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18 09:31:31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导语:

“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是当年美国的海军次长对一位华人下的评语,他不是别人,正是本文的主人公――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优厚的待遇、先进的科研条件甚至生命的威胁都没能阻止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 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

3. 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二、学习要点

基础知识

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读音

庚(gēng) 遨(ào)游 眷(juàn)恋拘(jū)留 触(chù)怒 募(mù)捐

┏ hè 恐吓

吓 ┗ xià 吓唬

2.把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文中是拜师求学的意思。

营救:设法援救。营,谋求。

3.写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的巨大贡献。课文节选的就是记述钱学森无限热爱祖国的那部分文字。

4.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在美学习研究期间,钱学森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四个月后,他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1956年,国务院、*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钱学森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课文理解

1.分析本文的结构内容

课文共18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和他在美国期间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第6-14段),叙述钱学森为回到新中国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突出了他报效祖国的坚如磐石之志。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1层(第6—14段),写钱学森夫妇决定返回并报效祖国,为此遭到美国当局的种种迫害,但这更加坚定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

第2层(第15—18段),写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 *总理亲自过问此事,促成钱学森一家胜利返回祖国。

2.理清思路、明确主题

本文是按照“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饱受折磨――胜利回来”的思路组织课文的。

主题可概括为: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3.文中是怎样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拜读于”名师、“获博士学位”等,都说明了钱学森求学期间学习成绩的优异。

4.在美国时,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作者写这些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钱学森的成就,文中既有正面叙述,也有侧面表现。正面说明有:“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担任各种重要职务、“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与应用数学界的权威以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侧面表现的有:美国空军的赞扬和专栏作家的评价,还有后来美国海军次长说的话。

这些都表明钱学森不仅是火箭技术的开创人,而且在更广泛的学术、科技研究领域所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攀登科学高峰方面的勤奋、刻苦和卓尔不群。

作者写这些内容正是为了和后面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5.文中第5自然段中的两个“不止一次”,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

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念。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桑梓(注:故乡)的眷恋之情。

6.文中第7段美国海军次长的话和态度,表明了什么问题?

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7.为了回国,钱学森经历了来自美国的哪些阻力,他是怎样反映的?

一是美国移民局的阻挠:不准他离开美国,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搜查他的书籍和笔记本,诬陷他。二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可见受折磨之大。三是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每月报到一次,不准离开洛杉矾,监视,捣乱,检查他的信件和电话等等。

面对这一切,钱学森夫妇并没有改变回国的意志,作者选取了三件事:“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时淮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和亲人,以此表现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定意志。

8.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这说明了什么?

钱学森在与世隔绝、饱受折磨而归国无期的情况下,想到了新生的祖国,于是,他写信给人大*会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总理“立即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表现了周总理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对钱学森的高度关爱。

6月写信,9月回国,表现了祖国母亲对著名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深入探究

简要分析本文的一些写作特点

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课文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时间顺序,作者从钱学森出生的1911年写起,着重记叙了从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20年间的经历: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磨,胜利归来。文章运用了大量表示时间的词语,一类直接标明年、月、日,一类间接指明时间,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在这时”“那时”等。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第5段中“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是全文的关键句,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他事业、学术上的辉煌,才萌发了他报效新生的祖国的强烈愿望,才最终战胜了美国当局强加给他的种种折磨。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作者紧紧扣住他对祖国执著的爱来为这一中心选材。组织材料又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如文章开头“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这一句看似简洁平常,实际上决非闲笔,它既和第5段的关键句“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照应,与“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照应,也同第14段中教育孩子的话语照应。课文用较多篇幅详述了钱学森为回到祖国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事迹,这些叙述简明扼要,其中不乏精彩的镜头,使人物形象显得比较生动,增强了*力。

拓展阅读

1、大班语言优秀《我最爱》及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重点:初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能看图标,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标:大、中、小、相关挂图。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图标的内容。 (1)小朋友,你们现在上什么班? (2)(大班)师出示图标“大”。

(3)去年呢?(中班)师出示图标“中”。

(4)你们刚进幼儿园时呢?(小班)师出示图标“小”。 (5)从小长这么大,你最爱谁? (6)你最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我们听听看他最爱谁? (2)最喜欢什么?

