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40:16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看懂图意,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方法。

3、会用渐渐、挂造句。

4、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完成练习。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课前准备:

教学软件、挂图。

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图):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5、雷雨 雷雨中(图):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下天常常下什么雨?(雷阵雨)雷阵雨就是雷雨。(出示课题)

1、雷雨天有什么特点呢?(雷雨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很大。)

2、雷雨时的天气是怎样变化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边看边听,熟悉课文全文内容。(软件)

三、自渎全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让学生观察雷雨前最突出的景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写的?(软件图①展示)

2、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观察到的景象。

如(满天乌云、天色昏暗、天气闷热。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明电闪雷鸣在不断加剧。)

3、句式比较:(软件)

乌云压下来。

(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具体说明数量,颜色。)

解:满天的:本课指空中乌云多。

黑沉沉:本课指乌云很厚、云很低、天色很暗。

板书:乌云压下来刮大风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2)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强调)

(说明雨前天气不是一般闷热,而是十分闷热。)

板书:叶不动蝉不叫

(过度: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蜘蛛逃走了。

(3)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解:垂:原指东西的一头向下,如垂柳。本课指蜘蛛逃走时吊在细丝上的样子。

板书:枝乱摆蜘蛛逃

4、小结:(看板书)这三个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雷雨前天色昏暗,没有一丝风,听不见蝉鸣,突然又狂风大作,蜘蛛逃走,电闪雷鸣的景象。这是雷雨要来的主要特征。

板书:电闪雷鸣

5、指导朗读1-3自然段。

6、练习:1(略)

(二)用以上方法学习4-6自然段。

1、读课文4-6自然段,从哪些词中看出雨下得非常大?(软件)哗、哗、哗(突出了雨声大,很密,挡住视线所以看不清窗外的景物。)

板书:下起来越下越大

2、课文连用两个渐渐地,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打雷下雨时间较长,雷声雨声都是由大变小的。)

解:渐渐:一点一点,慢慢地。

板书:渐渐小了

3、小结:雷雨中最突出的景象是什么?

(雨势很猛,雷雨是慢慢变小的。)

4、有感情读4-6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引导看图,雨停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软件)

2、什么原因是天亮起来了?

(乌云散了,所以光线好了,感觉到天亮起来了。)

板书:天亮了

3、过渡:大雨过后,空气怎样?句式比较。(软件0

清新得空气迎面吹来。

(4)

清新得空气迎面扑来。

解:清新:本课指空气清洁而新鲜。

扑比吹力量大,速度快。(动作演示)

板书:空气清新

4、课文里哪两句话与前文有联系?

蝉叫了,蜘蛛有坐灾网上。

(雷雨前蝉一声也不叫,蜘蛛从网上垂下与雷雨后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有什么联系?)

5、从哪些地方还描写了雨后的景象。

(雨停后的太阳,彩虹挂在天空,蝉叫,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叫了。)

挂:吊起,悬在高处。本课指彩虹出现在天空,好像是挂着的样子。

板书:雨停了蜘蛛青蛙

(四)总结全文。(复述板书全文)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记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五)反馈知识。

1、选择正确的词语移动在括号里。

黑沉沉一动满天的一声

(1)()乌云,()压下来。

(2)树上的叶子()也不动,蝉()也不叫。

2、想一想,用哪个词最恰当,将选种的用鼠标按一下。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盖、压、落)下来。

(2)打开窗户,清新得空气迎面(吹、打、扑)来。

(3)一条彩虹(挂、停、飘)在天空。

(4)蜘蛛又(爬、停、坐)在网上了。3、造句。

(1)渐渐地

(2)挂

4、说说雷雨前和雷雨后有哪些地方不同,再填表。

天空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蝉蝉 又叫起来

蜘蛛

拓展阅读

1、语文人版七年级下册斑羚飞渡

学习目标

1、 学会如何复述故事 2、 欣赏飞渡的动作细节描写 学过程 一、

导入新:温故知新,了解斑羚 学过程

1、 题解:读题目思考:题目传达了记叙文的哪些要素?(人物、事件) 2、 复述故事:一群被狩猎队逼至绝境的斑羚(人物),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起因),用牺牲一部分斑羚的生命去换取另一部分斑羚的生命的方法(经过),摆脱困境(结果)。 3、 欣赏飞渡:

(1)飞渡是什么意思:在上空越过。指以冲跑的方式很快地越过江河。九段详细描述了一对斑羚试跳的全过程,小组合作:勾划主要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准确传神,同把这个试跳过程用这些动词串联写出来。

(2)小组朗读九段包括后面成功试跳的阐述。交流分享:我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飞渡?(学生板书)

