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字二比一比》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1 10:09:12

关于《识字二比一比》的教学设计

1、让学生认识生字“黄”、“猫”、“杏”、“桃”、“苹”、“红”、“边”、“多”、“少”、“群”、“颗”、“堆”。

2、熟读课文,感受韵文美。

3、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4、学会写生字“牛、羊、小、少”。

投影胶片、贴图、挂图。

一、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叫做明明,他想和我们班的同学交朋友,所以他邀请我们去他家玩,你们愿不愿意去呀?其实他家就在我们书上,大家翻开书89页,看看明明家有什么东西?小组讨论一下再发言。

1、出示幻灯片,大家说说明明家有什么东西?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事物,有鸭子、鸟、黄牛、猫、苹果、红枣、桃子,出示这些事物的图片)。

2、师:你们都会说了,但会不会认这些字呢,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生字卡片)

3、打出没有拼音的生字“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等。

4、玩拔萝卜的游戏。把“黄”“猫”“杏”“桃”“苹”“红”等。

5、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组词,或以前学过的字组合而成,熟字相加,熟字加偏旁等等,如杏,是木口杏)

三、读课文

1、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不认识的字。(投影)

2、巩固文中生字“边、多、少、群、颗、堆”。()扩展数量词的运用。

3、拍手读课文。全班读,小组比赛读。

4、男女赛读课文。(男一句,女一句对比读)

5、游戏:找朋友,扑克游戏,一头黄牛……

四、认字,“我会写”

“牛”“羊”“小”“少”

对比“牛”和“羊”的笔画的相同点,“小”和“少”的相同点。小加一撇就是少。

拓展阅读

1、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认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个简单的研究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实验,愿意与同进行合作交流。

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如何把到的知运用生活中去。

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实验划表。

、结合影视导入新课

播放生喜爱的《头文D》动画片的赛车过盘山公路的录象。

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

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

、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 提出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

今天老师就介绍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

2、 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3、 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我们能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4、 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实验要求:

1) 指导如何用测力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

2)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

3) 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次,每次操作3遍)

4) 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斜面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A B C D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5、 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

那么坡度不同对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实验来证明下?

2、分组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划表(师准备)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预测 坡度越大,用力越( )

坡度越小,用力越( )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2)交流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P17)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

四、巩固与拓展

1、现在结合我们的生活说说:如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螺丝、大桥……)

用纸片演示螺丝的斜面。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材分析】

斜面应该是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种简单机械了,虽然严格的标准斜面并不多,但是很多变形的斜面却直服务我们的生活,在中,应认真分析这些变形的斜面。

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使生能够用科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习,指导习进行自主制定个简单的研究划来研究斜面。

3、在小组合作习中,培养生尊重事实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合作习的习惯、使生乐意与同之间进行合作实验。

重点、难点】

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生自主制定个简单的对实验研究划,并进行定量分析。

生准备:科记录表、课前收集斜面的相资料、螺丝刀、铁锤、块木头上钉颗铁钉和颗螺丝钉。

师准备:斜面的相资料、搭斜面的材料、重物、测力块木头上钉颗铁钉和颗螺丝钉、螺丝刀、铁锤。

)问题情境导入

师:同们,有几个工人师傅遇到了困难,他们要把几个大铁桶搬到大卡车上去,可是铁桶太重了,搬不动,你们能帮他们想个好办法吗?

生:可以用块木板搭在卡车上,然后把铁桶滚上去。

师: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样?好不好?为什么好呢?

师:其实,像这个同刚才所说的,块木板抬起它的端,就会形成个斜坡,这,其实就是个最简单的机械,我们称它为斜面!(板书:斜面)刚才同们都认为利用斜面能够省力,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板书:省力?)今天这节课咱们就起来研究。

)活动过程

活动生动手搭斜面,画斜面,观察斜面,了解斜面。

1、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几块木块和个盒盖,你能用这些材料来自己搭个斜面吗?

生分组搭斜面,搭完后找两组高度不同的展示。

2、你能用线条将自己搭的斜面画下来吗?生到黑板上画。

意图科定要注重动手操作,让生在实践中边动手边思考。】

师:同们请看,斜面的是什么形状的?(直角三角形)是的,这条直角边是我们要提升重物的高度,我们叫它斜面的高度,(板书:高度)这条斜边,是我们搭斜面用的木板,我们叫它斜面的长度,(板书:长度)木板与地面之间会形成个夹角这是斜面的坡度,(板书:坡度)现在同们了解了斜面各部分了吗?哪个同能指着这个斜面给大家介绍下?生到黑板前指着斜面介绍斜面各部分。

3、请同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斜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长度相同,高度不同,坡度也不同。)哪个坡度大,你认为坡度的大小和什么有系?(板书:长度相同,高度越高,坡度越大)

4、老师也想搭个斜面,(老师在原来个斜面的高度的另边用短点的木板搭个斜面。)同们请看,这是两个斜面吗?它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哪个坡度大?坡度和长度、高度之间有什么系?(根据生回答板书:高度相同,长度越长,坡度约小。)

师小结:刚才同们自己搭斜面,观察斜面,知道了斜面有高度,长度和坡度,而且坡度的大小和长度、高度有系,高度相同,长度越长,坡度越小;长度相等,高度越高,坡度越大。

活动:做实验研究斜面是否省力。

1、现在斜面我们搭好了,它是否能够省力呢?大家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实验)老师还给每个小组又准备了个小车和个测力,用这些材料你能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利用斜面可以省力吗?

