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的意象

发布时间: 2025-08-31 12:15:04

海子诗歌的意象

关于海子诗歌的意象相关内容,大家来阅读参考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意象是现代诗的基本艺术符号。它是诗人感性、知性和客观物体在瞬间的综合。意象即来源于诗人深刻的感*,又来源于诗人精神深处的紧张和震动。因此,通过对诗歌意象构成系统的深入分析,既可以触摸诗人内在的生命律动,亦可以感受诗歌自身的艺术张力。作家常用的意象一般是有固定指向的,有一个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原则,即使有所变化,也是有据可寻的。作为抒情诗人的海子,他不仅有意识的建立了一套诗歌中空间上的精神模型(注释1),还有意识的建立了一套诗歌中意象的空间模型。这个模型与诗人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密不可分。其中包含的诸如“麦子、麦地、太阳、远方、大海”等意象引领了相当多诗人的创作。意象空间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诗歌中重要的意象;二是这些重要意象间的相互关系。

任何诗人都有常用的意象和语言表述方式,具体到海子,他的诗歌中的意象基本上是超验的,甚至是神话的。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与海子的生活经验有关,纵观海子一生,他的生活经验其实并不复杂,对世界的经验大都出于阅读和思考。笔者试图对这些超验的意象进行分析,通过透视其意象的空间,分析意象和它所承载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海子诗歌的解读提出一种可能。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作,本文所做的只是一个开头,即选择重要意象并进行分析,为描述海子短诗中的意象空间做一个浅尝辄止的研究。在这之后更加深入的工作,如清理意象间的关系、把意象间的冲突与海子整个诗歌创作相映和、以意象空间作为切入点解读具体文本等将会是更有挑战性任务。

2、海子诗歌的意象并非支离散碎,其中有着贯穿始终的主题意象,这一点已为不少有识之士所肯定。如在《试论海子的诗歌创作》一文中,邹建军指出海子的诗是“既有闪光意象的诗句而又有完整结构的艺术生命体”(注释2)。邹建军认为海子诗歌中主要的意象是“麦子”(注释3),奚密和王一川分别认为“火”或“远方”是主要意象。与这些观点不同的是,北大的洪子诚老师认为海子的主题意象并非单一,“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是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注释4)。限于文学史的篇幅,洪子诚老师没有给出意象的具体的分析,也没有明确指出这些具体意象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这段论述中却表明了对海子诗歌的分析不应局限于某些个别意象、以个别意象作为海子诗歌核心和主题的立场。“原型意味”则包含了“派生、衍生、延续、发展、反叛”等含义,暗示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这些意象。海子的语言具有一种“元素”的特征,他总是直捣事物的核心,并且总是让语言保持“湿润”的开放状态,使之相互呼应,这时诗中的每一个“元素”也就不只是他本身,而是一种巨大而本质化的象征的一部分。

正如基本词汇反映了文化的特质,诗歌中的基本意象也是抒情的诗歌的基础,是构成意象空间的基本元素。基本词汇的特点是出现的频率高,在整个作品中是持久而稳定的,他是话语的骨架和核心。基本意象的判定也可以以此作为依据。通过不断的阅读,很多元素性质的单词单字会比较清晰的留在读者大脑中,但是阅读本身就是带有偏向性的,很难避免对某些词汇的偏爱而对其他词汇的不以为意;很可能某一类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人心,而另一也应该重视的意象却被有意识的放到了次席。为了避免这样的无意识的“误读”,本文在分析的过程中采取了“统计词频”的办法,即计算常见单字、单词在海子抒情诗歌中出现的频度,来确认那些意象是重要的,带有根本性质的。

以长诗《土地》的创作开始(1986年8月)和《诗学:一分提纲》的第五篇《朝霞》的完成(1987年10月17日)为界,我将海子的抒情诗创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特点“是爱、是水,属母性”;后期“是暴力、是火,属父性”(注释5)。海子是完成了一个自由抒情诗人,到一个哲理化的抒情诗人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核心是对自己在诗歌写作序列上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这种转变和当时社会的普遍文化、思想状况有关(1986、1987年的特殊历史事件),由于个人经验问题,本文舍弃从这个角度对海子诗歌转型原因的分析。

我从前期和后期分别随机选出了100首左右的抒情短诗作品(作品篇目请参阅附录一),作为分析的依据。经过计算机统计得出了所有单字和单词使用频率的结果(计算机分析得出的具体结果请参阅附录二)。下面我简单的对频繁出现的一些词汇做一个简述,我希望以这种方式排列出来的意象能够更加真实和公正的说明一些问题。

