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5-07-17 16:16:56

元旦的古诗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元旦试笔(选一)》

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拓展阅读

1、次明韵寄子由赏析黄庭坚的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注释

明:黄庭坚的哥哥黄大临的字。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明有寄与在筠州(今江西高安悬)监盐酒税的子由,庭坚依其用韵次第同作。

②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勋劳。这两句是说他们兄弟交好,已有多年,但都在政争中遭到失败,时光像流水般过去了,却没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③这两句写花开江涨之景,因以寄托其离别相思之情。此于1082年(丰四年)春天作于太和县,所以描写春景。

代居官时,将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离职,就得解下来。所以欲解铜章,就是要想辞去知悬的意思。苏轼在和苏辙《与兄子瞻会宿》题中说:“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可见子由是曾经求仙学道的。行问道就是要向子由学道。行:将。石友:交谊坚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忘年:年长的人和年少的人交朋友。不计较年龄上的差异,称为忘年文或忘年友。苏辙比黄庭坚大七岁。许忘年,是说料想子由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⑤《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水鸟名,首尾动摇相应,以比喻兄弟有危急时,互相帮助。这句是说子由怀念苏轼,也如自己怀念明,彼此都以不能同回家园时常相聚为恨。

⑥雪满颠:比喻白发满头。

这首是1081年(丰四年)黄庭坚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时所作,年三十七岁。这时苏辙(子由)贬官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黄庭坚兄黄明(名大临)寄给子由的,起二句说:“钟鼎功名淹管库,朝廷翰墨写风烟。”黄庭坚次韵作此寄子由。

起二句说:我们的交亲虽有半世之久,而时光如逝水,有几个人建立了功业呢?“逝水”,暗用《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凌烟阁”是唐太宗为纪念功臣而给他们画像之地。此二句笔势兀傲宏放,“次句接得不测,不觉其对”(方东树评语,见《续昭昧詹言》卷七)。第三四两句描写春天景物,花开江涨,而怀远之情见于言外,如作画之着色。黄庭坚虽然意新笔健,但有时失于晦涩,缺乏唐人“水深林茂”的气象(刘熙载语),像“春风”一联之兴象华妙,在黄中是罕见而可贵的。

第五六两句叙写怀抱。“铜章”指县令的印,史容注引《汉官仪》:“县令秩五百石,铜章墨绶。”“问道”的字面出于《庄子·在宥》:“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敢问至道之精。’”“石友”指志同道合的金石之交。潘岳《金谷》:“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晋书·潘岳传》)“忘年”指朋友投契,不计年岁的大小差别。梁何逊弱冠有才,范云对他很称赏,“因结忘年交好”(《梁书·文学·何逊传》)。这两句是说,人想辞去县令的官职而归家学道,料想子由一定能赞许的,表示了知己之谊。“问道”的字面虽是用的《庄子》,但是此处所谓“道”的涵义,并不限于《庄子》书中所谓的“道”,而应当是指一切有关进德修业的精言妙道。从这里也表现出,人用典并不一定拘于典故出处的原意。末二句又转笔说,你我皆有兄弟之思,欲归而不得,只好听任时光流转,催生白发而已。“脊令”是一种水鸟(“令”读第二声),朱熹《集传》:“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后人常用“脊令”借指兄弟。“雪满颠”,头顶生满白发。

2、醉太平·警世赏析汪亨的

憎苍蝇竞血[一],恶黑蚁争穴[二]。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三],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非王谢[四],怕青山两岸分吴越[五],厌红尘万丈混龙蛇[六]。老先生去也。

仙酒豪[七],伴柳怪花妖[八]。白云边盖座草团瓢[九],是平生事了。曾闭门不受征贤诏[十],自休官懒上长安道[十一],但探梅常过灞陵桥[十二]。老先生俊倒[十三]。

注释

[一]苍蝇竞血:象苍蝇争舔血腥的东西一样。喻争权夺利为极可鄙的事。

[二]黑蚁争穴:李公佐《南柯记》中的大槐安国与檀萝国争夺领士,也可鄙可恶。恶(wu):厌恶。

[三]急流勇退:比喻*的人在顺利或得意时,抽身退隐,以避祸远害。

[四]“叹乌衣”句:言繁华易歇,好景不常。乌衣:指乌衣巷,六朝时王、谢豪族所居。刘禹锡有名《乌衣巷》。

[五]“怕青山”句:吴、越是两个互为仇敌的国家。因以喻敌对的势力。

[六]混龙蛇:喻好坏不分,贤愚莫辨。

[七]结仙酒豪:言结交一些朋酒友。仙,李白之伦。酒豪,刘伶之属。

[八]伴柳怪花妖:天天眼花、柳结成伴侣。柳怪,柳。花妖,名花。

[九]白云边:高山傍。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草团瓢:圆形的草屋。也叫“草团标”。

[十]征贤诏:征用贤才的诏书。《晋书·王褒传》:“(褒)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此以王褒自比。

