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小学生读后感
《感恩父母》这本书能让我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让我们体验生命之爱的几种味道……
其中《母亲的凶与狠》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这位母亲才34岁,可她已经得了绝症,为了让自己9岁的儿子能自己打理生活,她第一次抄起锅铲狠狠的打在自己儿子的身上。以前,这位母亲从来都舍不得用手指头弹儿子的头,现在下这样的“辣手”,心里很难过。但她却依然声色俱厉的教她的宝贝儿子煮饭、烧菜、洗衣……此时,儿子对母亲充满了恨意。三个月后,这位母亲死于肝癌。葬礼上,这无知的儿子没有滴一滴眼泪。接灵的时候要不是他的父亲把他强按着跪在地上,他是决不会下跪的。直到上中学时,要不是看了母亲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封信,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伟大的母亲。
我觉得父母最爱的人肯定是自己的儿女,最舍不得的人肯定也是自己的儿女。亲情,或许是靠身体中似曾相识的血液感应,或许是靠给予对方的爱,更或许亲情是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用心欺骗孩子,那是源自亲情的力量——为了给孩子一片无忧无虑的天空。有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母亲都在奉献自己的一切,而我们却不会发觉。
朋友们哪!母亲给予了你们宝贵的生命,并含辛茹苦的养育了你们,使你们生活的安安全全、快快乐乐、健健康康。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理解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父母,让我们没有任何遗憾。
拓展阅读
1、小学生平凡世界读后感
这本书我在高中就开始看了一点,一直到今年,期间无数次我想读都放弃了,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不想知道故事的结局,便搁置了。前段时间不知道为何没多想便让我爸把最后一本书寄了过来。我在我爸那里了解到这本书是写农村生活的,并且他对此书评价非常高。于是,在10个夜晚,我安安静静地坐在床上看完了最后一本书。我没有落泪,我已经不习惯为感动而流泪,但我却被书中的人物给牵绊了,也明白了我爸为何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十六岁为了生存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城市,比起书中的农村生活,不论是时代还是地区差异,我都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我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着。要说书中人物的悲惨,惨不过余华笔下的《活着》,相反,在贫穷的生活下,作者给读者展现了无数积极、励志的形象,书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顽强而又充满斗志的,少平、少安、润叶、润生、海霞、向前、兰香、兰花、……你能想到的所有角色都是励志的,每一个角色都让我感动。像我爸说的,他那一代人真是穷怕了。我没有经历过那样贫穷的生活,但我也曾在农村长大,回想起来有些艰难的日子,却是温暖的。书里的少平少安,再辛苦再贫穷,一想起自己有个温暖的家,就值了。
书中最让我感到惆怅的莫过于是少安和润叶的感情了,读完书一直在为这个问题纠结,少安为什么不选择润叶,而且连前兆都没有就这么突然的结婚了,后来,结合自己的故事,我知道了答案,古今中外盛行了这么久的门当户对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现实似乎更残酷。在那样一个年代,农民和教师这样两个身份几乎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少安又是一个很早就在生活中被迫成熟起来的人,他深深的看到两人之间的差距,也不愿因为自己而使润叶重新过回农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少安心里过不了自己的坎,他俩不是一类人,或是说不是一个精神层次的人,可能现在提精神层次有点*思想,不过确实是这样的,在润叶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她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润叶并不认为门第有多重要,在她看来,“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意”,所以她并不介意孙少安贫寒的家境,更没有看不起孙少安的农民身份。正因如此,她主动向孙少安表白,告诉少安自己愿意一辈子跟他好,哪怕吃苦也愿意。但孙少安偏偏又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他明白彼此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巨大的反差,所以即使润叶到少安结婚当天去“抢人”,少安仍然选择了秀莲。少安要的是生活,润叶要的是爱情,看似不冲突的两样其实是矛盾的。所以在润叶知道少安结婚之后,她也听从家里的安排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现实作品——《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和田润叶,被*余毒毁掉的一份最真挚的爱情。
再讲讲少平和晓霞,他们两人之间门第和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差别。我在想,作者之所以把晓霞写死是对世俗的妥协吧,因为没有结果才是最好的结果。
