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微雨》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5

李商隐《微雨》全诗赏析

《微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傍晚前后微雨刚落不久的情景,后两句写夜深后微雨落久的情景。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⑴林霭(ǎi):林中的云气。霭,雾气。唐陆海《题龙门寺》诗:“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⑵稍:渐渐。共:与,跟。

⑶迥:远。一作“逼”。

⑷虚:空旷的意思。

开始的时候,微雨像林中浮动的雾气一样,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渐渐地,分了一点夜晚的凉意,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夜深了,它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即使离窗远远的,也能感觉到它的冰凉;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间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此诗大约作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当年李商隐参加进士科考初试失败,在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府担任巡官,一场雨后写下此诗。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此诗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很难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

开头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後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下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拓展阅读

1、白《古风》翻译及

古 风(其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 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 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 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 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 谁知尧与跖!

①鼻息句:讽刺那些因斗鸡获宠的人气焰嚣张。

②怵惕:恐惧。

唐玄宗宠任宦官,宦官因而气焰嚣张。他又爱好斗鸡,童子贾昌以能养斗鸡得宠,天下号之为神鸡童。当时斗鸡成为一种风尚,靡费严重。贾昌则受到种种特殊待遇,士庶为之不满。白看不惯这种*现象,写作了讽刺。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这两句即是说斗鸡童气焰嚣张,鼻子一哼,会吓得行人胆战心惊。句语意尖锐,揭露讽刺得淋漓尽致,传神写照,健笔纵横。

田野十字道路上,一辆辆飞车过后尘漫天,即使正午时候也能遮盖天日,暗淡无光。

那是宦官们和受皇上宠爱之人,他们富甲天下,他们的住宅高耸豪华,像云一样逶迤连绵。

路上与皇上宠爱的斗鸡者贾昌相逢,只见他的车辆冠盖华丽,声势显赫。

他们打个喷嚏也可以使彩虹颤抖,路人为之颤栗。

现在满世界都是追名逐利之徒,许由那样的高洁字之士何在?大盗与大贤谁能分辩?

背景:

唐玄宗宠信宦官,让他们占据京郊的甲第、名园、良田竟达一半;又酷爱斗鸡,当时王公贵族也都以斗鸡为乐,形成风气,有些人甚至靠斗鸡的本领而获得*厚禄。作者写这首时正在长安,根据自己的见闻,刻划了宦官的显赫和斗鸡徒的骄横形象,从而对唐玄宗的**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谴责。

唐玄宗的后期,*由开明转为*。他宠任宦官,使这些人凭藉权势,大肆勒索,“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新唐书·宦者传上》)唐玄宗还喜好斗鸡之戏,据唐人陈鸿《东城老父传》云,当时被称为“神鸡童”的贾昌,由于得到皇帝的爱幸,“金帛之赐,日至其家”,有民谣说:“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这些宦官和鸡童恃宠骄恣,不可一世。其时白在长安,深感上层统治者的*,这首《古风》就是针对当时现实而作的一幅深刻讽刺画。

的前八句写宦官、鸡童的豪华生活和飞扬跋扈的气焰。人对这些得幸小人的生活并没有进行面描写,只是截取了京城大道上的两个场景,把它巧妙地勾画在读者眼前。

第一个场景写宦官。一开始,就象电影镜头一样,推出了一个尘土飞扬的画面:“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亭午”是正午,“阡陌”原指田间小路,这里泛指京城大道。正午天最亮,却暗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而这样大的尘土是“大车”扬起来的,这又写出了大车之多与行驶的迅疾。这是写景,为后面即将出现的人物作铺垫。那么,是谁这样肆无忌惮地飞车疾驰呢?人指出:“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中贵”,是“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甲宅”,指头等的宅第。“连云”状其量,宅第高而且广,直连霄汉。人不仅写出了乘车人是宦官,而且写出了他们为什么能如此目中无人,因为他们有势,有钱,他们正驱车返回豪华的宅第。这里人既没有直接描写车中的宦官,也没有描写路上的行人,只是通过写飞扬的尘土、连云的宅第,来渲染气氛、显示人物,有烘云托月之妙。

另一个场景写鸡童,又换了一副笔墨。写“中贵”,处处虚笔烘托;对“鸡童”却是用实笔从两个方面进行正面描写:一是写服饰。“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斗鸡人与宦官不同,他是缓辔放马而行,好象故意要显示他的权势和服饰的华贵。在“亭午”阳光的照耀下,他们的车盖衣冠何等光彩夺目!二是写神态。 “意态由来画不成”,一个人的神情本来是很难描绘的,尤其是在短小的抒情里。但白写来却举重若轻,他先用了一个夸张的手法,把笔墨放开去,“鼻息干虹蜺”,虹蜺即虹霓,鼻息吹动了天上的云霞,活现出斗鸡人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继而,人又把笔收回来写实:“行人皆怵惕”,行人没有一个不惶恐的,进一步用行人的心理把鸡童的势焰衬托得淋漓尽致。真是传神写照,健笔纵横。

