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优质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31 12:15:04

《再别康桥》优质教案

《再别康桥》是一首最能代表徐志摩诗歌风格的诗,可以称之为意境美的典范。下面是它的优质教案,以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

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教学方法】

本文是高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首新诗,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养起对新诗的欣赏兴趣,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知人论世法: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 “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断,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

情境营造:

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

1、朗读指导:

(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注音:

荇(xìng)斓(lán)畔(pàn)溯(sù)篙(gāo)

语气:

舒缓、低沉。

节奏:

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

新诗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诸如语言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现在,请大家任选一个学习主题,认真研读课文。研读过程中,在笔记本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学生交流。

可以将问题细化为:

⑴ 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沉淀”: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首尾分别用了“轻轻”和“悄悄”:“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两个比喻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拟人手法:夏虫也为我沉默。

⑵ 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①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② 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③ 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意象分析

意象是指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凝聚一体的艺术形象。它可以存在于诗文字里行间,也可以浮现于言外之意,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引导学生从解读意象的角度去品味诗歌,就可以收到纲举目张,融会贯通的效果。

1、形神兼备,以形传神。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作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河畔垂柳,冰清玉洁,柔曼飘拂、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多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心动神摇呢?爱恋康桥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徐志摩在这里决不仅仅是绘形摹态,他是传情达意,表达一份对康桥风光,对失落情意的眷恋、追恋。他爱康桥,更爱遗失在这里的情真意切的美梦!

2、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诗歌的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是对第二节的补充和深化。在作者的心目中,康河的这些水草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它们似乎挥动着绿油油的手臂,向昔日的老友热情致意 ,又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生长环境的美好。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它们能与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和风柔波、霞光桥影长久厮守,难怪诗人流连沉醉,心甘情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物我一体,水***融,物即我情,我情即物,诗人简直就是一条会思想、有情意的水草!这种描写类似于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情景,给人一种情真意切,不能自已的兴奋和喜悦,有极强的艺术*力。

3、虚实结合,以实衬虚。诗歌第三四节写“青潭”,先实后虚,虚实相生,青荇浮藻之间,荡漾着绚丽多彩的晚霞,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如梦似幻,亦实亦虚,怎能不让人心向神往,如醉如痴!于是诗人乘兴撑篙荡舟,披星戴月,漫溯康河,去追寻遗失的美梦,去重温夕日的欢乐。星汉灿烂,星辉点点,诗人大有东坡泛舟赤壁时那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他心花怒放,陶醉在这星辉迷人的夜色当中,禁不住引吭高歌,一吐回到过去,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这两节诗文围绕“青潭”展开行文,先把清潭想像成绝彩斑谰的梦,再由“梦”联想到以前寻梦的浪漫。眼前所见为实,联想、想像为虚,由实到虚,借潭写梦,融情于梦,借梦发感,以实衬虚,虚实相映,诗意地表达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4、动静结合,以静衬动。诗歌首尾两节都写到了“作别云彩”这一细节。前者显得飘逸高洁,依依难舍;后者则见感伤落寞,无奈决绝;“云彩”这一意象以静衬动,精妙入微的折射出诗人隐秘难言的复杂心理。云彩高洁秀美、宁静祥和,诗人视作朋友、知已,与他作心的交流:当年你或许飘浮在碧绿的草坪上空,装点着蔚蓝的天空,为我遮挡炎炎烈日,见证我痴迷康河、回归自然的诗心画意。如今,你远举飘飞,离我而去,我也带着割舍不下的眷恋,惆怅远你而去。永别了,飘逸的云彩。永别了,静美的康桥!

诗人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深得“意象”三味。新诗写得象古诗一意象纷呈,韵味无穷。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范本。立足诗歌,知人论诗,扣住意象展开联想分析,不仅可以体察诗情,洞悉诗人心声,还可以强化感情,提升我们诗歌鉴赏品味,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大班语言《小动物告会》及学反思

大班语言《小红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小兔利用小红伞帮助同伴的过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体验角色之间的情感,感受爱动脑,乐于助人的乐,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小红伞》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体验角色之间的情感,感受爱动脑,乐于助人的乐趣。

2、观察并讲述小兔利用小红伞帮助同伴的过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挂图、实物雨伞一把。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雨伞,帮助幼儿进行合理想像,说说雨伞有什么用处。

(1)你们看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一把雨伞)

(2)雨伞有什么用处呢?

2、观察理解挂图内容。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看一个有关雨伞的图片。

(1)出示挂图一,请幼儿仔细观察。

①图上有谁?这天的天气怎样?可能要怎样?小兔子想出门应该带什么呢?

