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31 12:15:04

《春怨》全诗翻译赏析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诗文解释】

纱窗上的日影渐渐落下,天色接近黄昏,金屋里面没有人来脸上挂着泪痕。寂寞空虚的庭院中春天就要过去,梨花落满一地,但紧紧关着门不去打扫。

一位失宠的宫女在夕阳将落的黄昏伫立在纱窗之侧久久地凝望着西天,在她的脸颊上一行行热泪垂挂而下。然而在这冷清的宫室中却只是她一人独居,谁也不能见到她的泪痕。这位宫女透过纱窗所能见到的庭院晚春景象又是如此荒芜不堪,更令她倍感寂寞。那满地的梨花堆积了厚厚的一层,她见了也不开门出去扫一扫。

【词语解释】

金屋:汉武帝幼时曾言愿意建筑金屋为了藏其表妹阿娇。

诗人描写了一个失宠之人的哀怨,凄凉的环境,衬托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凄苦无依。全诗细腻委婉,意境深厚,味外有味,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拓展阅读

1、经鸨羽原文注释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鸨:音bǎo,鸟名,似雁

栩:丛密的柞树

盬:音古,闲暇

蓺:音易,种植

怙:依靠。

曷:怎么。

所:处所,指安居的处所。

棘:*枣树。

食:吃。

极:尽头,终极。

行:行列。

尝:吃。

常:正常的生活。

大雁簌簌拍翅膀,

成群落在柞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靠谁养活我爹娘?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

成群落在枣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赡养父母哪有粮?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

成群落在桑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

用啥去给父母尝?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生活何时能正常?

《鸨羽》抒写了农民 经鸨羽原文, , 注释对繁重而无休止的王室徭役的*和 恨。表达了人们渴望家人团聚安居乐业的稳定生活。特别是从中揭示出徭役对生产的破坏,对人从头生活的破坏,意义更为深刻。 以鸨鸟集在树上的摇摆不定,比喻徭役使人不得休息,既形象,又引人联想。

2、经鸨羽原文注释

说明:本文选自《经·颂·商颂》,歌颂成汤建立商朝和武丁中兴。原文后数字为注释顺序号。

天命玄鸟1,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2。

古帝命武汤3,

正域彼四方4。

方命厥后5,

奄有九有6。

商之先后7,

受命不殆8,

在武丁孙子9。

武丁孙子,

武王靡不胜10。

龙旂十乘11,

大糦是承12。

邦畿千里13,

维民所止14,

肇域彼四海15。

四海来假16,

来假祁祁17。

景员维河18。

殷受命咸宜19,

百禄是何20。

天帝发令给神燕,

生契建商降人间,

住在殷地广又宽。

当时天帝命成汤,

征伐天下安四边。

昭告部落各首领,

九州土地商占遍。

商朝先王后继前,

承受天命不怠慢,

裔孙武丁最称贤。

武丁确是好后代,

成汤遗业能承担。

龙旗大车有十乘,

贡献粮食常载满。

千里国土真辽阔,

百姓居处得平安,

四海疆域至极远。

四夷小国来朝拜,

车水马龙各争先。

景山*大河流,

殷受天命人称善,

百样福禄都占

1.玄鸟:黑*燕子。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商。

2.宅:居住。芒芒:同"茫茫"。

3.古:从前。帝:天帝,*。武汤:即成汤,汤号曰武。

4.正(zhēnɡ):同"征"。

5.方:遍,普。后: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长首领。

6.奄:包括。九有:九州。传说禹划天下为九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南曰扬州,济南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7.先后:先王。

8.命:天命。殆:通"怠",懈怠。

9.武丁:即殷高宗,汤的后代。

10.武王:即武汤,成汤。胜:胜任。

11.旂(qí):古时一种旗帜,上画龙形,竿头系铜铃。乘(shènɡ):四马一车为乘。

12.糦:同"饎",酒食。

13.邦畿:封畿,疆界。

14.止:居住。

15.肇域四海:始拥有四海之疆域。四海,《尔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或释"肇"为"兆",兆域,即疆域。

