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9 10:39:56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课文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蛙冬眠的特点,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

依据课标精神,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一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精神,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认读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写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识记生字。

投影仪,录音机,情境图,各种图片。

一、创设情境:

出示小雪花模型,有小雪花的语气说话)我是小雪花,小朋友们好,秋去冬来,我又回到你们身身边了,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愿意

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吗?快看,我们到了!(出示情境图)

谁能说说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描述)

(师用小雪花在图中飞舞演示)小雪花飘呀飘呀,飘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飘在树枝上,树枝白了;飘在大地上,大地像铺白色的地毯。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来了几位小动物,大家看是谁来了?(师在情境图上贴上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图片。)

猜猜他们来干什么?(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

1、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打开书,看课文。说说,在读课文时,遇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自学生字:

(1)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用投影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提出容易读错的字,请同学们注意。

(5)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6)想办法把你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同桌间互相交流。

(7)汇报记字方法,提出不好记的字。

4、检测自学情况:用小雪花出示不注音的字,让生认读。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评价。

(1)师范读课文,同桌练读。

(2)指名读。A谁能勇敢地说,我读得好!B谁能诚实地说:我读得还不够好!

(3)齐读课文。

3、演示,感悟课文内容。

(1)师用图片在情境图中进行演示。(发出小动物的叫声,随之留下脚印。)

(2)汇报: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启发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到雪地里画画呢?(引发学生想象)

4、启发谈话,再读课文。

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跑来跪去,多开心呀,你们也喜欢下雪的天气吗?下雪后,你们的心情怎样?你们都干些什么?

(引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略)

拓展阅读

1、有《漏》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体会故事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

1、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默读课,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角色朗读,说说你认为那些内容你觉得最有趣。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具准备】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课件出示2:课第一幅插图)

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

:图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和一头胖驴。

: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一起讨论什么。

: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生具体情况,预以下几种答案:

(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

(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自生字。

1、师:同们自由读课,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老师或同组同,争取把课读正确。

2、听读课的录音,要求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中读不通的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

生按照要求朗读课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

生读课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

老婆婆脊背一个贼莫非巅散架粘胶旋风顺势一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翘舌音“粘”,前鼻音“巅旋”。

5、习生字。

(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

漏喂胖驴狼厉抱偏粘胶莫贼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边音“漏驴厉狼”,前鼻音“偏”,后鼻音“胖”。

(2)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喂狼抱偏粘胶

(2)熟字比较。如:伴一胖户一驴厉一历

(3)组词扩展:漏雨莫非山贼贼寇

B、链接前置性习,反馈生自主习情况,组内评价书写。

C、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的字。

D、依据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写指导。

“喂”:左窄右宽,右边的长横压住横中线,竖提压住竖中线,竖提的左侧没有一撇。

“偏”:左窄右宽,注意右下角同字框面是一横两竖。

“贼”:左窄右宽,右边是个“戎”字,不是“戒”字。

E、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6)

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走南闯北:形容到过的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粘胶: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

不甘心: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2、思考:故事是分几个部分写的?指名分段朗读课,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7)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第二部分(10~18自然段)虎和贼偷驴不成,反而被对方吓昏了过去。

第一部分(19~20自然段)老爷爷老婆婆再说“漏”。

(板书:说漏吓跑虎和偷;偷驴不成,反被吓昏;了再说漏)

四、课堂结:

通过本节课的习,我们认识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意图:出示课插图,创情境,鼓励生质疑,使生兴趣浓厚投入到新课的习中。】

意图:字词的习,放手给生,只出示要求引导,训练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有《漏》

1、分角色朗读课,体会故事的趣味。

2、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3、指导书写“漏、贼”。

重难点:

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一、回顾故事,交流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漏。(指导书写:漏是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就像滴落的雨滴。屋外下大雨,屋内下雨,这就是漏雨的漏。)

2、出示字典上漏的意思,漏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看一看。你觉得漏可怕吗?

可是,故事中的老虎和贼却很害怕。他们的恐惧来自谁说的一句话?引出老婆婆的话。

你能读出老婆婆的担心吗?指名2生带头饰读。

老婆婆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老虎和贼就以为漏是很可怕的东西,因此就有了后面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

3、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靠着老百姓口耳相传,流传至今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并来练习复述故事。

二、概括故事内容,梳理点变化,为复述故事做铺垫

1、默读课,思考:故事发生的点都有哪些变化呢?

提示: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2、生梳理故事发生的点,师根据回答相机板

老婆婆——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下——老婆婆

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么多的点变化下发生的。

3、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借助提示说内容。

指名回答。

评:你表达的很清楚,老师要为你竖一个大拇指。谁再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能把一篇长长的故事读短,这是一种很强的习能力呀!也为你竖大拇指。

三、习1—9自然段,寻找故事情节的规律

这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它,再来感受感受吧。出示提示:

(一)默读课1—9自然段,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二)交流有意思的内容

如果你读完了,就可以举手让老师看到你想和大交流的样子,请你说说哪最有趣。

1、预1:莫非句。理解“莫非”有猜测的意思,指导朗读后半句话。

(1)莫非是什么意思?老虎和贼听到老婆婆的话在猜测什么?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牙齿?……有了这样的想象,他们的心怎样?

