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梦孚若》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②就,东溟③鲸脍④;圉人⑤呈罢,西极龙媒⑥。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①孚若,即方孚若,名信孺,是作者的同乡,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②斫:为用刀、斧等砍劈。③东溟:东海。④鲸脍,指切细切薄的鲸鱼肉,好吃的美味。⑤圉人:养马之人。⑥龙媒:骏马。
1.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析。(3分)
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3分)
参***
1.示例一: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上片写梦境,是虚写,梦见和方孚若一同大展宏图。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是实写。
示例二:对比手法。上片写在梦中的理想生活,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更为深刻。
示例三:用典。上片用了刘备和曹操的历史典故,下片用了李广的历史典故,以此来表达情感,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更为深刻。
2.思念的友人之情;思念中原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的信念;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伤时忧国的爱国情感。
作者
刘克庄
(1187-1269)南宋文学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公元1246年(淳祐六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诗词均擅,风格豪迈激越,是南宋江湖诗人,辛派重要词人。词集有《后村别调》。
沁园春·梦孚若,南宋刘克庄所作。载于《后村别调》。以梦境写思念的友人,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这首词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梦境写思念的友人,将那种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方孚若名信孺,是作者的同乡,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在韩侂胄伐金失败以后,曾奉命使金,谈判媾和条件,驳回金人的苛刻要求,“自春至秋,使金三往反,以口舌折强敌”(《宋史》本传)。金帅以囚或杀相威胁,他始终不屈,置生死于度外。此词应系悼念之作。
词的上片写的是梦境。这是一场意气飞扬的美梦。
作者梦见与方孚若相逢之后,一同游赏“宝钗楼”和“铜雀台”,吃的是用东海的大鱼切成薄片的“鲸脍”,乘的是产自西北地区的骏马“龙媒”。他们则象刘备、曹操一样,是英雄豪杰,在网罗天下四方的“剑客奇才”,数量之多须用上千辆车子装载。作者笔下展现的图景,正是*社会中的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身居要职,事业上大展宏图,可谓志得意满。
这是作者有意虚构的情境。将宝钗楼,铜雀台、长鲸天马等入词,但并非实物;作者和方孚若在*上的作为,自然无法同刘备、曹操相提并论。但是,作者的这类描写还是有一定生活依据的。据《宋史》及作者所撰墓志铭记载,方孚若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尤好交游名士,所至从者如云。闭户累年,家无担石,而食客充户。这段描写在虚构之中还可看出一点真实的影子。作者结合实际生活,融会历史题材,虚实结合,而以虚为主,表现出豪迈爽朗的气魄。
词的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使作者不得不面对现实。梦境值得留恋,但实际生活的境遇却如此残酷无情:“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是作者与方孚若共有的无奈叹息,但决不是绝望悲鸣。作者还怀有强烈的愿望,幻想能象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建功立业。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仕途历尽波折,他曾四次被罢官,因此,怀才不遇之感,黍离哀痛之情,在他的诗词在中常有流露。这首词下片抒发的正是作者这种真情实感。挚友已乘鹤西归,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下片描写以实为主,跟上片恰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在表现思想矛盾、表达一贯的爱国感情时,用的不是平铺直叙的手法,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词中写道:“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基本上引用《汉书·李将军列传》的原文,在《汉书》中,汉文帝对李广说的话是:“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字句相差不多,只是把《汉书》原文稍加点改,用在词中,显得自然妥贴,同时赋予这个典故新的含意。时局是如此危急,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该起用李广这样的名将;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贤才能臣根本就是报国无门,这怎能不叫人“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呢?冯煦在《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这首词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拳拳君国”和“志在有为”的气概,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慨。
拓展阅读
1、日子里的诗意阅读题答案
她的煎饼摊就摆在热闹的步行街口,简单的手推车上嵌着一个平底锅,锅边一盆和好的面粉、一盆碧绿金*韭菜鸡蛋馅。每天,她专心致志地做着煎饼,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流人群,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就在面粉的搓揉拿捏中寂寂度过。
那个深秋的黄昏,空气中刮着冷冷的风,接儿子放学。等*时,被一阵阵浓郁的韭菜香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第一次注意到她,四十出头,没一般小摊女人的邋遢随意,面容洁净、衣着朴素,大红冬袄外围一条蓝色碎花围裙,整个人干净利落,透出一种奇妙的神韵。她目光专注,正双手飞快地搓揉翻拣,一个个圆乎乎、油汪汪、金灿灿的韭菜饼子在灵巧的手下翻飞。
瑟瑟秋风里,能有这样一个热乎乎的煎饼也是一种寻常日子里的幸福吧。
等煎饼的间隙,我仔细打量这个小摊,没什么特别,在昏黄街灯下,她及她的小摊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烟火的气息、一种浓浓家的味道。突然,我眼前一亮,在小推车中间的档子上,竟放着一个红皮笔记本,式样已经过时,却是一种记录岁月的陈旧,有一种俗世里的好,看得出,主人一定很珍爱它,并**抚摸它,翻阅它。
我的目光停留在红皮笔记本上,久久没有移动,她仿佛看出我的疑问,腼腆一笑说:“没事时坐着晒晒太阳、翻翻杂志,遇见好的诗,忍不住抄下来。呵呵,年轻时候喜欢文学。”她的话让众人愕然,谁也想不到,一个卖煎饼的女人、一个生活不富足的女人、一个靠双手艰难度日的女人、一个被生活打磨得粗糙的女人,竟有着如此细腻的一颗心,竟如此执着地喜欢诗和文学,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热爱和坚守?