3、这200首诗共有38582个字符,排在第一位的是“的”字,2175次,第二位的是“我”字,794次。虽然在几乎所有用汉字书写的文学作品中,“我”字的出现频率也应该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在海子诗歌中“我”字的出现频率和次数仍然要相对高于同期很多的诗歌作品。人称代词“我”(第一人称)、“你”(第二人称)、“他”(第三人称)中,第一人称“我”占有*主导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海子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抒情的诗歌本质所赐,而且也暗示了海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仍然会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出现。海子的写作立场是个人主义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以个体生命的感受为写诗的基本依据,“我”代表的是文化和精神的立场,而非之前朦胧诗中的“大我”。

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仅指对我们分析意象有帮助的名词)是“水”,在所有参与统计的诗篇中工出现了84次。与“水”有关的名次中,“河流”出现了32次,“河”出现了24次,“太平洋”出现了21次,“河水”出现了20次,“海”出现了18次,“海水”出现了15次。“水”这一类事物被海子反复书写,以各种面貌和气质出现,就连海子的笔名也是与水有关的,不能不说,这类意象也许是海子意象空间里面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和“水”出现次数几乎相同的名次是“地”,出现了83次(不包括作为助词的“地”)。“大地”出现了47次,“土地”出现了14次,显然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

使用次数最多的形容词是一个非常柔和而又充满色彩的词——“美丽”,出现了82次,“美”出现了9次。虽然“美丽”也许本意不一定是在说美丽,但这一形容词的频繁出现也许真是海子心理状态的某种体现。出现了36次的“幸福”也有这个意味。至少在表面上,“美”在与恶和暴力的较量上,暂时占了上风。

第三个频率最高的名次不是我们熟悉的麦子、麦地、黑夜等,而是“马”,出现了72次,“马匹”出现了9次。海子本人曾经说过,马是“大地的表情符号”(注释6),但是显然,这一意象还有其他含义。“马”是除了人以外,海子短诗中出现最多的生命体。在稍后的论述中,这将是进入海子诗歌意象模型的一个切入点。

然后是“灯”,64次,“太阳”,63次,“月亮”,61次,“月”,27次,“火”,57次。这四者都是发光的物体,“光”的源头,而且出现的频率几乎相同,因此我在意象提取的时候把他们归在一起。显然这四者之间也存在着质的差别。从日常的角度看来,虽然都是发光体,但是他们发光的方式是不同的:“灯”的光亮显然无法与日月相提并论;“太阳”和“月亮”分别照耀了白天和夜晚,太阳更多是以强势的姿态出现,月亮则出现在“黑夜从你内部上升”的夜晚,以柔和的姿态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说,月亮的光芒也是太阳赐予的。“火”是光源,也是光的创造者,我们也可以说,“火”的来源正是“灯”、“太阳”和“月”这些实体。与此有关的,“光”出现了16次,“光芒”出现了9次。

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村庄”了,共出现了64次,“乡村”出现了6次,“村”作为单字出现了4次,村落出现了3次,“村子”出现了2次,“村镇”出现了1次。海子在乡村呆了生命的大部分时光,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在他有限的生活经历中,农村是海子生命和精神的起点在他的抒情短诗中,以农村作为背景、以农民的身份出现、以农村中的元素(如粮食、田地、收割等)为对象的抒情比比皆是。他自己也曾经以“农民的儿子”自居。农村是海子抒情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天空”也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意象,出现了60次。天空的性质中应该包含诸如遥远、笼罩等意味,也在某些时候成了创世者的代名词。但是天空的含义和地位*不同于“远”、“*”和“王”,它们的意义在不可避免的交叉同时,也在作品中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出现。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海子的意象空间中某些事物也许会暂时穿上其他意象的外衣,甚至经常以他种身份出现,这就涉及到分析的策略问题:我的论述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这些偶尔的冒充者进行鉴别,尽量呈现的是一个清晰而非囫囵吞枣的整体结构。

女性象征的“她”,52次;“姐妹”,37次;“少女”,35次;“女儿”,28次;“女”,25次;“女人”,17次;“女神”,8次;“妇女”,6次;“闺女”,2次;“仙女”,2次;“处女”,2次。还有诸如女孩子等,不一一而足。其他还有“母亲”,36次;“妈妈”,8次,“妻子”,16次。有趣的是,这么多女性形象中,代表纯洁女性形象的“少女”、“女儿”等出现次数很多,其次就是有生养意味的“母亲”、“妈妈”。除了这两种女性形象,其他类型诸如代表不洁的“妓(ji)女”、代表关系亲密却没有更多身体接触的的“女友”、“女朋友”、代表母系氏族核心的“祖母”等确实极少出现。这表明海子对女性关系仍然是单纯的,也是非常依赖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视海子心目中的女性的形象,应该是单纯的,纯洁的,又具有母性的。他对女性的热爱是类似于博爱的精神爱怜。在某些作品中,女性的的形象其实正式诗人自己的影子,透露出海子身上鲜明的女性气质和恋母情结的倾向。

