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唐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44:33

《清明日》唐诗赏析

【编者按】《清明日》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整首诗字数不多,却以旁观者的眼光写了清明时节的场景,体现出自己对上层官僚社会侈靡风气的讽刺。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注释】

青娥:妇女用青黛画的眉,代指美女。此句意谓:美女艳如画中丽人。

郁会:郁金香,香草名。

出犯:出,外出;犯,踏青。

繁花:繁盛的春花。

幰(xian):帐帏。

骄:骄逸,不受控制。偏:旁侧。憾:车前帷幔,是古代*坐的车。

“鸡骇”句:古俗,寒食、清明以斗鸡为戏。

隔:庭院隔墙。

柘弹:柘材制造的弹弓。

黄鹂:黄莺。

宫:庭院里的房子。在秦始皇之前,比较豪华的房子皆可称宫,一般人亦可称朕。后来“宫”成为皇宫的专用词,“朕”成为皇帝的专用词。现在“宫”的含义有所扩大,如少年宫、青年宫等。

【译文】

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温庭筠的诗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诗人温庭筠以旁观的眼光写了几个场景:晨露末消,如画美女便结队春游,去时露水打湿了她们的衣裳,归来已春风和煦,柳丝飘舞了;沿途达官贵人的马车横冲直撞地驰过;斗鸡场上剐从笼中奔出来的斗鸡急躁不安地呱呱乱叫;时而又从皇宫内苑飞出几粒打鸟的弹子。在描绘官内、宫外一派游乐盛况时,温庭筠对上层社会耽于游乐的侈靡风气也略有微讽。全诗画面转换迅速,节奏明快,色彩秾丽。

拓展阅读

1、《正月十五夜》少儿

作者: 姚益心张翠玲

【原文】: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原文作者】:苏味道

朝的京都长安,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之夜,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这时,京都长安取消夜禁,全城人民不分男女贵贱,都可通宵踏歌观灯。这时的长安城,车马如龙,歌声如潮,火树银花,光亮犹同白昼。苏味道的这首,就是描写当年长安元夜观灯盛况的

的第一、二句写的就是灯。

第一句说:长安城里,大街小巷到处缀满了各种色彩的花灯,就象一夜春风催开了那千株火树、万树银花,远远望去,火红的、洁白的,交织成一片花团锦簇的世界。“合”,状写火树银花的四望如一。这里的“火树”,显然是指用红纸或红绢扎缀的花灯,“银花”是指用白纸或白绢扎缀的花灯。

第二句说:平每到夜晚,护城河上总是吊桥高锁,今夜,那把大铁锁打开了,护城河上的那座桥啊,也缀满了星星般的彩灯,犹如“星桥”,远远望去就象是一片星河的世界。

中间四句写的是踏歌观灯的人。

第三、四句说:乘车的、骑马的、步行的人群都来观灯了,这边一股股尘土随着马儿远远而去;那边圆圆的月正追逐着踏歌的人们向我们走来呢!“暗尘”,指车马扬起的尘土。“月”句,人用拟人的手法,写月儿被人情所动,不由也逐欢寻闹地追随观灯的人们一起来了。

第五、六句说:一队花枝招展的歌妓,浓妆艳抹唱着歌来观彩灯了。她们唱的歌呀,都是那个逗人喜爱的《梅花落》。“梅花落”,古代的曲调名。“秾李”,即秾丽、艳丽。

最后两句写游兴未尽而良宵苦短,表现出无限留恋之情。人说:京城里的禁卫军也放了假,长安今天不禁夜,玉漏呀,你不要声声相逼,催人回家。“玉漏”,用玉石做的计算时间的漏壶。

人运用想象和比喻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当年长安十五元宵夜的种种热闹和繁华景象,很有生活气息。

2、《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2、黾勉:殷勤。3、契:惬合。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韵译】: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不是驾着柴车外出,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松涛声声随风送进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却能把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评】: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

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3、《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译文及全

第一首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

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此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人用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第二首是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北宋时,杭州西湖由*规定作为放生池。王注引张栻的话说:“天禧四年(指1020年),太子太保判杭州王钦若奏: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祈福。’”这是相当于现代的禁捕禁猎区;所不同的,只是从前有人卖鱼放生,还要弄个“祈福”的名堂罢了。西湖既是禁捕区,所以也是禁植区,私人不得占用湖地种植。的开头,就写出这个事实。那些被人放生、自由成长的鱼鳖之类,不但没有受到人的威胁,反而受到人的施与,游湖的人常常会把食饵投放水里,引那些小家伙围拢来吃。便是不去管它们,它们凭着条件反射,也会向人追赶过来。至于满湖的荷花,也没有谁去种植,自己凭着自然力量生长,东边一丛,西边一簇,自开自落,反而显示出一派野趣。

