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猫》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8:5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猫》教学设计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一、分段,读课文,了解内容,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二段。

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二、学习第一段

读课文第一段,回忆课文内容。(要求边读边思考)

1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怪是形容猫的性格特别,很难捉摸。课文从三方面描写的性格有些古怪:

[1]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不理不睬,一声不坑;

[3]猫即胆小,又勇猛。

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的耳中会是丰富多腔的?(展开讨论,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二段:思考完成。

[1]用()画出描写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的句子。

[2]抓词语说理解,谈体会。方法:读句子,话词语。

(满月的小猫淘气又可爱,它腿脚还不稳就淘气。在它的眼里什么都是它的玩具,而且玩就没个完。摔跟头它不怕,摔疼了也不哭,而且肆无忌惮在花盆摔交,抱着画枝打秋千,致使枝折花落,尽管满月的小猫到处闯祸,毁坏东西,但作者却更加喜爱这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小猫。

[3]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再读课文,用串连各段段意义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

一性格古怪|胆小,勇猛喜

―――――――――――――爱

|耍个没完之

二淘气――|摔疼了也不哭――天真可爱情

|摔交打秋千

作业:

一组词

1形近字组词

性()忧()职()凝()

姓()优()织()疑()

痒()稿()淘()耍()

样()搞()掏()要()

跌()辟()跤()凭()

秩()僻()校()算()

2多音字组词:

的折

二填空组成词语

无()无()生气()()性格()()闭息()()变化()()()()可亲

三造句

无忧无虑

四背课文(第4自然段)

拓展阅读

1、苏第一单元案2

周 次2课次8
授课课题d t n l

基本内容d t n l
目的
和要求会4个声母d t 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重点
及难点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方法
及手段借助图画,儿歌
法指导引导生观察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带调韵母,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 pá bà mā mù bù mǒ等。
二、创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说说: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有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孙悟空的表情怎样?哪吒心里会想些什么?
2.读境歌: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都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 相机出示:de te ne le】
师:我们今天要的声母和这4个音节有关。
三、借助表音表形图,习字母音和形
1.出示座钟笔筒图习声母d,讨论:图有什么和什么?
出示声母d,问:这个字母和图中的哪部分有些像?
(1)师范读三遍。指名生领读,齐读,指名读。
(2)d的书写,问:d和我们过的哪个字母有点像?
(3)谁能想个顺口溜记住d?(座钟笔筒ddd
(4)请朋友看看书d的写法。之后,师范写,生描红。
2.出示模特图习声母t,指名说说:图画的是什么?
(1)出示声母t。提示:它和模特的“特”的读音有点像。
(2)师范读t,让生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t的字形及写法。
a.指名观察图画,说说怎样借助图画记忆。
b.把t和f做比较。
c.启发生自编顺口溜 时装模特t t t
d.自t的写法,提示:t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3.出示哪吒出关图,习声母n,问:图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1)出示“n”。提示:这个字母和哪吒的“哪”读音有些相像。
(2)师范读n,讲述发音方法。领读,齐读,指名读。
(3)n的字形及书写。问:谁来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n?
【启发自编顺口溜:一个门洞nnn,半个m字nnn】
(4)自书写方法:观察,书笔顺,之后描红,临帖。
4.声母l方法同

作 业,完成《习字》抄写4个字母各一排
板书 图 字母
执行情况
反思

2、2021最新苏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5+1.5= 7.8-1.8= 3.5+2.5= 6.4-1.4= 100-84=

3.3+6.7= 85+15= 45+35= 4.5+2.6= 0.49-0.27=

2

3.54+5.2 6 368-269 18.32+27.57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比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情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 估谁的总分会比较高呢?

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1)8.65-8.55=0.1 0.88-0.40=0.48 0.48 大于0.1

(2)9.43-(8.65+0.40) 8.65+0.40=9.05 9.43-9.05

(3)9.43-8.65-0.40

这样的数加减混合题,同们会一步一步算出得数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算一下。

组内交流

刚才在与同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在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5、练习

试一试1

6、结 :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数的加减法,在进行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运用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你们能提出哪些数问题?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10.10.14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面包 1(个) 5.40元 5.40元

酱油 1 (瓶) 4.5元 4.5元

醋 1 (代) 1.5元 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

数加减法混合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3、2021最新苏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西师)第101页例2,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九第5~8题。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估算。

2.在尝试练习中掌握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具体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中会用数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的认识。

具准备】

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

一、创情景、回顾知识

1.口算:80÷490÷30800÷20 120÷4540÷903200÷802.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23866721(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

3.估算:79÷459×42 183÷6310×194.

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样估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估算除法。

(板书:估算除法)

[点评:充分利用生已有的估算经验,做好知识的孕伏工作;同时为分散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做好铺垫工作。]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

1.出示例2主题图:从重庆出发,普通客船每时行20km,大约()时可以行207km。口头列式并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点:将207km看作200km,200÷20=10(时)

2.出示例2第一组信息。提出问题,连贯的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要点:624里有几个23就要行几时(为结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作好铺垫)。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根据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并板书。624÷23≈30(时) 624÷23≈31(时) 600÷20=30620÷20=31

3.独立尝试练习,例2第二组信息。

从三峡大坝到重庆全长624km,如果乘坐高速快船每时行52km,回重庆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估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若有不会的同,可以请同桌、同组同或老师。

(3)集体交流——分两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用除法?(624里有几个52就要行几时)

第二,你是怎样估算的?(把624看成600,把52看成50,再口算) 624÷52≈12(时) 600÷50=12

[点评:让生在猜测中会迁移能力,并在与同的交流中达成对猜测能力的认同感,在不断地观察和交流中,从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升为估算知识的理性思考。]

三、结提升、完成板书

结:(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看作整十数,再相除。

(2)从解决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练习巩固、熟练估算

1.第102页课堂活动。

(1)180÷90=2(时)为什么这样列式?路程÷速度=时间。

(2)581÷7=83(千米)又能发现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

(3)762÷75≈10(时)怎样估算的?

2.科书第103页5~8题

点击查看更多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猫》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anwen4.com/articles/2319.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