(2)出示挂图二。

①小兔子来到了什么地方?它碰到了谁?小刺猬想吃树上的果子,可它怎么也摘不到,小兔子是怎么帮助小刺猬摘到果子的呢?

(3)出示挂图三。

①小兔子告了小刺猬,它又来到什么地方?小兔子在蘑菇地玩者,突然它发现了谁?小兔子想逃走,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请小朋友给想想办法,小兔子怎样才能躲过大灰狼呢?

小兔子用自己的小红伞帮助了小刺猬摘到果子吃,也帮助了自己躲过了大灰狼的视线。

4、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5、幼儿结伴进行讲述,师注意倾听,指导幼儿讲清楚主要情节的发展过程。

6、请个幼儿在大家面前讲述。

7、启发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师:刚才小朋友们讲的都很好,那么小朋友你们动动小脑筋给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8、情感体验,你们喜欢图片中的谁,为什么?

根据《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过程,发展幼儿表达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创设了尽情表达的氛围,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始终以鼓励的言行让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始终以赞许的口吻激励幼儿,幼儿在我的鼓励下思维开阔了,也不拘束了。

幼儿有了尽情的表达内容,我注重了让幼儿主动观察图意,注重幼儿经验的构建和指导,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讨论交流。我还应用了遮眼法、谈活法、讨论法,提高幼儿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的习惯。

用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尽情表达,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要幼儿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看图、思考是难以做到的,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在讲述时,加以自己的创造的情景表演,也使活动具有趣味性。

本文扩展阅读: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

2、幼儿园大班语言《小动物告会》及学反思

授课班级:大

(五)班 课 型:示范课 授 课 人:李 静 时 间:2014-11-11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冬天的情感。

2.学习诗歌,并练习用诗歌语言和格式仿编、续编新的诗歌。

3.能用连贯的语言,大胆的在小朋友面前表达和表述自己创编的新诗歌。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诗歌,能熟练并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难点:能根据诗歌格式仿编新诗歌。

学准备:雪花指偶、课件、小动物头饰、图片 学方法:情境学法、引导启发法

活动准备:

一、出示雪花指偶,引出活动内容 提问:

1.现在是什么季节?

2.冬天到了,外面有哪些变化?天气怎样? 3.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天的吗?

二、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1.出示图片,幼儿讨论交流动物过冬的方式。 2.完整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3.提问: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在告会上说了话?说了什么?

4.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5.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告会吗? 6.师分段播放课件,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7.幼儿集体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师:还有一些动物也来参加告会了,它们会说什么呢? 2.引导幼儿用诗歌格式仿编,并朗诵自己仿编的句子。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并扮演小动物朗诵儿歌。

3、幼儿园大班语言《小动物告会》及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冬天的情感。

2、学习儿歌内容并学习动词:钻、游、飞、摇等。

3、能初步用儿歌语言和格式仿编新的儿歌,并能大胆地在小朋友面前表达和讲述自己创编的新儿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许多动物包括:小羊、小狗、青蛙、蛇、喜鹊、大雁、狗熊、松鼠等动物的过冬常识。

2、材料准备:(燕子、青蛙、鱼、熊)的图片各一张。

3、儿歌匹配的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内容。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知道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过冬的吗?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第一遍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师:刚才老师念的这首儿歌题目叫什么?儿歌里都有哪些动物来开告会?(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2、第二遍欣赏儿歌,进一步理解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师:儿歌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出示相应动物过冬方式的图片)

3、第三遍欣赏儿歌,学习动词:钻、游、飞、摇等。 师:在这首儿歌里它还告诉我们小动物是怎么去过冬的,我们一起来听听,等会儿也来学一学。

4、第四遍欣赏儿歌,学习小动物告的方式。

师:儿歌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和伙伴们告的?(引导幼儿学习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

三、学习儿歌。

1、结合图谱学习儿歌内容。

2、师念幼儿默念的方式学习。

3、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一步练习儿歌。

4、结合动作学(jy135幼儿育)习儿歌。

四、仿编儿歌。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你认识的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也像这首儿歌一样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

五、延伸活动。

师:如果你还有认识其他的动物过冬的方式,我们可以在语言区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附儿歌:小动物告

北风轻轻吹,树叶轻轻飞,冬天来到了,小动物一起开告会。 青蛙说:"呱呱呱,我要钻进泥土" 燕子说:"喳喳喳,我要飞往南方。" 鱼儿摇摇大尾巴:"我要游进小河底" 小熊钻进大树洞:"我要好好睡一觉。" 见了,伙伴们,明年春天相会!

