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乖乖小班故事说课稿范文
一、设计意图:
曾听到我班一位家长忧虑的说:“怎么得了,现在坏人真猖狂,到处拐卖孩子。我家小孩小,不可能天天陪伴着呀。……”家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思索。是啊,幼儿年龄小,无辨别是非好坏能力,无防范意识,很容易上当。针对这个事实,我决定培养幼儿初浅的自我保护能力,于是,生成了此次故事活动。为什么要选择《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呢?因为它浅显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的目标是:“要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要注意倾听同伴讲话,并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因此,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培养目标①在听听、看看、议议、讲讲中熟悉、理解故事内容。②学习听同伴讲话,并大胆地回答问题。③初步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渗透目标:引导幼儿提高警惕,不上当。
三、活动准备:
生成课程的教育观指出:“调动幼儿积极性,要创设一个轻松,能使幼儿接纳的良好环境。”为此,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投影仪、课件、礼物
四、教法与学法:
生成课程要求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孩子是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以前我们谈到“自主探索”,总是下意识地与操作性强的科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其实我认为,思维上的探索比行动更可贵、更重要。本次活动中,我着重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思维,并尝试引入教研活动中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即“以人为本”。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适当启发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想出的办法;活动后,在幼儿园选择活动区进行表演,在家与父母进行谈话交流等延伸活动。
五、活动程序:
开始部分:观察、激发兴趣—让幼儿观看画面。通过观看画面使他们对故事有个初浅认识,了解故事中有哪些动物。
基本部分:
1、启发提问—①教师讲述故事。通过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述,让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记住主要情节,理解内容。
②完整欣赏。通过课件让幼儿进行欣赏,学习简单的模仿说话,加深印象,发展美感。
2、经验交流—参与式讨论。①如果你是聪明的小兔子,还会想出其他什么办法赶走坏蛋。②当你一个人在家有坏人来时你会怎么办?
结束部分:分享—我们为小兔子想了这么多好办法,他给我们送了好吃的点心,我们到外面边晒太阳边分享点心好吗?带孩子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六、延伸活动:
《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因此,延伸活动①孩子在幼儿园表演区进行表演。②在家知道父母的电话号码。③成人教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范意识。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思考,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拓展阅读
1、小说故事征文稿子范文推荐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就是人类的生命,书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每天一回家就放下书包,“刷刷”地把作业写完。我写完作业后,拿起一本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会经常为故事中的人物命运牵肠挂肚,有时我会看得如痴如醉,有时我会浮想联翩,又有时我会为主角受了伤,受了欺凌而感到难过。每次我要去别人家吃饭或去超市买东西时我都会拿上几本书,爱不释手,然后我会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一当我有空闲时,我都会拿出几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每次一读书都会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因为书让我从一个无知小孩变成一个懂许多道理的大孩子。
我读过很多的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散文选》等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绿野仙踪》这本书,到现在我对这本书仍记忆犹新。《绿野仙踪》讲得是一位小女孩被龙卷风吹到一个莫名奇妙的地方,然后她在寻找家乡时,遇到了一个需要大脑的稻草人和一个(**)需要心的机器人,还有一只需要勇气的大狮子。它们一起历经重重困难,最后它们四个都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愿望的故事。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每一个人不管受到怎样的磨难,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一直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前进,就能完成自己梦寐以求的心愿。我要学习他们这种不惧任何困难的品质。
书不只是我们的朋友,也是关心我们的家人。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如春雨送伞;书如夏天凉风;书如秋天果实;书如冬天送炭。
2、小说故事征文稿子范文推荐
在暑假里,老师要求读三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写读后感、读书笔记。因为我酷爱读书,所以,一个暑假我就读了二十本书。这些书里,我最最喜欢的就是班级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形象地描绘了班里发生的许多事情。另外,我还喜欢看四大名著,我已经读了一本《西游记》。书,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书中,故事的情节出神入化。在书中畅游,在书中,了解国家大事;在书中,了解我们不知道的知识。我最喜欢的几本书是:《我是马小跳》、《笑猫日记》这些适合我们看的书。有时,我还会把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给记在一个漂亮的记录本上。有些书能让你开怀大笑,有些书能让你悲喜交加,有些书能让你痛苦……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看来,生活中还真的不能少了书啊!
