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驯鹰人美文
在塔尔夏特,人们说起加纳别克,必说他驯鹰的一件事:一天,他在一座高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抓到了在巢中嗷嗷待哺的一只黑色幼鹰。他庆幸自己的好运,兴高采烈地把幼鹰带回了家。因为那只鹰太小,他便顺手把它塞进了鸡笼子里。之后,这只幼鹰就在鸡笼子里被养了起来,和鸡一起啄他扔进去的食物,并和鸡一起嬉闹,到了晚上又和鸡一起休息。
连加纳别克也未曾料到的是,事情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这只鹰因为一直和鸡生活在一起,所以养成了鸡的性格,像鸡一样上下扑腾,还学鸡叫。但它毕竟是一只鹰,一天天长大,羽翼明显比鸡丰满,而且时时本能地显示出一些鹰的特征。
是鹰,就应该有鹰的样子。加纳别克决定把它和鸡分开,然后把它训练成猎鹰。但是,因为和鸡在一起生活了那么长时间,它的性格已经是鸡的性格,而且体能也似乎与鸡一样,根本不能像其他鹰一样飞了。加纳别克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把它激活。无奈,他只好把它扔向空中,希望它在落下时因为怕摔而挣扎着飞起来,但它每次都“嗵”的一声摔在地上,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加纳别克很生气,心想,作为一只鹰却不能飞,它也没什么活着的价值了。他想把它摔死,但又想最后一次赌一下它的运气。于是,他把鹰带到山顶上,把它扔了下去。那座山很高,那只鹰像一片树叶似的掉了下去,在快要坠地的一瞬间,奇迹出现了,它因为慌乱而拼命地挣扎,翅膀本能地伸开并划动起来……它在那一瞬间终于学会了飞翔!
它飞走了,回归了大自然。当然,加纳别克也因此丧失了一只猎鹰,但每当想起那只鹰时,他总是很高兴。
像加纳别克一样,赛里克西也经历过一件驯鹰的事,这事同样也是他的光荣。
一天,他发现了一只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这是母鹰的一种残忍的训练方法,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鹰近乎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梢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推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鹰活活摔死。第三步,那些被母鹰推下悬崖而能成功飞翔的幼鹰将面临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会被母鹰折断,然后再次被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了悲壮的祭品,但母鹰依旧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
赛里克西对那只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小鹰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它带回家,用好吃的东西喂养。鹰一天天恢复了,又可以正常地飞翔了。但在这时赛里克西发现了一个问题——它飞不高,每次最多只能飞到屋顶那么高便要落下来,而且还气喘吁吁累个半死。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他发现那对长好了的翅膀不但不起什么作用,反而成了它飞翔的累赘。
赛里克西去找加纳别克请教缘由。原来,母鹰之所以“残忍”地折断幼鹰的翅膀,是要让它的翅膀再生,鹰翅膀中骨骼的再生能力十分强,被折断后不久就可以长出新的骨骼,而新的骨骼可以让鹰在未来飞得更高。所以,幼鹰在被母鹰折断翅膀后,只要能够忍住剧痛挣扎飞翔,就可以使翘膀不断得到充血,很快痊愈,而痊愈后新生的翅膀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让它飞翔一辈子。如果母鹰不实施血淋淋的训练,幼鹰也就失去了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机会,只能飞到屋顶那么高,永远都不可能飞上蓝天。
赛里克西明白了,他想到了帮那只鹰的办法。回到家,他一把将那只鹰抓过来,“咔嚓”一声把它的翅膀折断了。鹰惨叫一声,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他不管它,进屋喝了两杯伊犁特,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几天后,那只鹰的翅膀痊愈,一飞便可以飞上蓝天去了。
拓展阅读
1、宽容别人是美德作文公德作文
记得每次与夫人吵架的时候,结尾我都要说一句:“每次都是你逼我跟你吵的,跟你吵架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你能够变得宽容。”就这样,我以不宽容的心态,始终无法达到宽容的境界。
从我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一直都被“宽容”左右着。
小学时代,我一直是班里,乃至全校的尖子生,但我的人缘不错,老师和同学都喜欢我,因为我懂得宽容。我从不要求或强迫别的孩子听我的,从不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耀武扬威。我总是同情弱者,同情别人的失败与痛苦,理解和原谅别人做错的每一件事。我的宽容,为我赢得了真挚的友谊和良好的名声。
小学考初中,我出人意料地差0。5分上重点线,父亲扎扎实实把我打了一顿,当着我、弟弟和母亲的面,把我小学所得的每一张奖状都撕掉,骂我的每一句话都能让人记恨一辈子。那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不宽容,体会到不宽容给人的心灵造成的巨大伤害。
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常常面临小人的排挤、对手的打击。是宽容,一次次地帮助我化解仇恨,摆脱困境。宽容,是自我疗伤的一剂良药。
