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5 21:56:37

课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范文

1、了解《左传》。

2、掌握“伐、勺、靡、弗、帛、狱、轼”等7个字和“之、其”的用法。

3、熟读并背诵课文。

4、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现象,初步学会省略句的分析及翻译。

5、学习围绕中心剪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6、领悟取信于民,把握有利战机,就能以弱胜强的道理。

1、分析曹刿的战略思想——①战前*准备——取信于民;②战略防御原则——详察敌情,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理解文句,背诵课文。

1、寓论于叙的写法。

2、古汉语句子成分的省略现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解题,了解《左传》。

2、疏通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和“之、其”的用法,以及理解句子成分的省略现象。

1、题解。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使学生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和“长勺之战”的发生背景。本文是以曹刿对战争的议论贯穿全文的。

2、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正音辨字

(1)正音(出示幻灯片)

(2)辨字(出示幻灯片)

3、讲读课文的第一、二段。

(1)第一段写备战,可分三层

开头三句为第一层。开门见山点出了战争的时间、性质、鲁庄公的态度和曹刿的反应。

接着三句为第二层。这里**乡人与曹刿的问答,表现了曹刿卓越的见识,果敢的行为。

下面是第三层。第三层写了曹刿与鲁庄公三次对答。曹刿对鲁庄公的三条迎战依据的态度是:“必以分人”、“必以信”与人民利益无关,“必以情”对人民有好处。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准备。

接着,由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并概括段意:曹刿论述战前的*准备——取信于民。

(2)第二段写作战,可分三层。

第一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说明在鲁国方面,打的是防御战。

第二层(“公将鼓之。……齐师败绩。”)

以上说明曹刿选择反攻的有利时机。

第三层(“公将驰之……遂逐齐师。”)这里写曹刿选择追击的有利时机。

接着由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并概括段意: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

这一段写长勺之战的经过。通过“鼓”、“驰”两件事,两个“未可”、“可矣”,就生动地刻画出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情态和曹刿的从容不迫。

第二课时

1、领悟取信于民,把握有利的战机,就能以弱胜强的道理。

2、学习精心剪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背诵全文。

1、复习旧课。

(1)听写生词:伐、勺、弗、帛、轼、靡。

(2)指名背诵第一、二段。

2、讲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论战,分两层。

第一层(“既克,公问其故。”)承上启下。

第二层(“对曰……故逐之。”)曹刿总结、议论这次战争取胜的原因,点明了题意。

3、进行第二步教学:导思(领悟)。

(1)古人纪录这场战争,用“齐鲁长勺之战”为题,而后人却改用“曹刿论战”为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

提示:全篇以曹刿的言行为主组织记事材料,而记事的中心又处处落在曹刿的“谋”字和“论”字上。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庄公的“浅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做比较。

(3)鲁国以弱胜强的契机在于曹刿的善于把握战机上。你能从理论上探知曹刿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吗?

提示:一个出色的人才,应当具备德、识、才、学几方面的条件。

(4)本文记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

提示:本文的重点是写“论战”,所以三次对话,写得详细,战争过程写得略。

拓展阅读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算》练习

1. 知识技能:

(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3)通过练习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完成、小组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

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面的面积?

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算?

生在练习本中列式算小组内互相检查个别汇报

二、变式练习探索本质

件出示图片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不总有6个面,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缺少了哪个面?

生看图判断,口头回答

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下面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同们先判断是求物体地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

件出示题目

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

1.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

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算中出现错误。

3.如果木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抓审题,引导生想出利用木箱的侧面展开图进行算更简便。

生独立列式同位互相检查集体讲评

下面这道题,你们又能不能找准求哪些面,对应哪些棱呢?能准确判断地同请列出算式。

4.在木箱的四周贴上*纸,宽度是0.2米,贴这个木箱要用*纸多少平方米?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算》练习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资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算》练习生尝试列式提出审题困惑的地方了解*纸的宽实际上就是长方体的高发生了变化,长和宽都没有变

我们刚才围绕售米用地木箱,解决了4道题,这4道题有的是求5个面的面 积、有的是求1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4个面地面积,所以我们再解决有关题目地关键在于判断要求哪些面,找准与面所对应的棱。

三、检测练习巩固强化

这是同们在解决问题是出现的5种列式方法,请同们当当小老师,判断对还是错,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意见,说说理由。

件出示题目

一个橡皮擦的外包装长3厘米、宽2厘米、高0.5厘米,做这样一个外包装至少要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

(1)322+20.52 ( )

(2)(20.5+30.5)2+52 ( )

(3)322+30.5 ( )

(4)(32+30.5)2 ( )

(5)(2+0.5)23 ( )

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四、综合练习发展提高

们真不错,不仅能自己准确找到求哪些面的面积,还会对同的错误进行判断说理,那你能够用你地本领解决下面地问题吗?