书中有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可能路遥内心有两个世界,一个现实世界,一个虚拟世界,现实当中的无奈造就了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
2、小学生平凡世界读后感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润叶和少安也不能算作“第一主角”,哪怕是被世人所推崇的神圣的爱情,在他们之间也不过是“突如其来,转瞬即逝”。
这场“爱情微澜”的起因是向前。这个“世俗”甚至“庸俗”的青年毫无理由且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润叶。之所以毫无理由,是因为向前与润叶之前并无接触,只能是凭外表“一眼相中”,现实生活中,这种相中一旦
形成思维定势,很容易形成阶段性的“不可救药”。之所以是阶段性的,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很难坚守爱情,即使表现出来坚守的少部分人中,也有很多只是偏执和面子罢了。而润叶也是毫无理由的“一眼”,就把向前定位成
“反感甚至厌恶”。
只是,可怜的向前的出现,提醒进而激活了22岁的润叶对爱情这回事的考虑。这个年龄,这个问题,一旦被激活,润叶也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少安,因为她的生活圈子只有青梅竹马、温如亲人的少安,何况少安在双水村的范畴里确实很出色。所以我们的润叶,自顾自地体味了所有她那个年龄的少女对爱情的憧憬与想象。
与润叶差不多的是,少安之前似乎也丝毫没有对润叶产生任何爱情联想,哪怕是私下的。润叶的小纸条同样激活了23岁的少安。但是,此时的少安更多的体验应该不是爱情,而是自卑,当然也会有一丝被女神青睐的小骄傲与小感动。而以少安的视野和格局,冷静下来,更多想的应该是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农村世俗的看法与非议。
结果明摆着,少安不敢接受润叶,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现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他对润叶本也没有文人们笔下“欲生欲死”的爱情。事实证明,接下来的故事里面,润叶也基本没在少安的生活中出现过,哪怕是在“一个静静的月夜”里;而连带的,润叶在赌气和面子的双重压力下,貌似无奈地嫁给了向前。
润叶无疑是善良的,即使成了公家人,回到村子里也一如既往地善待所有人,包括傻乎乎的田二。但是,说到她“无奈”的婚姻,无疑她是不厚道的,也是虚伪的。害自己倒也罢了,为了自己的面子,害了向前。向前与润叶后来的故事自然也让人唏嘘不已,但始作俑者无疑是“貌似”善良却又倔强“害人”的润叶。当然,这一切也不能指责我们善良的润叶,这是由润叶的生活阅历决定的,她虽然走出山村,成为公家人,但骨子里还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真正呈现出相当的视野与格局。
关于爱情这回事,后面的章节中还有很多,读者也会有更多的感受。不管怎样,润叶和少安,给我们留下的都是温暖。虽然平淡的生活也可能是“伟大的爱情”,但突如其来的爱情一定不是真正的爱情。
天堂*,悉在我心。
3、小学生平凡世界读后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以前痴迷武侠小说到现在读一些名家名作,关于读书的感触越来越深,愈来愈觉得读书确实是个好习惯,在繁杂忙碌生活中,不得不硬着头皮应对世俗种种,唯有那宁静沉寂在书中世界的片刻才最充实。
我读过很多书,虽然后来大部分情节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但书中的人物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就像我喜欢金庸先生的著作,侠肝义胆的萧峰、潇洒不羁的令狐冲、古灵精怪的黄蓉,还有生性淳朴一根筋的狄云都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小的时候,我向往那个爱憎分明的武侠江湖,那里面有我们那一代燃烧的热血青春,可随着生活的尖刀在我们的头顶不断回旋劈砍,空有一身傲气,又能奈何?
等到心静下来,回头一看,自己已然是两鬓染雪,被江湖无情的抛弃在了千里之外,这个时候选择读的书,反而是小时候觉得无趣枯燥的现代文学,比如余华的《活着》,亦或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12年,我读的《平凡的世界》,随着对书籍深入的阅读,也让我越来越倾慕作者的笔风,整篇故事从头到尾叙述的是那么流畅,那么自然,书中的人物仿佛就是活在我们身边的人,鲜活灵动,虽然不是一个年代,但同样源于生活。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不同的人生境遇,通过自己改变生活的事迹,比如孙少安背负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重担,但他并没有感到不应该。家人在他结婚后又那么通情达理的理解他,理解他媳妇,而他在富裕以后因为家人不再像以前那么理所应当的接受他的帮助而苦恼。
而他的兄弟孙少平为了自己那描述不上来的梦想,执着的追求,受着苦,但又那么“乐意”,那么担当,这又哪一点不像当初的我们?
另外使我很感动的是作者对于感情的描写,向前和润叶,润生和红梅。向前那么爱润叶,然而结婚了,却得不到对方的心,无法生活也不离婚,义无反顾的做着感动润叶,感动她家人的事情,只因为他爱润叶。但是讽刺的是润叶却因为得不到青梅竹马的少安的爱而苦恼,因为一桩自己认为是对父亲有帮助才委曲求全的婚姻而苦恼。
可往往被感动要来的晚一些,等到向前因为思念润叶,喝多出车祸被截肢的时候,润叶才突然发现,自己对对方是这么的不公平,是如此的吝啬自己的爱,她决心永远守护着向前,向前当然在情感上是得偿所愿了,可到了这时候这算是喜剧还是悲剧?谁又能说的清呢?
润叶的弟弟润生,一个在前半部毫不起眼的少年,逐渐长成懂得人情世故,敢说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可怜的郝红梅,这个女子,刚开始我并不喜欢,心计太重,选择顾养民固然是好的打算,但和少平在最后去拿下等吃食的时候,在和少平交换书籍的时候,我明明看到了一股萌动,当我看到她偷丝巾被抓住的时候,我心中还很痛快,这不活该吗!
