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爱情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24 12:11:47

李商隐的爱情诗赏析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个时候你也一定在想着我,大概你正为我担心,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我被这连绵不断的秋雨所阻隔滞留在这偏远的巴山地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你身边。等我再与你在深夜同坐在西窗之下剪着烛花之时,我一定告诉你此时此刻我是多么的想你……

这是一首想老婆的诗。“共剪西窗烛”表达了夫妻间的亲昵之情态和恩爱之情。李商隐和妻子王氏伉俪情深感情真挚。当时唐朝正处在严重的*派之争的“牛李*争”之中,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是属于李*,可是当时确是牛*当政。所以注定李商隐仕途不会得志,再有再大的本事与雄心也是上不去,只能倍受排挤做个小官到处在外飘泊。李商隐和妻子王氏结婚不到12年,妻子就不幸过逝了。妻子的走后,使李商隐更显得惆怅感伤。他的上司好心想把色艺双绝的歌伎张懿仙给他做小,可是李商隐却拒绝了。李商隐到死都未再娶……忧郁惆怅伤病的李商隐写给亡妻的悼亡诗也隐晦异常,这首《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 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中的最后一句“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细细品位起来真是令人伤感异常……

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晚期作品,多年以后李伤隐又回到了令他伤心之地老宅,老宅早已破败不堪,为什么回去呢?还是因为思念已逝的妻子……荒凉不堪的房子一切都显得伤感悲凉,他在独自在深夜里孤灯下想起了当初的和妻子温情甜蜜的话语,不由得忽然听到《起夜来》的歌声,那是妻子也在想念着自己呀……《起夜来》是乐府歌名,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李商隐不说自己想爱妻,而说爱妻在想着自己,更令人动容。

李商隐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数首无题的七律诗了,写得晦涩高深难懂。这些诗无题目提示不知道写给谁?表达什么?往往使人不知所云,这些无题诗有人认为是“咏物”,有人认为是“寄托”,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是写给妻子的“吊亡”诗,还有人认为是写给情人的“情诗”,也有人认为是写给妓的“艳词淫曲”……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理解。谁也无法定论,这只能是千古的争议了。以我的理解,我认为最起码两首最著名的无题诗是写给妻子的……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当初美丽的星辰啊,当初的那温柔的风。当初在那画楼的西畔桂堂的东面正是,你我常去的地方。可惜我不能像神奇的彩凤一样,身上没有一双翅膀飞到那里的。可是我知道你我的心灵是相通的,都是想回到那往日的幸福里。记得当初你与我在那对座玩着钓鳖杆的酒戏,共饮着那春酒是那么的温暖。还记得你我在红烛下玩着射灯谜的游戏是那么的快乐。唉!可是当我一听到那上朝的鼓声,就不得不离开你就要整日骑着马在御使衙门来回奔走,就像那无根的篷草一样到处在外漂泊……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我总是在外漂泊和你相处在一起是那么的困难,与你话别更是难舍难分难上加难。东风虽然没有力量不太残酷可百花却都已经凋残了。春蚕到死才把它的丝吐完,蜡烛直到燃尽烛泪才能干。我直到死才能停止对你的思念……早晨起来看着镜子里自己鬓发已经花白独自感伤,在夜里吟诗怀念你月光却是那么的凄寒。我离到蓬莱仙境去找你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多么希望给西*传递消息给武帝的青鸟能为先我探探路,早一点告诉我关于你的消息……

妻子过逝后没有再娶的李商隐,不到50岁就忧郁的离去了……留下的是他那些晦涩而又动人的诗句……

拓展阅读

1、《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白唐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白的组作品。这三首描写了白陪族叔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景:第一首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欲借酒消愁排遣愁绪;第二首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以景交融的方式,让意意境开阔;最后一首运用独特的奇想,铲去人生坎坷障碍,用无穷尽的酒醉刷掉心头的'愁闷。全层次分明而又环环相连,丝丝入扣,通过借酒吟消愁,排遣白心中数十年壮志未酬、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的千古愁、万古愤。

作品原文

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1、竹林宴:用阮籍、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晋书·阮籍传》“(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此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晔。

2、小阮:即阮咸,与阮籍相对,故称小阮。

3、桡乐:谓舟子行船之歌。挠:舟揖也。

4、刬(chǎn)却:削去,铲掉。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洞庭山、湘山。

5、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6、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作品译文

其一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其二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其三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创作背景

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这一年春,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赶忙返至江夏。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因有此作。

作品鉴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白的一组纪游。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白与族叔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作晔。“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讲述白欲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四句句前后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音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意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人思想感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这首,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都是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处在这种心下的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白的心

作品点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太白云:“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杜子美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二公所以为人冠冕者,胸襟阔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

明·谢榛《家直说》:《金针格》曰:“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格。若子美‘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是也。”此固上乘之论,殆非盛唐之法。且如贾至、王维、岑参诸联,皆非内意,谓之不入格可乎?然格高气畅,自是盛唐家数。太白曰:“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迄今脍炙人门,谓有含蓄之意,则凿矣。

明·郝敬《批选唐》:率尔道出,自觉高妙。

清·黄生《唐摘钞》:放言无理,在家转有奇趣。四句四见地名不觉。

近代·陈伟勋《酌雅话》:瞿存斋云:太白:“铲却君山好,平浦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是甚胸次?少陵亦云:“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然无许大胸次也。余谓不然。洞庭有君山,天然秀致。如铲却,是诚趣也。豪放,异想天开,正不须如此说;既如此说,亦何大胸次之有?

