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的记忆优美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4:59

关于书的记忆优美散文

翻看几年前的一本刊物,里面一篇文章挺有意思。说的是作者很多年前读萨特的一本小说,里面有一个人,天天坐在图书馆里看书,按照字母顺序,他已经看到L。这个形象顽强地占据着他的脑海,感觉无论到什么时候那个人都在图书馆里,这样的人不可能走出图书馆,在那里迷失,在那里终老,在一排豪萨语写就的书下面,忽然感到疲倦头一低就死去了。过了好久,人们才会发现他的尸体,这可能是他最好的结局——我感觉,他这种爱看书的痴狂劲,总当得起“书痴”二字了吧。这个故事说不出哪里不妥,也说不上是不是恐怖,也许有些沉郁,却勾起我对书的记忆。

这看书的习惯可以贯穿整个童年、少年、青年直至中年,只是近年来,网络的普及,让我更钟情于下载书到手机里看。这种即看即忘的速食方式,实在是没有营养,就像手擀面与方便面的区别。闻不到纸墨的香,摸不到书卷的质,没有了实实在在的熨贴感,便人也浮躁浅薄了许多。

很怀念年少时看书的乐趣。

1

幼年时,家里的里屋靠门边处,摆着一个跟立柜一齐平的大大的木箱,外面先一层用报纸糊上,再外面糊上硬硬的挂历纸,白纸部分露在外面。我常常搬个板凳,站在上面掀开盖子翻书看,这个箱子里有许多书,最初吸引我的是一些小人书。

印象里,从记事起就没有不认识字的记忆,似乎那些不识字的时光一下子都被跳过了。在那些上面是图下面是字的小书里,一页页地浏览着,浸没在泛着快乐的书页间。记得《傲蕾 一兰》是讲一个少数民族的女英雄、《报童》里好像有亲切的周总理……有些内容已经想不全了,只有零星的片段。这些小人书都是电影版黑白片的,后来也有几本彩色的小人书和画报,是我用零用钱买的。

不知从几时起,已经不甘于小人书的视野,开始寻觅新的目标。每天看书是必修的功课,这倒是不必人来督促的,并且爱看杂书,无所不看。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我开始翻大书看,《三侠五义》、《续小五义》、《隋唐演义》、《儿女英雄传》,还有什么明清小说,《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只看了其二,没看过《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前者是自己不爱看,后者是大人不让看。对于《三刻拍案惊奇》、《警世恒言》这样无趣味的大书我自然是不看的。说起来,小时候看过的书能记得清清楚楚的不太多,大多是看了热闹了,唯独小说里的几个喜欢的人物记忆犹新,喜欢展昭、白玉堂、秦叔宝、武松、浪子燕青……

此后经年,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坐在书堆里的小女孩,我以一个旁观者的目光来审视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留着荷叶头的有黑溜溜眼珠的小女孩,坐在堆砌一摊的小人书里,然后是大书堆里,一页页地翻看着,不时哈哈大笑,不时又撅起嘴,耷拉着小脸儿……这让我掩饰不住地怀念,怀念那一份自得其乐的快乐,那个回不去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大书是《聊斋志异》,里面的鬼怪*,狠狠纠缠了我好几年。院子里的芍药花要开了,我常常地拿着板凳坐在它前面,盯着它看,盼着它开,总怕一个眼神的交错,会把花朵里走出来的花仙漏看到。

生活中没看到狐狸是啥样的,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去找狐仙,看到书上那些狐仙都变成极其美丽的女子了,让我好生羡慕。

晚上天刚黑,要去院子里上厕所,又怕鬼来了在后面摸上了肩,便大声唱歌。心里的想法是:鬼都怕人,我这样大声地警示你,你知道这里有人就不要过来了嘛。

黑黑的夜里躺在炕上,灯早就关了,有模糊的月光从厚厚的窗帘里透过来,听外面刷刷地风吹树叶的声音,却是睡不着,想着鬼这个时候该跑出来了吧,真怕那个画皮女人从草垛里走出来。我把手**妈的被窝,摸到胳膊,攥住,这才放了心。

大概人的越怕越想看的心理从小孩到大人都是一样的吧,那上下册的聊斋我反复看,其实没几篇是吓人的,大多是神怪与人的故事,鬼总是有的,也不是特别让人害怕的那种,连人*去*里见阎王、牛头马面的情节也不很怕人。想着蒲松龄那个落魄秀才会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他就遇到过一个鬼仙或者狐仙来也说不定呢!

