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丹顶鹤》优秀教案
教材简析: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态,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顿生喜爱之心。
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但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因此,教学活动更多地要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倾向,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上进心、自觉性、自信心,让孩子们大胆地学,充满自信地学,放飞学生的个性。在这两节课上,努力体现这样的理念。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体会丹顶鹤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⒈识字、写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录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群客人,出示挂图,猜猜它们是谁,想和它们交朋友吗?
2、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你想了解丹顶鹤的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指名读题,正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检查生字词。
(2)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找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2、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四自然段
1、问题:这群丹顶鹤从哪儿来,要飞到哪儿去呢?自由读第一、四自然段。
2、指名回答这群丹顶鹤从哪儿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3、通过这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说,教师相机引导:丹顶鹤是一种候鸟。读第一自然段。
4、再解决第二个问题:这群丹顶鹤要飞到哪儿去呢?你从哪里找到的?学生找到第四自然段。
5、它们在第二故乡生活的快乐吗?从哪里看出来?读一读,重点指导:三五成群无忧无虑。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北方(链接):丹顶鹤的第一故乡(黑龙江扎龙)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进入扎龙自然保护区网站了解相关知识。
黄海之滨(链接):江苏盐城滩涂自然保护区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入滩涂自然保护区网站了解相关知识。
(让学生知道丹顶鹤是世界上的一种珍禽,也是頻危动物,人们爱护她们,划出了大片滩涂,作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让它们有吃的,能自由自在生活,不受到伤害。)
2、指导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四自然段。
五、生字教学
遥、显、传、所、之、虑、度
1、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字形。
2、观察书写要点。
3、教师选择几个范写。建议虑范写。
4、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复习生字词。
2、复习一、四自然段。
二、过渡引入新课
1、小丹顶鹤要找妈妈。播放录音。
2、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它吗?
3、它的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它妈妈的样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丹顶鹤妈妈长的什么样啊?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出示: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洁白、黑
出示丹顶鹤图片,指导观察。指导朗读第一句。
鲜红鲜红
出示头部特写图片。指导读:鲜红鲜红
出示红宝石图片。欣赏,引导:正是因为它头上有一颗红宝石,所以人们都叫它丹顶鹤。指导朗读第二句。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4、自由练读,配乐指名朗读。(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想象)
5、丹顶鹤妈妈长的怎么样?(板书:美)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过渡:其实丹顶鹤还有其它美丽的地方呢!我们再一同去欣赏欣赏吧!
2、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丹顶鹤还美在哪儿。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教学:
①(不出示)丹顶鹤很逗人喜爱。
那你喜爱丹顶鹤吗?喜爱就再读一读。
②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指导观察图片。指导朗读。
③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你看见丹顶鹤在干什么呀?
相机出示:丹顶鹤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的图片。指导读词:引吭高歌、展翅飞翔。
播放录像,师旁白:丹顶鹤的姿态总是那样高贵、典雅!它们时而悠闲地散步,时而欢快地跳跃,时而快速的奔跑,时而轻盈地跳舞,它们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指导配乐朗读、背诵本句。
④传说丹顶鹤是*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看看这好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出示录象。师配旁白解说。指名朗读。
4、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指名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情境渲染、口语训练
2、将丹顶鹤贴入背景图片。
3、贴完后边观赏,边在心里夸夸这些丹顶鹤。屏幕上出示提示的词语和句式。
4、一同夸丹顶鹤,你们真是一群美丽的丹顶鹤!
5、帮小丹顶鹤找到妈妈。
六、生字教学
1、却、引、论
2、观察三个字的共同特点:左右结构。
3、写左右结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师重点讲解却,时间允许情况下,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七、课后练习
课后,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去试一试。
找一个传说;找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学唱;将小丹顶鹤找妈妈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优秀
1.宣纸、各色颜料、毛笔、吸管、勾线笔、抹布等。
扎染画具体环节
环节一:宣纸扎染的认识
L:小朋友们,你们谁还记得平时老师教你们画画用到了哪些工具?