(3)师朗诵诗歌一遍“你们听到了什么”

3、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1)妈妈问我什么?小班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2)爸爸问我什么?中班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3)现在我上大班了?我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5、难点:幼儿分角色朗诵。

(1)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

南京市半山园小学附属幼儿园

耿海莉

2、大班语言优秀《我最爱》及学反思

扬中市新坝中心幼儿园 马美勤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标:“我最爱”的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

(1)“你们现在上什么班?”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

(2)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你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第一遍

师:老师还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你们觉得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师:他想的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样呢?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师讲述儿歌) 问:你听到了什么? 第二遍

师:那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再来听一遍。 问:小班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中班的时候,爸爸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现在我上大班了,又是怎么回答的?

小结:把这些好听动话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我最爱

“你们听到了什么?”

3.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幼儿分角色朗诵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3、大班语言优秀《我最爱》及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按照图标符号的提示朗诵诗歌。

2、用阶梯式的语言使幼儿感受到爱的博大。

3、热爱家乡,热爱,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前做一份关于:“你最爱谁?最喜欢什么?”的调查表。

2、有关诗歌的图标符号图。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表。

导语:昨天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份关于:“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的调查表,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我先说:我最爱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我们的室。下面谁来说。(依次请幼儿交流。)

二、用提问的方式,请幼儿按照小中大三个阶段表述自己“最爱的和最喜欢的”事物。

师提问:(1)、出示小班图标符号图。导语:小班的时候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妈妈、红红的苹果)妈妈听了怎么样?(妈妈脸上笑出了酒窝,使劲的亲我)

(2)、出示中班图标符号图。导语:中班的时候你最爱谁?最喜欢什么?(爸爸、家乡的山河)爸爸听了怎么样?(爸爸张开双臂,高高的举起了我)

(3)、出示大班图标符号图。导语:大班的时候你最爱谁?最喜欢什么?(歌)老师听了什么样?(老师点点头,说我长大了)

(4)、老师为什么说我长大了?

三、阅读图书画面,按诗歌内容有规律的出示图标符号,使幼儿更易地理解诗歌三部分的内容。

四、幼儿在图标的帮助下速度较快的朗诵,感受诗歌句式的排列规律和语言的韵律。每一部分的开头问句相同,各部分的句式差不多。

五、可指导幼儿以集体、分组或个别和集体相结合的形式朗诵诗歌。

附诗歌:

小班的时候,妈妈问我:“你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我说“我最爱妈妈,最喜欢红红的苹果。”

妈妈脸上笑出了酒窝,使劲地亲我。

中班的时候,爸爸问我:“你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我说“我最爱*和爸爸,最喜欢家乡的山河。”

爸爸张开了双臂,高高的举起了我。

大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我说“我最爱我们的,最喜欢旗、徽。”

老师点点头,说我长大了。

4、大班语言优秀《我最爱》及学反思

大班语言《我最爱》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的认识,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热爱家乡,热爱,体验成长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我最爱》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体验成长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

(1)、“你们现在上什么班?”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

(2)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你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你们听到了什么?”

3.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幼儿分角色朗诵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6.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欣赏北京的景色。激发幼儿的爱之情,同时欣赏《歌》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本文扩展阅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自己的家。简单来说,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

点击查看更多《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6375.html

热门阅读

  1. 李贺写的《将进酒》
  2.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主题征文
  3. 乐不可支造句
  4. 新学期开学演讲稿范文
  5. 关于桥之美教案
  6. 酸菜馅饺子杂文随笔
  7. 关于各种名茶的现代诗句
  8. 抒情随笔:我的爱似水仙
  9. 新年狂想曲日记
  10. 少儿故事愚公移山
  1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范文
  12. 有关于爱的经典语句
  13. 201年公司元旦简短祝福语大全
  14. 格林童话:鼓手
  15. 《神话、传说故事会》的教学反思
  16.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17. 201春节祝福短信给客户
  18. 关于名人故事
  1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培训心得
  20. 校园小品剧本《如此备课》
  21. 故事大全推荐
  22. 感恩节祝福短信15条
  23. 感恩节感恩短信祝福语
  24. 校庆三十周年贺词
  25. 七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模板
  26. 我的情绪我做主升旗仪式的演讲稿
  27. 2016年平安夜暖心的短信祝福语
  28.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9. 名字故事之迟子建
  30. 201年母校校庆祝福语推荐
  31. 小蘑菇和苍果霸睡前故事
  32. 关于赞美雨的诗句
  33. 秋天的古诗词
  34. 八则励志小故事一场精彩的人生课
  35. 新年除夕夜祝福语短信
  36. 猴年拜年短信祝福语精选
  37. 2016年高中毕业同学录留言祝福语
  38. 高考后升入大学祝福语
  39. 有关变电所安全月活动总结范文
  40. 立冬早上问候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