可是当顾养民得知她偷丝巾的事以后,因为家风的问题弃他而去的时候,她又突然变得那么的漠然,等到描述她结婚,我还很忧郁的为她默哀,上天对她真不公平,润生在看到身边那么多悲催的事,悲催的爱,偶遇郝红梅后,把一腔热情倾注到帮助郝红梅的事情上,同时,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带着孩子的*。
就写这么多吧,结局如何,也不需说的那么清楚了,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爱情,这就是我们平凡的世界。
4、小学生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我们。平凡的主人公孙少平和田晓霞,在对爱情对人生的美好追求与向往中,体现了平凡人的不甘平凡。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将平凡农民生活中的辛勤劳动、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以及国家*中的形式和矛盾用细腻的手法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中国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生动画卷。作者将对生活的、对社会、对历史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蕴含在一件件简单却又充满动人情愫的小事中,给人以真切动人却又严肃深沉的感觉。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大量人们复杂的情感变化与矛盾纠葛刻画出许许多多不同阶层平凡人民的形象。人们虽然平凡,却有人生的自尊、自强、自信,靠着自己的力量与命运抗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他们一次次的跌倒,却又因为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向往一次次的站起来,成为平凡命运中的逆行者。平淡的日子与社会的洪流猛烈撞击,迸发出一幕幕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故事,在一次次的苦难中展现出顽强坚韧的精神。书中每个小小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期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普通劳动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关注。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展现了“文革”后期到*初期我国城乡广阔的社会面貌。孙少平上进有尊严,脚踏实地从不好高骛远,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剩汤的学习生活,还是下地劳作的弄明生活,升值走出田间的打工生活,他的身上始终都昂扬着高傲与矜持。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遇到不公敢于拔刀相助,出于大义可以不计前嫌,平凡而穷苦的生活完全没有成为束缚他拥有道德与修养的绳索,反而成为倒映出他完美人格的明镜。完美的品行让他在人生中与善良勇敢的田小霞相互吸引,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两个纯真向上的平凡人愈加奋进,自信地去面对生活的不幸与艰辛。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也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来夺人眼球。相反的是,这本书只有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书名一样,一切都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们因不凡的品行与理想相互吸引相互激励,相信自己的强大,这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传统精神的继承。对平凡之人的同情心,对普通百姓生活方式的极大尊重和认同,对底层的奋斗者来说无疑是一座“灯塔”。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止的奋斗。
5、小学生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已经看完几天了,一直没有时间写读后感。今天中午得空来聊一聊平凡的世界。从小小少年到立足社会,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的发展与心路历程描绘当时历史环境下的不同生长方式与方向。
先说一些题外话,这本书太真实太记实了。这本书虽然不发生在我身上但是发生在我父母身上,母亲有讲过年轻的时候一年吃不上面粉,只能吃点玉米粥,给队上养猪,这些都是切实发生在身边的。他们也像孙少平孙少安一样,勤勤恳恳。最终在县城得以立足。
说到讲平凡的世界,不如说讲父亲母亲一生,由此这本书给我更大的感触是身边人,它真的离我太近了。
父亲家兄弟三人,大伯我爸爸及姑姑,跟书中一摸一样,大伯文化不高选择了在村里务农,爸爸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选择去当*,姑姑考上大学,工作自在顺心,生活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看着平凡的世界,我大抵能猜到爸爸伯伯和姑姑当年的生活状况。但是奶奶是老师爷爷又是*,他们的日子总归是要好过一点的。妈妈家里孩子多,总归是差点,但是据妈妈描述没有困难到像主人公一家那样。
聊到这里感觉聊不下去了,因为不想具体说家里的问题,只是有感觉的平凡的世界仿佛在讲我的父母。从这里扯回这本书,大家都说这本书使人丧失精神,但是我在这本书看到了生机,虽然是没有色彩的生机。
上天总是奖赏勤劳爱思考且性格坚毅的人的,比如孙少平一家。或许你可以说他们被逼到了绝境不得已坚强,但是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爱思考,勤劳努力能保证我们不退步,而爱思考才是能使我们进步的原动力,这本书同样灰色,它明确的告诉你,凭借着一代人的努力不可能能达到成功,只有通过几代人的积累才能使一个家庭有地位或者富裕。选择也很重要,因为一个选择你不知道自己的下半生将会在哪里。但是这本书结合我父母现在的生活,我最重要的感觉还是勤奋有韧性且爱思考能得到上天的馈赠。这种观念的功利心确实太重了,因为是以成功为观点切入进去的。结合我父母现在的身体和各方面,在物质文化达到顶峰的时候,社会应该要给他们提供精神层面的娱乐了。这也标志着社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好。
上面一通不知所谓见解,望大家不要嘲笑,可能我是底层人思维,我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的就是希望,就是努力思考才能让自己及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好。至于里面涉及到的家庭关系,个人观念等,我不想去谈,因为那毕竟是他们那个年代独有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年代已经不具有很强适应性了。
看完我蛮感动的,我为父母他们拥有的真挚感情而感动,为他们纯洁的心灵而感动,就到这里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1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