这各种的心里想法都是看书带来的后遗症。我也常常感概,那个痴迷书里人物的小孩子整天神神叨叨的,脑子里是稀奇古怪的各种念头,与书中人物不停地交汇,在现实与故事里角色转换,在书的世界里执迷。

2

几年后,当我把书箱里的书除去不爱看的,都看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去翻看那些线装书。焦*书页,也不知是年深日久还是原来的纸张便不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书已经憔悴地没有模样。里面的字是繁体竖行,从右到左的顺序,看起来特别费劲。繁体算是无师自通,有不认识的便随上下句顺上去,倒也能看得。

后来看的《红楼梦》就是在这里看的,只是看起来着实吃力,看得几回便扔下来,找简本的看。简本的删节太多,内容总是没有这旧本来得细致。

看书的途径有多种,去租书看的历史更是不能忘记的。年少时满大街的租书厅,成为时代的一个印记。在家附近有一个租书室,屋子有八、九平的样子,干净利落,四面墙上转圈钉满放书的木板,书籍自有分类,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自己选。一本书从二角开始,最贵的有一元。交代几天归还,租书的老板用一个本子登记着,然后交点押金便可以领回家看了。那个时候有点零用钱都用在这个上头了,是极有瘾头的,就像赌徒或*者手里有钱就存不住,都倒腾出去了一样。那间租书室因为书全,来租书看的人很多,有的也就在那里看,并不拿回家。室内摆几条长凳子,大家坐在那里悄悄地,很静,感觉像图书馆。当年是极羡慕这样的小店的,常常梦想自己也开一个这样的店。

如今是找不到这样的所在了,究其原因,大概一是已经很少人去借书看了,二是赚到的钱怕是连房租都交不上吧。现在的状况是连书店都少起来,一些比较兴旺的书店都是以卖学生教辅材料为主,连市内的国营书店也几度转型。

还有一种途径是办图书证去图书馆看书,书很多,可是凭证看的只是一楼的有限的书籍,书很旧,没有什么名著之类的,就这样也老高兴了,那份欣喜现在想来有点傻气。

那一年,妈给我们买了《宋诗三百首》和《唐宋词鉴赏辞典》。我对宋诗没有唐诗有兴趣,最感兴趣的是词。那本《唐宋词鉴赏辞典》是大开的32开版,1500多页,纸张虽薄,纸质却好。封面是硬纸板,画面是古代留着长髯的中年文士,在提笔沉思。这本辞典我留藏至今,还如宝贝一般。

后来结婚了,把姐的《乱世佳人》、《荆棘鸟》、《围城》.....等等的书通通放进自家的书柜。结果有一回被她来家给看到了,把《乱世佳人》要回去了;《荆棘鸟》却忘了是她的没要,我暗自心喜也不说破;至于《围城》已经都破烂不堪了;那个村上春树的小说集,因为是盗版的错别字太多,她也没要;安妮宝贝的《赤道往北21度》的小说集也被我扣下了。

那个时候,我也曾很小资的看些小资看的书,我看杜拉斯,我看卡夫卡,我看张爱玲,我看村上春树……看了只是看了,有些没觉得哪里好来,倒是一些看书的习惯给惯坏了,碰上哪本书声誉在外,我又特别不稀罕的,就跟朋友们吐槽,方式跟看一部狗血电视剧的情况差不多。20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康德第一保镖》,至今记忆犹新,那部剧集雷点太多,我是极不爱看的,但是还是坚持看,因为要第二天跟同学们在一起骂,不看怎么会有谈资呢?

3

还在少女时代,认识了一个比我大几岁的朋友,我们好的几乎天天在一起。她是内蒙人,全家搬过这边来才不过两年,有两个弟弟,大弟比我大两岁。每回去她家,她妈都拿东西给我吃,对我特别好,时间长了我这*也看出来了,这醉翁之意不在酒,想我做她家儿媳妇呢,渐渐地,我去得便不那么频了。朋友的大弟是个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但人极聪明。他也不说什么花言巧语,就拿书来诱惑我,搬家这么远,他家的书倒是没扔了。起初我不为所动,后来他转变策略,跟我讲起某本书中的内容,又说这本书哪里哪里写得好,没想到他平时不爱言语的样子,谈起文学头头是道。我开始只是敷衍,不知不觉被他的谈话吸引,就忍不住要借来看。一来二去,后来去的时候,他家里人已经把我当家人看待了,我知道不妙。那个时候心里自有想法,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不能将就,索性就不再去了。但他介绍我看的几本书,我印象倒是深刻的很。

最不能释怀的是,老公是被用书换回来的那件事。那年我已经24岁了,也是要结婚的年龄了。我猜爸妈肯定是有些着急,怕闺女嫁不出去,所以表姐夫一提亲,赶紧怂恿我去看。这门亲事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我叫姐夫的人对方叫大舅,虽然是没有血缘关系,也终归差了辈。长辈们既然不介意,对方对我也还中意,我呢,是无可无不可的,也没有坚决不同意的理由,就这样相处了一段时日。

