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诗词鉴赏

发布时间: 2025-08-15 22:14:11

王昌龄《从军行》诗词鉴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最佳。明代王世贞认为盛唐七绝,只有他可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征戍之事。王昌龄的《从军行》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前两句描写景物,交代背景。上句点出地点“青海”,写出景物:万里浓云笼罩得雪山晦暗无光。景物中透露出战云密布,战斗频繁而激烈。下句写军队驻守的是一座远离祖国的孤城,将士时时回首远望玉门关,玉门关内就是祖国和家乡,写出将士爱国爱乡的思想情感。这些描写都是为了烘托下面的抒情。

下面两句抒发将士的壮志情怀。前句说在沙漠里已身经百战,磨破了身上的军衣;后句说不消灭敌人绝不生还。“穿”,磨破的意思;“楼兰”,西域古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楼兰阻挡通往西域的道路,袭击汉朝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遣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王。这里借用典故,“破楼兰”即消灭敌人的意思。

全诗通过远征将士的抒情,表达了将士热爱祖国、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

诗中先写景物,暗喻战争的残酷频繁和将士的爱国爱乡,以烘托下文。接着以直言抒情写出了将士英勇无畏,百战不疲,誓灭敌人的爱国豪壮情怀,把全诗推向**,唱出了爱国主义的战歌,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

拓展阅读

1、其四翻译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队伍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中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中泛指当时**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与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中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与孤城遥遥相对的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中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中。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相关材料

唐代边塞的读者,往往因为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中,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中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2、关于雨水节气经典分析

一壶天下雨水,南甜了,北咸了,一壶天上雷声,西风往北,这月泥泞不堪,这月还是故乡,云里也难安,梦里孤魂草字芳,文不答意,武不能安良,还是未等,乡里荷花开落,夜里静思南方的南方,曾是我不懂的鸟语花香,原来北方没有思念她。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雨水节气经典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人对于雨水节气的佳作不少,你了解的有哪些呢?

这两日进入雨水节气。“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故名雨水。”这样的节气让你想到了哪首古呢?我想到的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你呢?

减字木兰花(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教正月半。

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

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春寒(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初夏(陆游)

梅子生仁已带酸,楝花堕地尚微寒。

室无长物惟空榻,头不加巾但小冠。

蚕簇倚墙丝盎起,稻秧经雨水陂宽。

效原清润身差健,剩欲闲游一跨鞍。

减字木兰花(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渔父/渔父(蒲寿宬)

岩下无心云自飞。塘边足雨水初肥。龟曳尾,绿毛衣。荷盘无数尔安归。

野步(齐己)

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入塞(安石)

荒云凉雨水悠悠,

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泪,

回身却望塞南流!

入塞(安石)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吹休。

尚有燕人数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3、五律咏蝴蝶范文

清风斋主(张靖韵)

寒微终羽化①,

遗世舞轻纱②。

渴饮枝间露 ,

饥餐叶下花③。

洪炉惊梦蝶④,

野灶扰啼鸦⑤。

惜逐狂蜂去⑥,

生怜骨委沙⑦。

释义:

寒微:原指家世、出身贫苦地位低下。此指蝴蝶生命变化特征;

羽化:道教徒 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得道飞升称作羽化;也指思想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大境界的状态。蝴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即蝴蝶)。卵到蛹变化及至为成虫,身体组织经过复杂的变化,因而成虫的形态构造称为羽化。蝴蝶羽化虽非成仙得道,却是象征生命境界和生活状态的一种提升。此处指,低位的低微,经历很多艰难的蜕变过程逐步变化为美丽的化身。

②、 遗世,原指遗弃世间之事,常说明人的离世隐居,修仙学道。引申为世上少有。蝴蝶以其绚丽众多的色彩和优美的飞舞姿态得到人们的钟爱,此处指其独特独有的舞姿。

③、蝴蝶的生活习性成虫以花蜜为食物,有的品种也吸食树汁、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等。在此是指蝴蝶的生活习性,意为其自身的冰清高洁。

④、洪炉:原指大火炉,比喻锻炼人的环境。也比喻天地,造化等。此指俗世的主流环境。

梦蝶:引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庄生梦蝶寓言就描绘他自己梦见变成一只蝴蝶,欣然自得,轻松舒畅地自由飞翔,完全忘记人世间的烦恼。梦醒后一直栩栩如生浮现在眼前。寓意在阐述物我两忘,不以世事扰乱心神,追求逍遥自由的哲学思想。原表示人生原属虚幻思想的两种境界,即真实和幻觉。后多为人生感悟和体验,多用来抒发恬淡闲适,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

此处用意则为纷乱的俗世环境扰乱了蝴蝶本为逍遥自在的生活。

⑤、野灶: 山野人家的炉灶,此处借用为逃离俗世的环境,

啼鸦:指鼓噪,形容纷乱。乌鸦"象征衰败荒凉的情境和悲慨之感,也有俗客庸夫之意。此比喻社会主流的浮躁,

此处用意则为,想逃离俗世寻求自由自在也会被主流纷乱的啼鸦所*,不得安宁。

⑥、狂蜂,轻薄之流。

⑦、生怜骨委沙,是纳兰《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的借用, 生,这里是“非常”的意思,而“玉骨委尘沙”既可以指女子之死,也可以指柳絮沾泥,或者是雪花落地等意象;尘沙,指尘埃与沙土,比喻污浊。委,则是托付,丢弃之意。 此句两句则为轻易舍弃自身的冰清玉洁,忘却一生的艰辛磨难后的羽化,追逐轻薄之流,把自己一生的高洁在最辉煌的时候葬送,实在令人怜惜。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难道不也是诸多人的悲哀么?

2013年9月18日张靖韵,

点击查看更多王昌龄《从军行》诗词鉴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4876.html

热门阅读

  1. 认识脐橙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
  2. 大班语言活动《礼物说课稿》教案
  3. 创意的生日祝福语精选
  4. 他们需要关爱教案
  5. 公司员工年终总结会上发言稿范文
  6. 处暑节气短信祝福语201
  7.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我们的手》优秀教学设计
  8. 关于落叶的唯美诗句
  9. 《珍妮姑娘》读后感
  10. 汽车配件购销合同
  11. 201世界气象日祝福语短信:关注气象送关爱
  12. 幼儿园鸡年祝福语
  13. 201年鸡年大年三十除夕夜祝福语
  14. 重阳节祝福短信集锦
  15. 清溪行·清溪清我心原文及赏析
  16. 你就是我生命的传奇诗歌
  17. 三毛的成长故事
  18. 教学论跨学科的理论发展论文
  19. 2016年送女友温馨元宵节祝福语
  20. 鼓励自己努力的正能量语录
  21.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22. 2016金工实习心得体会
  23. 平安夜暖心祝福语大全
  24.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
  25. 2016年浅谈爱岗敬业心得体会
  26. 爱人的爱情诗歌
  27.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优秀教学设计
  28. 经典散文诗歌
  2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论文
  30. 中学生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
  31. 历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32. 关于教师节的祝福怎么写
  33. 优秀的施工生产实习报告
  34. 产品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35. 201教师给孩子的幼儿园大班毕业祝福语
  36. 朋友生日贺卡祝福语精选
  37. 《乡愁》教案苏教版
  38. 大班3月份月计划
  39. 以遇见为话题的记叙文
  40. 12岁的生日祝福语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