然而此的趣味却在后面两句。“水枕能令山俯仰”——山本来是不能俯仰的,杜甫有“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句子,杜牧也有“古训屹如山”(《池州送孟迟》)的说法,苏轼却偏要说“山俯仰”。人认为,山是能俯仰的,理由就在“水枕”。所谓“水枕”,就是枕席放在水面上。准确地说,是放在船上。船一颠摆,躺在船上的人就看到山的一俯一仰。这本来并不出奇,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问题在于人把“神通”交给了“水枕”,如同这个“水枕”能有绝大的神力,足以把整座山颠来倒去。这样的构思,就显出了一种妙趣来。

“风船解与月裴回”——同样是写出一种在船上泛游的情趣。湖上刮起了风,小☆www.**☆船随风飘荡。这也是常见的,不足为奇。人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月亮,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移动,就像在天空里徘徊。因此李白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这也不算新奇。不同的地方是,苏轼把船的游荡和月的徘徊轻轻牵拢,拉到一块来,那就生出了新意。船在徘徊,月也在徘徊,但人不知是月亮引起船的徘徊,还是船儿逗得月亮也欣然徘徊起来。人想,如果是风的力量使船在水上徘徊,那又是什么力量让月亮在天上徘徊呢?还有,这两种徘徊,到底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呢?他把“船”和“月”两种“徘徊”联系起来,就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包含了一些哲理,他要定下神来,好好想一想。所以说,句写得饶有情趣。

第四首首句中的“游女”当是采莲女。因为从这一组五首看,苏轼应该始终都在望湖楼上,所以木兰桡上的该是“游女”。旁人不可能跳到水里给她们献花。倒是她们近水楼台,可以采了荷花献给别人。所以这第一句是写“游女”们献花给游客。水里采花的“游女”,应该就是采莲女了。天上下雨了,采莲女在湖中,首饰未免*湿了。“无限芳洲生杜若”,屈原在《湘夫人》里有写过“搴汀洲兮杜若”,杜若代指各种香草。而“香草美人”是楚辞中最重要的意象,倒推可知,楚辞招在这里就是代指“香草”。“吴儿不识楚辞招”,是感慨采莲女不认识《楚辞》中的各种香草。杜甫《归梦》中有“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之句,“不用楚辞招”切合“有家难回”之意,与这里的“楚辞招”的意思完全不同。

4、读山海经·其一陶渊原文及翻译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注释

这组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

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欢然:高兴的样子。

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读山海经》是陶渊隐居时所写13首组的第一首。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人享受到自然的新与惬意。