我喜欢看历史书。从中国五千年历史来看,凡是宽容的时代,宽容的统治者,都有十分辉煌的成就。春秋战国是一个真正宽容的时代。当周商的知识、经验已不足以指导当时各国*、经济、军事*的时候,统治者们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不仅儒、道、法、墨等显学门派受到各国的追捧,连许行所提倡的“若要国之强盛,必先实其仓廪”的农家流这样,与直接统治看似关系不大的理论和观点,在官府和民间都受到了热情的追捧,以至于流传至今。汉文帝的宽容造就了汉族的崛起,区区两封书信,就摆平了南越王赵佗的独立王国,换来了与北方突厥各部的长期和平贸易。唐太宗也够宽容,他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中,并没有排斥远道而来的印度佛教、阿拉伯*以及欧洲*教等异族文化,其兼收并蓄、促进融合的做法,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又一次繁荣鼎盛的朝代。反观秦朝、元朝等中国历史上另一类统一辉煌的时代,焚书坑儒和残酷统治的不宽容,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全面衰败。
我没有办法象古代帝王那样,用宽容来成就丰功伟业,但我能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我们老百姓要想得到幸福的生活,实在是一刻也不能缺少宽容。
2、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美文
没有平坦的人生路,行走在人生的征途上,或多或少的会经历一些泊折,甚至是磨难。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稚笑贪玩的童孩到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虽然都在亲人的呵护下成长,因为有太多新奇和无知,傻傻的去模仿和尝试,免不了被自己磕伤碰痛,弄得啼笑皆非。童年的的可爱之处也在于此。到现在才发现孩童时代才是最幸福的时光。每天都被幸福包围着,把快乐装地满满的.。
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上会遇到很多与自己相关的人,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同样也有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但他们都影响着自己的生活,伴随我们行走的不仅仅有幸福与欢笑,还有烦恼与忧伤。快乐的时光总是觉得那么短暂,幸福的背面往往带着些许苦涩或遗憾。
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子愈加迷茫,不知是欲望太多还是拥有的太少。多了不眠的夜晚,少了闲暇的时间。有时候不知是醒着还是在梦着,是在梦中还是醒着。
岁月更迭时光飞逝,转眼人至中年,责任愈来愈重,生存的意义愈来愈清晰,需要做的事和想做的事越来越多,由为人夫到为人父,深知自己是她们的生存支柱,也是她们幸福的根本。望父母已风霜满头,才突然间明白生命不完全属于自己,好好的活着不仅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也是感恩!健康平安的活着是给予亲人们最大的爱。
3、一位值得敬佩的人作文800字小学五年级作文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她可能是每天操劳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但在我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是我们身边一位平凡的人——虞秀芝。
她十四岁,聪明活泼,乖巧懂事。她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从小学到初中一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此时,她应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而此刻,她早已步入永远的黑暗,但她将光明留给了别人。因为她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成为天长市第一例眼角膜捐献者。
她的命运充满了坎坷,小时候被父母遗弃。但她又是幸运的,她被好心的人收养了。虽然家境贫寒,可养父母视小秀芝为掌上明珠,让她生活依然充满了爱。在这个贫困的家庭里,始终充满了温馨和感动,这让小秀芝耳濡目染,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秀芝很小便学会了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等许多同龄孩子都不会的家务活。在学校里,她也十分优秀,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位列前三名,老师对她寄予厚望。她家的斑驳的墙壁上贴着几十张大大小小的奖状。正当他们一家人觉着生活越来越好,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不幸忽然降临到小秀芝的身上,她患了恶性黑色素瘤。
小秀芝知道自己的病情,也知道今生今世已经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她表现得异常的坚强,在*期间,忍着疼痛做完了暑假作业。她喜欢看书,从书上看到有别人捐献眼角膜的故事后,就有了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打算。于是,小秀芝和家人主动联系安徽电视台帮女郎栏目组和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原来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后,还可以把自己的眼角膜留下,帮助生活在黑暗中的人重见光明。”小秀芝平静地对专家和记者说。身体已十分虚弱,连说话都没有力气的她,毅然决然地在捐献志愿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能为他人带来光明,将光明留在人间。
她,静静地走了,把光明留在的人间。一个花季少女用行动诠释了坚强、善良的心灵。她值得我们记着,也值得我们钦佩。
安徽滁州天长市安徽省天长市第一小学五年级:王陈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2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