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素面朝天》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8-24 10:48:44

毕淑敏《素面朝天》读后感

《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创作的一篇散文。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毕淑敏《素面朝天》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我也是一个素面朝天的女人,所以感觉这篇文章特别亲切,似乎找到了知己,找到了替自己不爱化妆的强大理由。

年轻的时候,受好友的唆使和鼓动,也因为好奇,曾拿朋友送的化妆物品往脸上涂涂抹抹。

但是不久后我便不再化妆,有几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一次洗完脸之后,无意中发现,卸妆后的脸色比以前更难看,就如毕淑敏所说“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虽然不至于她朋友那般*,但失去往日光泽的脸色让我着实害怕。

其次,读高中时,一位中年女教师五官清秀,很有几分姿色。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眼睛周围有黑青色眼圈,知情人士告知,这位女教师年轻时很爱美,特别喜欢化妆,时间长了,结果落了个化妆后遗症,眼睛周围永远地留下了这青黑色的眼圈,大概是劣质化妆品惹的祸,这让当年尚在校园的我对化妆有种抵触和恐惧。我的一个邻居,每次她从我身边经过,总会留下一股浓浓的刺鼻的口红气味,我很奇怪,这位女士是如何能够长年忍受这难闻的气息。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因为化妆是一件很费工夫的事情,没有耐心,会让自己的眉毛一浓一淡,或一长一短,不仅不美,反而变得丑陋可笑了。并且,卸妆也是件仔细活,如果在脸上留下残留物质,弄不好会留下后遗症。

我从此不再化妆,省去了很多时间,也省去了不少银子。虽然不及毕淑敏那样富有内涵和自信,但我也能素面朝天,因为,我相信,自然也是一种美丽,哪怕是逐渐老去,日益失去光泽的皮肤上增添了一道道皱纹,我也不害怕,因为,这是自然法则,从容淡定的对待云卷云舒和花开花落,也是一种美。

素面朝天紫燕那么多年一直到现在,对“素面朝天”这个词还是存着一种打心眼儿里由衷的接纳与感同身受的喜欢,只是与从前不同,现在有了些不大一样的解读罢了。

还是很多年前看过毕淑敏的散文《素面朝天》,许是毕淑敏临床与心理医生的经历与铺垫,不过是1100多个字的散文,丝毫没有雕琢虚饰的痕迹,简明畅快,酣畅淋漓。多年前感觉是,看了那文自己便有了“我之天生不化妆”的精神支撑与大无畏的底气,那气场基本是足足的,直到当下。

目前国内的当红的影视一线女演员周迅出道不久时(那时她只有十八九岁吧),主演的电视剧《红处方》(可能是她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根据毕淑敏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周迅的演技自不必说,毕淑敏小说的精彩,实在是令人叫好的。于是,后来自己还假模假式地买了她的一本散文集《素面朝天》,结果特别关注的还是她的“素面朝天”,再后来那本书被自己十分慷慨地送了人,送了谁完全记不起来了。

对于毕淑敏生活中真实的素面朝天,实在没有福气亲见,可是现在的传媒实在发达,想间接地见她也不是*做不到。后来就真有一两次在电视荧屏上看到过对她的专题采访,原来,毕淑敏也不是*的不化妆。

一位知性的中年女人,而且是一位学养深厚的驰名中年女作家,她似乎更喜欢穿中长裙装,衣着净齐素雅,声音浑厚而亲切,总是带着幽雅亲和的微笑,她只是淡淡地涂了些唇红,便更觉她略显丰盈的姿态中,增添了一点恰到好处的月岚静寂的娇娆与妩媚,正是“多一分则稍逊,少一分则不足”。

毕淑敏说“是的,我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化妆与否确实是个人的喜好,来不得也不可能被外界强加半点。倘若,其实自己并不喜欢如此的行为方式,而是因为化妆成为大势所趋而不得不被动地参与无可奈何的、稀里哗啦的涂抹,那只能说有点东施效颦的可笑与可悲了。

有些人的人生字典里面就没有“素面朝天”这个词,她们会认为不化妆是一种罪过,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拿“不化妆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来高调唱响“女人化妆才美丽”的赞歌,可是,倘若真象毕淑敏文章中所提到的她的朋友,因为卸了妆竟而没有勇气面对白昼里的朗日、艳阳,只能成为暗夜里的一具活死尸带着面具满世界地游荡,那岂不把人呛死,把人吓死?