(3)片段写作:描写校运会某某同学“跳远”的情景。小组组员互写。 指导语:这些动作细节让我们感受到斑羚飞渡的勇敢,坚强,壮美,生命的珍贵。“细微之处见真情”,在写作文的候,如果我们注意语言、动作、表情、景色等细节描写,就会使文章更加生动。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写人就不突出,写事就不生动。 三、小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

1、复述故事的要点(人物+事件即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 2、感受文章中动作细节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继续欣赏文中出现的环境细节,外貌细节,语言细节

2、匆匆

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的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饭碗 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准备】

收集有关本的资料,件制作。

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

1、汇报你所收集到的有关间的诗词名言。

2、导入: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描写间的文章,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3、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

、初读感知,读中悟学

1、轻声自由读文,把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指名读文,思考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默读文,从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你特别喜欢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2、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3、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4、师生品味重点句子:

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候……”

(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

⑵ “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一个“溜”字、一个“针尖上一滴水”的比喻,让我们感悟到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

算算作者当几岁,简介写作背景。

⑶ “于是──洗手的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让学生明白作者用了排比拟人方法,通过最不经意的日常生活的枚举,让我们体会到间就是这样轻巧地在不经意中溜走了。)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消逝的?

⑷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日子就这样去得无痕。)

⑸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当作者还是个青年,他却从对间流逝的体验中产生紧迫感,强烈地意识到要抓紧间做事。)

介绍朱自清的创作业绩。

请同学们算算自己过去的日子,我们同样要反躬自问,如何才能做到不白白走这一遭呢?

5、我的座右铭。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五、后延伸

1、阅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优美散文。

2、写一篇读后感,下节交流。

3、匆匆

一、谈话导入,引出文本

1、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猜猜看!是的,光阴似箭,岁月匆匆,不知不觉我已经走过三十四个年头,弹指一挥间,人生的三分之一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不禁想起几个成语。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逃去如飞、稍纵即逝

(齐读成语)读完有什么发现吗?对于间,你们是怎样认识的呢?

、朗读文,感知文本

1、引读:这是一篇优美而充满智慧的散文,读了以后,它会让你怦然心动、豁然开朗。想不想读?文就在你们的手里,读起来吧!边读边划出本的生字新词与大家分享。

2、学生自由朗读文,师**、倾听、指导。

3、初读感悟

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细致地读了一遍文。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说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什么?凭直觉,你觉得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你觉得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散文的心情怎么样?

4、小结:虚度光阴、无可奈何、前途不明、伤感彷徨,这些复杂的心情,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朱自清有,其实你有,我也有。让我们把这份情感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吧!

5、朗读展示,适评议,注意评价的引导性、激励性。

三、探究阅读,批注文本

1、引导:

间在我们的朗读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已经把文读得正确、流利──但这是不够的!波尔克说过:“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吃饭要细嚼慢咽,读书也要认真阅读,细心体会。真正的阅读,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思考。

下面,让我们轻声地读读文,一边读一边划出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或者是你感受很深的地方,然后在旁边写上你最想说的话。可以是对优美词句的欣赏,可以是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也可以是阅读的感受和联想,还可以是对作者朱自清先生的质疑问难……每位同学可以重点选择2处,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2、学生轻声读文,边读边圈点、批注,与文、作者对话;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思考中去。

四、师生对话,解读文本

刚才的阅读过程,我们同学都非常投入。许多同学读得好,想得深,写得更是美。下面,我们就来交流阅读的感受和体会,老师非常愿意倾听你们心灵的声音!

五、言语运用,拓展文本

1、联想延伸:

一篇好的散文往往能让人浮想联翩。文学到这儿,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引导交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师示范:“间与生命同在。珍惜间,我们的生命就会日益充实;善待间,我们的生命必将走向成功。”──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告诉你们,它的作者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自己!

3、学生创作: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于间都有一份自己独到的思考与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沉思一分钟,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间的认识。(交流、评议。)

六、总结全文。

1、文学到这儿,同学们肯定产生了一些疑问。对于这些问题,下节我们一起解决。间就是这样的来去匆匆,不知不觉,40分钟的一节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个成语: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逃去如飞、稍纵即逝。

2、总结:

此刻,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奥斯特洛夫斯基)

点击查看更多《雷雨》第二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2880.html

热门阅读

  1. 光棍节的微信幽默祝福语
  2. 最新2016元宵佳节祝福语大全
  3. 拾几根鸡毛日记
  4. 关于会计函授自我鉴定范文
  5. 描写除夕最有名的诗句
  6. 八一建军节祝福短信息201
  7. 201年鸡年经典祝福语
  8. 万圣节快乐祝福语汇编
  9. 上自习不守纪律的检讨书范文
  10. 由于爱情的心情随笔
  11. 条形统计图复习教学设计
  12. 快乐寒假手抄报图
  13. 企业中秋节祝福的短信
  14. 古代关于爱情的唯美诗句
  15. 关于生日祝福的短信介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