这期间,表姐开始以媒人自居,没啥事也隔两天就跑过来,最终的目的是奔着我爸书柜里的书来的。她家新装修的楼,估计是书柜里缺少一些压得住场面的书籍。这样,她借口借书,用一个大大的尼龙绸包把书装得满满当当,那真是一场洗劫,现场惨烈。我望着她把那些九成新的名著好书都搜刮了去,知道这一借便没了归还之日了,心滋啦啦地疼,相信爸也是。而且,表姐一共借了三次,家里的书柜变得空荡荡的,当然还包括我的集邮册。幸亏爸正在看的《资治通鉴》精装版是放在枕头边的,这书算逃过了一劫。女儿是个赔钱货,在这件事上,爸也许深有体会。爸是爱书之人,他把所有的书籍都包上书皮,然后在书的正面和侧面分别龙飞凤舞地写就书名,这些书就这样易了主不知爸的心中有多疼呢!那些书,表姐早就虎视眈眈了,苦于没有机会下手。给了表姐这样绝好的机会,我很沮丧,《三国演义》虽然没怎么看完整,可也知道是断断不能做那“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书没了,那个他就做老公吧。

4

从那个埋在小书堆里的小女孩,到渐渐长大时的饥不择食,又到拣识着看的时期,直至现今。年轻时看书看的是热闹,并没有深入。就像很多年前看过的《百年孤独》,其实没有看下去,里面的人物名字太长,又好几代共用一个名字,使人迷惑;内容晦涩难懂,不能吸引我,就扔下作罢。直到近年,才把有些以前不看的书重新捡拾起来。

如今人们对书的热爱已经有点动机不纯了,就像一件喜欢的衣服要占为己有似的,重要的不是去看,而是拥有。好像只有属于自己了才安心,看不看的已经不那么热衷了,有点伪书迷的意思。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这个速食时代,还有几人会去认真地看看书?有空的时候就在网上消磨时光,书已经成为家里的摆设了。大家都用眼睛去看事物,只看到了表面上的东西,已经不会用心去思考问题了。什么《英汉大词典》,什么《辞海》的,都可以束之高阁了,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来百度一下,一切就可以搞定。

或许这就是时代变化的结果,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

然而,在这些翻来覆去、品食烟火的日子里,在这些浮躁的、欲罢不能的尘世中,独踞一隅,让心灵的浑浊被文字洗涤出清幽,沉淀出静雅的馨香来,让人到中年的心里有些寄托,增添一些美丽的内涵来,这又何尝不是一项伟大的幸事呢?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心灵的慰藉呢?

拓展阅读

1、元旦的作深处的节日600字作

"元旦快要到了,我收到老师的通知:让我主持节目,我听了,高兴极了!

回到家,我和爸爸妈妈说了后,他们非常支持我,而且妈妈还帮我把联欢会主持词抄了下来,我真是感激不尽!啊!伟大的母爱!

等星星,盼月亮……终盼到了元旦节!我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来到了学校。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教师的黑板被画得花花绿绿,还着“元旦快乐”几个字样;窗户上挂着气球,拉花等饰物。转眼间,原来黑洞洞的教室变得五彩缤纷,十分丽!

看完抄本展览后,我们就开始了联欢会,“当日历又翻开新的一页,当小树又增加一个年轮……五年级一班新年联欢会现在开始!”顿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下面,同学们就开始表演节目了,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赵明、罗明表演的双簧《元旦倒霉》了,他们那奇怪的样子,让我们捧腹大笑……不仅是这个表演吧,还有张易、侯的小品,《三八列车》、李芳/何明的小品《校园》、赵沛斌的魔术,都非常夺人眼球。在此,我也非常高兴,因为我是主持人,我还自编自演了小品《学英语》,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最后,大家合唱《新年好》,再次将联欢会推向了**,全体同学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联欢会,期盼着一个新目标。

通过这件是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才能结出丰盛的果实。

今年的元旦,我要把它保留在的深处,让它一直存在。愿好的歌声和祝福,伴随我们新的一年的每一天!"