“诗”和“诗人”都出现了51次,除了特殊的指代,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词应该没有包含更多的含义。

时间和季节在海子短诗中一般也有比较清晰的展示,这种轮转含盖各个时间断,比如昼夜的交替,12个月的轮转,四季的更迭等。对季节来说,“春天”出现了46次,“夏天”出现了5次,“秋天”和“秋”共出现了58次,“冬天”和“冬”共出现了15次。显然,海子更加愿意阐释“春”——生命开始的季节和“秋”——收获的季节,而对热烈但相对缺乏内在张力的“夏”缺乏兴趣,“冬天”出现的频率虽然不高,但是海子后期的作品中有大量是把场景定为在雪中。对月份来说,“五月”出现了6次,“八月”出现了10次,“九月”出现了4次,“十月”出现了6次,其他月份没有出现。这也基本说明了海子对春秋的偏爱。至于“黑夜”、“白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词语更是不胜枚举,相对来说,“夜晚”、“黑夜”的出现频率要高一些。但是海子重视时间的本意似乎并不是要把说明诗歌写作的时间或者诗歌内容发生的时间,他的时间概念其实是作为一种情绪出现,给诗歌的背景定下一个基调。

真正属于“轮转”并且经常出现,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应该是昼夜的交替,如《黎明:一首小诗》、《日出》等是写从黑夜转入白天那一刻,是清晨,是太阳生气的时刻,是用阳光洗涤黑暗,以火灼烧万物的时刻。更多的是黄昏之后,夜晚来临,万物沉寂于黑夜的描写。单是“今夜”一词就出现了22次,“黑夜”这一意象在海子诗歌意象空间中是非常底层的东西,包含的内容要比“白天”丰富,这一点我在后面会加以说明。还有一些是描写从黎明到夜晚的,比如《幸福的一日》等。

“草原”,43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意象,草原在海子诗歌中,似乎总是处在被“经过”的地位,如“我只身打马过草原”(《九月》,而且出现的时间比较集中,大约就是海子和友人漫游青海前后。

“雪”和“粮食”是海子后期中非常常见的意象,与此类似的还有野花、桃花等。海子很喜欢把一个题材写出一个序列,比如桃花这个意象集中出现在海子晚期的创作中。

其他我比较重视的意象还有“家”(“家园”、“家乡”“家庭”等),“鸟”(“鹏”、“鹰”等),“树”(“柿子树”、“杨树”、“树林”等),在此我就不一一罗列。

以上是列出的意象是根据统计,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这个次数并不是单独某个词汇某个字出现的次数,而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含义的某一类词汇,从这里面我可以直观地看到海子大量使用的究竟是哪些意象。

上面我已经从海子短诗中提取了一定数量的重要意象元素,当然重要元素不一定出现的次数就会最多,但是出现比较多的意象元素一定是重要的。在这些意象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意象有“乡村”、“远方”、“马”、“鸟”、“土地”、“太阳”、“黑夜”等。这些意象被使用的频率很高,并且贯穿了海子全部的诗歌创作。前面已经提到,海子诗歌中核心意象并非某个单一的意象(元素),而是一些重要意象元素的组合。在一些互相牵掣、延续、发展、反驳之中,意象元素有机的结合构成了一个意象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内部是运动的,海子诗歌中的抒情正是以意象空间“运动”这一特性作为抒情的切入和依据。海子在抒情短诗中创造了这个意象空间,因此,还原再现这一意象空间便为解读海子诗歌提供了可能。下面,我将对这些海子短诗中比较底层的意象进行一个简单的解读。

拓展阅读

1、颂蓝色的大儿童

在梦的星光下,

有一片心;

有一块无垠的绿洲,

长满了原始的青苔。

这里的花儿四季常开,

偶尔会有几片雪飘下来;

这里的阳光无处不在,

有时细雨也会伴着朦胧的月入梦徘徊。

这里有纯净的空气,

各种动物充满了温情和友爱,

小斑马跌倒了,

会把他抱起来,

“不哭不哭,孩真乖!”

小花猫拉着小老鼠一起跳舞蹈

顽皮的松鼠在老虎身上撒娇;

黑熊甜甜地睡着懒觉,

大灰狼哄着憨态可掬的熊猫宝宝。

这里隐居着情有独钟的梁祝,

牛郎织女携着手走过虹桥;

万喜良不用服艰辛的劳役,

每天望着情侣孟姜的花容月貌,

陶醉倾倒。

其实这些并不是玩笑,

幸福是每个生命的权利,

大家都能和平共处多好?