最后两句写人的感慨。“洗耳翁”指许由。据皇甫谧《高士传》说,尧曾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接受,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世上没有了象许由那样不慕荣利的人,谁还能分得清圣贤(尧)与盗贼(跖)呢?人鄙夷地把宦官、鸡童等佞幸小人看成是残害人民的强盗,同时也暗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不辨“尧与跖”。

这首通过对中贵和斗鸡人的描绘,深刻讽刺了佞幸小人得势后的嚣张气焰,对当时的黑暗*表示了愤慨。

的前八句叙事,后两句议论。叙事具体、形象,饱含讽刺,最后的议论便成为愤慨的自然喷发,一气贯注,把感情推向了**,由讽刺佞幸小人,扩大为放眼更广阔的现实,丰富了的内容,提高了主题思想的意义。

2、白《白头吟》翻译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

【文学体裁】乐府

【作品出处】《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①落花句:指已落之花,羞于重返故枝。

②白头吟:乐府楚调曲名。《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他的妻子卓文君作了一首《白头吟》,以表达自己的哀怨,相如因此取消了娶妾的打算。

乐府《白头吟》约写于早年游成都时,表现了白对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怀。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这两句是说,东流之水绝不会回头向西,已落之花羞于再返故枝,夫妻分离以后,便难望重新结合了。写得情辞婉转,哀婉感伤。

成都锦江水向东北流去,水波上荡漾着一双鸳鸯

雄鸳鸯筑巢在汉宫树,雌鸳鸯戏弄秦草芳地

雌雄鸳鸯宁同万死碎绮翼

也不忍心在云间两分张

此时皇后阿娇正因失宠而妒嫉

独坐在长门宫,日愁夜涕

为了挽回皇上的恩宠

不惜用重金买司马相如的词赋,而使汉武帝回心转意

司马相如作赋得了黄金,富了,有钱了

男人就是喜新厌旧,容易生异心

某一天司马相如将要聘娶茂陵美女的时候

卓文君因此写赠白头吟

东流水难作西归水

落花辞条羞于见故林

兔丝固然无情,随风东西倾倒

谁使女萝枝天条,而来强行萦抱

两草犹如一心,人心却不如草

别卷起龙须凉席,任它落满灰尘,长满蜘蛛网丝

留琥珀枕倒是可以留着,也许会有旧梦重温

倒出去的水再收回就难以满杯

抛弃了的妻妾也难以重新回来

古往今来,得意者不相辜负的夫妻

恐怕只有青陵台边的韩凭夫妇

译文二:

浩荡的锦水向东北流去,浪波上,荡漾着一对鸳鸯。

雄鸟栖息在汉宫的树巢里,雌鸟鸣叫在秦庭的草地上。

宁可千万次粉碎那美丽的翅膀,也不愿在云间两情隔断。

这时候,阿娇正怀着如焚的忌妒,独坐在长门里,愁望着夜色降临。

她痴心地等待着皇恩的眷顾,哪可惜花千金买相如辞赋。

相如作赋后得到了黄金,男人的心却总是喜心厌故。

有一天他要娶茂陵女子了,文君写下了泣血的《白头吟》。

东去的流水再不会西归了,凋谢的桃花怎能再上枝头?

兔丝是一种无情的植物,在风中它只会任意倾倒。

谁曾想女萝枝应运而生,在岁月的波折里两相缠绕。

两颗草都能够一心一意,人的心怎么就不如野草!

别卷起那一床龙须席子,就让它恣意地结网生丝。

且留下那一对琥珀枕头,说不定有旧梦悄悄来袭。

泼出的水再收时不满杯了,负心人哪里能回心转意?

自古得意的人相亲相恋,只有那冤魂化蝶的韩凭夫妇了。

背景:

这首白出蜀前游成都时,感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而写的。同时,穿*汉武帝、吕尚和韩凭夫妇的故事,表达了人的爱情观,并对得意相负的人们进行了鞭挞。

