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正确刷牙的教学教案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尝试沿着一条线段自上而下地画短线,初步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活动资源:牙刷一把、画纸、蜡笔。
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牙的?(告诉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们,牙刷是什么样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师小结: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刷毛的画法。
(1)“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啊?”教师出示一张画好牙刷但是没有刷毛的画纸。
(2)讨论“我们来帮助小牙刷画上刷毛吧!谁有好办法?”(请幼儿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出来)
(3)教师示范“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队,一根一根靠得紧”
(4)再请小朋友上前来画,教师给予指导:刷毛不要画得太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刘老师这里有好多没有刷毛的牙刷,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添画上牙刷毛吧!
2、鼓励大胆作画,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
3、指导幼儿画牙刷毛时,要从上往下、从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画,要画得多、画得紧密。
四、引导评价
1、互相欣赏作品
2、教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画了这么多漂亮的牙刷。我们一起来刷刷牙吧。(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爱刷牙》的音乐律动。
附:天天刷牙好
小牙刷,手中拿,
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
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养成教育随笔正确洗手洗脸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从小班做起,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为了确保幼儿身体健康,病从口入,养成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就特别重要。特别在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刚从每个家庭接触到集体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新奇,总会摸摸这儿,摸摸哪儿,以往在家庭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总会拉着小手,亲子代劳洗干净搽干净,而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老师不可能以一个一个拉着手亲自洗,那么怎样让幼儿养成吃饭前,如厕后自觉洗手,洗干净手就要看老师的教育智慧了。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榜样激励法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是很难起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如:“瞧,小语的小手洗得多干净”、“看,浩浩洗手地样子真能干”,如此等等,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应做到嘴勤,及时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二、营造洗手池的环境
为孩子营造洗手池的环境,贴上洗手的步骤(洗手六步法)和可爱的卡通图案,如:用幼儿喜欢的小白兔鼓励他,以连环画的形式张贴:小白兔最喜欢干净的小朋友,如果你用脏手喂小白兔,细*会钻进小白兔肚子里,他会怎么样?让孩子喜欢幼儿园的洗手池的同时每次入厕,吃饭前洗手时都能看看、想想。
三、设置我的小手真干净评比活动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我就发挥了小红花的作用,设置了我的小手真干净评比活动,用红花鼓励幼儿的进步。
四、儿歌的妙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打开水龙头,小手湿一湿。关上水龙头,香皂抹一抹。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大拇指头转一转,手心挠痒痒,最后冲洗小手碗。打开水龙头,小手冲干净。关起水龙头,拿起小毛巾,擦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当然,他们有时也会遗忘,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反复训练。
五、在游戏中学习、练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养成了幼儿洗完手把手差干的好习惯!
六、家园共育、达成共识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为了使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册、个别交谈等形式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使家长们意识到“家长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家长们应为孩子起到身教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纲要》“共同生活”小班中提出“幼儿学习洗手、洗脸,有一定的独立性”,“病从口入”是人人皆知的卫生道理,因此,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从儿时做起尤为重要。手、口动作频繁,是幼儿期的年龄特点,手经常接触到外界的各种物体,最易受到污染,幼儿在不经意间,易将不洁东西吃进体内而生病。鉴于此,我在随机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勤洗手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因此,在小班初期组织专门的集体教育活动对幼儿开展健康教育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本次活动抓住幼儿的兴趣,采用图片、步骤图、动画片、儿歌等直观形象的手段,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学习洗手的步骤,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开始,我以幼儿洗手的照片直接进入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为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我尽量避免自己一人说教的形式,首先是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尽管幼儿只会搓搓手心、搓搓手背,但是我还是让孩子们上来演示给大家看,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后,通过观看洗手步骤图、念儿歌、听“洗手歌”来感知洗手的正确方法。在感知的过程中我与幼儿一起空手进行洗手练习。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做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得以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在这里,教师更关注的是幼儿洗手操作练习的过程,而不是操作的结果,允许幼儿在洗手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再引导他们关注洗手的步骤图,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是洗手,此环节我为幼儿创设了学洗手的操作活动,由于第二个环节引导和讲解非常细致,前期准备工作也很充分,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所以孩子们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来洗手了。
“啦啦啦,我爱洗手,啦啦啦。”“泡泡飞,手心搓搓,泡泡飞。”“泡泡飞,手背搓搓,泡泡飞。”“洗洗手,身体健康,洗洗手。”走过小一班,总能听到那熟悉的儿歌声,看着宝贝们养成爱洗手的好习惯,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首好听的儿歌是我教给他们的。
记得刚开学时,我们班好多孩子都没有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到盥洗室洗手时也会弄湿袖子,有的甚至**都弄湿了,更头痛的是孩子们把厕所弄得到处都是水,还在厕所里玩水,打起了水仗。
洗手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们好好洗手呢?