生命有涯,心无岸;

在远离欲望和邪念的桃源,

种下一个愿望,

收获甜蜜的微笑……

2、稚弄冰古思翻译及注释

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①稚:指幼稚、天真的孩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qìng):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的情趣。

一、二句“稚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思,也有声音的传播。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外的情况发生了,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人没有写,但可以想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先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ー个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句,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孩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形色兼具以感目,声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趣。

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趣,一方面从稚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3、描写大的小学生儿童

如果你能像天空那样倾斜下来

如果你能站在最远的礁石上

看最近的鸥起飞,你闭上眼睛时

用下巴靠近我,并用世上

最细腻的声音给我温柔

那么,这片滩就是你一个人的

我将在最荒远的域,拾掇贝壳

紧握那盐凉的水下面

每一片土和岩石的语言,还有

鱼的翅膀上,水晶般的温暖水流

这一切都将使我慰藉,今天

我就带着星星和月亮,在深沉的.水中死去

我离去,和我来时,并没有区别

在黄昏,你若浪漫的潮水涌来

无声无息,带着洁白的乳香

呈现给我古典女般的柔情

使我疯狂,又安静,若大生出的巨人

如今,我偎着这片潮水

看着欢愉中睡去的

梦中燃烧着橄榄石的火焰

繁华的大船载满喧嚣离去

我将不属于它们,在爱我的女人那里

我怀抱着哭泣的

更多的,我要在寂寞中找回自己

4、描写大的小学生儿童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招惹多少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

还由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生活——汹涌的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

傍晚的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5、颂蓝色的大儿童

小的时候生活在平原

没有机会见到这大的波澜

看到的只是家乡小河的流水潺潺

惊叹过的也仅是长_的宽阔

天空的高远

于是曾想

这大再怎么广阔

它终有岸边

再怎么浩瀚

终归是这大地怀中的婴儿

但是有一天

才明白

原来是大拥抱着陆地

是大赐予天空蔚蓝

当自己现在终于有机会站在大

那曾经只能出现在想中的浩瀚

终于呈现在眼前

我想用眼睛看到那彼岸

我想用心感受这波澜

可是就连自己的想

都没有办法探求到这大的另一边

阳光下的波光粼粼

浪涛间飘荡着的渔船

还有时隐时现的一座座小岛

让我看见

看见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我想成为一只可以自由飞翔的

把自己融进大的怀抱里

顶着温暖的春风

或是迎接着朝霞的绯红

或是伴着夕阳落月

或是翱翔腾空

或是潇洒的略过一处处波涛倒影出倩影

或是伴着闪电疾驰

或是迎着风雨长鸣

我更希望能是一个在太空中飞翔的宇航员

因为在那里才能看清这大的全貌

才能看清这世间最美最耀眼的蓝宝石

在阳光下绽放的光芒

原谅我的无知吧

你蕴含着最雄浑而又最温柔的力量

让我终于明白

是你养育了整个世界的生命

是你沉淀了这个世界的精神

让我明白了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含义

你包容万

你给与生命的雨水

你净化着我们留下的污浊

你的沉默像是无声的守护

你的宽广像是无私的承担

你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喂养着我们

教育我们要热爱自然

热爱和平

热爱你创造出的每一个富有的生命

点击查看更多海子诗歌的意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61386.html

热门阅读

  1. 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课堂教学论文
  2. 中国神话故事《门神双将》
  3. 201年4月14日黑色情人节祝福语
  4. 朋友结婚幽默祝福语月
  5. 珍惜时光的句子
  6. 舒适的解释及造句
  7. 小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8. 关于爱情相守的诗句
  9. 劳务输出合同范本
  10. 爱岗爱企加快企业发展献计策的活动总结
  11. 有关教师节的作文大全
  12. 六一儿童节的精选祝福语
  13. 一路行来一路歌之甘南风情杂文随笔
  14. 工程消防安全协议书
  15. 201年鸡年元旦祝福语
  16. 童话故事大全
  17. 201做家务的心得体会
  18. 初一开学了作文
  19. 中国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故事
  20. 关于伤心的句子
  21. 《莎士比亚戏剧》的读后感1200字
  22. 《度破讷沙二首》全诗翻译赏析
  23. 保持好心情的句子50句
  24. 大班健康要保护眼睛教案
  25. 格林童话《小农夫》
  26. 叶圣陶经典童话故事《一粒种子》
  27. 关于老公生日祝福语短信
  28. 朋友春节祝福语
  29. 回味端午节棕香的作文
  30. 关于幼儿园园务的每周总结范文
  31. 我还能转正么教学随笔
  32.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33.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及译文
  34. 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计划范文
  35. 5立夏时节祝福语短信息
  3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多姿多彩的世界
  37. 节能增效演讲稿
  38. 网的现代诗歌
  39. 送别的诗句
  40. 我最难忘的教师节作文50字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4 20:57:34
本页面最近被 41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东,TA在页面停留了 16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