16.来假(ɡé):来朝。

17.祁祁:纷杂众多之貌。

18.景:景山,在今河南商丘,古称亳,为商之都城所在。

19.咸宜:谓人们都认为适宜。

20.何(hè):通"荷",承担。

是祭祀殷高宗武丁的颂歌。《毛序》云:“《玄鸟》,祀高宗也。”郑笺云:“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焉。”郑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说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讲到的“雊雉之异”,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是这么一回事:“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雊)。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

据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鸟为图腾的民族,“雊雉之异”的传说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不无相关。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则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燕卵之后生下的。《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对此传说有相当多的记载。《楚辞·离**》:“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鸟既受诒兮,恐高*之先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如何喜?”《吕氏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此外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尚书中候》,《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引《含神雾》等纬书也记录了这同一传说。更有意思的是:传世的晚商青铜器《玄鸟妇壶》上有“玄鸟妇”三字合书的铭文,其含义表明作此壶者系以玄鸟为图腾的妇人。玄鸟是商部族的崇拜图腾,“天命玄鸟”的传说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审视这一神话,我们发现它作为一种原型,有其典型意义。有关鸟卵生子的传说长期流传于东北地区,如《论衡·吉验》:“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长白山,……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李奎极《李相国文集》中亦有鸟卵生子的传说,与《魏书·高句丽传》所记之事略同。而据傅斯年考*,商部族正是发迹于东北渤海地区。

由此可见,所谓的“雊雉之异”是为了显示高宗武丁的中兴而造出的神话,它正基筑于商民族的玄鸟图腾信仰。商至盘庚而迁殷,发展兴旺,政局稳定。盘庚死后,传位二弟小*,小*不幸三年而亡,又传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时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说为相,伐鬼方、大彭、豕韦,修政立德,终使国家大治。云:“龙旂十乘,大糦是乘。”郑玄笺曰:“交龙为旗,高宗之孙子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乃有诸侯建龙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进之者,亦言得诸侯之欢心。十乘者,由二王后,八州之大国与?”中原部族建立联盟后,统以龙为标志,“龙以建旗”。商族在东北兴起后,南下黄河流域,进而控制诸夏。高宗武丁时,中原各部族以车载稻米进贡。云:“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则不但是中原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边民族也纷纷进贡朝见。武丁功业之隆,于此可见。

从文学角度看,本成功地应用了对比、顶真、叠字等修辞手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其成熟*令人惊奇。先写神圣的祖先诞生和伟大的商汤立国,目的是衬托武丁中兴的大业,以先王的不朽功业与武丁之中兴事业相比并,更显出武丁中兴事业之盛美。“宅殷土芒芒”毕竟虚空,不及“邦畿千里”之实在;“正域彼四方”只是商汤征伐四方事业的开始,而武丁时却是“肇域彼四海”,四夷来归,疆域至广。这看似重复的语句,却有根本上的差别,其妙用令人啧啧叹中“武丁孙子”,重复一遍形成转折,这是颂歌转折的关键,把中心转到了“武丁”身上,并表明了武丁是伟大的商汤后裔,中心开花,承上启下,结构上极其整饬。最后几句中,“四海来假,来假祁祁”顶针与叠字修辞并用,以补充说明四方朝贡觐见之众多,渲染武丁中兴事业之成功,也有曲终奏雅、画龙点睛之效。此外善以数字作点染,“四方”、“九有”、“十乘”、“千里”、“四海”、“百禄”云云,各尽其妙。

本篇为祭祀颂,整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庄严,气势雄壮。由此来设想这一祭祀场面的话,当是何等的声势浩大,音调宏亮。(史为文)

《登天坛夜见海》原文

登天坛夜见海

作者:唐·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八鸾五凤纷在御,*欲上朝元君。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

