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0周年诗歌《回想战争》
2015年9月3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织着惨烈、屈辱、反抗、愤怒与自豪今天,我们缅怀历史,听抗战老兵讲述抗战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十字路口
蓦然回首,硝烟中
有一种情愫向我走来
从松花江畔的生化实验室里
从华北平原大扫荡的隆隆炮声中
从*的尸山血海之上
从芷江洽降的纪念牌前
款款而来,穿越时空
凭栏而望,灯火阑珊处
看不到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
看不到
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词人
这一点
我们在历史的教科书里早已读到
流泄的灯光,不是
往事的注脚,而是
无数灵魂的折射
便有了一种冲动
紧握拳头
《关于刺婴的记忆》
一个小小的襁褓被高高地抛起
他没有恐惧是因为不会恐惧
他没有绝望是因为不会绝望
蠕动的小嘴还残留着母乳的芳香
就被高高地抛起来了抛向云端
他稚嫩的笑靥盛不下白云的亲吻
他脆弱的小手感觉不到阳光的温存
他还没来得及好好地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
他还没来得及伸出双脚步入尘世
就从高空落下来落下来
落下来了阳光牵不住他的小手
落下来了白云托不住他的身躯
落下来了落向狞笑的刺刀
落下来了溅起几许惨叫几粒哭声
落下来了落进了人们的记忆深处
假如地球绕开了牛顿的万有引力
他可能已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
假如历史绕开了这沉重的一页
他可能正坐在实验室里注目凝神
而今,假如却成了假如,事实却如明镜
请不要忽视刺刀上的那几许惨叫,几粒哭声
请不要忽视刺刀下带血的狂笑与痛哭
请不要忽视小小躯体上那个透明的窟窿
请不要忽视窟窿中喷出的那道愤怒的血剑
扎进地里,铮铮有声
血,深入土壤
长出茂密的灵魂
我拾起一枚生锈的弹头
一枚锈迹斑斑的弹头
剥落战争的影子
历史的断章
因此而得到焊接
侵略 反击
拓展阅读
1、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征文作文800字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最好的明镜,也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国耻,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历史 m.niubb.net不容忘记。只有真正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才能深刻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战争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伸出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重温历史,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化耻辱为悲愤,化悲愤为自尊、自信、自理、自立、自强、自励,进而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必须牢固树立国耻的意义、忧虑意识和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对自己民族遭受的耻辱,往往比得到荣誉更能刻骨铭心。而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忧虑意识,更是当代青少年建功立业的现实压力和动力!目前一个不忘国耻而愤然前行、充满忧患意识而始终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在伟大祖国通往现实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们广大青少年理应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转变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朋友们,我们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要树立起强烈的观念:居安思危。
2、向抗战老兵学习抗战胜利纪念日作文600字
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伟大日子。这一天,9点不到,我和妈妈就打开电视,准备开始看阅兵仪式。
一开始,我看到习**和她的夫人站在天安门广场迎接外国贵宾,并拍照留念。后来大家都到城楼上准备观看阅兵。听妈妈说,今年的阅兵和以前不一样,有老兵方阵。我问妈妈什么是老兵方阵,妈妈说,那是抗战老英雄的队伍,他们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现在都已经年纪很大了,他们也要接受习**的检阅,代表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这个日子,也非常肯定老英雄的战绩。
看了很久,我看到了升国旗,大合唱,还有老兵方阵,他们一个个站在军车里,虽然看去年纪很大了,连敬礼的手都伸不直了,但我看他们个个都很有精神,真羡慕他们呀,我说,其实我也挺想去天安门看看的,我也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接受习**的检阅。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这个想法很好,但要实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你现在就好好努力,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多学知识,多学本领,长大了才有机会和能力报效祖国,接受习**的接见。”我想,我一定会好好表现,争取让自己变得更棒,早日实现我的梦想。
今天的阅兵式时间有点久,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看的,最后还放了7万只鸽子和7万支彩色气球,好漂亮呀,她代表着战争胜利70周年。妈妈说:“阅兵好看,但历史却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抗战老兵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的,我们要感谢他们,并永远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不再被别人欺负。”
我一定会好好记住妈妈的话,向抗战老兵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3、高中生2017年纪念长征胜利81周年范文1500字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武器简陋的红军官兵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400场以上,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激烈的战斗。
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在血色残阳中踏上战略转移之路。
五天五夜,湘江两岸,红军将士与五倍于己的国民*军展开殊死决战,险些全军覆没。*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锐减为3万多人。
死者的鲜血,引发了生者的反思。面对一批批倒下的战友,几乎每一个长征将士都对“左”倾路线深恶痛绝,开始怀念*、*指挥红军打胜仗的灿烂日子。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重新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
3万:40万,面对长征以来兵力对比最为悬殊的局面,*指挥红军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四渡赤水、虚指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遵义会议请回来的*不是一尊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在军事专家金一南看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掌握战略转移主动权的关键。
血与火的洗礼,熔铸出一支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锤炼出人民军队的一代精英。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说: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长征后,红军成为“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十位大将和1300多位上将、中将和少将中,90%以上参加过长征。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鲁迅特意致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将来。
的确,无论是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在敌后战场,还是后来与国民*军队进行殊死较量,抑或是与美军厮杀在抗美援朝战场,*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次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长征途中,湘江血战中曾一天之内牺牲两任团长的红三军团红10团,后来在直罗镇战役中被毛**题赠“英勇胜利”,鼓励官兵们继续战斗,夺取更大胜利。
就是这支部队,后来发展成为名扬朝鲜战场的“万岁军”,打得美军闻风丧胆。直到今天“战斗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旗帜,还在这支部队高高飘扬!
承平日久,忧思难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深入开展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真正使战斗队意识在官兵头脑中深深扎根。
向“和平积弊”开刀、打破“红必胜蓝必败”的思维定式、告别“演习像演戏”……各部队紧盯短板弱项、坚持问题牵引,真打实备成为训练场上的鲜明导向。
近年来,各部队全面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变革之深、力度之大、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前所罕见,显著提升了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在我军训练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陆军第54集团军某红军师部队前身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红四团。
81年前,红四团22位勇士手握驳壳枪、肩背大刀,冒着枪林弹雨,通过13条闪着寒光的锁链飞夺泸定桥,为危境中的红军杀开一条血路。
从那一刻起,“要桥不要命”的血性基因就融入了“铁军”的血脉。
2015年7月,这个师“叶挺独立团”接受上级临机战备拉动,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全团直接从平时状态转入紧急出动,35分钟先遣梯队就出发了;拉练途中,团指挥所边机动边指挥,先后成功处置230多个临机情况,无一失误;8个摩托化梯队机动320公里,1个加强营搭乘21架直升机输送597公里,在抽点单位中第一个到达预定地域。
“打赢本领在真打实备中水涨船高。”师长霍建刚说,透过实战练兵,不仅让全师擦亮了老红军部队“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能打胜仗”的品牌,还在军队*转型中赢得了先机。
一个强大民族的背后,必然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强大军队的背后,必集合着一群赤胆忠心的军人。
不论在训练场、演兵场,还是在祖国边防海疆,不论在执勤重要点位,还是在抢险救灾一线——人民子弟兵依旧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忠诚劲旅,依旧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的钢铁长城!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5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