Y:勾线笔油画棒水彩笔等
L:大家的记忆力和观察能力都很好大家都知道我们之前用的画画工具,但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绘画工具――宣纸。
(向Y展示宣纸)
L: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拿宣纸画画,大家仔细观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L:看完了老师的操作,大家都应该知道是怎么做的了。那我想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位小朋友向大家展示一下老师的操作顺序,另一位小朋友在旁边向大家解释一下步骤。
(Y折宣纸放入颜料中染)L:这位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是对折再对折,那我想问一下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其他的折法,可以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Y:可以折成一个三角形或没有形状的样子。
L:我们看到这位小朋友是把宣纸直接放入颜料中染,那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其他什么工具使用来在这个宣纸上染颜色?
Y可以动脑思考,然后L出示已准备的工具,Y可以补充一两个。
讲述的步骤Y:(以下仅供参考)
步骤一:将宣纸随意的对折或揉团。
步骤二:将对折或揉团后的宣纸的边角等地随意小面积扎染。(可以选择很多颜色,但扎染的面积不宜过大)可以加入毛笔、吸管、牙签等工具。
步骤三:将宣纸打开铺平晾晒30秒,然后用勾线笔在上面进行绘画。
L:好,现在小朋友都已经知道了绘画的步骤,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让大家开始自己创作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要画什么,可以画任何东西只要是你想创作的。画完之后我会叫小朋友上来和大家分享。
在画之前老师有几个小要求要提一下:
1.大家用的工具一种工具只能沾一个颜料。
2.最开始我们是染背景色,不用颜料画画,我们最后再用勾线笔画想画的图案。
第二环节:
(Y绘画时L可以适当的指导和提醒)
L:现在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绘画,那我想让一些小朋友上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创作这幅画的,在画上用了什么颜料、工具,最后用勾线笔画了什么图案。
总结和反思:
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正式面对幼儿独立上课,十分的紧张。感觉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在内,导致在要开始上课之前还有问题要解决。上课的'时候我因为紧张把原本在教案里的提问和要求也有遗漏,使小朋友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与我的假设有很大的出路,当我在他们动手时候再讲明要求时已经没有人听了。
我在做教案的时候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没有把宣纸的晾晒时间等问题计算在内,导致最后没有时间用勾线笔绘画,也没有时间分享,我的时间远远不够。
因为在上课前我没有进行过试讲等其他准备,导致我在上课时有时候会忘记下一步要做什么,和小朋友也没有什么很好的互动。
1.在示范的时候示范的纸不够大,不能保证所有小朋友都看得到。
2.减少无效问题的存在,最好做好问题能直接问到点子上。
3.要运用小朋友能听懂的词汇来表示,代替那些专业词例如“扎染”、“主题”等。
4.在面对小朋友回答到老师准备的问题上时老师要与小朋友有互动,例如老师可以说“哇塞,被你猜到了,你真厉害确实老师今天准备了.......”。
5.老师可以把准备好的工具直接向小朋友展示,不要再提问来浪费时间,而且老师要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不要上课的时候老发工具。
6.要求一定要在幼儿动手前全部讲完,要求要简短并且能理解。
7.控制好节奏,导入不宜过长,要留大部分时间来给幼儿绘画。
2、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优秀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穿着扎染衣服进入教室。
师:这件T恤好看吗?它与普通T恤有什么不同?
小结:原来,扎染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特殊工艺,把白色的布进行捆扎,再浸染上颜色就可以在布料上留下美丽的、有趣的花纹了。
二、欣赏图片,感受扎染之美。
1、去布料王国欣赏美丽的布料宝宝。
师:你喜欢哪个布料宝宝?为什么?
原来用扎染的方法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花纹和图案。
2、出示白布。
师:布料王国里这个布料宝宝没有人打扮它,你愿意来帮助它吗?布要怎么扎、怎么染呢?我们一起去学本领吧。
三、欣赏视频,了解扎染的过程和简单方法。
1、师:视频中老师先做什么?怎么扎?扎好之后做什么?之后是如何染上颜色的?
师幼小结扎染过程:折布--扎布--染色--晾干--打开。
2、出示其他扎法,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扎法。
师:你想怎么捆扎布料宝宝呢?
师: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去生活馆打扮布料宝宝吧。
要求:
五、展示评价作品。
小结:原来扎布的方法不一样,染出来的花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扎染的神奇之处,这就是扎染的魅力。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布料宝宝去布料王国里走T台秀吧!
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扎染》优秀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1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