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述元宵节趣事作文 1
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以前,人们主要是看花灯与舞龙,现在燃放烟花,人们观看烟花也就成为庆祝节日的方式之一了。
晚上七点多一点,我就着急地叫爸爸妈妈带我上工人体育馆去,听说那八点整要放烟花的。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与我一样想看烟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显得十分的高兴。人真是多呀,挤得水泄不通。
八点钟到了,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小学生描述元宵节趣事作文 2
又是一年元宵节,街上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景象,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上元节,也称中国情人节,后来,慢慢被七夕节代替了。元宵节人们不光是要张灯结彩,而且,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有趣的习俗吧!
吃元宵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元宵节习俗,以前,元宵只有黑芝麻和花生两种口味,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集市上的元宵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什么水果、腊肉、巧克力都遍布市场的每个角落。
相传,清末民初,百姓痛恨袁世凯,因此,把元宵称为元宵,因为,元宵与“袁消”谐音,百姓是希望袁世凯能早点消失,后来,慢慢演变成汤圆了!
在古代,元宵节还有一习俗在民间流行甚广,那便是——送花灯。本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亲时,娘家人所赠送给出嫁女子的礼物,后来变成了老人送给孩子们在元宵节玩耍的物什了。如今,这个习俗已经不再有了。
走百病。走百病也是元宵节的一项民间习俗,据说,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三五成群的出去走走,若是看见有桥洞的地方,一定要走过去。关于走百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求得来年健康平安,另一种说法则是为了热闹,所以,才要去街上溜达的。
元宵节这个热闹的节日一定少不了耍龙灯,舞狮子。当然,街上车水马龙,耍龙灯,舞狮子的人成群结队。元宵节又叫灯节,而龙又是中国的远古神兽,所以,这便是龙灯的由来。舞狮子一般是在庆祝或热闹的场地进行,当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哪个人不舞狮子,舞狮子的活动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智慧的人想必一定喜欢动脑的游戏吧?在元宵佳节里,猜灯谜是智慧的人的最佳选择。
猜灯谜最早源于清代,相传,清朝的皇帝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谜语,他的一位大臣纪晓岚也是一位善于猜谜的能手,随后,便有了猜灯谜这一民间习俗,而且,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猜灯谜猜对了一般会有这样那样的礼品赠送。
这就是元宵节里的那些趣事,这些有趣的习俗不但为我们的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色彩,也证实了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
小学生描述元宵节趣事作文 3
正月十五这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过节,奶奶家人可真多啊!有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还有大哥哥,爷爷奶奶为我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有水果、饮料、还有我喜欢吃的大虾和鸡翅膀,我吃的好香啊!
终于到了晚上,我们吃完元宵,就放起了烟花。我拿起“波彩明珠”,问爸爸:“这是插在地上还是手里拿着放?”爸爸说:“这是手里拿着放的。”
看到有好多人在放许愿灯,爸爸也为我买了一个,妈妈在许愿灯上写下了她为我们全家许的愿,望着许愿灯慢慢地升上高高的天空,我问妈妈:“妈妈你许什么愿了,能告诉我吗?”妈妈说:“许的愿是不能说的,只有装在心里才能实现”。其实,妈妈不说我也知道妈妈许的愿是让我身体好、学习好,让我们全家幸福快乐。我一定努力,让妈妈的愿望实现。
今年的元宵节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啊!
小学生描述元宵节趣事作文 4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正月十五的傍晚,全家人去赏灯,来到赏灯地点,街上人山人海,街道两旁五颜六色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仔细一瞧,原来是社火队,他们拌着锣鼓声,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不时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舞狮队、秧歌队、民族舞蹈队、猪八戒、卓别林等西洋人的精彩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时博来阵阵掌声。欣赏完社火表演,我们又来观赏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有帆船形的,象征一帆风顺;也有“冬不拉”上跳舞的人,象征民族团结;有房子形的,象征天下一家亲;金洋芋公司的花灯构思精巧,展望企业的未来,前景一片;*的花灯设计巧妙,渴望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祖国富强……
看完表演,赏完花灯,我总结了一下,在正月十五这天,从社火表演到观赏花灯,闹出了不少笑话,让我为大家一一讲解吧。
一社火表演中,明明介绍的是舞狮队,却出现的是舞龙队,不仅如此,龙和狮失去了以往的灵性,死气沉沉,只会跟着人流挪着走,体现不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二观赏花灯时,我发现:将棉麻公司写成了麻棉公司;明明今年是龙年,有单位却搬出了老虎的花灯,一看就知道应付差事;有人还写一句虎年大吉;乔尔旁中学把龙画成一条蛇。真是漏洞百出呀!
