分析论文
  9. 医院教科工作计划范文
  10. 秋季开学第一天校园广播稿
  11. 最会说谎的人优秀美文
  1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口号
  13. 美国教育资源门户及其对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启迪论文
  14. 产品设备购销合同
  15. 社团活动心得
  16. 高中关于除夕之夜的写事作文1500字
  17. 消防检测的委托书
  18. 关于幼儿园乘车安全的教案
  19.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
  20. 供销社废品回收的自查报告
  21. 妇女节快乐作文600字
  22. 中外项目委托的合同书
  23. 关于写春节的诗句
  24. 关于赞美秋天的诗句
  25. 教师节祝福语录
  26. 计量检测设备企业员工演讲稿
  27.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英语牛津3A教学计划
  28. 珍珠鸟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29. 骨干教师评选述职报告
  30. 生日贺卡祝福语英文
  31. 201年春节金鸡报晓贺新春祝福语
  32. 狄更斯双城记名言
  33.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随笔
  34. 关于夏季的诗句
  35. 祖国在我心中的发言稿
  36. 描写千佛山的句子
  37. 平安夜圣诞祝福短信集锦
  38. 励志说说心情短语句子
  39. 唯美的平安夜祝福语
  40. 贪心的老鼠国王小学作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