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00:23:55

初二数学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知识与技能

(2) 掌握二元一 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之间的 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教材以“问题串”的形式,揭示方程与函数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不同数学知识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 通过“做一做”引入例1,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

(1) 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中,在体会近似解与准确解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在经历同一数学知识可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式能力.

(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数形结合和数学转化的思想意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铅笔、直尺、练习本、坐标纸.

第一环节: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回顾知识)

内容:

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 是这个方程的解吗?

2.点(0,5),(5,0),(2,3)在一次函数y= 的图像上吗?

3.在一次函数y= 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4.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 的图像相同吗?

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有如下关系:

(1)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 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

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方程组的解与图像之间的关系(10分钟,教师引导学 生解决)

内容:

2.上述方程移项变形转化为两个一次函数y= 和y=2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这两个函数 的图像.

3.方程组的解和这两个函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有什么关系?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2个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和相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1) 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转化为求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

(2) 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可以转化为求这两条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联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和图像法三种.

注意:利用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近似解,要得到准确解,一般还是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第三环节 典型例题 (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

探究方程与函数的相互转化

内容:

例1 用作图像的方法解方程组

例2 如图,直线 与 的交点坐标是 .

第四环节 反馈练习(10分钟,学生解决全班交流)

内容:

1.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的交点为 ,则 .

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都经过点A(—2, 0),且与 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 的面积为.

(A)4 (B)5 (C)6 (D)7

3.求两条直线 与 和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4.如图,两条直线 与 的交点坐标可以看作哪个方程组的解?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有关知识、方法:

(1)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 一次函数图像上 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1) 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2) 两条直线的交 点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3)图像法. 要强调的是由于作图的不准确性,由图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第六环节 作业布置

习题7.7A组(优等生)1、 2、3 B组(中等生)1、2 C组1、2

拓展阅读

1、年级下册四单成》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掌握100以内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成的。

法培养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培养生的问题意识,渗透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生对100以内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习的兴趣。

重点熟练地100以内的、及成。

1.运用不同法进行

2.理解同字不同字的意义。

法探究法尝试法发现法

准备计棒PPT

、导入

1.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你们愿意陪老师起玩吗?(猜量)

2.谈话:老师这里有堆计棒。你们知道有多少根吗?

3.引导生猜测

、新授

1.如果再增加根小棒现在有多少根呢?再加根呢?再加根呢?

引导生进行

(1)十三根小棒怎么摆才可以让别人眼看出是十三?

生自主摆小棒分享体验,后得出结论:10根10根摆最后再摆3根,就能让人眼看出。)

观察摆出的小棒说说23是由几个十几个成的?

23是由2个十和3个成的。

小结:10个是十,个十里面有10个

2.解决23和32的区别

(1)继续接着从23到32。

生开火车

(2)32是由什么成的呢?

生自主摆出32,并想想32是由几个十几个成的。

说出32是由几个十几个成的。

比23和32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分小讨论,探究32和23的区别。)

得出结论:

23和32不样。23中的2表示2个十,32中的'2表示2个,23中的3表示3个,32中的3表示3个十。

(1)接着往后,从34到45。

生集体,注意39到40的变化。)

(2)出45后面的5个

(引导生分辨往前和往后法。)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

88里面有( )个十和( )个

通过“填填”复习巩固《成》相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习了什么?

(破题:100以内的认识、成)

五、作业设计:

1.35页“做做”题,题。

2.练习八:3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认识

10个是10,个十里面有10个

10个十是100,百里面有10个十。

、注重基础

100以内的认识是在生已20以内的基础之上所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生的原有经验,在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开始我就请生猜,让他们回忆以前所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习新知,步深入探究。

、关注

生建立感是义务育阶段重要任务之年级生已经会20以内各,并有了出来的步感受。当物体的个多于20时,有相应的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吗?怎样来这些物体的个呢?时,师充分利用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生进行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小棒的过中,感知比*的是在物体的过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活动不仅让生自主出了100以内各,而且体会到比认识100以内各更上位的知识,明白是在物体的过中产生的。

三、存在的问题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声音拉的很长,导致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习过较紧张。成时,虽然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在摆100根小棒时能有时间让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生。

2、年级下册四单成》

材34页例1、35页例2及相应的“做做”。

1.认识计单位“”和“十”,能够熟练地个地或十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

2.掌握100以内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成。

3.培养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生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重难点:

1.建立100以内的概念,正确出100以内的,理解100以内成。

2.时接近整十到整十的过渡。

3.理解100以内成。

小棒100根、10根橡皮筋、课件。

、复习旧知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成()20是()个十成的

2.出示33页百羊图。,感受100有多大。

估、步认识100有多大。

提出问题:

(1)他们在干什么?(共有几只羊)

(2)草地上有群可爱的小羊,估计下,大约有多少只?(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3)小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生回答后10只10只地圈圈,并

师:大家都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有这么多!和我们认识的20比较,你对于100有什么感受!

、新授新知

(1)师:同们拿出小棒,根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捆(生动手操作)。10个是多少,(10个十)(板书)是几捆?(捆)继续出10根捆捆.