件出示题目

校要给美术室重新装修,美术室长8米,宽6米,高4米。

1.工人叔叔给美术室的地面铺上地砖,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用4块地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3.粉刷室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0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至少需要涂料多少千克?

独立完成小组中进行互评、说理选取代表说说小组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准确地运用方法列式算以外,还要考虑生活地实际情况,才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

五、全小结

们,我们今天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珍珠泉

材目标】

1、会本中带着拼音的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领略珍珠泉的自然中的景象。

会本生字,熟读

一、激趣游戏,导入新,揭示

今天老师和同们一上进心玩吹泡泡的游戏(分组)。

你们发现泡泡是什么颜色吗?(五颜六色)这些泡泡是我们吹起来的,那么在泉水中也有泡泡,而那些泡泡是怎样来的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珍珠泉”。

师:这是一篇自,希望同们自己会这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把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生生字情况,了解是否已把读通顺。

三、指导朗读,了解

1、指导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三句。(出示深潭水的图片或录像)

2、你们看到了什么?能自己照样子写一写吗?

3、放录音,录像感受这一段的美。

4、生跟音乐,看录像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老师疑,生回答(夺红旗)

(以游戏的方式分两组:男、女)

1、珍珠泉给你留下的最初应像是什么?

2、当你看到这幅画时,你能自己描述出珍珠泉吗?

3、作者从哪些地方喜欢珍珠泉?

4、作者在中提出的问题你能解答出来吗?

5、写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试着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美景。

五、欣赏图画(配乐)

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说说大自然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和烦恼

提高意识,保护大自然。

七、宽带网

我国有很多神奇的泉:西藏的羊人井热泉,附近雪山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泉中却沸水翻滚,热气升腾;河北的“喷鱼泉”每年农历谷雨前后,泉口就会喷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台湾的“水火泉”更是让人惊叹不已,灰黑的泉水从岩石缝里涌出后,流进一个小池里,立即翻滚如沸水,腾起三四尺高的浓烟。这时,只要点燃一根火柴抛向水中,就能冒出火燃起来。

3、《难忘的一天》

一、欣赏歌曲创情境

首先,请同们欣赏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会唱的同可以跟唱。(通过大屏幕,播放VCD《春天的故事》)

二、认识人物导入新

1、歌曲《春天的故事》赞美了一位老人,你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件出示*80岁在北戴河的留影)

2、这是*80岁时在北戴河的留影,从照片上看,你觉得*怎样?关于*,你还知道什么?

3、这节,我们习一篇关于*的章。

4、齐读题。

三、整体感知

1、听老师把读一遍,边读边想: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因为一件什么事而难过?

2、生听后回答。

(1984年2月16日,我为*爷爷做了电子算机表演。)

3、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老师为了读好这篇章,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我就是想告诉你:要读好需下功夫。

四、读准生字会朗读

1、请同们自由朗读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事,要求读准生字生词的音。

2、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

件出示词语:

爷爷早晨连忙阳光算机

难忘队礼满意笑容各种各样)

⑴带拼音读。

⑵去掉拼音读。

3、指名接读,了解朗读情况。

师及时评价,耐心指导每一个孩子。)

4、已经能读正确了,再读流利,你有办法吗?

(多练)

5、老师有两个办法,好用不好用,咱们来试一试。

⑴嘴巴读出来的与眼睛看到的内容不是同步的,眼睛要提前往后看2--3个字,读不流利的句子反复读。

⑵注意在长句子中停顿。

(如:我为*爷爷/做了/电子算机表演。)

6、生练习。

7、指名朗读展示。

五、精读重点读出感情

1、再读三、四、五小节,边读边想:⑴“我”见到的邓爷爷什么样?⑵邓爷爷说了一句什么话?⑶“我”表演完了心情怎样?