意图:个稍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引导注生活中的现象,调动生的已有知经验,展示不同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激发生的习兴趣】

2、生汇报实验方案,(提醒其他小组要认真听,可以进行补充。)

师在黑板侧板书:竖直提起小车用的力(N)

在斜面上拉小车用的力(N)

3、我们做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交流,师腔调:

a、小组内的同要分工合作,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展示实验记录单1)

b、测量在斜面上的拉力时,测力要和小车在同直线,要匀速运动时读数。

4、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师**指导。

5、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测得的数据,师在黑板上记录。请同较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师擦掉问号。

6、我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了利用斜面确实可以省力,同们再来观察这组数据,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各组虽然都用了斜面,却用力情况不样,说明省力情况不样。)这是为什么呢?

7、生进行猜测,可能是坡度的不同造成省力情况不样。师继续问:那你认为,坡度大小可能和用力大小有什么系呢?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坡度大,用力大;坡度小,用力小。

活动三:深入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用力大小之间的系。

1、坡度的大小是否会影响斜面省力的多少,它们之间的系如何?我们仅凭猜测不行,还是用这些材料,你能个实验,我们起来验证下吗?

2、生交流实验方案,并说明的理由。老师相机在黑板侧板书:

在斜面上拉小车所用的力(N)

1块木块2块木块3块木块

意图:放手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不同坡度的实验,只要坡度变化明显,实验结果就目了然。】

3、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2、

4、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在黑板板书数据。

5、较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坡度大,用力大,坡度小,用力小。)

师小结: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斜面可以省力,而且省力大小和坡度大小有系,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活动四:生活中的斜面

1、正是因为斜面有这样的特点,所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斜面,同们能举个例子说下斜面在生活中的运用吗?生交流斜面在生活中的运用。

2、除了同们说的这些,老师这里还搜集了些,请看大屏幕。(师播放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活动五:认变形的斜面。

1、师出示螺丝钉,问:这是不是斜面?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螺丝钉到底是不是斜面呢?老师做了个螺丝钉的模型,下面我就把它的螺纹展开,(师展开铅笔上的螺纹。)你发现了什么?是的,螺旋是种变形的斜面。

3、师出示螺纹疏和密两个螺丝钉模型,同们猜测下,哪个拧起来更省力?生猜测并说理由。

4、把两个模型的螺旋展开,现在谁能说说,哪个拧起来更省力?为什么?(螺丝钉上的螺旋就是变形的斜面,高度相同,长度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螺旋密的省力。)

5、生活中还有哪些变形的斜面呢?生交流。师出示课件:盘山公路。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运用了斜面,希望同们在生活中多观察,了解更多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拓展活动

这节课我们起研究了斜面,请同们根据这节课所到的知,探究骑自行车上坡怎样才能更省力?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使生理解斜面的作用以及知道些应用斜面的实例。

2、培养生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3、培养、爱科、认真细致的科实验态度。

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如何把到的知运用生活中去。

具准备:

斜面实物、电脑课件、分组实验材料。

、创情景,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图片(建在树上的房子),思考:如何到树上的房子里?(同时思考楼梯)

2、出示图片(把东西送到车上),思考:如何把东西送到车上?

引出:我们生活中有些省力的备,这些备都有个特点(倾斜)。

3、斜面的介绍(多媒体):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探究斜面是否更省力。

1、思考,使用和斜面和不用斜面,有什么不同?斜面能省力吗?

2、我们怎样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测试力度(测力

提升物体(螺帽、大塑料模具、小塑料模具)、

斜面提升(搭建)

直接提升

3、生分组实验,下班指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斜面上推(或拖)重物,使它沿着斜面向上移动时,使垂直提升重物要省力。

三、探究斜面坡度与省力的系。

1、思考:如何让斜面更省力?

2、我们怎样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测试力度(测力

提升物体(螺帽、大塑料模具、小塑料模具)

不同坡度的斜面(由大到小共4种,自己搭建)

3、生分组实验,下班指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斜面与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

四、巩固与拓展

1、说说工人为什么利用斜面把东西推到车上(直接提升更省力)

2、说说生活中有那些地方运用到斜面的(为了省力的备)?

3、出示图片(山峰),想想能否在这里利用木板做个斜面让我们**上去?人类又想到了什么办法?(引出下节课内容)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识字二比一比》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anwen4.com/articles/3333.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