喜欢一位笔友业余写作时所一贯秉承与追求的“娱人娱己”的心志,文章写出来,发出去,就是要让别人从自己文字传达的讯息里感觉、接受某些有益的东西,通过内化成为别人行动的外化,当然,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化妆也是一个“娱人娱己”的过程。既然要化妆,那么甭管你愿不愿意就都得示人,估计没几个人*为了娱己而几乎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拿自己脆弱的脸蛋儿穷折腾,毕竟“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毕淑敏语),用多了对每个女人都一样非常诊视的娇嫩皮肤有什么好?那无疑是残忍地戕害自己可能原始还留存过的一丁点的美丽。那么娱人的效果就是化妆后的妆容是不是能让别人感到养眼、舒服、和谐、与真正地体味到由此产生的魅力,达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境地,如若不然,真还不如只是轻描淡写一下来得实在,或者干脆在爽洁的基础上“素面朝天”。

前面提到了,毕淑敏并不拒绝化妆,但是,她更强调女人需要建立由内而外的信心与勇气的潜心修炼,那才是一种与日月同辉的、永恒的精神支撑,“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而决非几根华而不实的竹竿。”“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过于注重外表的修利,势必把内修的光阴与生命的短暂给扼杀掉了,抑或还有“心不饱妆来补”的嫌疑:“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

最后还是以自己最欣赏的毕淑敏的一句话作结:“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直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看看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我们都本色而自然。身边的植物,它们从不用某些东西打扮自己,却用生命开出一朵朵最艳丽的花。然而有些人却喜欢被世俗的胭脂掩盖,久之无法从中走出来,随之永远失去了一份纯真与自信,而多了几份虚伪与浮华。为何人们不喜欢浓妆艳抹的人,或许也就是怕被这种情感所同化吧!

从最近的身边说起,有些同学喜爱穿戴名牌,高标准消费;有些人总爱在镜子面前摆弄着摆弄那,大把时间花在打扮上;还有些同学追求时尚,盲目地去模仿大人的穿着。这些与浓妆艳抹又有何区别呢?!正如毕淑敏所说,“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人们注意的部位往往是最软弱所在。”而这些人服装打扮醒目的格调却在无形中暴露出他们不良的性格。

“磨砺的内心比粉饰的外表要难很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是的,一个人的内心无疑是最真实处所在,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声张的,是默默的,但没有人可以看出他们最最平凡的外表下那颗如水晶一般闪烁着的内心而内心美与外表美最大的区别无疑在于“自信”,那些沉浸在凡尘胭脂中的人正因为少了一份坦率与真诚,而对女人来说则少了一份韵味。

“美丽是一种天赋,而自信则像是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到天荒地老。”自信是美德的大树,所有美好的叶子都在这棵大树上抽芽生长。而“美丽”则如红花,如果没有绿叶,则会令人生厌,况且这种美丽是如此短暂,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最美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繁华,纵使他相貌再平凡,笑容再苦涩,只要他拥有自信、坚定的目光,拥有面对人生困境的勇气,那么他已经让这棵自信的大树抽出无数嫩芽了。终有一天这棵大树将蓬荜生辉。

外貌与打扮只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过眼云烟,正如植物,如果一生只想着开花,或许连新叶都还没长就已经枯萎了。相反,内心的繁华却一步步伴随着我们,换句话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在自信树干添枝加叶的过程,直到它长成参天大树,那么它将比花儿更美丽,更值得让人留步欣赏。

拓展阅读

1、花夕拾

再一次提及这本散文集,书香仿佛萦绕在鼻尖。他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一个明媚的下午,和着蝉声,给我们絮叨那些童年的趣事,也就是“《花夕拾》”吧。

鲁迅是幸运却又不幸运的。幸运的是,它可以在百草园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的低唱;可以在书房里诵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山海经》。但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社会*与黑暗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是巨大的。年幼的鲁迅,要承担父亲的重病,家道中落,受尽人情冷暖,然而却击不倒他。

历史老师曾给我们讲过,现在的中国人的思维与创新比不上国外——就是因为几百年来的*社会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潜滋暗长。

鲁迅明白,*社会的固步自封是无法用力量来改变的,所以,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他要用文学的力量来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

他笔下的“长妈妈”与“范爱农”这两位经典人物,就是被*社会所毒害的人物的缩影。长妈妈的性格与思想上都有太多消极与落的东西,体现了**前的黑暗社会的浑浊与昏暗。而范爱农则是一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亦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思维的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向往安乐的心。

当时的人们,受尽了黑暗与压迫,一日终明悟,起身反抗,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艰难的战争;为了幸福,不知挥洒了多少位*的鲜血——眼前的生活,我们需要珍惜。

俗话说: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情可以引起者的共鸣。鲁迅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彻底解放了*社会的思想。他的文章就如同一杯醇香的老酒,来醍醐灌顶,发人深醒。

2、花夕拾

鲁迅先生的《花夕拾》虽然在内容上深奥难懂,但是在细细品味之你会发现,这书中的文字内容就像一杯清茶,初入口觉得有些苦涩,但仔细品尝还觉得回味无穷呢!