4、幼儿园大班科学《动物的天敌和朋友》及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天敌和朋友》含反思》这是秀的大班科学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间存在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

2、通过活动、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经验共享,了解动物间朋友和敌人关系的两两对应关系。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活动准备:

1、在父母的帮助下提前寻找动物的朋友和天敌的图片、资料。

2、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3、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鼓励幼儿创编小动物,创编大动物。

二、由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敌对关系。

1、你知道老鼠最怕谁?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还是敌人?

2、羊和狼是好朋友还是敌人呢?为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敌人?;文章出自.快思老师.,网'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把收集的图片放在投影仪上供大家欣赏。

如:蛇和青蛙、壁虎和蚊子、狮子和斑马等等。

三、向导鱼和鲨鱼,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朋友关系。

1、动物有的是敌人,有的就是好朋友,如向导鱼和鲨鱼就是一队好朋友,因为鲨鱼的眼睛不好,向导鱼就可以为鲨鱼指路,还能吃到鲨鱼剩下的食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朋友?

四、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生态环保意识。

动物吃的动物,或被的动物吃掉,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果一种动物太多,一种动物消失,都会给大自然带来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各种各样的动物,使自然平衡。

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后来的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的秩序,气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动过程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欢说,不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当然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多的,它们更过地想去认识与了解动物。

5、幼儿园大班科学《动物的天敌和朋友》及学反思

《大班科学《天敌配对》含反思》这是秀的大班科学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的多样性,知道动物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2、知道动物之间的天敌关系,并能准确地给它们配对。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课件。

2、天敌动物的磁性图片若干。

3、幼儿对动物的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1、播放动物的课件,请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及它们的习性等。

先以动物的各种叫声引起幼儿兴趣,听到声音,说出动物的名字,然后播放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它长得什么样子。

例:“你听到了什么?”(小青蛙的叫声)“对了,是小青蛙。有谁来说说看小青蛙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待幼儿说完后播放图片)

2、出示配好对的天敌图片,让幼儿感知什么叫天敌,还有哪些动物是天敌关系。

出示图片,“看看老师手里的图片,是哪两个小动物呀?那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来源;快思老师网;(它们两个是敌人的关系,青蛙会把虫子吃掉的)

让幼儿理解“天敌” 这个词语的意思。

“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会是天敌的关系呢?”幼儿讨论后回答。

3、无规则地摆放有天敌关系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操作。

“大自然中间有很多很多的动物,所以就有很多对的天敌,我们请小朋友来找找看,哪两种小动物是天敌的关系,找到以后请它们牵好手,有规律地放在边上。”

配对完之后,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和×××是天敌。”

4、了解动物对人的重要性,我们要保护小动物。

我们人类离不开动物,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请幼儿根据自己所有的亲身体验说说有关事例。

活动建议:

1、在活动前多观察动物外形、特点、习性,了解动物。

2、可给幼儿观看一些天敌在一起的片段,更形象地了解天敌的含义。

活动延伸:

可在区域活动中放置天敌图片,让幼儿自己配对,说说谁和谁是天敌,为什么。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点击查看更多《再别康桥》优质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4.com/articles/61365.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暑期社会实践英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2. 迎国庆 贺中秋作文
  3. 老少皆宜的元旦祝福短信大全
  4. 名人歌颂父亲的诗歌
  5. 国防生军训心得体会
  6. 关于暑期服务员实践报告
  7. 地铁接轨梦想作文201
  8. 优质课《将进酒》教学设计
  9. 我的文学之梦的散文
  10. 201年鸡年小年问候祝福语精选
  11. 小狗逗逗随笔
  12. 鸡年高考祝福语
  13.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14. 心结美文摘抄
  15. 暑期到基层社会的实践报告
  16. 最新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17. 我家的圣诞树作文400字
  18. 201清明节祝福语短信
  19. 2016年平安夜祝福语大全简短
  20. 念的力量读后感范文
  21. 写漂亮女生的句子
  22. 对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策略分析论文
  23. 将进酒原文及翻译赏析
  24. 描写不同节日的古诗
  25. 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26. 2018新年贺词
  27. 一体化教学现状分释论文
  28.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教案
  29. 甜蜜爱情表白祝福短信
  30. 2016年大学生学习毛概心得体会
  31. 小年的祝福语50句
  32. 老师来家访小学六年级作文
  33.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范文
  34. 工作态度检讨书
  35. 结婚红包祝福语
  36. 过除夕作文精选
  37.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培养论文
  38. 带春字的诗句大全
  39. 游黄果树瀑布随笔
  40. 四年级学生《三字经》读后感
← 返回首页