(板书: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2、“普及”什么意思?指导生联系日常生活理解普及。

(班级里谁算机?都了就是说咱们班普及了算机。校里就你们班吗?其他班级也,就是说全校普及了算机。城区只有一个算机吗?别的校也,就是城区普及了算机。)

3、读读邓爷爷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亲切的关怀)

4、指导读好重音,读出邓爷爷的亲切关怀。

件出示:⑴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我连忙敬了个队礼。⑵开始表演了,我沉着地操纵着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5、理解“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说明了什么?

6、如果是你,怎么表示你的高兴?见到路旁的小树,你会觉得小树怎样?如果树上有一只小鸟,你会觉得小鸟怎样?

(以“我得奖了”为开头,写一段话。)

7、用愉快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8、背诵第5自然段。

六、介绍作者近况,渗透肩上的责任。

4、只有一个地球

一、创问题,谈话入题:

1、在我们的习生活中,我们还用“母亲”指代哪些事物呢?(板书题)为什么称地球是母亲呢?为什么要说“只有一个地球”?

2、出示地球图片,请生谈谈感受,描述看到地球的样子。

3、习第二自然段,读悟想象地球的“美丽壮观”。

二、引导法,激发质疑

1、谈话:同们,你们认为怎样才算懂了呢?

古人说: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读书,一定要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读懂。但习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

2、生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

3、交流质疑,随机疏理生的问题,引导生感悟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②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

③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三、深入感悟,读出自己

1、要读懂,我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叫读懂了。其实要弄清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讨来弄清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说说你读后自己是什么心情?(担心、愤怒、悲伤、伤心)

2、默读,画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字。

3、组织交流,根据生发言,随机抓住以下几点感悟:

①人类活动的围很小(第2自然段)

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第3自然段,抓“不加节制”感悟)

③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第4自然段,抓“生态灾难”感悟)

④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围内,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抓第6自然段,“40万亿公里”感悟)

四、读懂最后一段

1、面对如此脆弱的地球,我们的科家怎样呼吁的?

2、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我们的作者怎样呼吁呢?

3、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人类的过错,我们又该怎样呼吁呢?

五、倾诉读后感,小结全

1、引导生写话,播放音乐:

2、交流感悟,倾情朗读,小结结

5、桂花雨

一、读题疑,整体感知

1、导入新

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题、读题)读了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

2、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寻找答案吧,自

(出示自提纲。)

⑴ 自由读,读准字音。

⑵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过的方法理解。

⑶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自,汇报交流

1、解决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2、指名逐段读,正音。

3、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的是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引导生引用中的语句来回答: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自读,读出精彩

1、找出描写我小时侯摇桂花的部分,并开展习:

第2~6自然段:

⑴ 鼓励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 进行朗读指导:

指名生读一读,其他生进行评价。

师:你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让生充分参与)

⑶ 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了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引导生说出一、两种花名来补充。

⑷ 第三自然段写了桂花开时,正好是台风季节,母亲总是担心台风来破坏桂花。同时,还交代了桂花收回来是为了送给邻居做糕点。

⑸ 第四自然段写了桂花的香以及应当摇的原因:

习时让生闭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 第五自然段写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

引导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朗读时注意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

①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迫不及待

②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

感悟形象:

一边读一边结合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再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

⑺ 第六自然段写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导生说一说对桂花的认识)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让生读出作者对摇花乐的怀念。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⑴ 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这个句式,让生说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

⑵ 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① 摇花乐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摇桂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② 模仿写句,启发生回忆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

听到_____,我总会想起______,还有______。

五、回归整体,交流感受

1、师:以生动的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字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情,读来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美丽的桂花雨。(配乐朗读全)

2、交流阅读感受,联系古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28382.html

热门阅读

  1. 劳动节的经典祝福短信
  2. 学生期中考试没考好的检讨书
  3. 我的岗位请放心演讲稿
  4. 小班教研的活动计划
  5. 祝老公生日快乐贺卡祝福语201
  6. 个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7. 七夕的祝福语
  8. 201白露节气祝福短信精选
  9. 平安夜的简短祝福语
  10. 描写乡村风光的诗句
  11. 关于大学生暑期农村实践报告范文
  12. 读《手指》有感范文
  13. 精选历史名言推荐
  14. 关于小狗的周记范文
  15.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