清·黄叔灿《唐笺注》:豪语辟,正与少陵“斫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匹敌。“巴陵”一句,极言其快心。

清·吴烶《唐选胜直解》:言铲去君山而令湘水平铺,太白胸中放旷豪迈可见。中流畅饮,洞庭秋意,尽收于醉中矣。

唐·皎然《式》:首句,若以君山在湖中不免犹为芥蒂,不如铲除更好。二句,君山铲去,湘水平流,则眼界弥觉空阔。三句,先点“酒”字,四句,落到“醉”字。步骤一丝不乱。三句有了“无限”二字,四句“醉杀”二字迎机而上,所谓一应一呼也。结句有醉倒在洞庭秋色之中,有“一脚踢翻鹦鹉洲,一拳捶碎黄鹤楼”之概。(品)豪迈。

日本·伊豫松山、近藤元粹《太白醇》:严云:便露出碎黄鹤气质。

近代·安旗《秘要》:其三纯是奇想。其所以发此奇想者,总为胸中与积愤欲抒,况又在醉后。故自然流出,不假安排。然亦须其一、其二为之铺垫。

作者简介

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人。有“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杜”。其以抒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歌艺术的巅峰。存世文千余篇,有《太白集》30卷。

2、抒:王绩《野望》原文翻译及

这首写的是山野秋景。全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的体裁是五言律。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歌创作当中,律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首尾两联抒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景──这一反复,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的一种基本章法。

3、抒:王绩《野望》原文翻译及

西山白雪三城戍1,南浦清江万里桥2。

海内风尘诸弟3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4,未有涓埃答圣朝5。

跨马出郊时极目6,不堪人事日萧条7。

注释:

1:西山:在成都西,因终年积雪,一名雪岭、雪山,即今四川西北部之岷山。三城:指松州(今四川松潘)、维州(今四川理县西)、保州(今理县新保关西北),因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戍守。

2: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今成都市南,架锦江上,相传诸葛亮送费祎赴吴,云“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而得名。

3:风尘:指战乱。诸弟:杜甫有四弟:颖、观、丰、占。时只占随身边。

4:迟暮:指年老,杜甫时年五十。多病:杜甫曾患肺病、疟疾、头风等症,故云。“供”字沉痛,黄生曰:“‘供’字工甚。迟暮之身尚思效力朝廷,岂意第供多病之用!此自悲自恨之词。”(《杜说》卷九)

5:涓:细流。埃:微尘。圣朝:称颂当朝。句意谓自己对国家没有微末贡献。

6:极目:纵目远望。

7:人事:世事。时西山三城列戍,百姓疲于调役,朝廷不恤,故有人事萧条之叹。

题为“野望”,但重点不在野望之景,而在野望所感,思弟哀己,忧国伤民,杜甫真是无时无地不在忧国忧民也。仇兆鳌曰:“此因野望而寄慨也。上四,野望感怀,思家之念。下四,野望抚时,忧国之。”(《杜详注》卷十)此起用对偶,对仗亦工,但前人亦指出前四句第五字皆数目相犯。学者宜忌。

4、描写牧童的古涉《牧童词》

年代: 唐 作者: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

不怕猛虎欺黄犊。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欺负牛犊。

人物介绍:

涉(约820xx年前后在世)唐代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渤同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博士”。著有《》一卷。存词六首。

人物轶事:

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载,长庆二年,正做太学博士的涉前往九江,看望自己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渤。船行至浣口,忽然遇到一群打家劫舍的盗贼。数十名贼人手执刀枪,喝令他们停船。船停下后,劫匪问:“船上何人?”船夫答道:“是涉博士。”匪首听说后,命令部下停止抢劫,说:“如果真是博士,我们就不劫他的财了。不过我辈早就听说他的名,希望他能给我们写一首。”涉听罢,铺开宣纸,写了一首绝句: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匪首得大喜,不但不抢涉的钱财,反而送了许多财物给他。由此可见涉在当时的名气是很大的,此事另有其他版本,但大意如此 。 关于这首,《唐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曾经发生过的事,只可能不记得,不可能忘记。 20xx最文艺句语录1) 对前途,要看的乐观些;对人心,要看得悲观些。2) 获取女人欢心的要素大概是:坚定的意志、决断、勇气,以及亲切、正直诸品质,反之,智慧上的优异对女性不发生任何直接...

5、抒:王绩《野望》原文翻译及

唐代: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释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的是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的是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⑶风尘:指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的是毫末之微。

⑹日:一作“自”。

以“野望”为题 ,是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民的感,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的是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点击查看更多李商隐的爱情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1882.html

热门阅读

  1. 快乐的读书手抄报素材
  2. 201年春分日祝福语说说
  3. 关于《三字经》的古代故事
  4. 《折桂令·微雪》原文及赏析
  5. 热爱祖国的诗歌精选
  6. 201给领导的春节祝福语
  7. 《爱的教育》初中读后感500字
  8. 无题诗歌四首
  9. 《别伤害我的朋友》教学反思范文
  10. 祖国在我心间的教学设计
  11. 表达痛苦的句子
  12. 当青春遇上军装时散文
  13. 泰山导游词的作文
  14. 广州路中学总务处的工作总结
  15. 感恩节祝福语15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