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人在如此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抒发了一个自然崇尚者回归田园的绿色胸怀,人在物我交融的乡居体验中,以纯朴真诚的笔触,讴歌了宇宙间博大的人生乐趣,体现了人高远旷达的生命境界。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人起笔以村居实景速写了一幅恬静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屋前屋后的大树上冉冉披散着层层茂密的枝叶,把茅屋掩映在一派绿色中,满地的凄凄绿草蓬勃竞长,树绿与草绿相接,平和而充满生机,尽情的展现着大自然的和谐与幽静。绿色的上空鸟巢与绿色掩映的地上茅屋呼应,众多的鸟儿们环绕着可爱的小窝歌唱着飞来飞去,重重树帘笼罩的茅屋或隐或现,人踏着绿草,徜徉在绿海中,飘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任性自得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这是互感欣慰的自然生存形态,是万物通灵的生命境界,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四月天耕种基本结束,乘农闲之余,人偷闲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衣食是生命必备的物质需求,人自耕自足,没有后顾之忧,无须摧眉折腰事权贵,换取五斗粮,在精神上得到自由的同时,人也有暇余在书本中吮吸无尽的精神食粮,生活充实而自得,无虑而适意,这样的生活不只是舒畅愉悦,而且逍遥美妙。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身居偏僻陋巷,华贵的大车一般不会进来,偶尔也有些老朋友来这里享受幽。“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根据下文的语境应分两句解,上一句是说身居偏僻陋巷隔断了与仕宦贵人的往来。下一句中的.“颇回”不是说因深巷路窄而回车拐走,而是说设法拐进来的意思,根据本文语境“颇回”在这里应当是“招致”的意思。老朋友不畏偏远而来,主人很是高兴,拿出亲自酿制的酒,亲自种的菜款待朋友,这里除了表示对朋友的热情外,同时含有人由曾经的士大夫转为躬耕农夫自得的欣慰。这是人对劳动者与众不同的观念突破,人抛弃*,顺着自己“爱丘山”的天性做了农夫,在世俗意识中人们是持否定与非议的。人却以“羁鸟恋旧林”世俗超越回归了田园,是任性自得的选择,且自耕自足衣食无忧,是值得赞美的事。这里凸显人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果实招待朋友,不但欣慰自豪,而且在感情上更显得厚重与真挚。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这里一语双关,既写了环境的滋润和美,又有好风吹来好友,好友如好雨一样滋润着人心田的寓意。“泛览周王书,流观山海图”,这里“泛览”“流观”写的非常随心所欲,好像是在轻松愉悦地看戏取乐一样。人与朋友在细雨蒙蒙,微风轻拂中饮酒作乐,谈古论今,引发了人对闲余浏览《山海经》《穆天子传》的一些感想,人欣慰地对朋友说:他不仅是在皈依自然中觅到了乐趣,还在《六经》以外的《山海经》与《穆天子传》的传说中领略了古往今来的奇异风物,人的人生境界不但在现实中得到拔高,而且还在历史的时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升华,这俯仰间的人生收获,真使人欢欣无比!

人生命交融一体的不仅是草木飞鸟,还有共享良辰美景的朋友,人体验到不仅是融入自然的怡然兴致,还有书中带来的时间长河中积淀的风物识,这样的人生快乐,在昏昏然的*上是无法得到的。人在与天地与古今与人与物的交融中,合奏出宇宙运行中至高至美的欢乐篇章。

貌似信手拈来的生活实况,其实质寓意深远,人胸中流出的是一首囊括宇宙境界的生命赞歌。

5、《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译文及全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媚温柔。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

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

忽然回忆起在会灵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细雨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湿。

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一一认识?

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六月二十七: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水枕”句:躺在船里看山,不觉得水波起落,只见山头忽上忽下。水枕,等于“载在水面的枕席”。

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裴回:即徘徊。

乌菱:指老菱。菱角老则壳黑,故名。芡(qiàn):大型水生植物。

青菰(gū):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

尝新:古代于孟秋以新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尝食新谷。

游女:出游的女子。 木兰桡: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桡(ráo):划船的桨,这里指小船。

翠翘: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杜若: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

吴儿:指吴地之人,这里也代指采莲女。吴地,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

小隐:谓隐居山林。

点击查看更多《清明日》唐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60871.html

热门阅读

  1. 毕淑敏文章读后感
  2. 201年企业年会祝福语精选
  3. 端午节经典问候短信
  4. 《美丽中国幸福起航》小学读后感范文
  5. 2018年下雨天周末祝福短信
  6. 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7. 201年公司新年经典祝福语
  8. 关于幼儿园托班德育计划详情
  9. 描写瀑布的诗句
  10. 关于青年节的作文500字
  11. 夏至祝福说说句子大全
  12. 赞美老师的锦旗标语
  13.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14. 唯美中国风诗句
  15. 传播学专业学生的自荐信范文
  16.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课堂教学设计
  17. 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爱情语录
  18. 冷酷帅气的男生个性签名
  19. 201年鸡年简短的新年拜年祝福语
  20. 元旦祝福语2016
  21. 学校抗震救灾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22. 小学生编写童话故事作文
  23. 四年级小学生红领巾广播稿
  24. 好句摘抄赏析201
  25. 煮水饺的日记
  26.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27. 关于爱情的诗句席慕蓉
  28. 我想变成什么优秀作文500字
  29. 感悟青春优秀征文
  30. 赵令畸《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阅读答案及赏析
  31. 平安夜空间说说
  32. 朋友结婚幽默祝福语微信
  33.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
  34. 组织部长表态优秀发言稿
  35. 《永生的眼睛》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36. 《失物招领》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37. 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38. 诗经里很文艺的句子
  39. 包饺子三年级作文
  40. 寓言小故事《朗格多克蝎子的天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