忽然间,很想看看她的红皮笔记本,可以吗?
她用沾满面粉的手递过来,不好意思啊,只是觉得这些句子好,爱。
爱,多么强大的理由!
我想起电影《SWANN》中那个写诗的女子,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被许多城里人惊讶喜爱。她和她一样,一个普通农妇,却热爱诗歌。写诗的女子常穿着农家朴素的衣裙,站在风里,嘴唇紧闭,目光忧郁地望着远方。她只有在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后,才能悄悄地把自己沉浸在内心深处的世界里,把内心丰富的情感用美丽的句子表达。她生活在粗壮丈夫的暴力之下,那个男人不懂得她的诗,更不懂得她的美,她把内心的伤与痛、苦与悲、希望与梦想写在破碎的纸片上,一片又一片,藏在皱皱的牛皮纸袋里,在日复一日的艰难生存中,她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和思想的飞翔。
是啊,诗句有多美,意蕴有多深刻,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颗发现美的心、一颗对生活常怀感恩的心。
此时,深秋的黄昏不再寒冷。坐在暖和的车厢里,小小儿子偎在怀里,他香甜地吃着煎饼,和我说着幼儿园的趣事。车窗外,秋雨潇潇,夜色渐浓,华灯初上,下班的人们裹着阵阵寒气上车,不一会儿,车厢里阵阵温暖就将这寒气融化,人们说着笑着,牵挂着不远处亮着灯光的家。
忽然觉得,心里满满的。是晴空艳阳的暖、是春风拂面的柔、是姹紫嫣红的娇、是围坐火炉的热、是韭菜煎饼烙在锅里的香。
忽然觉得,日子里的诗意,原来那样好!
2、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梦》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我的梦》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重彩转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培养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我的梦》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让幼儿学会重彩转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的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着,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重彩转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块玻璃板、一个镜框、一张白纸、毛笔若干支、颜料)
3、烘干机、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
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
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该用怎样的色彩去表现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
那今天,我来教你们一个新的画画方法,你们帮我选色彩,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抽象画《我的梦》,好吗?
5、师示范步骤: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块玻璃板,要将颜色画在玻璃板上。
(2)请你们帮我选颜色,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颜色?怎么画?(可以让幼儿指导老师随意画线条或色块)
(3)将玻璃板轻轻的晃动,让色彩自由渗合,流动。
(4)拿一张白纸在上面压一压,轻轻地掀开。
(5)为了使颜色干的快,在烘干机上烘一烘。
(6)我还要给它镶上镜框,这样就更漂亮了。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玻璃板上,拿白纸压一压,烘干后,选用自己喜欢的镜框镶上,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7、幼儿作业,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2、师:梦的世界好玩吗?想不想再去?我们再到那里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梦、快乐的梦,还会有哪些梦?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本文扩展阅读:梦(英文:Dream),主要为两大类,即噩梦和美梦。是每个人都亲身经历的一种现象,做梦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类已知的这两方面,人类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梦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场景来自于人们已有的认知以及记忆,这其中记忆所包含的内容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等,人们梦境中所出现的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基于记忆基础的。
3、日子里的诗意阅读题答案
1.答案不唯一,无论同意与否,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同意,因为这段文字以讲故事的口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情境、人物及其身份等因素,为下文的记叙进行了铺垫。同意,因为删去这段后,故事同样完整,且显得更简洁,更具有诗意,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2.采用了逐步聚焦式(或视角注意力越来越集中,或由远及近)的人物描写方法,这样描写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使人物形象层次分明,描写的重点更加突出。3.她是一个在城市街头以摊煎饼为生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在她身上除了具有劳动妇女常有的勤劳、干练等性格特征外,还具有喜欢文学、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特质。
4.示例:我喜欢“是啊,诗句有多美,意蕴有多深刻,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颗发现美的心、一颗对生活常怀感恩的心。”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热爱诗歌是一种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高尚情怀。
5.示例:这里的“诗意”既实指文中主人公喜欢文学,热爱诗歌的特征,又喻指主人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完善人生的高尚情怀。
4、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梦》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教案《梦》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感受不同颜色的梦所带来的意境美,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梦境,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梦,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梦》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梦。
2.初步感受不同颜色的梦所带来的意境美,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梦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PPT;轻音乐;绘画工具:画纸、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PPT播放作品集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油画,想不想看?
2.师:这些画漂亮吗?那大家知不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毕加索爷爷)
3.师:画中的这位爷爷就是毕加索爷爷(简单介绍毕加索)
二、师幼共同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梦》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小眼睛看看毕加索爷爷画的特别有名的作品。爷爷画了什么?画了一个什么人?她在做什么?从哪儿看出来?(出示作品《梦》,引导幼儿欣赏名画)
师:猜猜阿姨在做什么美梦呢?