《白头吟》是乐府旧题,属楚调曲。采用比兴手法,大量用典,情理交融,意缠绵,余音袅袅。白在这首里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历史故事作了深刻的开掘,改变了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从中反映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锦水,即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中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都是蜀郡成都人,他们的爱情佳话就诞生在这里。当年,贫困的司马相如在临邛富豪卓王孙家作客,与新寡的卓文君相遇。相如以一曲《凤求凰》,赢得了文君的芳心。当俩人的爱情受到来自卓家的阻碍时,文君毅然和相如私奔。鸳鸯,水鸟名,善于行走和游泳,飞行力也强,羽毛华丽,因止则相偶,飞则成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比喻男女情爱。杜牧有云:“尽日无云看,鸳鸯相对浴红衣。”苏庠有“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崔珏《和友人鸳鸯之》:“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蓝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白的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共浴爱河的鸳鸯戏水图。不过,“波荡”一词,预示了下文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波折。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相如和文君并非宫中人物,怎么这里出现了“汉宫”和“秦草”的字眼呢?原来,和相如相纠结的,还有一对人儿,这就是汉武帝和陈阿娇。一个“秦”,一个“汉”,以朝代的相隔,喻夫妻的分离。再说,相如和文君在成都过得好好的,怎么就和汉武帝搭上了关系?原来,汉武帝读了相如的《子虚赋》后,就下诏把他召到京城长安去了。文君和相如依依惜别。在汉宫里,阿娇已遭冷遇。巢,筑巢。弄,玩耍。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这是爱情的誓言。文君希望和相如厮守终身,她忍受不了夫妻的分离。若“云间”喻地位之高,则是阿娇不忍心*入冷宫。绮翼,美丽的翅膀。分张,分开。

3、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唐代大白的作品。此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以即景抒怀的手法,表达了白对南齐人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释

⑴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酒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胜地。

⑵吴越:泛指今江、浙一带。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

⑶白露垂珠:此化用江淹《别赋》“秋露如珠”句意。

⑷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此指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鸣的人。

⑸解道:懂得说。澄江净如练:《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⑹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人,其字玄晖,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

白话译文

金陵的夜晚寂静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映在水中摇动着空城,露珠晶莹低垂欲坠映秋月。

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自古能与我相接者少又稀。

只有他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让人长久地回忆起谢玄晖。

创作背景

关于此的创作时间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此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白初至金陵时登金陵城西楼有感而作。另一说,此作于天宝年间白遭权奸谗毁被排挤离开长安之后。《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白酒楼”条下引有此,当即城西孙楚酒楼。该卷考证曰:“白玩月城西孙楚酒楼达晓,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白有云:‘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这首白写自己夜登金陵城西楼所见所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人是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的。“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秋月”相呼应。“望吴越”,点出登楼的目的。从“夜寂”、“独上”、“望吴越”等词语中,地透露出人登楼时孤寂、抑郁、怅惘的心情。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写“望”中之景的。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仿佛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毕露,异趣横生。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一个“稀”字,吐露了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我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的内容。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白相似,用白的话说,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静如练”就是此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朓写此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令我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我与谢朓精神“相接”,他的我能理解;今日我写此,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可见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蕴含了“月下沉吟”的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

这首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天上,地下,眼前,往古,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实则脉络分明,一线贯通。这根“线”,便是“愁情”二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如一二、五六句),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如三四、七八句),使这条感情线索时显时、一起一伏,像波浪推涌,节奏鲜明,又逐步趋向深化,由此可见人构思之精。这首中,词语的选用,韵律的变换,在色彩上,在声调上,在韵味上,都协调一致,显示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氛围。这就格外突出了中的抒情主线,使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点击查看更多李商隐《微雨》全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61882.html

热门阅读

  1. 2016年端午节有创意的祝福语短信
  2. 励志小正能量故事
  3. 傅雷家书两则精品教学设计范文
  4. 古代优美诗句摘抄
  5. 浅析如何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管理工学论文
  6. 窃桃记随笔
  7. 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
  8. 关于五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9. 5青年节祝福语集锦
  10. 会计实习感想和体会报告总结
  11. 故事小猪盖房子
  12. 初二数学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13. 羊年除夕祝福语10条
  14. 院学生会晚训内部总结范文
  15. 4月日世界卫生日关心祝福语短信
  16. 黑夜娃娃找朋友作文
  17. 玩游戏日记
  18. 2016年情人节祝福语大全
  19. 黛翎公主童话故事
  20. 关于冬至祝福唯美句子
  21. 创建和谐校园的精彩演讲稿
  22. 最新整理新年祝福诗词
  23. 席慕容精美诗歌
  24. 追求梦想的名言有哪些
  25. 领导年会致辞发言稿
  26. 李白诗《望天门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27. 201处暑节气养生短信
  28. 关于表示动作的句子
  29. 思乡 思念亲人的诗句
  30. 愉快的春游活动作文
  31. 给长辈的羊年春节祝福短信分享
  32. 美好的童年三年级作文推荐
  33. 迷人的春色作文2000字
  34. 大班语言活动猜猜这是谁教案
  35. 刘震云经典语句
  36. 2019三八妇女节祝福语90条
  37. 你就是一缕灿烂的温馨的阳光情感美文
  38. 201年恭贺新春鸡年吉祥祝福语
  39. 2015年终总结结尾祝福语
  40. 高一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6 20:11:03
本页面最近被 57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海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3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