2、风景游700字作新疆游之丽的天池古风开头

今天,我们来到了丽的天池。

我们乘车往天池景区前进的路上,我看到了高空索道缆车、弯延崎岖的盘山公路、青翠挺拔的松树,相互交汇出一幅幅妙的风景,令人目不暇接。当车行至北岸车场停下时,我急切地拉着爸爸的手跳下了车,飞快地往天池景区门口走去,等我气喘吁吁地来到天池岸边时,只见在蓝天白云、雪山翠松之下,天池绿得宛如翡翠般玉润,尤如天真无暇外国小朋友的蓝眼睛,清澈透明,分外诱人。这时我看到许多游人在天池岸边拍照留影时,我也迫不及待地叫爸爸用相机给我录下这妙的景色。

天池,又称瑶池,是古代传说中的*云集之地。相传周穆王西游,与西*曾在这里饮酒作乐。天池的山依着水,水靠着山,好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天山上面有着一些许的积雪,好像一位戴着白帽子的绅士,神采奕奕。向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白带子一样的瀑布,水花溅起,宛若从天而降的玉龙银链。这时,一棵系着许多许愿绳的老榆树耸立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有着丽传说的“定海神针”。相传,天池中有一个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发大水淹没百姓的家。有一年,*娘娘在蟠桃会上请了许多各路*,为独没请水怪,他勃然大怒,是发洪水让百姓受苦。天兵向*报告了这件事,*怒火中烧,当即抽出一根玉簪投到水里,顿时湖面风平浪静,水退石出。就变成了一棵榆树,被人们称为“定海神针”。

天池像一面透亮的绿镜,倒映着雄奇的天山。突然,一艘快艇疾驰而过,顿时在平静地水面上划出一道波纹,水里的“天山”立刻变得模糊了。在天池边,我还看到一只雄鹰低低地掠过天池,飞向远处。我们又到了一个小亭子前,四周哗啦哗啦的流水声伴着小鸟清脆的歌声,就像是一首悦耳的交响曲!郁郁葱葱的森林,开遍鲜花的草坪,一阵微风吹过,花朵翩翩起舞,像是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欢迎舞会,好像在对我说:“欢迎上海小客人的到来,祝您玩得愉快!”

天池太了,不枉此行!

3、钓鱼600字左右 钓鱼的秀作

怎么没动静呢?我抬起杆一看,鱼饵没了,我生气地说:讨厌的小鱼,把我的饵慢慢吃光了。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说:小傻瓜,这种鱼饵过一会儿就化了,哪来什么小鱼啊?我早就换了好几次饵了。我听了恍然大悟,又加了点饵。可这回更惨,鱼钩刚刚碰到水就成了光棍,只好再加饵了。

武器升级

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我终钓到了0条鱼。看着别人网里一条条鱼活蹦乱跳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正想着放弃,爸爸看出了我的意思,说:网里怎么能没鱼呢?先‘借’给你一条。不要嘛,我要自己钓!爸爸没辙,突然,他给我一袋子的土说,那么给你一点好东西。一袋土是好东西?我抱着好奇的心理用手翻了翻,啊,是蚯蚓。哈哈,我的武器比你们强大,害怕打不过你?我顿时又信心百倍,继续钓鱼了。

4、钓鱼600字左右 钓鱼的秀作

今天哥哥带着我去白河钓鱼,一路上我都什么兴奋,听哥哥说,白河里有好多大鱼,搞不好如果钓到大鱼会把鱼竿拉断,我听了心里突突的,如果钓到大鱼,我会不会被拉进河里,我把想法给哥哥说,哥哥听了哈哈直笑,说,怎么可能。

到了河边,哥哥就开始准备钓鱼的工具,首先把一个铁皮箱子打开,弄成了一个平台,听哥哥说这叫钓台,紧接着哥哥拿出了好多我不认识的东西,哥哥一边摆置,一边给我介绍是什么东西,要干什么用,我听后也了解了好多知识,很快哥哥就把东西弄好了,开始钓鱼了,20分钟过去了,哥哥只是不断的换饵,洒料,但是一天小鱼没有上钩,我开始急躁起来,哥哥看到我的样子说,不要急,钓鱼要耐着性子,才能钓到大鱼,正说着的时候,哥哥猛一拉鱼竿,一条鱼被钓了起来,我看到开心极了,慢慢的,有鱼上钩了,虽然不是大鱼,但是还可以。

今天我知道了好多钓鱼的工具,等到下次钓鱼的时候,我要亲手钓上来一条大鱼。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书的记忆优美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43880.html

热门阅读

  1. 历史神话故事
  2. 幼儿园大班《叮当响》教案计划
  3. 怀念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日记
  4. 朋友生日搞笑祝福语
  5. 2016年简短的国庆节手机祝福短信
  6. 一个大错的电话感人故事
  7. 我们成功了的教学反思范文
  8. 关于大学生暑期的实践报告
  9. 好玩的矿泉水瓶大班健康教案
  10. 信仰优美散文
  11. 《乡下孩子》教案设计范文
  12. 升学宴嘉宾代表贺词精选
  13. 2016猴年拜年四字祝福语
  14. 最新有关新婚快乐的祝福语
  15. 安徒生童话《两兄弟》原文读后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