有一次,我晚上八点在看《我是马小跳》这本书,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有听见,就连上厕所我都要带着书去。大约在十一点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忽然,我又看见枕头旁边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我这才想起来,原来上次只看了一半就睡着了。我有捧起了书,直看到了十二点半。咦,我今天怎么不困呢?我又拿起了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是,正好妈妈有点饿,出来拿个面包吃,才看见我的屋子里有亮光,过去一看,我正在读书——我被逮了个正着。我害怕地不敢睁开眼睛看妈妈,谁知,妈妈却说:“饿吗?一天就光顾着看书,一口饭都没有吃。”我也觉得肚子在说:“主人,一天都没吃饭,我都饿扁了!”我只好走出去,吃了饭,我突然觉得这一顿饭比往常的饭都要香。
妈妈说,在厕所看书,光线太暗,对眼睛不好,所以,一直都不让我在厕所里看书。
我常常想:如果我长大了成为一位大文豪,那该多好啊!但是,这也就是做白日梦罢了。
我希望,我的这个梦想会实现。
3、小说故事征文稿子范文推荐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奶奶的这句名言,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
每天晚上妈妈在我临睡前都会给我讲睡前故事,她翻着那些连环画,而我却瞪着眼睛,看着上面的图画,充满好奇地瞧着,因为这前面的图画使我对书中的神秘充满了向往。渐渐地妈妈讲得我不够听了,所以我央求妈妈再为我讲一点,可妈妈讲的还不能满足我心中的要求,我便用自己胖嘟嘟的小手去看翻那本连环画。其实那时候的我不识字,所以把书拿反了也不知道,我还是津津有味地看着书中鲜艳的插图。
当我进入幼儿园阶段,我越来越喜欢看书了,当时的我已经认识了许多字,不需要妈妈为我讲故事了,我如同一只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而且我看的书也越来越深了,慢慢地我进入了童话王国,左手牵着白雪公主,右手牵着灰姑娘,后面跟着一群可爱的小矮人。美人鱼、丑小鸭等等……《白雪公主》里面那美丽又善良的白雪公主和可爱的小矮人让我笑声不断,而那恶毒的王后气得我咬牙切齿;《丑小鸭》里,最后变成了白天鹅,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低年级段,我放下了不知看了多少遍的童话书,看起了科普书。一本本科普书中,有许多易懂的词语,还有几页精美的图画,读起来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从书中我知道了声音是如何形成的……我在书中漫步,尽情吸取着里面无穷的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科普书已经不满足于我,现在的我开始阅读一本本名著:《西游记》、《水浒传》我像一匹饿狼如饥似渴地读着,里面有曲折的情节,离奇的故事把我带到书的海洋里,接受书的熏陶。我还读过一本本历史书,里面写着一位位英雄的壮举,xxx、xxx……看到了一个个不一样的中国。书是那般的神奇,把江河大地一件件事件都记载了下来。
现在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只要我一天没看书,就感到全身空荡荡的,没吃饭一样。现在我的书已经摆满了整个书架,连书柜也摆满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它使人的内心充满情感,让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的确,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和阳光一样,我们每个人的成才都离不开书籍。我爱书,爱得彻底,书知识的海洋!
4、小说故事征文稿子范文推荐
书,是我的精神伙伴,遇到它,是三岁的事了。
那时候,正是赖在妈妈怀里的年龄,妈妈总是用歌一般的声音将我引入童话的仙境。于是,《小红帽》《三只小猪》《狼和小羊》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便成了我最初的伙伴。
很快,我便不满足于听妈妈读童话了,我在五岁时,已经开始靠认拼音自主阅读,注音版的《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爱丽丝漫游奇境》等,都为我带来了无限乐趣。
在阅读这一兴趣的影响下,我的'认字水平已远远地超出了同龄的小朋友,我的阅读量也在增加。书柜里,成套的书籍不出一年就会翻新。二年级是郑渊洁的系列,三年级是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四年级是黄蓓佳的“肖晓”和“金铃”和沈石溪的各种动物小说,我走进书中,与他们相遇,共同度过一段美好。
五年级,还有同学仍沉浸在杨红樱的童话中,我已在回味“原著版”四大名著。无论是礼贤下士的刘备,济人于急的宋江,还是红颜薄命的林黛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无不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也就是在五年级,我开始在冬天“深夜窃读”,被子一蒙,打着家里唯一一支手电读上几十分钟的书。有一次,实在闷得厉害,我关关了手电合上书,把身子从旁边探出被子凉快一下,不知怎的就睡着了,第二天,高烧不退。恰巧是星期六,我也就停了课,让妈妈照料着。虽然咳嗽、头疼,但我还是很高兴的:有理由不做事光看书了。
阅读也给我带来了益处: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得到了不少故事的积累和写作的经验。每逢春节团聚,小我两岁的表弟总会全神贯注地听我讲故事呢!我也曾试着以写小说的方式讲了个故事《南极》,表弟仍是我的“忠实听众”。
步入初中,课余时间缩短了,但我依旧会与阅读相伴,永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