小结:毕加索爷爷画的是一位漂亮的阿姨靠在红红的,软软的沙发上,睡的很香很香,做着甜甜的梦。
三、幼儿猜想阿姨的梦
(一)PPT出示图片蓝色的梦,幼儿猜想。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阿姨蓝蓝的梦里有什么呢?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
小结:蓝蓝的梦里有蓝蓝的蝴蝶结,有蓝蓝的宝石,有蓝蓝的天空,还有蓝蓝的海底世界等等。这个梦给我们清纯,温暖的感觉,特别的甜美。
(二)幼儿猜想,出示图片绿色的梦
1.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阿姨还有可能会做什么颜色的梦呢?
2.师:大家来猜一猜绿绿的梦中会有什么呢?
小结:绿绿的梦里有绿绿的大草原,有绿绿的公主裙,有绿绿的皇冠等等,有绿绿的青苹果,这个梦很清新很舒服。
(三)PPT出示图片黄色的梦,幼儿猜测想象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猜阿姨做了黄*梦,是谁呢?请你举起小手。你说说黄*梦里有什么呢?黄*梦中除了有......还会有什么呢?这个梦让你感觉怎么样?
小结:黄*梦里有黄*麦田,有美丽的向日葵,有金*桔子,还有黄*......这个梦很优美、很喜庆。
(四)通过赏析:体验梦带来的意境美,并讲述自己的梦
1.师: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梦,真美!让我们也一起来做美梦吧!(播放轻音乐)
2.师:小朋友刚才我们都做了甜甜的梦,你梦到了什么样的梦呢?
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有甜甜的,粉色的糖果城堡梦;有蓝蓝的,一望无边的天空梦;有紫色的,浪漫的蝴蝶小屋梦,有红红的,穿红色公主裙的梦......小朋友的梦太神奇,太美了!
四、延伸活动,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做了那么多既神奇又美丽的梦,那我们把神奇的五颜六色的梦画下来,永远留在我们教室里吧。
在活动中我用优美的音乐结合轻柔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梦》的轻松、舒适的感觉,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作品带来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画自己的梦地时候,通过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去画自己的梦,作品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活动中如果将课件制作地更加精致
本文扩展阅读:梦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场景来自于 人们已有的认知以及记忆,这其中记忆所包含的内容有视觉、听觉、触觉、感觉。人们梦境中所出现的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基于记忆基础的。
5、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围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材。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我们在何处相逢?一同游览咸阳的宝钗楼,又登上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把厨师唤出来,让他把东海鲸鱼切成细片;把马夫叫出来,让他牵来西域的宝马。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还有谁配与我们饮酒抒情。我们准备千辆马车,网罗大江南北的侠士奇才!
畅饮之后,酣然大醉,耳边响起了如雷的画鼓声。谁料想,美梦被雄鸡的轻啼声惊醒。感慨自己的一生就要过去,但是还没有建立功名。难道非要等到书生老后,建功立业的时机才会到来。如果威名赫赫的李广将军,可以遇到珍惜人才的高祖皇帝刘邦,区区一个万户侯又算什么!披上衣服起床,只觉得凄凉孤寂,于是更加怀念亡友,在感慨中心生哀伤。
方孚若名信孺,与刘克庄同为福建人,二人交情颇深,在*上也有共同的爱国主张。韩侂胃伐金失败后,方孚若奉命出使金国,谈判议和,拒绝了金人的不合理要求,“自春至秋,使金三往反,以口舌折强敌”(《宋史》本传)。金国统帅以囚禁或死相威胁,方孚若始终不屈服,将生死置之度外。此词应是词人怀念他的作品。
上片写梦境。词人梦见与方孚若相聚后,二人一同去“宝钗楼”和“铜雀台”赏玩,吃着东海的大鱼做成的“鲸脍”,乘着产自西北地区的良马“龙媒”。他们像曹操、刘备一样煮酒论英雄,结交天下“剑客奇材”。词人梦中的场景,正是当时仁人志士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生活。这里词人将实际生活与虚构的梦境结合起来,表现了其内心的慷慨和豪迈。
下片写现实。正当他们开怀畅饮、畅所欲言时,晨鸡无情地唤醒了美梦,将词人拉回现实生活。但现实是如此残酷无情:“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以下三句化用李广的故事,暗含汉文帝对李广所说的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里赋予了这个故事新的含义,目前国家风雨飘摇,正是用人之际,本该重用李广这样的名将,但现实却是仁人志士根本无用武之地。这样的现实让人怎能睡得着?于是“披衣起”,却只觉得“凄凉感旧,慷慨生哀”。词人的激愤与伤心,读来使人黯然神伤。
全词虚实相间,借助梦境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以虚为主,下片以写实为主,对比强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愤之情。此外,词中还融会了很多历史题材,使文章有了浓重的历史感。
【宋词地图】
宝钗楼: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建于汉武帝时期。
铜雀台:又叫“铜爵台”,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侧,建于汉末建安十五年,是曹操所建。因楼顶铸有展翅欲飞的大孔雀,故得名铜雀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3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