师:你们如果再接着出9根,现在共是几根?(29根)

师:大家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捆,现在共有几捆?(3捆)

(2)师拿出排木块,全班同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共是几块?(35块)

(3)师:刚才我们已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百。(板书)

师:物体的个可以1个1个地,还可以10个l0个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4)做课本35页例2上面的“做做”。

题让生独立做,先从五十根小棒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根,有些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题同桌互相

①们能很快地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吗,应该怎么办?

②要想很快地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应该怎么办?

③请“十”来帮帮忙,生实际圈圈,10个10个地

(1)让生摆出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生台前演示,其他生用具摆。老师提问:“怎样摆就能眼看出十根和四十六根?”

十根时,摆成7捆。摆四十六根时,先摆4捆,每捆10根,再摆6根。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生思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

(2)老师摆出个任意两位个整十的小棒,让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交流,各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35页例2下面的“做做”。

首先让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

2.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生现在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成的)3个十和5个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成35)

3.两人,互相说说自己的号,再说出它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是由3个十和2个成的。

板书设计:

10个是十10个十是

十里面有7个十

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

个两位是由几个十和几个成的。

3、年级下册四单成》

材33,34页和35页。

目标

1、正确出100以内的,知道这些是由几个十和几个成的。了解到100以内的顺序。

2、能估计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

3、培养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重难点

100以内的各,弄清成。

演示法,动手操作法。

五、重难点

100以内的各,弄清成。

六、

)情景引入

师:同们,这里有几只羊?(10只)那你们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出来的?(个的,五个五个的

师:那这里又有多少只羊呢?(20)请同们举手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的?(个的,五个五个的,十个十个的

师:在我们王国中,通常可以个的,五个五个的还可以十个十个的

师:现在同出书本33页当中有多少只羊,并圈出来,之后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告诉对自己是怎么的。

)探究新知

1.100以内的(跟着PPT)

师:同们,之前我们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看到有100只羊,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起从0开到100。

(师生互动:0,1,2,3......98,99,100)

师:我们将10根小棒捆在起就代表个10,两捆木棒就代表20,那么三捆木棒是多少呢?(四捆,五捆,六捆......十捆呢?)

师:所以说100里面有10个十。

板书:10个十是100。

师:同都很棒,大家起跟着老师举起大拇指对着自己说:棒棒棒,我很棒!

2.练习巩固

书本35页做做1、2题。

师:我们刚刚说过了,捆代表1个10,那么捆呢?(7个十,70)四捆呢?(40)

师:那么同们,你们告诉老师,两幅图片分别表示的字是多少?(70,46)

4.练习巩固

书本35页做

反思

《100以内的认识》这课时,我很注意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生能正确量是100的物品,培养好的品质,我为每位生准备了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幸运星、豆子、小棒、橡皮筋等)。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是让生体会到是很贴近生活的,是希望能充分发挥每个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不同的人物品的法是不同的,同个人不同的物品法也不同,这些丰富的具本身就刺激了生,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三是进行交换物品的活动,让每个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的过中,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法来

4、年级下册四单成》

目标

1.进步建立100以内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成。

2.培养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建立100以内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成。

师准备:小棒、计器。

生准备:小棒、计器。

、复习引入

看图

师:说说你是怎样出有几瓶牛奶,有几瓶酸奶的。(生相互交流,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习100以内的知识。

板书课题:

习新课

(1)让生摆出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生台前演示,其他生用手中的具摆。

师:怎样摆能眼就看出是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导生明确:摆十根时,摆成捆,每捆十根;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再摆六根。

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生思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

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

(2)老师任意摆出个两位个整十的小棒,让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人用小棒摆出个两位,另人说出这个两位及这个两位成。(两个人交替进行)

三、巩固反馈

完成35页下面的“做做”。(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掌握100以内成了吗?

板书设计

个两位是由几个十和几个成的。

1.时首先说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复习100以内的认识。生活中的生都熟悉的,利用此素材作为的内容,不但贴近了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让生在的过中,自己检验的正确与否。除了个地以外,还可以两个两个地,五个五个地,十个十个地,选用不同的,比较哪些法更准更快。然后合作探究,进步认识100以内成。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摆小棒,汇报交流。建立10个是十,100个百,10个十是百,3个十和5个合起来是三十五,八十是由8个十成的等意识。

2.本节课让生动手操作,调动生自主习的积极性,使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生的认知规律,使生在习中更容易接受。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结绳计

“结绳计”是远古时代的人们最常用的记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字,人们在计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结绳计”就是用打绳结的办法来计算物体的量。传说中,古代的国王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因为没有日历,就采取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计算天,当绳子上所用的结都*开的时候,也就是战争该结束的时候。

当然,除了“结绳计”外,远古时代的人们还发明了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用利器在骨头上刻下痕迹来计算字。由于“结绳计”这法最为便可行,所以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法。

点击查看更多初二数学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13366.html

热门阅读

  1. 多年缄默爱情诗歌
  2. 夏末忧伤散文
  3. 法院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4. 初中学生的学习计划
  5. 家长为考生加油的中考祝福语
  6.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全诗翻译及赏析
  7. 光棍节的微信幽默祝福语
  8. 八一建军节祝福短信息201
  9. 201年鸡年经典祝福语
  10. 万圣节快乐祝福语汇编
  11. 上自习不守纪律的检讨书范文
  12. 由于爱情的心情随笔
  13. 快乐寒假手抄报图
  14. 企业中秋节祝福的短信
  15. 关于生日祝福的短信介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