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15:25:08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器材】

1.录音机、磁带、外接喇叭、大米数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

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学过程】

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

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拓展阅读

1、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北师大语文

1、了解钱学森的生平;

2、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

3、学习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投影以下内容,来介绍钱学森的生平。)

1934,大学毕业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到美国麻省工学院留学。由于他的聪慧和苦学,只用了时间就戴了硕士方尖帽。

19396月,他同时取得了航空和数学两个博士学位,以其出众的才华震动了美国学界。接着,他留在该院任,成为冯•卡门的亲密助手和同事。他们合作创造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共同设计了美国的“下士”导弹,成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

1947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工学院最轻的终身授。

194910月,新中国成立,母亲在招唤着海外游子。钱学森舍弃了金钱、地位、荣誉、想的科研环境,经过长达五的抗争,在*的直接帮助下,于195510月回归祖国。

19561月,就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196011月5日,“东风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410月6日,我国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4月24日,我国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师:国务院、*军委在199110月16日在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9月,又授予他“两弹星功勋奖”,给了他最高的奖赏。这是国家对他的评价。

当钱学森要求回国时,五角大楼的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我宁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放他离开美国,钱学森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他至少也值五个师的兵力……”这可以说是敌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那么做为钱学森秘书的涂元季又是怎么来评价钱学森的哪?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纪实性文——《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二、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思考并概括钱学森的主要事迹。

(文主要写了五件事:是抵制不正之风;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不搬新房。)

三、重点品读。

1、要求学生再读课文,重点品读你认为最能体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并说说这些事迹体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品格?

(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钱学森的思想品格是: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大公无私、淡漠金钱、不在乎权位、关心科研工作者、爱国、敬业、朴实等。)

2、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质疑。

(生思考并提出质疑,探讨交流解惑。)

3、老师提出疑问:文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些平凡的事迹,来表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为什么文不写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这些表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和他在科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有关吗?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明白,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境界是分不开的。)

四、师小结:“两弹星”元勋钱学森有着不平凡的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纯洁的品格,这使他如巨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我们国家、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像钱学森样具有伟大格魅力的科学家,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诺贝尔学奖”的获得者——华裔学者丁肇中的故事。

(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科学领域,探索科学奥秘,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去领略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格魅力。)

()课堂学要求

材分析】

本文是传记,钱学森有着不平凡的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以及纯洁的品格,这些都使他如巨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本文以此为中心,选取了钱学森工作生活中的几个典型事件来展他的品格、精神风貌。

学习本文,就应该仔细体会文是如何在平实的语言中表公的风采的。除了师讲解外,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更多更全面地了解钱学森,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1.通过本课学习,应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操守。

2.应解纪实性文以典型事例表的写作方法。

3.应能解本文的朴实文风。

1.熟读全文,疏通关键字句、解文意。

“两弹星”元勋钱学森有着不平凡的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纯洁的品格,这使他如巨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我们国家、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像钱学森样具有伟大格魅力的科学家,学中应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科学领域,探索科学奥秘,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去领略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格魅力。

2、语文语文园地部编

学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识11个生词、8个生字,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学习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用替换偏旁的方法增加识字量,复习巩固形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3.了解类表示心情的词语,并练习说话和写话。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5.熟读短文,并能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学,学习换偏旁、加偏旁的识字技能。

难点:发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课时]2课时课时

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自己家的卫生间吗?里面都有些什么品?大家起回忆下,看看谁最细心。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师正音。

2.读词语。把生字宝宝带入到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指读,互相检查。

3.请小老师领读生词。

4.引导学生在熟读词语的基础,发这些词语的特点:左边“牙刷、梳子”等词语表示生活用品,右边“刷牙、梳头”等表示用途。

5.认字说话。如“梳子、梳头”:妈妈用梳子给我梳头,共梳了11条小辫子,还扎了彩色的皮筋,漂亮极了!

6.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和“卫生间”有关的词语,进行积累。三、我的发

1.出示课本的插图和汉字,学生自己认认,读读。

2.观察这三组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反犬旁的字大都跟兽类有关,鸟字旁的字大都与鸟类和禽类有关,虫字旁的字多数与昆虫有关。)

3.拓展:按偏旁分类。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属于这类?(睡眼睛眉、脸背腰腿)

4.师总结识字规律。四、字词句运用

1.观察图画说心情。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女孩脸的表情,说说她此时的心情,出示四个词语“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2.说说这些词语还可以用哪些其他的词语来表达。比如“快乐”“开心”“伤心”“发怒”“难受”等,拓展词汇量。

3.根据心情练习说话。师示范:今天我写作业写得很认真,老师表扬了我,我非常高兴。(只要是表达四种心情的词语都可以,切忌变成看词语造句)指名说说自己的句子。

4.练习写话。拿出练习本,让学生从诸多表示心情的词语中选择两种心情写两句话。注意正确地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五、课堂小结

1.学生练读生词。

2.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写话作品。二课时

学过程

、日积月累

1.朗读古诗。

(1)播放《画鸡》的朗读音频。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之间相互朗读,看谁读得更棒。

师:想要读好这首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接下来老师范读遍,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在哪些地方稍有停顿,你就画分隔线。师范读。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2.读古诗,品诗韵。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诗唐寅究竟画了只怎样的大公鸡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样的鸡冠?(红冠,不用裁)不仅鸡冠好看,羽毛也很漂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雪白)

(2)齐读句诗。指导朗读,读出公鸡骄傲的情感。

(3)公鸡在平时生活中会乱叫吗?从哪里看出来?(平生不敢轻言语)

公鸡叫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叫千门万户开)

(4)这是只怎样的大公鸡呢?(勤劳的大公鸡)

(5)让我们起来夸夸这只大公鸡,起来读二句诗。

3.再读古诗。

学生齐读古诗,自由识记,同桌之间相互比比,看谁记得快!

4.学生尝试齐背古诗。二、和大起读

1.师播放《小熊住山洞》音频,学生欣赏。

2.师范读,学生疏通文本,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读短文。读后指名说说森林里的动为什么要感谢小熊家,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

4.小组讨论: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5.学生熟读短文。三、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古诗和短文。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家听吧。[学板书]

《画鸡》

《小熊住山洞》[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多种识字的学习方法,我通过举例归纳和拓展,来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语文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在学“我的发”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发语文汉字的特点,主动探究规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字词句运用”的学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表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这节课我依然重视朗读和背诵,扎实落实学目标。

3、语文语文园地部编

、复习导入

1、以词卡的形式复习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引导学生讨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边读边体会。例如:

(1)邓爷爷挑选了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2)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然不休息。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说:“不行,不行!”又走前把树苗扶正。

3、指名读最后自然段,体会: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处美丽的风景?

4、配乐朗读全文。

三、课外延伸

1、观察校园内的每种植有什么特点,选种最喜欢的植画。

2、植树节快到了,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种棵小树或栽盆花。

四、小结

植树是种绿化行为,它是件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大事。今天我们种植了棵小树,不久它就会长成棵参天大树,会为我们类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我们要记住邓爷爷的这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点击查看更多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7842.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