鲁迅先生的《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份真烂漫的情,眼前不由得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鲁迅先生写的几篇回忆性散文,期间令我最为欣赏的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篇文章里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五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光这些景色,就让儿时的鲁迅百玩不厌。当然了,让这篇文章还有一点让我产生兴趣的,就是文中长妈妈给鲁迅先生讲的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先前,有一个书少在古庙里用功,在院子里纳凉时却听见一个陌生人在叫他,他答应了,来被走来夜谈的老和尚知道了。说他脸上有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晚上便要来吃这人的肉了。来,老和尚给他的飞蜈蚣把妖怪治*。然而,这个故事也给鲁迅先生留下了一些“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并且十分渴望想要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百草园也许是一个十分平淡而且普通的地方,但是在鲁迅那个*的年代,百草园这样一个植物茂盛,草虫鸣叫的地方就显得尤为美好了。也难怪鲁迅先生会喜欢和留恋这个地方。完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者鲁迅先生那份发自内心的那份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向往自由的一颗童心。

童年已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一些琐碎的记忆,倒不如细一下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时代的童年之梦,体验一下那时鲁迅的美好童年。

3、假如给我三光明900字作文

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

原来作者本是和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他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等。但是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的太早,在她一岁半时一场大病夺取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当我看到这时,都不禁觉老对她是有多不公。明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在此之变得安静,自卑。好在无绝人之路。七岁那年,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老师从不放弃她,再加上她自己努力,坚持不懈。双管齐下,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理想的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她又考进了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学院。看到这我发自内心的鼓掌,从心底涌起一种敬佩之意。这,真的太了不起了,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刚开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不解,书的名字为什么叫假如给我三光明呢?当然从题目我可以知道,作者一定是一个失明的残疾人。但是她为什么只要三光明?她要做什么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使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去寻求答案。

觉海伦。凯勒一生真的活的很有意义。她一直在奋斗,对于生活给她的一切不顺,坎坷,她都从不埋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努力再努力,坚持就是成功。她的这种精神也警醒了我: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都如此坚持,有毅力,不放弃,更何况今如此健康的我们,不是更应该做到这些吗?

初二:卜祥誉

点击查看更多毕淑敏《素面朝天》读后感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8869.html

热门阅读

  1. 不愿做温室里的小花演讲稿
  2. 201年2情人节祝福短信
  3. 浅水洼里的小鱼优秀教案
  4. 《梅花魂》教学设计范文
  5. 两只羊过独木桥的教案
  6. 201年女生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7. 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作文450字左右
  8. 学深杭促创新心得
  9. 关于服装销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10. 201年鸡年新年短信祝福语大全
  11. 响瓶开开托班游戏教案
  12. 2情人节文艺的祝福语
  13. 认识船只社会教案
  14. 520给女朋友的微信祝福语201
  15. 毕业生励志句子
  16. 徐佳莹与我眼里的真善美散文
  17. 广场艾滋病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18.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19. 关于快开学了的日记
  20. 2018新年对联幼儿园有趣
  21. 关于校庆的句子
  22. 毕淑敏文章读后感
  23. 201年企业年会祝福语精选
  24. 端午节经典问候短信
  25. 《美丽中国幸福起航》小学读后感范文
  26. 2018年下雨天周末祝福短信
  27. 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28. 201年公司新年经典祝福语
  29. 关于幼儿园托班德育计划详情
  30. 描写瀑布的诗句
  31. 关于青年节的作文500字
  32. 夏至祝福说说句子大全
  33. 赞美老师的锦旗标语
  34.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35. 唯美中国风诗句
  36. 传播学专业学生的自荐信范文
  37.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课堂教学设计
  38. 冷酷帅气的男生个性签名
  39. 201年鸡年简短的新年拜年祝福语
  40. 元旦祝福语2016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