通过这些笑话,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底蕴的误解,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节日。可是从这些笑话中,可以看出有的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在人们一笑而过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认认真真做事,值得我们思考。通过这几个笑话,让我感悟到,干什么事我们必须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
拓展阅读
1、小学生元旦趣事作文300字
我们先取了票,接着过了安检,然后在站台上等待动车。我非常想看看动车长什么样子,因此心砰砰地跳着。
忽然,我看见“和谐号”动车向我们驶来,它就像巨龙一样。我兴奋地跳了起来。动车的“头”和“尾巴”都是尖的。最有趣的是在动车的“尾巴”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头”,原来,它们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排队上了动车,快速找到了座位。座位上面有行李架,座位前有一个小餐桌,座位下面是脚踏板,非常舒适!
动车开动了。一开始,动车开得很慢,然后慢慢加速。最后,飞速地向前行驶着。有趣的是动车向前驶,周围的景物却向后退。我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呀?”爸爸说:“这是物理现象,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就在我陶醉在美景之中时,乐山到了。坐动车是元旦节里最有趣的事!
2、小学生元旦趣事600字作文
我们先向服务员说了三个人脚的尺码,接着问服务员借了打保龄球的鞋子和袜子,定好了保龄球道,选好了各自的保龄球,就开始打了起来。
首先是妈妈打,只见她拿着球,先往后面退了两步,肯定地说:“这样力气就会更大的哦。”摆好了姿势,她跑了过去,哎呀!她的脚扭了一下,球歪歪扭扭地滚进了沟里,妈妈很奇怪:“这地板怎么这么滑啊?”我和爸爸在旁边偷偷地笑了起来。
接着是我打保龄球了,因为我的力气小,所以不能用大人拿球的方法来打,只能抱着推啦。我抱好球,数着:“1、2、3”正要推的时候,由于球摆地太往后了,球就向后“咕噜”一下滚了出去,正好爸爸在后面看着我,球就滚到了他的脚上,他被吓得直躲到别人的球道上去了,说:“算了吧,我还是离瑶瑶远一些,以免再被她滚到。”妈妈在旁边哈哈大笑的。
最后是爸爸了,如果他最后三次都能扔出大满贯的话,我们就得到“海底鸡”了,会有奖品的。第一次,他打中了9个,但是最后一个摇摇晃晃,摇摇晃晃地倒了下去,一个满贯就这样幸运的得到了;第二次了,我们开心地喊了起来,要求他最后一次也是这样,他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倒霉的事情也就发生了,他忽的一下,扔了出去,球被他打歪了,只打中了1个,只有1个呀,比前几次少了8个。我心想:这次电脑计分员为什么不给他分数了呀?好失望啊!
3、小学生元旦趣事600字作文
我们班的小何、小刚、小李都在精心的准备着,只有小王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
联欢会终于要开始了。选手们都带着自己的节目跃跃欲试的上了讲台等待区。台下的同学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等待着选手入场。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联欢会正式开始。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小何上场了。只听他的声音雄浑嘹亮,振奋人心,台下不时传来一阵喝彩声。第二个,小红入场了。听,她的歌声婉转悠扬,令人陶醉,同学们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后面的选手也都依次入场,教室里雷鸣般的掌声连绵不断。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小王。只见他昂首挺胸,拿着话筒,踩着舞步,不慌不忙地唱了起来。他的歌声是那么的好听,清脆婉转如行云流水。同学们都惊呆了,个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还有人满脸疑惑的说:“小王的嗓门怎么一下子变得那么好了?”台下的人全都沸腾了,热烈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掌声一潮高过一潮。
就在我们听得热血沸腾的时刻,小王不紧不慢的从口袋中拿出一个小小的录音机,我们这才知道,原来他是故意逗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哭笑不得。
这个元旦我们在快乐中度过,我感到非常开心。
4、小学生元旦趣事作文300字
早晨,金色的陽光洒满大地,一阵阵凉风迎面吹来,送来新春。在每个人的笑脸中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
午时,王教师和我们一齐举行了“庆元旦”联欢会。你瞧,教室里好一派节日气氛!在教师和同学们的精心布置下,教室装扮的很漂亮,黑板上方挂着小灯笼,屋顶上有一个彩灯旋转。
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的表演了优美的舞蹈,有的唱了动听的歌曲,有的表演了可笑的小品…..。不知不觉中,就到我表演了。我表演的是《歌声与微笑》,刚唱到一半时,就听见一片掌声,我心里美滋滋的。接下来我又表演了绕口令《冬冬和公公》,我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激烈的掌声,我开心极了。
今日,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怀着感激的心境度过了一个十分愉快的元旦,是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和教师们的辛苦教导下我们才有如今完美的生活。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教师和父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6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