[十一]长安道:喻追求功名,争夺权利的场所。

[十二]灞陵:汉文帝的陵墓,在长安城东,附近有灞桥,是当时人们送别的地方。

[十三]俊倒:笑煞,十分高兴。

3、伯颜的曲《喜春来》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作者简介]伯颜(1237-1295),巴邻氏,蒙族人,生长于西亚的伊儿汗国。因入朝奏事,被世祖留用,曾以中书左丞相任大帅。现仅存小令一首。

[写作背景]据明叶子厅《草木子》卷四《谈薮篇》载:“伯颜丞相与张九(张弘范排行第九)帅,席上各作一[喜春来]词。伯颜云……。张云:‘金装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绿杨影里骤骅骝。得意秋,名满凤凰楼。’帅才相量,各言其志。”按《史》伯颜、弘范两传,至十一年(1274),左丞相伯颜领行中书省总兵攻宋。十二年十一月,兵分三路攻临安(今浙江杭州),伯颜率中军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发。十三年正月,三路兵会是由于临安,二月,南宋幼主出降。细玩伯颜曲意,伯颜、弘范席上作曲之事,当在至十三年兵会是由临安之后。

[注释]

金鱼:形状如鲤鱼的金符,标志官阶的一种佩饰。

玉带:用玉装饰的官服腰带。

罗襕(lan三声):绮罗袍,朝以丝罗制的官服。

皂盖朱幡:黑色车盖红色旗帜,*出行的仪仗。

列五侯:位与五侯同列。“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爵位。

得意秋:称心得意的岁月。

分破:分减、减少。人口语。

[译文]手持鱼形玉符,腰扎白玉带,罗袍扣得庄严齐整。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居五侯,身负重任。指点万里山河在我笔尖头,正是建功立业得意之秋,要为帝王分忧。(注:‘喜春来’为曲牌名,又名‘阳春曲’。)

4、赏析王安石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这首描写新年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家,又是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都寓有强烈的*内容。本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

5、临江仙 都城赏析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释】

①雕轮:指华丽的车辆。

②棱:神灵之威,这里借用。

③碧落:道家称天空曰碧落。

【评解】

这首词通过对京华夕的着意描绘,抒写自己当时的情怀。上片写都城夜的繁华热闹,灯火通明如白昼。下片抒写“江南憔悴客”懒步芳尘,不愿追欢逐乐,而因酒入梦的幽独心情。“窗月寻人”,意境优美,余意不尽。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这是在柳、苏、秦、贺的词集中找不出的一种潇洒而明润的风调。象“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入”的句,尤极明倩韵致,风度萧闲,令人百读不厌。

张思岩《词林纪事》:柯寓匏云,泽民“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入”,真词家佳境也。

------------------------------------------------

毛滂晚年,因言语文字坐罪,罢秀川假守之职。政和五年冬,待罪于河南杞县旅舍,家计落拓,穷愁潦倒。《临江仙·都城夕》即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

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

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点明都城夕的热闹景象都是神游,并非实境。不过,这“神游”并不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不是对于期待中的未来的憧憬,更不是梦境,而是在同一时刻对另一空间的想象,即处凄冷之境的“江南憔悴客”对汴京夜热闹景象的想象。既是想象,便可摆脱现实的束缚,按照自己潜在的心愿作几乎是无限的发挥。“雕轮宝马如云”令我们想起了辛弃疾的名句“宝马雕车香满路”。毛滂这一句极言“雕轮宝马”之多(“如云”),辛词则突出了乘“宝马雕车”之人之多(“香”指妇女脂粉),使形象更鲜明生动。不过我们不要忘记辛词恰正是从毛滂这一句点化而来。

下面三句词人把汴京夜从地上移到了天上,以想象中的仙境喻都城夕的盛况。“蓬莱清浅对觚棱”。蓬莱乃海中仙山,又长安城中亦有蓬莱宫。“觚棱”是宫阙转角处的方瓦脊,此处即代指宫阙。“蓬莱”句既可指帝京宫阙,也可指蓬莱之仙山琼阁。“无达诂”,总之,是描写汴京宵之夜宛如*境界。“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碧落”,犹碧天。“玉皇”句中的“开”字启人想象。既言“开”,则“碧落”原是“闭”着的,只是在上之夜,玉皇才将原是“闭”着的“碧落”“开”了。“碧落”既“开”,则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于是便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句)的景象,便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亦辛句)的上之夜,使“银界失黄昏”了。其实,写天上的玉皇就是写人间的皇帝。代皇帝也常有在上之夜偕其大臣、侍从开启宫门之举,以示“与民同乐”。不用说,天街大道便也响起“吾皇万岁”的欢呼声,于是便打扮出一片繁华景象。词人的写法无非是把人间的皇帝搬到了天上,以在想象中染上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使帝京夜在词人的表现中更加热闹罢了。

词人的笔是一支彩笔,这支彩笔将天上人间尽情涂抹,把都城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提醒了我们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