(2)指导朗读

老虎翻山越岭、贼走南闯北都走过了很多的方,见识很广,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可是却没有听说过漏的时候就有点害怕了。谁来扮演鼎鼎有名的老虎大王读句子?评:你可真是一只胆的老虎大王啊!谁再来读?谁来扮演见多识广的贼读句子?评:你走进了贼的内心,可真是心翼翼啊,为你点赞!

2、预2: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

通过浑身发抖、腿脚发软、撒腿、拼命抱住进一步体会老虎和贼的惊恐。

(1)还有哪些方你觉得有趣?接着交流。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评:你不仅会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可真厉害!

(2)演一演,指导朗读

浑身发抖和腿脚发软是什么样,请你演一演。你看贼吓得连路都走不好了,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跌下来。想象一下贼的狼狈样,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贼,读读演一演。你看,贼都不知道漏是什么东西就吓成这样了。

3、预3、坏事句。

(1)体会老虎和贼的内心

你发现了吗,这也是描写老虎和贼什么的句子啊?——心理活动。你感受到他们此时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恐惧、害怕)

老虎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才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撒腿就跑);贼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才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2)演一演,读一读

起立,可以加上动作边演边读8、9段。

4、分角色朗读4——9段

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4——9段,我请四个孩子带头饰读,一个孩子当旁白,我们听一听谁读的形象。

他们读的真是趣味盎然呀,还想读吗?我们一起当一当配音师给动片配音吧。

5、体会老虎和贼害怕的原因

“漏”并不可怕,那么老虎和贼为什么会害怕成那个样子呢?是呀,老虎想吃胖驴,贼想偷胖驴,他们想干坏事情,所以心就特别害怕,这就叫“做贼心虚”。

6、字理习“贼”。

出示图片:“贼”字在古代是这样的:左边是古时候的贝字,贝和什么有?(财物)右边的部分表示武器,我们看着图片来猜猜贼是什么意思?(看到钱财、宝贝,就拿着武器去抢。)能用这个字组词吗?来读读:贼头贼脑、贼眉鼠眼、贼喊捉贼、做贼心虚。我们现在把这种人叫做什么?

指导书写“贼”。

(三)交流复述故事的方法

1、下面咱们来练习把这部分内容复述,你们有复述故事的好方法吗?生交流。

2、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一会儿我想你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这些方法一定可以帮到你们。

(四)寻找故事情节的规律

这么长的故事要复述下来有困难吗?是呀,很不容易,我想一定要找故事情节的规律才行。

1、默读课1——9段,你发现故事在情节上有什么规律?

结:是呀,老虎做什么,贼就做什么,类似情节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来找找,找到后同桌对应着读读。

2、对话练习

(第一组)

师:老虎嘴馋,一心想吃这头胖驴

生回应:贼手痒,一心想偷这头胖驴

(第二组)

师: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

生回应:贼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

师:老虎吓得浑身发抖。

生回应:贼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老虎吓得腿脚发软

生回应:贼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间故事,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

(第四组)

师:老虎趴在驴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回应:贼蹲在屋顶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你看,老虎做什么,贼就做什么,这就是这个故事情节的规律。明白了这个规律,复述故事就会容易多了。

3、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1——9段

下面就请你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在老婆婆发生的事。

生练习,师**指导。

指名讲,评一评:你觉得他这部分讲的怎么样?你给他什么建议?

四、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10——12段

1、默读课10——12段,思考这部分内容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2、根据这个规律,同桌之间根据提示,合作复述10——12段,空白处可以变成自己的话。

提示:老虎驮着贼,贼( ),他们跑哇,跑哇,( )。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 )。

贼也想:( )。

到了树跟前,老虎( ),贼( )。

3、指名一组同桌复述。

五、利用上述方法,生尝试复述13——20段。

利用故事情节的规律,我们习复述了1——12段,现在大尝试自己复述13——20段吧。

六、借助示意图和字提示,按照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1、刚才我们根据故事情节的规律复述了故事,现在我们借助示意图和字提示,按照点变化的顺序把这个故事再复述一下吧。

生准备复述,师**个别指导。

2、评选故事大王

(1)校准备举行讲故事比赛,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好,就会被老师推荐参赛。谁想来挑战?

出示复述具体要求及星级。

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详细复述

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故事,有声有色,吸引人

(2)复述具体要求及星级,你觉得他们可以得几星?掌声恭喜胜者!