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登天坛夜见海》注释

题原无‘旧”字,校:“一本海下有日字。”天坛:王屋山之绝顶,传说为黄帝祭天处。地处今山西阳城、垣曲两县之间。

②碧峰三十六:指嵩山,有三十六峰。今河南登封县北。

③夜上天坛:本写游仙,故云“朝游”嵩山,“夜上”天坛。月边:极言山高。

④搴:拔取。玉英:玉之花。传说中*所食。

⑤离离:逐渐显现貌。

⑥霞梯赤城:指赤城山。分:辨识。

⑦霓旌:云霞为旗。绛节:红*符节。均为传说中*的仪仗。

⑧在御:驾车。

⑨*:西*。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元君:道教所谓众仙之首领。《抱朴子·金丹》:“元君者,老子之师也。”又:“元君者,大*之人也,……天下众仙皆,隶焉。”

⑩竦身:犹耸身,纵身上跳。丹宫:仙宫。

11九州:古代分*为九州,后泛指*。杳:幽暗。

12武皇:汉武帝刘彻。他迷信*方术,求长生不老。

13羡门子:仙人名。

《登天坛夜见海》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更多古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词频道”的李益的集栏目。()

李益是中唐边塞的代表人。其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集》二卷。

3、临江仙词大 《临江仙》

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连。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屑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上阙的写作有什么特点?(5分)

2.“粉”是白色的,为什么会“生红”?“长恨锦屏空”的原因是什么?(6分)

参***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遇过的一位姑娘的爱恋和思念。(2分)上阕一句一景,且句句含情,情景交融;(1分)暗暗交代了双方感情由浅及深、逐渐递变的过程;(1分)通过局部特征刻画了女子的音容笑貌。(1分)

2. 粉生红是因为脸上有了红晕。碰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姑娘感到害羞,脸变红了。(3分)“长恨锦屏空”的原因是:所爱的姑娘没和自己在一起,而且现在没有一点消息。虽然借酒暂时可以麻醉自己,但酒醒后因为思念反而更觉寂寞。(3分)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在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 ,则日亦有此游戏。“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在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在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在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在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在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在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 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士大夫不同,在许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严肃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无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补充资料

词58字,阳声字竟有34之多:“前”、“见”、“穿”、“针”、“上”、“曾”、“逢”、“裙”、“香”、“风”、“靓”、“妆”、“沁”、“脸”、“粉”、“生”、“红”、“便”、“”、“远”、“行”、“云”、“终”、“同”、“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中”。有时一句几乎是阳声字,如“穿针楼上曾逢”、“酒醒长恨锦屏空”。这是词中的关键句,比较恰切地表现出梦回酒醒后的迷惘。此种音响效果与梦境相互配合,增添了“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斁,追寻已远”的韵味,使读者久久回荡在梦境的抒情气氛之中。

点击查看更多《春怨》全诗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61375.html

热门阅读

  1. 《江姐》的教学设计模板
  2. 201年春节金鸡贺新春祝福语
  3.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范文
  4. 兔保姆的乐趣的优美散文
  5. 三年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6. 关于风景的心情说说
  7.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8. 愚人节搞笑版的祝福语
  9. 希腊神话故事《忒修斯在雅典》
  10. 庆祝八一建军节祝福语短信
  11. 从严要求认真撰写法治理念自查报告的总结范文
  12. 有关写万圣节的作文
  13. 鲁迅《野草》散文集:《死后》
  14. 祖国的生日作文550字
  15. 湖心亭看雪续写作文
  16. 大学老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1200字
  17. 2016年新婚快乐短信祝福语
  18. 小学有关春天的古诗
  19.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300字
  20. 宝宝满月酒祝贺词
  21. 课文《庐山云雾》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2. 小学教师工作承诺范文
  23. 唐伯虎经典诗词
  24. 《窗前的气球》课堂教案实录
  25. 小壁虎借尾巴的优秀教案设计
  26. 《花园》教学设计范文
  27. 安徒生童话在鸭场里
  28. 《蓝色海豚岛》读后感范文450字
  29. 201春节短信祝福语赏析
  30. 新年励志语录
  31. 看见阳光我就笑的优美散文
  32. 大学生暑期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33. 给爷爷的重阳节祝福语
  34. 校本教研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
  35. 搞笑说说大全
  36. 情人节礼物的散文
  37. 小学生个人检讨书范文
  38. 《马莎长大了》的第二课时教案
  39. 席慕蓉《透明的哀伤》经典名句
  40. 《滴水穿石的启示》优秀教案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