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洗手,知道洗手的时候不能浪费水,还学会了每次洗完手后在水池里把手甩干,不让水滴在地上。
许多良好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教师和家长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创设良好环境,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今天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进入厕所去洗手时,把水龙头开的很大,而且洗完手之后把手甩在了地上。于是我在小朋友们都洗好手之后,让小朋友们先来说一说手应该怎么洗,洗好手之后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把小手变的干干净净的。
有的小朋友说、:“我们要用水把手洗干净。”有的说:“我们洗好手之后要用毛巾擦干净。”我听之后对小朋友们说:“你们说的都对,但是说的不完整,现在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洗手。”
手是我把准备好的装有水的脸盆、毛巾和肥皂拿了出来问:“现在老师手拿的是什么呀?”“肥皂。”“哦,是肥皂,老师这里没有水龙头,那么老师就用脸盆里的水来洗手,现在看老师是怎么洗手的,等等我要让小朋友们自己也去洗手,看看小朋友们有没有按老师的方法在洗手。我们先把手淋湿,在淋湿手的时候我们要把水龙头开的小一点,然后我们擦上肥皂,我们要用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我们的小手要一只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要一个一个的转,全部要转一下。接着我们要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我们的小手碗也要搓一搓最后我们要把小手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洗好小手之后我们要关闭水龙头,再用干净的毛巾擦。看洗楚了吗,现在我要让小朋友自己也去洗一下小了。”
之后我看到小朋友们不在像刚刚那样在玩水或是把水开的很大了,但我知道这是暂时,在以后的时间里,老师应该经常提醒幼儿,让他们记住,小手是怎么样洗的。
每个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不会自己动手做的,都需要老师的帮助,或者说,老师的示范帮助。特别是三岁之前的小朋友刚刚入托,自理能力比较差,但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对于一些行为的培养,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具体的方法和步骤,配合简单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动作要领,可以编成儿歌、顺口溜,让幼儿去模仿。
比如洗手这件事情。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东西。对于幼儿来说,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孩子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打湿,拍打水花,甚至把衣服弄湿,心不在焉地玩耍,不知道何时何样才算是把手洗好了。
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用简短精炼的词句把洗手的正确方法示范给幼儿。
1、卷袖口,洗手心、手背。
2、擦香皂、搓手心,脏水全部冲光光。
3、再毛巾擦手手,挂好毛巾好宝宝。
教师示范后再让幼儿认真练习,记住顺序和步骤并反复巩固。比如饭前洗手,上厕所后洗手,户外活动洗手等等。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朋友就会牢牢掌握住洗手的基本方法了。
这种方法寓教于乐,特别适合还处在玩耍年龄段的幼童,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以上就是随笔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养成教育随笔正确洗手洗脸》,感谢大家的浏览。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2、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学习活动《公共汽车的秘密》教案
1、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设计出各种汽车,并会用多余的材料添加汽车的车窗和门等。
2、能用双色刷色,并会用辅助材料添加背景。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1、各种汽车玩具,如卡车、轿车、公共汽车等。
2、颜料、有孩子事先剪好的图形等。
1、通过玩具汽车,引起幼儿兴趣。
(1)笛笛笛,谁来了?(出示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什么样的呀?(请孩子仔细观察,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如公共汽车有长长的身子,有圆圆的轮子等。)
(2)这又是什么车呀?(小轿车)小轿车有时什么样的呀?(请孩子通过与公共汽车比较来说说。)
2、引导孩子拼一拼,让孩子感受感受各图形间的连接。 [page]
(1)那你们喜欢汽车吗?老师就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图形,让我们自己来拼一拼,拼出各种不同的汽车。
(2)在幼儿拼搭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图形与图形的连接,轮子的摆放等。
(3)交流:请孩子上台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拼出的什么车,并引导孩子图形间的重叠。
3、通过范画,帮助孩子学习操作的过程。
(1)交代要求让孩子学习双色刷的方法,并引导孩子观察背景的添加。
(2)操作,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图形与图形的连接。)
4、游戏“开汽车”
小司机们,你们的汽车刷好了吗?让我们开着我们的小汽车让大家欣赏一下吧!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3、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学习活动《公共汽车的秘密》教案
1、观察公共汽车上不同的数字、标记和设施,初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的关系。
2、培养幼儿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1、各种照片(含有数字、标记、设施等)
2、PPT(救生锤、灭火器的图片);录像(842路发生火灾的情景)
一、互相交流调查表
这两天我们小朋友都去调查了公共汽车上的秘密,你把你调查的内容和同伴说说。
二、交流分享
现在请你说说你发现公共汽车上有哪些秘密?
辅助提问:公共汽车车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你还看到公共汽车上有哪些数字?(教师根据幼儿说的以照片形式归纳整理)
小结:公共汽车上有许多的数字、标记和设施,它们都表示不同的意思。
三、拓展经验
1、看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了解逃生锤和灭火器的用处)
2、请你们看段录像,发生了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办?
3、在公共汽车上还会发生哪些事情?你会想什么办法解决?
小结: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的时候,如果碰到突发事情一定要想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推荐理由:本节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两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融入了整个活动中,让孩子知道在公共汽车上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其实幼儿对乘公共汽车的经验还是很少的,他们对公共汽车的外观能认识,但是对公共汽车上的一些可以保护我们自身安全的设施、标记不是很清楚,如逃生锤、灭火器、扶手等设施;禁止吸烟、禁止手扶的标志等,通过活动中的讨论让幼儿懂得这些设施和标记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为人们所用,保护人们的安全。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