下片首句,“江南憔悴客”是作者自指。“谁见”,设问之辞,意即无人见。这里特指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反不知自己待罪客舍的窘境。这一句以设问的口气写出了自己的孤寂。“谁见”二字还将读者(也使作者自己)从想象中的繁华景象拉回到凄冷的现实中来。“端忧懒步芳尘”。这是写闺中人对那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这与辛词“众里寻他千百度”恰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辛词是说知道自己的意中人会在夜等他,所以才去“寻”,尽管要“寻他千百度”;毛词的闺中人则无须去“寻”,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乃“懒”去那夜繁华之地。她只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一种无奈之状,宛在目前,简直是一幅画得极高明的《闺中夜思图》。这种描写,当然只是词人的设想,但是设想闺中人在思念自己,也就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在思念闺中人。

“酒浓”句,词人从对闺中人的思念中回到现实中来。上之夜,本应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欢乐之夕,而自己却处在待罪羁旅、凄冷孤寂的心境中,去消受那本不应如此凄清的夜之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春梦”只能于“酒浓”时去做。而酒真的能解忧么?当然不能,它只是使人于麻醉中暂时忘却而已。当人只能在春梦中去寻找欢乐岁月的时候,现实的无奈就更使人难堪了。结句“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孤寂一个,只有夕之月伴春梦之人。“寻”字,以人拟月。这位“江南憔悴客”,待罪羁旅,没有人去“寻”他,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越显其孤独寂寞,心情已从凄冷变成凄苦了。一个“寻”字,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词的结构很独特,上片下片没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实为“一刻而二境”──同一时间,两片空间。上片、下片写同一时刻──上之夜──发生的事情,这是“一刻”。上片虚景,写汴京夜的繁华景象;下片实景,是“江南憔悴客”现实的凄寂之境。这是“二境”。但是,下片于现实中又设想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实中又有虚。整首词,叙事抒情,一波三折,委曲宛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滂词情韵特胜”,信不诬也。

————

此词是作者羁旅河南,为记都城汴京的霄佳节而作 。词之上片 ,写都城汴京宵佳节的盛况,下片直抒作者夕之夜的悲凉心情。词中写文盛景为虚,写自己的悲惨心情是实,写盛景热闹、欢乐反衬自己郁闷、寂寞、思念之苦,虚实对照,景中有情。

起首两句 ,以泛笔起 ,引领全词,引出夕盛况 。言“闻道”,知作者未曾涉足其间,下文只是虚写 。接下来以夸张手法极写车马如云 ,更见士女之众,兴致之高。“蓬莱清浅对觚棱”,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觚棱,宫殿的屋脊。“蓬莱清浅”一语盖出自《*传》。麻姑云:“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 。”此是借用以形容汴京宣德楼前灯山泻瀑的景观 ,见《东京梦华录》卷六“宵”。上片最后两句,极力渲染花灯之盛:黄昏时分的街市上,五彩缤纷的花灯如山如海。夜晚的皇城,恍若玉皇大帝大敞的天宫,宛如银河飘落,辉煌无似。于是星河与花灯交映,仙界与人间同欢。这两句,对仗精工,想象奇特,意境瑰丽,将夕盛况叙写到极至。

词之下片极写景况之落拓 。“端忧”犹言闲居忧闷。此二句正面描写主人公自伤孤苦的情怀 。“懒步芳尘 ”也多少流露出词人清高孤傲的一面 。至下句“ 小屏风畔冷香凝”,看似自得其乐,实际是自嘲之语 。冷香 ,盖指当令的梅花之类,借以自喻不慕荣华、自甘孤寂之心怀。

结束两句以潇洒的笔触道出不尽的忧愁。“酒浓”而后方能在梦境中求得片刻的欢娱,烦愁的无计排遣已不待言;只有破窗透进和月光特意来寻,与之默默相伴,情景之凄清更如在目前。这两句以清雅秀逸的笔触抒写悲情,读来倍感凄恻。

这首词以乐景写哀情,将词人羁滞异乡、困顿潦倒、憔悴不堪的苦境与悲怀抒写得缠绵悱恻 。然而,尽管词人满怀苦情,却又以飘逸秀雅的笔调抒写内心的情怀,使全词充满了潇洒风流的情致。

点击查看更多元旦的古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1370.html

热门阅读

  1. 2018狗年拜年短信大全
  2. 小学生国旗下最新演讲稿范文
  3. 给爱人的元宵节祝福语
  4. 2016年父亲节贴心的手机祝福短信
  5. 最新暑假个人计划表
  6. 麻辣老师的语录
  7. 2016领导送下属的劳动节祝福语
  8. 小班家长会计划模板
  9. 201高考后感恩老师的祝福句子
  10. 缅怀霍金不要仰望星空散文
  11. 《牵手幸福》读后感
  12. 2018最新公司融资创新工作总结
  13. 幼儿园新生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14. 火上浇油造句
  15. 善待那个最潦倒的人美文摘抄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