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得玉的寓言故事
魏国有一位农夫在耕田时,拾得一块直径一尺的大宝玉。他不知这是一块珍贵的宝玉,便告诉了邻居。邻居识宝,产生了夺宝邪念,他对农夫说:“这是一块怪石,留在家里会带来灾祸,得赶快放回原处去。”
农夫虽然心中疑惧,但还是把那块宝玉留在了家中。当天夜里,宝玉光芒四射,照亮了房子。农夫全家感到十分恐怖,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天,农夫把这件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我说得不假吧,怪石放光是灾祸的征兆,赶快扔掉它,就可以免除灾祸。”农夫听后不敢迟疑,急忙抱上宝玉将它扔到了很远的荒野。
悄悄跟着农夫的邻居见宝玉被扔到了草丛中,禁不住一阵狂喜。待农夫走后,他慌忙捡起宝石就往魏王的宫殿跑去。魏王接过宝玉,立即召来玉工鉴别。玉工惊喜地说:“恭贺大王,你得到了天下罕见的至宝!谁要是用五座城来换,也只能让他看一眼。”
魏王听后,立即赏赐给献玉人千斤黄金,并让他一辈子享受大夫的俸禄。而扔掉宝玉的那位农夫,此时正在烈日下耕田呢。
拓展阅读
1、扛着驴的父子故事经典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父亲袋子儿子要去市场卖驴子,驴子走在前头,父子俩随行在后,村里的小姐 看了都觉得很可笑。
“真傻啊!骑着驴子去多好,却在这沙尘滚滚的路上漫步。”
“对啊!说的对啊!”父亲突然觉得很有道理。
“孩子,骑上驴子吧!我会跟在旁边,不会让你掉下来的!” 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跟在旁边走着。
这时,对面走来二个父亲的朋友。
“喂!喂!让孩子骑驴,自己却徒步,算什么!现在就这么宠孩子将来还得了!为了孩 子的健康,应该叫他走路才对,让他走路,让他走路!”
“噢!对呀!是有道理。”于是父亲让孩子下来,自己则骑上驴背。孩子跟在驴子前面,蹒跚的走着。走着走着,碰见一个挤牛奶的女孩。
女孩用责备的口吻说: “哎唷!世间竟有这么残酷的父亲,自己轻轻松松的骑在驴背上,却让那么小的孩子走 路,真可怜。瞧,那孩子多痛苦,东倒西歪地跟在后头,实在可怜啊!”
“是啊!你说的有理!”父亲点头赞同。
于是,父亲叫孩子也骑到驴背上,朝着市场的 方向前进。驴子同时要载两个人,渐渐的举步非常吃力,呼吸急促,角摇摇晃晃的发抖。
可是父亲并没有发觉,还轻轻松松的哼着歌曲,一边在驴背上摇晃呢! 驴子好不容易的走到教堂前,喘了一大口气,休息、休息。 教堂前面正站了一位牧师,叫住了他们。
“喂!喂!请等一下,让那么弱小的动物在两个人,驴子太可怜了。你们要去那里呢?”
“我们正要带这匹驴子去市场卖呀!”
“哦!这更有问题。我看你们还没走进市场,驴子就先累*,恐怕还卖不出去呢!信 不信由你。”
“那么,该怎么败呢?”
“好!有道理。” 父子两立刻从驴背上跳下来,然后把驴子的角绑起来,再用棍子扛着驴子。这样扛着, 当然非常重,所以父子两胀红了脸,摇摇晃晃的喊着:“怎么这么重呢!” 看见这情景的人都呆住了。
“真是奇怪的人啊!” 扛着驴子的父子不久走到一座桥上。
“孩子,市场快到了,再忍耐一会儿吧!”父亲虽 然这么说,可是自己和孩子都已经累的精疲力尽了。 驴子毕竟是驴子,被倒吊着反而痛苦得不得了,不但口吐白沫,还粗暴的扭动起来。
“嘿!乖一点啊!”父亲严厉的斥骂着,可是驴子不听,扭动的更厉害,结果,棍子啪 的一声折断了。绳子也弄断了,驴子倒栽葱似的掉进河里。很不凑巧,雨后河水暴涨,驴子就在那瞬间,被急流吞没,看不见踪影了。
“啊!怎么会这样呢?这都是一位听别人的意见,而产生最严重的后果啊!”父子两只好垂头丧气的走回家。
2、玉器和瓦罐的故事经典寓言故事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G(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G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G公*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3、患得患失的故事经典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6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