七、拓展延伸

把故事复述的这么有趣,真是太棒了!回后,就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给弟弟妹妹和身边的朋友听,让故事流传下去吧。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 生看图写话100字开头

我非常喜欢​过度用眼,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看电视机上面。因为这个,爸爸要让我试一下蒙着眼睛做事情,他是想让我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先开始尝试的事情是蒙着眼睛走路,我们来到一片空旷的方,爸爸很快就拿来一块黑色的布,将我的眼睛蒙上这样我就看不见东西了。当我开始走路的时候,我的心害怕极了,我害怕我会摔倒,心很没底的往前走着,生怕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终走完了所要尝试的路线,我心想这项尝试赶紧结束。

当爸爸帮我把眼睛上​黑色的布,取走的时候,我又重新见到了光明,当爸爸又要继续让我尝试做别的事情的时候,我赶忙的和爸爸说:“不用再继续尝试了,我已经知道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说实话,当蒙着眼睛走路的时候,我的心充满了恐惧。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有一双好用的眼睛的重要性,我一定会每天都做眼*操,少看电视机,好好爱护我的眼睛。

4、有《漏》

《漏》是一本非常有趣味性的故事书,在活动中孩子们边听边看边哈哈大笑,可见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充满这浓厚的兴趣。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偷和老虎都来王老汉,可是,他们不约而同遇上了撞上“漏”。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在PPT课间的播放下我与孩子们集体阅读,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被面吸引着,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洋溢着中国民间特色的故事之中。“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养了一头大胖驴……”孩子们迅速进入了故事情境之中。当孩子们看到那头大胖驴时,孩子们开心的笑着,慢慢的孩子们就顺利理解了大胖驴和老虎、偷的系,因为驴子胖胖的,偷和老虎才会要打它的鬼主意,而偷和老虎的出现,孩子们显得更加兴奋起来,从面上偷和老虎的神情与动作间体味着他们所表达出的心理活动。孩子们更是兴致勃勃揣摩着故事角色的心理,紧张而又兴奋期待着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上演的一出好戏,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悉悉索索……”当我用不同声音模仿王老汉和老奶奶的对话时,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孩子们有的捂着嘴巴笑,然而却笑的茫然。

我故意又卖了个子,重复了一遍,随即用老奶奶的声调放慢语速又讲述了一遍,这时一个孩子们反应过来了,“啊,漏是漏雨吧。”“是呀,朋友真聪明,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可是偷和老虎明白了吗?”是我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面上偷和老虎的动作,抓耳挠腮,翻着白眼,看到他们模仿着面上偷和老虎的动作的有趣样子,不觉莞尔一笑。“那偷和老虎心想的‘漏’是什么呢?”孩子又高举着手畅所欲言,

经过一番思考,他们很快的就明白偷和老虎所想的“漏”是个怪物。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孩子们理解了,是老奶奶的一句话引出了一场误会,并演变成后面那富有喜剧性的故事面。了解了“漏”是什么的孩子们,嘴说着“偷和老虎好笨啊!”看着故事中傻傻的老虎和偷,他们不觉的哈哈大笑,越发感到有趣,也隐约能理解偷和老虎他们的作为是因为他们理解的“漏”并非是老奶奶嘴所说的“漏”,而这也是这个诙谐的故事的趣味性所在。

在这次活动中,我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了故事内容,舒展了故事的发展脉络,理顺了故事情节,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而又积极,从中体会了阅读的快乐,直到现在还在津津乐道。



5、《装饰

使生初步了解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法则在装饰中的运用,培养生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习装饰的构成形式及制作方法。装饰

2、难点:材料 的选择动作运用。

1、组织,安定纪律,检查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挂出装饰和一般的写实的.绘各一幅,从欣赏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引入装饰这一概念。

装饰和一般的绘不同,主要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装饰案,它常用装饰性的壁、壁挂、广告等。装饰注重形象的平面化处理,面构图强调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构图一般较为单纯。色彩亦服从形式美法则的需要,不拘泥客观对象的色彩系。装饰可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到自然特征,充分发挥材质的美。

装饰,要求在对自然物象的观察、写生的基础上,抓住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运用装饰手法进行提炼、概括、取舍、夸张装饰加工,创造出高生活,富想象的完美、典型的装饰形象。

(一)、构思出草图)

确定好表现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出草图。

(二)、选择材料。

根据草图和主题去选择材料。

(三)、剪贴制作。

将选择好的材料,根据草图剪好形状,并用胶水粘好。

作业:

用旧年历等材料并制作一幅装饰

要求:选材恰当,面整洁美观。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3378.html

热门阅读

  1. 创建和谐校园的精彩演讲稿
  2. 追求梦想的名言有哪些
  3. 领导年会致辞发言稿
  4. 201处暑节气养生短信
  5. 关于表示动作的句子
  6. 给长辈的羊年春节祝福短信分享
  7. 201年恭贺新春鸡年吉祥祝福语
  8. 2015年终总结结尾祝福语
  9. 吴文英《夜行船逗晓阑干沾露水》诗词原文及赏析
  10. 我生活的社区小学品德教案
  11. 学生写给班主任的毕业赠言祝福语
  12. 毕业生给母校的毕业赠言祝福语
  13.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14. 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15. 不要放大自己的不幸美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